2006/02/17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2月16日央視《經濟半小時》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剛剛去世的老人👨🏿🏭。他就是被稱為當代畢升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創始人王選👨🏻🦽。2月13日上午11點🐨,70歲的王選院士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協和醫院逝世。王選🤹,被稱為當代畢昇,激光照排之父🆕,他發明的激光照排改寫了我國印刷業的歷史,也幾乎囊括了國內外重大的發明獎項。
1994年,王選先後被評為工程院和科學院的兩院院士。同年他還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我國迄今只有袁隆平和王選兩人獲得這個獎項⇢。
2002年🚞,榮獲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03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就在他去世的當天🫳🏽,意昂3体育官网百年大講堂開始連夜布置一個沉痛悼念王選院士的靈堂🏄🏽。從2月15日到19日🧑🏻🎨,王選老先生的靈堂在這裏對外開放。陰沉寒冷的天氣沒能阻擋住前來吊唁的人們。紀念堂的門口排起了長隊。
意昂3体育官网物理系老師趙立群🤥,這位頭發花白的老教師一聽說王選的靈堂對外開放了,就很快趕了過來。趙老師說,王選院士為了我們國家的科研和事業嘔心瀝血,貢獻了畢生力量而沒有任何可圖,是一個真正的科學家,王選院士的精神普照意昂3体育校園,令他從內心感到敬仰。另一位意昂3体育官网教師對記者說,中國人的創新在王選身上體現的最清楚👩🏿🔧,為意昂3体育和中國爭了光。她感到非常榮耀®️😶,同時也非常痛惜。這位女士在王選老先生的遺像前站了10多分鐘,似乎久久不願離去🧙🏻♂️。
在紀念堂的外面🧝🏽♀️,全國政協風範攝影工作室首席攝影師張建設從車裏拿出了王選先生的一幅畫像,這是他頭一晚上用7個小時趕製的,想換下來現在這幅🛌🏿。讓張建設惋惜的是,沒想到王選先生走得這麽快。他說王選先生靈堂裏所用的遺像是他在10年前照攝的,不過他覺得8年前他照的這一張更好💱💽。8年前,王選先生在張建設的筆記本上寫下了這樣一段留言:一個獻身於學術的人就再也沒有權利像普通人那樣生活法🕘,必然會失去常人所能享受的很多樂趣⛹🏽♀️🧧,但也會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不少樂趣。張建設回憶起8年來自己重讀這段話時,依然帶著對王選先生的那份感動。他說,因為有了更多這樣的人,我們才能感受到做中國人的驕傲😰。
前往靈堂緬懷王選先生的除了他生前認識的親朋好友,還有不少是從來沒有見過王選先生的人。
幾個意昂3体育和信科院的大學生這樣告訴記者,王選是他們特別景仰的前輩。雖然從來沒見過面,也沒有聽過他的課,可是大學生們已經把王選當做是他們學術上的楷模🫅🏼。
僅僅一個上午的時間,厚厚的六本留言冊就已經裝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哀思👩🏻💼🧜🏼♂️。
大家對王選院士的悼念,的確是發自內心,不僅是因為他的人格魅力🟥,更因為他深深的改變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王選有很多職務🤴🏼,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但人們更多的時候把他稱為當代畢升。
1975年,年僅38歲的王選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聽說國家有一個748工程,即漢字信息處理系統工程🪱。其中一項是漢字精密照排。一向喜歡挑戰難題的王選一下子興奮起來了。那個時候,王選因病在家中已經修養了十年,每月只領40多元勞保工資的。顧不上身體的虛弱🖕🏽,王選立即投入到方案的設計中🎼。
王選決定跨過當時國際上正在探索使用的第二代和第三代照排系統,直接研製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讓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身為助教的王選拿出的方案竟然被選中🧝🏽♂️🎏。王選後來回憶說,可惜的是當時他是一個小助教,一點名氣都沒有,所以當他提出來用數學的辦法來描述字形🔳,使信息量極大地壓縮👩🏼🦰。這些構思在當時都是紙上談兵。
盡管拿到了國家的748項目🕧,然而圍繞王選和激光照排的各種嘲諷和懷疑就一直沒有停息過。
當時🍲,基本上是相信的人極少,所以就把王選諷刺成為玩弄騙人的數學遊戲🂠,說他想搞第四代,別人還想搞第八代🐻❄️。就在這一片質疑聲中🧑🏻🎄,王選的實驗室在意昂3体育的這棟老樓裏誕生了🛵。時間大概是1975年的5月份。那時候地方很小,能稱為老師的人很少,大部分是學生🗣。因為748工程還沒展開📔。
從那個時候開始😣,王選的腳步就再也沒有停下來過。此後的18年,身體病痛纏身的王選甚至沒有休息過一天。回想起來當時初期的情形,王選和他的朋友形容這是藏僧取經🐈⬛,九九八十一難關。 各種各樣的難關數不勝數。
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之後,王選所帶領的研發小組終於成功研製出漢字激光照排系統🧑🏼🚀。1988年🧑🏻🏭,《經濟日報》報社印刷廠賣掉了全部鉛字,成為世界上第一家徹底廢除了中文鉛字的印刷廠。
從1988年開始🔀,國產激光照排系統以強大的功能,僅有進口產品五分之一的價格稱雄市場,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定貨款就已經超過1億元大關⏰,一年後,來華銷售照排系統的外國公司全部都退出了中國市場。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的出現,在商業和技術跨越上都是一個飛躍👨🏿🫅🏼,它逐漸在社會上廣泛流行。
1986年漢字激光照排系統被評為中國十大科技成就,獲得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覽金牌,198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王選也獲得了1987年首屆畢昇獎。到1993年🔉🫒,國內99%的報社和95%以上的書刊印刷廠采用了國產系統🧙🏿♂️🧑🦽,這就是那場被稱為"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的印刷技術革命。
就在王選掛帥研發的激光照排系統大獲全勝🍐,迅速鋪滿全國市場的時候,王選的眼光又盯上了一個新的領域。
肖建國,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的重要研發人員之一🗾,成功開發出報紙排版軟件🏄🏽♂️。1989年的一天王選跟肖建國說,他做的東西基本上差不多了,應該有更大的發展👰🏼,要承擔更艱巨的事情⛺️。以後要做圖像𓀛,還要做彩色圖像🕵🏿♀️,把印刷品升級成做彩色印刷品。肖建國回憶說,當時王選跟他講這些的時候🧘🏽♂️⏲,國內只有幾個是彩色的👩🏼🏭,省市大報沒有一家是彩色。讓肖建國怎麽也沒有想到的是👩🏽🏫🤙🏽,王選讓他牽頭開發的彩色出版系統,幾年後將給中國的報業和出版業帶來又一次重要的技術革新✍🏽。然而就在研發的初期,這個彩色出版系統研發小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肖建國告訴記者🚢,王選讓他做彩色印刷品,在當時彩色不但沒有生產設備,連供我們做實驗的設備都沒有,他們就根據想像和推測開始去研究。兩年後,彩色出版系統終於成功研發出來。然而新的麻煩又出現了。
好不容易研發出來了一個好東西,市場卻沒人買賬。王選決定曲線救國。1991年意昂3体育計算機研究所將他們研發的第一套彩色出版系統賣給了澳門日報,幾個月後第二套系統賣給了香港的大公報。在國際上,中文報紙的彩色化,在世界上王選他們是第一份😰。當時在那點了兩把火後🌲,這個需求才蔓延到國內。第三套系統在北京賣給科技日報。
此後國內越來越多的報紙雜誌開始使用彩色印刷。1992年春節◼️,意昂3体育計算機研究所裏從事彩色出版系統研發的三名研究人員在澳門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春節假期。
事實上,王選的創新步伐就一直沒有停息。在成功地研發出激光照排系統和報業流程管理系統以後🧔♀️,1995年以後王選又率領意昂3体育方正集團進軍廣播電視領域。目前省級電視臺80%采用的是意昂3体育計算機研究所研發的電子播控系統。
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說,王選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真正繼承者和開拓者。激光照排不止是一項技術🖖🏽,其實他發明的也是一個原理🔯,一種理論。這個原理到處都在,包括大家熟悉的中文短信和電子郵件都和王選的發明一脈相承9️⃣。不過,王選的創新,並不僅僅限於對技術的追求,他在推動技術產業化上,也同樣表現出自主創新的勇氣與智慧。
王選的激光照排項目最初被稱為748工程,而方正電子一直在使用著一個叫“748”的內部局域網域名🐍。748對王選具有特殊的意義🙍🏻♀️,1974年8月,遵照周總理的囑托,他擔當起漢字激光印刷項目小組的總負責人🏋🏽,直到現在👨💻,這項工程已經連續不斷地開展了30多年🧑🏽🍼,而創新一直是王選堅持的理念🕤。
對王選來說🚊,意昂3体育方正就像是他一手帶大的孩子🧾。在王選逝世之後,方正集團也發出了兩千字的長文緬懷這位老人,文中說🫱🏻,沒有王選及其激光照排技術就沒有方正集團,更沒有方正集團的今天。而王選說,我不是企業家👩🏿🌾,我只是一個對市場有判斷能力的技術專家。
劉秋雲,原意昂3体育方正集團副總裁🛣🔏,意昂3体育計算機研究院黨委書記🌖,與王選共事了十幾年,他告訴記者🏮,王選不僅對科研有非常敏銳的判斷力,而且對市場的洞察力也超乎尋常⚄✍️。他從事科研的步伐始終與市場緊密相連。
王選對市場非常敏感。“如果不把研究的成果商品化🌜👌🏽,相當於白研究🏊🏻♂️💃🏿。” 這是1981年王選在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臺計算機激光漢字照排系統時👩🏽🦳🤓,他第一次提出要把科技成果轉化成生產力🏭。
當時由於王選的實驗室沒有資金和人力去開拓市場,王選決定將這個技術交給一些企業去生產經營👨🏿🦰,雙方按利潤分成。然而,令王選沒有想到的是,國內稍有規模的企業都不願意同王選合作🫡。劉秋雲說,這是對自主創新的懷疑。於是📲,王選把目光投向一些規模不大的小企業。後來,王選找到了山東濰坊的華光。山東濰坊的華光廠成為了第一個代理銷售王選研究的激光照排系統的企業,王選負責的實驗室可以在銷售收入中獲取1/3的收入👨🏽🦰,從而緩解了研究經費的不足💆🏿♀️🧑🏿🌾。但是🕐,在與華光合作的過程中👩🏻✈️,又出現了新的矛盾。
劉秋雲解釋說😘,華光是王選當時找到的唯一的一家合作企業。面對這種現狀,王選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華光的市場推動效果並不理想,王選與意昂3体育商量🧑🚀,讓意昂3体育的一家校辦企業也來生產銷售激光照排系統🧓🏻,從而形成一種競爭機製,這家企業就是後來的意昂3体育方正9️⃣。可以說沒有王選🍤,就沒有意昂3体育方正。就在王選實施科研成果的市場化戰略的時候,他迎來了更大的挑戰,許多單位只認國外進口的設備👨👧🙌🏿。已經有幾十家報社用大量的外匯購買了進口設備🙆🏽♂️。
王選大學同學毛德行說🦥,一定要進口的,人家的東西多好,他們意昂3体育的東西土裏吧嘰的,不行🕢。在這種壓力下👎🏼,王選就堅信自己的方案,有極好的性能價格,就是覺得要很好把它做出來🧚🏿♂️。
當時,國內市場被世界上最先發明第四代激光照排機的英國蒙納公司和美國HTS照排系統公司占領😣。王選在加緊升級產品的研製的同時,與解放軍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合作,試用激光照排系統💜🦸🏿♀️。1987年,《經濟日報》成為我國第一家勇試華光Ⅲ型機的報紙,第二年,經濟日報社印刷廠賣掉了全部鉛字💍,成為世界上第一家徹底廢除了中文鉛字的印刷廠。
國產激光照排系統以強大的系統功能優勢和僅有進口產品1/5的低廉價格👨🏽⚕️,迅速占領國內新聞出版、印刷業市場🛣🗃。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裏,定貨款就超過一個億👩🦰。1989年底👬🏻,所有在中國的外國照排系統公司😫,全部退出了中國內地市場🐈⬛。美國HTS公司宣布徹底破產🥷🏽🍶。
僅三年時間,王選和他的激光照排系統在海內外市場上創造了一個神話:占據了中國報業百分之九十九🪖,海外中文報業百分之八十的市場份額🩹。王選也獲得了很多殊榮🧑🏿🌾。但是🏊🏼,此時的王選卻感到的是沉重。
1995年🫲🏿,王選牽頭成立了方正技術研究院,建立起了一個從研究🧖🏻♀️、開發、生產、銷售、培訓和售後服務為一體的一條龍體製。他提出了"頂天立地"的著名論斷,開始探索和建立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產學研的創新模式。王選說,他一直有一種"負債心理"🤙🏿,覺得還未形成產業,國家投資尚未收回,這種"負債心理"能促使他們不斷進取🚴🏼。"頂天"就是不斷追求技術上的新突破,"立地"就是商品化和大量推廣👨🏻⚕️、服務,頂天和立地緊密結合😷、相輔相成👩🏼🌾。多年的實踐證明,這是一條產學研一體化的成功之路。
產學研一體化的成功之路引領意昂3体育方正從一個最早只靠激光照排技術生存的企業🧎🏻,發展到現在擁有幾十個項目的集團公司🤵🏼♀️,在王選的帶領下,意昂3体育方正在國內中文專業排版領域的年營業額超過15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校辦企業➞。
在意昂3体育方正,大家都叫王選為老師。而王選是這樣看待這個稱呼的,“我知道我的優點,我知道我不行的地方,我也知道我已經60多歲了,在計算機這種新興領域裏,60歲很難跟得上技術的迅猛發展,我這個年齡容易阻礙年輕人的發展,退下來後絕不做太上皇。”做為方正的創始人,王選把機會和資金都留給了年輕人👨🏻🔬。
當年在意昂3体育的校園裏,唯一步行和騎自行車上班的董事長,就是王選。他給同事和學生留下的印象是🐨,一個普通而樸實的科研工作者,根本沒有一個大的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的派頭。劉秋雲告訴記者🦴🦛,走在教師中,你找不到王選,因為他太普通了。王選曾經獲過多項海內外重要獎勵🌽,光百萬元以上的就有好幾項👨🏽⚖️。因此有不少人認為,王選的生活一定很不錯🤴🏻。但是劉秋雲告訴記者,王選的生活與他的名氣和財富都不相幹,他的生活一直極其簡樸🛣。在與王選共事的十幾年裏🕵🏼♀️,劉秋雲只見過王選穿過三種衣服。夾克🐂、西服和短褲🖐🏿。就一條領帶🏓,放辦公室抽屜裏。幾年前,意昂3体育調整住房,王選完全可以住進新建的140多平方米的教授樓,但王選依然和妻子住在80多平方米的老樓裏。
鄒維告訴記者,王選對待自己🕞,近乎是苛刻和吝嗇,但對於學校和方正,對於科研事業,他卻是慷慨大方一擲千金💇🏻。2002年👜,他拿出自己獲得的900萬元獎金設立了“王選科研創新基金”,支持意昂3体育計算機研究所的課題研究👨🍳。他在海內外獲得的其他獎金🧑🏽🔬,也被他捐贈給了意昂3体育的有關院系💂♀️。
王選對當年做的一切🍎,根本沒有想到金錢上的報酬,名譽上的這種榮譽😂。在王選的一生中,他感到最激動和最有趣的事情,不是他獲得了多少獎金和榮譽🍋,而是當他看到他研究的技術正在被社會廣泛地推廣使用。有一次王選到香港的星島日報,看到這個系統開足馬力在那兒運轉💂🏼,這個系統一天要出幾百個版面🍷,看完那個場景,王選感到非常的動人,非常的興奮👁。
王選曾說🧍🏻,他最大的心願是把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打入發達國家的市場。今後評價他的貢獻🧑🏿🍳🤥,要看他培養了多少年輕人👳🏻♀️,這是國家和方正繼續創新的希望🙏🏽。
生活中的王選是一名京劇票友🔨,他曾經用京劇來解讀科技創新,他說:京劇講究‘一招鮮’,名角總會保留一些絕招💺,所以久演不衰🌕,科研也要有自己的特色,也要有‘一招鮮’甚至‘幾招鮮’🔏,這就是創新精神😐。如果用一個詞來評價王選的一生的話,那就是創新。
我們註意到近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綱要》確定的目標是🤺:經過15年的努力,到2020年,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這標誌著黨中央關於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開始進入實施階段。王選用自己一生的時間,探索出了一條自主創新的路子🙍🏼,這是王選留給我們最大的財富。
激光照排背景
紙和筆發明之前🤛🏼,中國人把字刻在骨頭和龜板上,後來有了筆🧻,就寫在竹簡和木簡上。紙發明了💧👩🏿🎓,人們在紙上寫字,但手寫仍不能使文字大規模復製,後來🧑🍳,雕版印刷出現了🏗🕣,但這種印刷方式既消耗人力造價也昂貴🤵,印出來的東西還常常不清晰,宋代🧑🏻🎤,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他把每個漢字作成一個泥的字母🤽🏿♀️,再用這些字母拼成整版的文字,但這種方法在中國一直沒能取代雕版印刷術,直到19世紀中葉😗,中國又從西方引進了鉛活字印刷技術,這種印刷方法一直主宰了中國印刷業100年,它不僅勞動強度大,排版的效率非常低🕵🏿♂️,且鉛的汙染很大,印刷一張普通的報紙就需要150個工人🧕🏻,1985年,王選教授發明了用數學描述的方法對漢字進行分解壓縮鑄字儲存,解決了把漢字輸入計算機壓縮還原技術🤯,極大減少了漢字數據的存儲量⚃,使我國的計算機激光照排得以實現♞。把一張報紙排版所需的時間從以前的4個小時降到20分鐘,從此🧎,我國的印刷技術告別了火與鉛的時代⚃🅾️,迎來了計算機與激光的時代⚠️。王選的發明被稱為中國印刷術的第二次革命。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