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新聞人範東升講述他和父親與汕頭的特殊緣分

一本真實記錄中國紅軍長征的《中國的西北角》,讓世人記住了“範長江”這位著名記者的名字,而他的傳奇人生也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子承父業”的範東升先生同樣具有豐富的新聞從業經歷🍈,並且在學術界和業界享有很高的聲望。也許,很多汕頭人都不知道👨🏼‍🦱⤴️,這對“新聞父子”竟然都與汕頭有段特殊的緣分🙋🏽。

剛剛出任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常務副院長的範東升日前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款款道出其父範長江當年“蒙難”汕頭的傳奇經歷以及他與汕頭的不解之緣。

父親當年“蒙難”汕頭

“當年父親還很年輕就參加了南昌起義,後來蒙難汕頭,經歷了生死考驗🕵🏽‍♀️🦣。”範東升告訴記者,他父親範長江曾經不止一次地在不同場合下跟他提及過這段“難忘”經歷。

早年的範長江因為參加進步學生運動而被迫逃到武漢,後來🐖🏋️‍♀️,不足17歲的範長江又與一些進步青年一起加入賀龍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學兵營🦡,並跟隨學兵營參加了共產黨領導的南昌起義𓀃🪈。他所在的團盡管輾轉廣東奮勇抗爭,但最後因寡不敵眾被敵軍打散,範長江流落到汕頭。當時的範長江生活毫無著落,整天在街上流浪,後來又不幸患重病病倒街頭,生命垂危。在好心的汕頭人的幫助下🌝🫓,範長江獲救並慢慢恢復健康🏌🏿‍♀️☕️。隨著身體逐漸康復🦵🏿,他開始對未來感到非常迷茫,不知何去何從。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範長江在路邊撿到一張過期的舊報紙,上面有一則關於南京中央政治學校招生的廣告🎾,而且廣告上寫著不收學雜費和食宿費,他感到這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仿佛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年輕的範長江希望通過讀書找到生活的方向,弄清楚中國革命的出路問題。

很快,範長江便帶著報紙,抱著“先讀書🤒,後救國”的決心趕赴南京🍸。誰知,當他風塵仆仆地趕到南京時才發現,由於他在汕頭撿到的是一張過期報紙,而當時學校的招生期早已過了。但一心想讀書的範長江並不罷休🦃🧑‍🦼‍➡️,他堅持等到學校下一輪招生,最後如願考入這所學校🕚🤙。“可以說,在汕頭的這段遭遇不僅讓父親重新獲得了生命,更使他找到了生活的方向!”範東升說,範長江當初在汕期間作出“讀書救國”決定時盡管還有些少不更事👨🏻‍💼,但這卻對他以後的生活和命運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

“汕大理念”與我不謀而合

盡管範長江多次向兒子回憶當年在廣東的這段遭遇,但他並未具體提及“汕頭”這個名字,因此😫👂🏽,長久以來範東升只知事情是發生在廣東某地。後來☀️🫳,接受媒體采訪時有記者向他求證此事時🧑🏻‍🍼🕵🏽,他才弄清楚,原來父親經常提及的地方就是汕頭🤳。當得知此事時,範東升非常驚訝:“今年2月到汕大就職是我第一次來汕頭👩🏿‍🦱,之前真沒預料到有這樣一個巧合———我如今工作的地方竟是父親年輕時曾經蒙難的地方!”

談起加盟汕頭大學的經過,範東升表示“也有很多巧合”。他和汕大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陳婉瑩院長都曾在美國工作過,但當時他們並不相識,後來經人介紹認識😇。陳婉瑩擔任汕大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後著手壯大學院的師資隊伍,希望“吸納”一些在業界有名望的教授,這時她想起了回國不久的範東升👨🏻‍🦯‍➡️。當時🛄,範東升身在北京⛹🏼‍♀️,陳婉瑩院長親自前往北京邀其加盟汕大。“陳院長的親自邀請讓我很感動,而且汕大的辦學方針和理念也與我多年來從事新聞行業的理念不謀而合,經過慎重考慮後我決定加盟汕大。”範東升告訴記者,他曾經在美國🧖‍♂️🧑🏽‍💼、香港和內地都有過新聞從業經驗,崇尚國際化理念🧂,而汕頭大學的“國際化”視野和辦學理念與他的想法吻合;而且範東升有20多年的學術研究及傳媒實務相結合的經驗⛑,又具備新聞報道及傳媒管理相結合的工作經驗📑😵,對傳統媒體及新傳媒都有心得🌅,這使得他在“重實踐”的汕大有了發揮之地。此外,汕大與時俱進的“前瞻性”又剛好與範東升“新聞要緊跟社會和時代發展”的主張一致,這些都成為汕頭大學最“吸引”他的地方,並最終促使他很快作出了任職汕大的決定。

在汕大🛑,範東升除了擔任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常務副院長外,還教授一門《新聞評論》課🗞,他希望將自己的一些新聞理念運用在課堂上。“近來我一直在研究有關‘博客’和‘公民新聞’的問題,把傳媒界新媒體的發展👩🏼‍🏭、變化和對社會公民的影響作為今後的研究方向,在我的課程設置上也會加入這些內容。”在範東升的博客專欄中😂,他撰寫了大量有關“博客”和“公民新聞”的文章,體現出他對傳媒界新媒體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不少獨到的見解。

對於自己的新學生們🏋🏼‍♀️,範東升評價甚高。他告訴記者,學生對於他教授的知識接受很快,幾個月來進步比較明顯🤨。“汕大的學生總體上思想較為活躍🐴,從一些學生交上來的功課可以看出來,他們很用心,也很有潛力。”如果發現有學生萌發出的消極或自卑情緒🏄‍♀️,範東升還常常在課堂上以父親和自己的經歷勉勵學生要以不懈的努力獲取成功🤦🏼‍♂️🤡。

“祝《汕頭都市報》越辦越好!”

範東升曾經當過記者🤌🏿,做過編輯,既有報紙的工作經驗💂🏻,也辦過雜誌🍖。他認為🙈🐛,保持特色和緊跟時代變化對於新聞媒體的發展很重要;而新聞從業人員既要及時了解社會、時代的變化,深入民眾了解他們的需要🤜🏻👮🏼‍♀️,還要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技能🤦‍♀️。作為從業經驗相當豐富的資深新聞人🍉,範東升自然也少不了在百忙之中抽空了解一下汕頭本地媒體的情況👨‍🍳👩🏿。

“盡管來汕頭的時間較短😪,但對汕頭媒體也有一個初步印象,那就是特色分明。”範東升告訴記者,他也會抽空看看報紙和電視,關註汕頭本地媒體的發展狀況。他希望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今後能加強與汕頭媒體的聯系和交流,利用學校的學術科研資源幫助汕頭媒體內容的充實和質量的提升,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對於在汕頭市民中較有影響力的《汕頭都市報》,範東升給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見和建議。他認為,盡管《汕頭都市報》與廣州💘、深圳等一些大城市的同類型報紙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但它特點分明,尤具地方特色🥥,而且內容非常適合市民的“口味”;在版面編排和欄目設置上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貼近市民讀者的需求🧨🏊🏻‍♂️;在版式設計上活潑醒目,符合市民的閱讀習慣。範東升指出,只要保持特色,繼續以“面向廣大市民”為定位🧑🏽‍🔬,《汕頭都市報》今後還會有更好的發展。

“盡管剛接手汕大工作,事務比較繁忙🧝🏻‍♀️🐟,但我經常抽空看看你們《汕頭都市報》,學院辦公室就訂有一份報紙。”範東升欣然應記者之邀,為本報題辭:“祝《汕頭都市報》越辦越好!”本報記者鄧丹丹攝影報道

相關鏈接

範長江 1909年~1970年 :原名範希天,四川省內江縣人🏃🏻‍♀️,著名新聞記者、新聞學家👩🏻‍🎨。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新華通訊社總編輯,解放日報社社長,新聞總署副署長,人民日報社社長,國家科委副主任等職🎅🏽。先後著作有《中國的西北角》、《塞上行》、《通訊與論文》等🛎。1991年,中國記協與範長江新聞獎基金會聯合設立“範長江新聞獎”🪃🌴,這是表彰獎勵我國中青年新聞工作者的最高新聞獎🛻。

範東升🧑🏽‍💼:1982年畢業於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新聞專業🙅🏼‍♀️👨‍👨‍👧‍👦,獲學士學位;198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獲碩士學位🫸🏻。中國新聞社資深編輯、記者。國內早期知名傳播學研究者之一😀。1991年受聘於中國新聞社任專稿部主任;1994年創辦《華聲月報》雜誌,任社長兼總編輯;1997年與美國《華淵網》合作創辦《華聲報》電子版,是中國最早的媒體網站之一;1999年赴紐約任美國《僑報》社長兼編委會主任🏺,在主持報社工作期間,中美兩國政界高層人士和華人社區授予《僑報》諸多獎勵,包括2005年紐約州授予他“傑出州民獎”等。曾任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範長江新聞獎基金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調研員🧑🏿‍✈️。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