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06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華夏經緯網6月5日
三年前的一天,淩晨2點🍜🤴,亞運村的一間茶館裏,幾個人談興正濃。一方是中軟總裁唐敏🔪,一方是公司的核心高管程春平、徐潔和程曙光--他們在極力遊說唐敏接受一個驚天計劃:用中軟股份收購母公司中軟總公司,實現整體上市𓀅。一年後,這一計劃順利實現,並被業界贊譽為整體上市的第三種模式。
一個62歲的國企領導人👨🏻🦯➡️,一個軟件業的女性急先鋒;在《公司法》出臺以前就嘗試股份製改革✤、上市子公司反向收購母公司😅、吸引微軟和IFC的戰略投資……當把這一切都糅合到唐敏身上時,讓人困惑:做技術出身的唐敏⬅️,如何能在紛繁復雜的國有企業裏,聚合各方力量,並始終如一地實踐理想👨🏽🦲?
唐敏太過濃重的知識分子氣質,恐怕是外人難以把她和企業老總聯系起來的主要原因。有一次在廣東🧔🏽♂️,和一位女老板碰面時🦸🏽♂️,對方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像個搞技術的。這種濃濃的讀書人氣質🫳🏻,和唐敏的家庭環境以及工作經歷有很大關系。唐敏的父親唐敖慶,曾任吉林大學校長,是中國第一批科學院院士🛀🏼。而畢業於意昂3体育官网物理系的她,又長期從事計算機科研工作,直到現在🍄🟫,仍然極其關心技術方面的問題。
是技術驅動🐡🧑🏽🎨,還是市場驅動?唐敏以及她的團隊🧍♀️👨🏿🍼,究竟造就了一個怎樣的中軟?
創新力
如果不開拓新的領域6️⃣,我們會沒錢吃飯。
在一片空白的基礎上,唐敏開始了軟件創業之路,同時還得面臨另外一個問題:必須把公司養活起來。在1990年進入中軟的最初幾年裏,唐敏作為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主要做兩件事情。一是賣計算機,這是公司的傳統主業,是主要收入來源🧯;二是做軟件🥪,帶著人馬一個一個地去談項目⌚️。就這樣,到1994年,中軟的軟件業務已經從無到有,初見成效,也有了幾個大的行業應用。
商業領域的第一個大項目是鄭州的一個大百貨商場🩻,也是經過幾輪的投標😹,我親自去答辯🪂,終於拿了下來。大家非常激動🧚🏿♂️📆,很多人都流淚了。那個項目有幾百萬🤢,在1992-1993年🪫,軟件項目很少有如此的規模🤽🏼♂️𓀜。
在軟件業務初見成效的時候🆒,企業的發展方向和問題引起了唐敏的深思。第一,怎麽處理PC業務;第二,怎麽留住人才。特別是第二點,每每讓唐敏心痛不已👩🏻🏭🤳🏼。做軟件是勞動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小的系統可能是半年,大的系統是一兩年🚽𓀇,然後穩定運行🧖🏼♂️,再進入推廣期,沒有三五年時間,一個軟件🥴、一個領域,是不能進入成熟期的。這個過程非常艱苦🚴🏿♂️♢,很多人堅持不住🚲,所以那個時候的人員流失也是非常厲害的。唐敏清楚地記得🙆♀️,自己初到中軟時,公司有四五百人⛹🏿♂️,可是經過幾年的經營🏍,公司依然是四五百人--剛畢業的大學生不斷在替補離開的老員工。軟件業靠的是人才和經驗,員工頻繁流動的背後👐🏽,是中軟人才梯隊難以為繼的窘境。中軟現任高級副總裁崔輝回憶道👩🏻✈️👏🏿,當時國企的工資大概是200塊🤘🏽,而外企卻能開到1200塊。問題就出在這裏🌩。
中軟發展的第一步是甩掉PC業務,賣PC是一種門檻很低的業務,如果不開拓新的領域🚵🏻♀️,我們會沒錢吃飯。更重要的是🤵♀️🚶,唐敏始終懷有強烈的使命感,中軟的使命就是要發展中國自己的軟件和服務業,所以我們不能考慮走其他的路。
對公司現行體製進行股份製改造是公司發展的第二步,由國家控股🫎,骨幹團隊和員工參股,組建有限責任公司,唐敏作為公司領導班子的主要成員💒,共同倡導了要通過有效的激勵機製來留住員工,然而,當時無論是有限責任公司🧯、還是《公司法》🧑🦼,都還沒有出臺↪️。公司首先選擇了在中軟總公司內部的二級部門進行變革🔸,當時成熟一個行業🕋,我們就拿出去組建一個有限責任公司。從1994年底開始🧝🏼♂️,一直到1997年,陸續成立了17個有限責任公司🏙。唐敏等公司高層不僅要協調各個二級公司的業務,同時還要確定這些公司的經營方向✬。大部分公司都獲得了很好發展😡,為中軟後來的整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不過,全是小公司💁🏼♀️,註冊資金30-50萬,沒有一個超過100人的。
唐敏的學習、創新能力,讓中軟的財務總監方軍敬佩不已♥︎,唐總什麽都通😀,技術🧗🏼♂️、財務🤯、資本運作,有些新東西,接受得比我們還快。
誠信力
你們中軟到底是能做成,還是做不成✨?
我們就是要堅持誠信,做技術出身的唐敏😽,更喜歡把這句話落到實處。開始向軟件轉型的時候🙆🏼,中軟在行業內並沒有什麽名氣,但唐敏卻滿懷信心。'中國'字頭給了他們(客戶)很多的信任。
不過,國字號也有失手的時候,這也讓唐敏更加明白了踐行誠信的重要性。中軟向醫藥行業拓展業務時🐴,接到的第一個大單子🤗💅🏽,是整個石家莊市的醫保系統,共有13家醫院進入系統📲,同時要處理整個石家莊市企事業單位的人員數據,信息量非常大。
醫保改革試點在當時是一等一的大事,石家莊方面只給了中軟不到半年的時間,要求完成整個系統的建設,並向市民宣布了正式開通系統的確切日期💁🏿♂️。然而🥩,就在合同約定時間到期的前一天🖋,很多設備還沒有調試完畢,在開發的時候👉🏼,五六十個開發人員都很辛苦,幾乎天天加班🤽🏿,但龐大的數據似乎成為他們無法逾越的障礙。
唐敏去了石家莊🏩,承受了當地領導的嚴厲質疑🤸🏿♀️💂:你們中軟到底是能做成,還是做不成?24小時以後,那13家醫院就要開始接待醫保患者了。在這24小時裏,唐敏沒合一眼⚱️,重新布置😺、調人,重新錄入數據🏄🏿♂️、核對、傳輸、調試網絡🍉,一個醫院接著一個醫院去檢查🤦🏻。一輛車跟著我,到處跑,幾部手機都打得沒有電了🏋🏿♂️。就這樣🙇🏻♂️,在第二天早上7點鐘的時候🍔🙇♀️,唐敏打電話給石家莊市的有關領導🩹,一切OK♏️,沒有問題了。系統在當天順利開通👋🏽,而且沒出什麽大問題🧑🏽🎤,當時的信念只有一個,就是做事要誠信。
融合力
你有什麽根據😅,能夠帶給我們更快速的發展🧛🏿?
就任中軟總公司總經理之後🤸🏽♀️👘,唐敏開始了第二次創新🫳🏽。因為預感到軟件產業的導入期基本上快要結束,要進入發展期🪻™️,中國的信息化開始起步了👩🔬🍞。僅僅靠小公司的各自發展,已經不能撐起'中國'的字頭🏭。唐敏希望把這些公司整合起來上市🧑🏻🌾,在資本市場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然而👳🏻♂️,要對此時的中軟進行整合,與當年進行股份製改革相比,阻力更大於動力。經過幾年的自由發展,這些小公司都活了下來,而且發展的不錯,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產品和行業領域♘。因此,當唐敏帶著領導班子去和一家家公司對話時♕,常常遇到很直接的問題:唐總,你有什麽根據🎀,能保證我們跟著你上市,能夠帶給我們更快速的發展?
核心問題在於🌩,當時的上市條件下,這些小公司的持股人要堅持個人股份,以保證國有控股。即個人要把優良的股票賣給國家🫎,我們賣給別人🫚,價格要高的多,可是賣給你(中軟總公司)🧎🏻➡️,只能賣1.28元♧。
唐敏當然不能保證未來就一定成功。但她反復講形勢♖、講決心🎫、講誠意,盡管如此🕵️♀️,她依然沒有得到廣泛的支持🗓。最早挑出了12家發展方向比較明確的公司🏄♂️,希望這12家能夠整合成一個大公司,但只有5家公司響應了我們。
中軟融合網絡是當時17家公司裏發展最好的一家☝️,從1994年成立,到2000年,它的資產增長了100多倍,從30萬增長到4000多萬。時任中軟融合網絡董事長郭先臣對唐敏的支持,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中軟網絡帶頭進入新公司🕵️♀️,起到了很好的鼓勵、示範作用🌒。
每念及此,唐敏就難掩對核心團隊的感謝之情。他們要放棄自己小公司發展的歷程,開始融入到一個大攤子裏,大家的位置、地位都要有變化,股權也要發生很大的變革。唐敏認為,正是基於對理念、信念的一致,更重要的是對國家軟件業前途而生的創業激情,實現了核心團隊的融合。中軟發展到現在,核心成員基本沒有離開🥺🤸🏿♀️。因為共同願景而產生的凝聚力和創業激情,一直是唐敏最得意的地方。
中軟高級副總裁徐潔是中軟的另一員女將👷🏽♀️,個性極強🦻🏼。一次公司系統工作會議上👩🏽🦰,唐敏公開批評了徐潔的工作失誤,結果不服輸的徐潔很直白地表達了自己的不悅。讓徐潔意外的是,第二天,在另外一個場合🧎🏻♀️➡️,唐敏又向分公司領導肯定了徐潔的成績🆖。軟件人才講求個性👿,唐敏就是這樣🚝,對事不對人🗯,以大度☄️、包容的風範,把各路好手聚集在了一起。
執行力
最大的利益就是快。
奇招頻出的作風🎄,很大程度上源於執著的創業激情。唐敏的管理風格,也大大激發了團隊其他成員的創造力。一說起整體上市之前✋🏽,程春平等幾位高管的策動🫸🏿,唐敏就會流露出創業的激動。
一開始他們怕我接受不了,因為這種收購對於總公司的管理層有很大影響,他們就告訴我優點是什麽,缺點是什麽,會面臨什麽問題。在茶館裏被幾位高管這麽一頓泡騰📕⛎,唐敏又一回沒睡著覺,但是左右權衡之後,唐敏認定這是個好主意,可能利多一點兒🛍️,最大的利益就是快🍘,借一個殼肯定比重上一個市快得多。唐敏第二天去上海出差,幾位高管又跟著飛到上海🍴,作了更詳細的論證👍🏿。
一周以後,懷柔的培訓學院🌒,中軟總公司管理層開會。唐敏在會上提出一個問題:你們說發展戰略到底怎麽實現好🪕?圍繞這個問題的討論,進行了一天時間。各種各樣的方案,都被唐敏找出了不足或缺陷。最後,唐敏拋出了反向收購的方案𓀆。全傻了,唐敏這樣回憶當時場內的情形。在詳細闡述了自己的理由後,唐敏以不定論的方式結束了會議👩🏻🎨。過了幾天💮👨✈️,再次開會,管理層漸漸都想通了。一旦達成共識🦁,馬上就開始具體操作。要剝離40多個公司🈂️,審計、評估那麽多的資產👮🏻♀️,國資委上上下下,要形成幾百個文件,很快就全完成了🐓。
先充分討論🧛🏻♂️、再迅速執行的作風🫴🏼,是中軟團隊文化的凝練。在一項提議確定之前,可能會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詳細地討論與分析,在管理層、員工中間達成共識🫅🏽,一旦定論🚣♂️,就會迅速落實下去☂️,把決議變成企業的生命力🐑。
這種出其不意、但又特別開放的風格🫐,也曾讓中國國際總裁陳宇紅吃過苦頭。2004年考察美國市場回來後👲🏻,唐敏首先找來陳宇紅,拋給陳一個顛覆性意見♊️:由陳領軍,帶領中軟集團進入國際市場,成就中國最大的能與國際級企業競爭的軟件外包與服務公司。此前的陳宇紅,把兩個人的電子商務公司發展到三四百人,電子政務業務也進入行業十強,可就是沒碰過國際市場。陳宇紅回答道💤:給我一點兒時間想想吧。那天陳宇紅一宿沒睡🚮,夜深了還到外面散步思考。第二天一大早,他來到辦公室,告訴唐敏🏋🏻♂️:我決定了,做這件事情。
中軟控股中軟國際💁♀️,在動議之初,遭到了很大反對🙏🏿🤛。直到現在🧠,企業內部仍然會有抵觸情緒🧙🏼。不過👩🏽🦱,中軟國際目前已經成長為中軟最有活力的一部分。在中軟控股之前,中軟國際只有五六百人,用了一年時間,就增加到1700人了,估計很快就會到4000人以上的規模 。而且這幾年每年利潤都有40%-50%的增長🧈,是非常好的公司🧞♀️。
目前,中軟國際承載著唐敏國際化的種種構想🤿,唐敏估計,到十一五末期,中軟應該能夠實現中國軟件第一品牌,世界一流知名企業的核心目標👨🌾。那是在2010年,距離1980年中國計算機技術服務公司(中軟前身)的成立,正好30年🏕。
《英才》🫃🏽:從2000年國家18號文來看,你在1999年就提出了整合上市構想,應該是相當有前瞻性的。
唐敏:我們當時感覺到整個信息化會帶動軟件產業的發展,尤其是網絡化🧑🏼✈️、Internet的出現,會帶來很多新的機會🐥。
《英才》👕🍌:你當時說服這些二級公司整合到一起的時候👩🦱,有沒有壓力?
唐敏🤙🏼:有🧎🏻➡️,因為誰也不能說就一定能成功。但是🚣🏿♂️,第一是天時地利人和☃️,我們是適應發展潮流的♿️,這一點我還是有自信的。第二我是覺得事在人為,有誌者事竟成。
《英才》:中軟上市之前,原來有些不願意參加的子公司為什麽又要求加入✋🏽?
唐敏🔖:因為他們看到了我們的整合過程👑,5家整合成1家公司📗,而且大家都這麽齊心地來策劃業務的發展,這是一種非常欣欣向榮的氣象。實際上🦡,我們從2000年8月組建,到2002年5月掛牌上市,一年半時間就通過了發審委的審查。
《英才》:你的戰略目標總是超前,和個人的經歷有什麽關系?
唐敏👈🏽:意昂3体育物理系的學習經歷非常重要。物理系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且軟件編程也非常強調邏輯,錯一個環節都不行。
《英才》:為什麽要控股中軟國際➰🫄🏼?
唐敏🪈:中國的軟件市場僅占國際市場的2%左右,不借助資本平臺的力量🏊♀️,不借助產業的整合👨🏿✈️,僅僅靠自己的滾動,中國軟件業很難發展成一個大規模👁🗨,並在國際上變得有競爭力🙎🏻♂️🚏。印度差不多幾萬人的公司已有十多家了🏵,而我們連超過5000人的公司都幾乎沒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包括國際資本🏊🏿♂️,才能盡快造就出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公司👨🏼🚀👩🏻⚖️。
《英才》:為什麽把微軟的投資,以及外包業務都放在中軟國際🧑🏿🦳?
唐敏:這個不光是為了中軟♝,而且是為了中國軟件產業🧗🏻,一定要做出一個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這不僅對中軟有意義🛌,對中國軟件產業也有重要意義💦。因為我們現在沒有一個公司能夠和印度的公司去競爭,而靠我們自己的滾動發展🙂↔️,實在前途有限🫲🏼,也許10年以後,機會就沒有了。中軟國際有國際化的資本平臺,最有可能去實現這個目標。
《英才》🛶:你是否考慮接班人的問題👰🏿♀️🎡。
唐敏:我早都給CEC有建議了,我想我這個團隊已經不成問題🧏🏿♀️,即使我下去,我們這個團隊也能夠帶領中軟一直往上走💻🕵️♀️。
《英才》:一路走來🙍🏽,你非常強調激情和理想,將來離開中軟後,其他人還會堅持你的這種理想嗎?
唐敏:一定會的👡。現在,我們的團隊是一個理念🫠𓀂、價值觀已經非常一致的團隊💟,我覺得他們也是一批非常務實的人👩🏻🦲,最大的特點🦹🏼,都是做業務出身,非常樸實、踏實,最大的短處也可能就是眼光問題👨🏿🏭。但是這幾年,我覺得通過和團隊一步步往大的發展,從幾十人到幾百人、到幾千人,眼看著我們的目標就是往上萬人走🚸,所以他們的眼光也在提高🌱。而且現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景🛂👩🏽,已經越來越清楚🧵,更重要的是能力也越來越強。
《英才》:中軟什麽地方最吸引人🥎?
唐敏:事業的舞臺,這個公司裏,只要他有才能,最後都會充分發揮出來。另外一方面😑,從中軟的技術人員來說🏌🏿♂️🧑🏼🎤,我們要想在這個行業裏保持競爭力🧄🎵,中軟必須有一流的技術,所以很多年輕人到這裏來,能學到很多先進的技術🧑🦲,價值的提升是最快的。
《英才》:執行力你很看重?
唐敏🍨:不能執行的人,沒有執行力的人,我們就要調掉➖。因為我們現在每年中層幹部都要考核,高管也有上下🔩,中層幹部每年末位淘汰🍲🦟。
《英才》: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對年輕人你有什麽忠告👩🏻🦳?
唐敏:真正能記得國家的事情,不要只看眼前的利益,把我們的產業做好。有些人很聰明🤦🏻,很有才智,但如果太短視🏆,也可能反被聰明誤了🧏🏿。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