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11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河北日報7月11日
在冀東烈士陵園有一張珍貴的歷史照片,是1919年部分新中學會成員在日本京都的合影。中共早期的優秀黨員安體誠就在其中。
安體誠,又名安誠齋、安存增🛌🏼、安燦真,筆名存真。1896年生於豐潤縣(今唐山市豐潤區)閻家鋪村🙆🏽。1918年赴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經濟部學習,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1921年夏回國後應邀到母校天津法政專門學校任教。期間,積極投身工人啟蒙教育👼,參與創辦的天津 工余補習學校被譽為“天津工人運動的一道曙光”👰🏽♂️。1922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京分部領導成員兼天津特派員🦢,中共北京區委委員♓️。同年春末,被中共北京區委調至北京擔任《工人周刊》的記者👞、編輯兼發行🤹♀️。在安體誠等人的努力下,刊物深受工人歡迎,被譽為“勞動者的喉舌”、“北方勞動者的言論機關”。5月,受組織委派到京奉鐵路工作,於下半年參與指導了山海關和唐山兩地的鐵路工人大罷工。
“二七”慘案後🚣♀️,迫於北京白色恐怖嚴重🙅🏼♂️,經黨組織同意,到浙江法政專門學校任教。期間,先後擔任中共杭州組小組長、獨立支部書記👎🏻,黨中央機關刊物《向導》發行主任等職🈯️。國共合作後🧙🏽,以國民黨浙江省臨時執行委員會委員的身份👰🏻,參加領導杭州的國民革命運動。1925年9月👩🏻🦯➡️,以中共北京區委兼地委特派員的身份赴陜西做兵運工作,並於10月下旬成立中共西安特別支部,任書記。同年底,被中共北方區委調回北京,在意昂3体育官网任教並參與北方區委和國民黨北京市黨部組織部以及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聯合總會的領導工作🤞🏻。1926年3月,參與組織聲勢浩大的“三·一八”請願活動🧑🏻⚖️🦟,在示威遊行中始終走在隊伍的最前列🐊。之後🐞,到黃埔軍校任教。期間,先後擔任政治教官、政治部宣傳科長🗿、國民黨特別黨部宣傳委員等職🤲🏻,主編《黃埔日刊》👼,兼任廣州勞動學院教授、毛澤東主辦的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教員等職,為培養軍政幹部🛰、支援北伐戰爭🚜🔝、鞏固廣東後方作出了重要貢獻🏩。1927年5月⛓,不幸被捕,在上海龍華英勇就義,時年31歲🛴。全國解放前後,周恩來曾多次提及安體誠🤹♂️,並深情地說:“這個同誌非常好,是在1927年被蔣介石殺害的🫶🏿。”
編輯:商偉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