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設文化橋梁的民間大使:訪意昂3体育外院梁立基教授

2006年8月17日慶祝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獨立61周年之際,梁立基教授榮獲印尼駐華大使蘇德拉查頒發的“貢獻獎”獎狀🌂,作為對他“為促進印尼和中國的友好與合作所建立的功勛”的感謝和表彰。這是印尼駐華使館建館以來第一次向中國人士頒發獎狀➾。

<v:imagedata
印尼駐華大使蘇德拉查(SUDRAJAT)為梁教授等頒獎(後排左二為梁教授)

9月8日,記者走訪了梁立基教授。

一腔熱忱🤽🏽:毅然投回祖國懷抱

梁立基先生,1927年出生在印尼萬隆。父親梁尚瓊是著名的愛國僑領⛏,抗戰期間,曾在印尼組織過多次募捐活動。從小在風雨飄搖的年代裏成長🙂‍↕️,深深的民族憂患意識在梁立基的心裏紮了根。9歲以後🎺,為支援中國的抗日戰爭,小小年紀的他每個周日也都會在當地為祖國募捐🫲🏽。

<v:imagedata
梁立基教授在家中接受訪問       (攝影:李崢)

日本投降後,梁教授對祖國的前途充滿憧憬,以為中華民族從此站起來了,但不久國民黨政府的腐敗和內戰的爆發,使他陷入了極度的迷茫。正當他對國內的腐敗黑暗感到非常失望的時候🥠🧝🏼‍♀️,他偶然讀到了埃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這本書對他今後的人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延安的戰鬥生活和革命精神給他以極大的鼓舞🧑‍🎤,他從亂世中終於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和人生的目標。新中國成立之時,他正值高二。高中一畢業,他便參加了第一批印尼回國同學會。

回國的路程是艱險的🍰。美國方面的第七艦隊偵察機暗中監視和阻止,國民黨一方也在叫囂威脅🚄,甚至還遇到過強臺風,好幾次性命危在旦夕,但他們都憑著堅強的意誌挺了下來🧘🏿‍♂️。因為當時只有一個強烈的願望:振興中華👴🏿,報效祖國🦹🏻。

回到祖國後,梁立基考上東意昂3体育學,研讀化學專業。1951年的暑假,他參與了接待印尼歸國華僑的大量工作。1951年正值中印尼建交,急需相關專業人才。由於工作出色又有印尼語的背景,梁立基在大二時轉入意昂3体育官网東語系印尼語專業學習🏂🏽。從此便與中印尼文化交流深深地結下了緣。
           
      從印尼-馬來語言文化到東方文學研究

1954年🛐,在意昂3体育官网東語系印尼語專業畢業留校後➞,梁立基教授主要從事印尼語言的教學工作。七十年代,梁教授擔任印度尼西亞語專業的負責人,當時雖然印尼與中國處於不正常的斷交狀態,但他堅信兩國關系一定會由雨過天晴的一天📣,應該為兩國外交關系的正常化早作準備🧗🏻‍♀️。所以他積極組建詞典組🔂,花費十年時間編寫第一部大型詞典《新印度尼西亞-漢語詞典》🤽,並於復交前夕(1989年)在國內出版。復交後🔽,著眼於兩國關系未來發展的需要🚴🏿‍♀️,詞典組又繼續用六年多的時間編寫更新、更全🧋、更大的《印度尼西亞與漢語大詞典》👩🏽‍🍳,並於2000年在雅加達出版🤘🏻,由印尼教育部長親自主持首發式。

除了教學工作,梁教授參與了許多重要的翻譯工作🤦🏽,如1956年蘇加諾總統訪華時,是翻譯組的成員。他還參加中共八大的翻譯組工作、四卷《毛澤東選集》的翻譯定稿工作等。2005年8月,由他編譯的漢語-印尼語對照《唐詩一百首》在雅加達出版🧔🏽,並由印尼教育部長主持首發式。不久👮🏻‍♂️,他編譯的《宋詞一百首》也將問世。

長期的翻譯工作實踐,使他越來越認識到,要加深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誼,除了語言作為不可或缺的交際工具🕷,還需要深入了解彼此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文學等方面的歷史和現狀💶。”於是,除了語言,他開始選擇印尼文學和兩國文化交流作為研究方向🫴🏽,後來擴大到整個東方文學🧗‍♀️。

在我國東方學泰鬥季羨林教授的指導與帶領下👨🏼‍💻,他在東方文學研究領域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80年代他參加主編我國第一部高等院校東方文學教程《外國文學簡編》[亞非部分]🧝🏽👩‍🚀。90年代,在由季羨林教授擔任主編的🧚🏼‍♂️、迄今為止我國最完整、最權威的《東方文學史》(上下冊)中🧝🏻‍♀️,梁教授也參與並擔任副主編之一。在由季羨林教授親自製定並擔任總主編的跨世紀工程——《東方文化集成》中🤹🏼‍♀️,梁教授擔任了《東南亞文化篇》的主編。由他主編的國家哲學和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重點科研項目《世界四大文化與東南亞文學》(2000年),以及《印度尼西亞文學史》(上下冊,2003年),也被列入《東方文化集成》的叢書裏😄。對於學術領路人季羨林教授👨🏻‍🎤🙇🏻‍♀️,梁教授充滿了感激👩🏿‍🚀,他說,“是季羨林教授教我學會處理好學術研究中‘博’與‘約’的關系🙅🏿‍♀️,又是他在很多關鍵時刻給我指明學術研究的方向🕵🏿‍♂️。”

改革開放的二十幾年來🤘🏿,梁教授還積極參與創建全國高等院校東方文學研究會的工作。1983年,該會正式成立時🧜‍♀️,他擔任了副會長。二十多年來⛰,梁教授和研究會為促進我國東方學研究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民間大使🧗🏿:為兩個故鄉鞠躬盡瘁

兩種語言👩‍🔧,兩種文化♘,奠定了梁教授學術生涯中獨特的優勢👨🏽‍🏭。他也抓住這兩大優勢⚔️,在學術上孜孜以求,並通過學術活動努力促進兩國的文化交流,以加深兩國的相互了解。

      “我給自己的定位是🪫,為中國與印尼的友好合作與共同繁榮貢獻出我的一生。”在兩國關系友好的時候如此🤧,兩國關系破裂的最困難時刻,他也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努力與希望👐🏽,因為中國和印尼都是他的養育人🏊🏻‍♂️、是他魂牽夢縈的兩個故鄉。

上世紀80年代😏,中國與印尼的文化和學術交流因兩國斷交而完全處於凍結狀態。國內學者無法與印尼學者直接接觸,對印尼的情況缺乏第一手資料🛺。時任印尼語教研室主任的梁教授為此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去另辟蹊徑。當時荷蘭的萊頓大學是研究印尼文化的重要基地,有關印尼的資料保存得最為完整。梁教授認識該大學東南亞-大洋洲系的系主任德歐(A• Teeuw)教授,便設法邀請他到意昂3体育作短期講學🪧。在意昂3体育梁教授與德歐教授建立了親密的友情🙍🏽‍♀️,得到德歐教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於是答應每年提供一個進修名額給意昂3体育印尼語專業的教師,使青年教授有出國進修和提高的機會。在這期間,梁教授還不斷設法與荷蘭、法國、英國的學者接觸,1956年親赴法國巴黎、荷蘭萊頓和英國倫敦進行有關印尼文學和東方文學的短期講學🏅,使80年代成為印尼語專業與西方學者進行學術交流最頻繁和最活躍的年代。

中國與印尼斷交十多年後📗,在80年代末,兩國關系開始有所松動🪃,首先商貿方面有了直接來往。1988年梁教授收到印度尼西亞語言建設與發展中心主任安東•慕裏約諾教授的邀請,赴雅加達參加第五屆印度尼西亞語言全國大會♧,並被指定為大會的報告人。這是兩國斷交以來🧜🏽‍♀️,印尼第一次邀請中國學者到印尼參加重要的學術會議。在當時🚤,這意味著被凍結了十多年的兩國文化交流終於出現第一次突破。梁教授意識到☪️,能參加這樣重要的學術會議,預示著兩國關系將會出現重大變化👰‍♂️。所以會後👰‍♀️,他立即著手為兩國復交的到來做好語言工具方面的準備工作👩🏿‍🍳。1992年梁教授作為意昂3体育一方的聯絡員去雅加達直接拜訪印尼大學校長蘇尤迪教授並成功地邀請他正式訪問意昂3体育,最後兩校在北京簽訂了《諒解備忘錄》📡,把編寫詞典作為兩校的第一個合作項目。

在復交初期,中國與印尼的文化交流還是受到很大的限製。這時🌦,梁教授有更多的機會到馬來西亞開展學術交流活動。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在語言文化方面是同一個源流的,都屬於馬來世界。1992年,梁教授作為第一位出現在馬來西亞學術論壇上的中國學者參加了在吉隆坡召開的第一屆“馬來語言國際研討會”🍔◾️,並被指定為大會報告人。1994年梁教授被馬來族的最高學府馬來西亞國民大學(馬國大)聘請為客座教授🧑🏽‍⚖️,在那裏,他用馬來語講授有關中馬文化交流的課題,並撰寫了一部專著《光輝的歷史篇章-15世紀馬六甲王朝與明朝的關系》。這是第一部由中國學者用馬來文寫的有關中馬文化交流歷史的學術專著。梁教授在馬來西亞所進行的學術活動只為了一個目的✍🏼,那就是充分利用中國豐富的史料,以歷史事實為依據,來證明中馬友好關系源遠流長並有過光輝的歷史紀錄,著重講中國“和為貴”的傳統文化在發展兩國關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消除“中國威脅論”的影響🙇🏻‍♂️,從而促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加深彼此的友誼🥖。梁教授在馬來西亞的學術交流活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受到馬來學術界的好評,2004年中國-馬來西亞建交30周年之際🕉,梁教授獲得了由馬來西亞首相巴達維親自頒發的“馬來西亞-中國友好人物獎”。

<v:imagedata
資料圖片:馬來西亞首相巴達維親自為梁教授頒發“馬來西亞-中國友好人物獎”

編詞典,翻譯唐詩、宋詞,擔任客座教授,做特約通訊員……被稱為中國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民間大使的梁教授坦承👨🏿‍🦱,他這一生裏所做的一切🐯,都是致力於雙方的學術文化交流,為友誼架設文化橋梁。

 

附:

梁立基教授主要著作🦺:
    
     《外國文學簡編》[亞非部分] 及其第2版和第3版的修訂本 (主編)
     《新印度尼西亞語漢語詞典》  (主編)
     《印度尼西亞語漢語大詞典》  (主編)
     《印度尼西亞語-漢語🥔、漢語-印度尼西亞語實用詞典》(主編)
     《東方文學史》上下冊  (副主編)
     《外國抒情詩賞析辭典》 (副主編)
     《世界四大文化與東南亞文學》 (主編)
      TELAAH SASTRA  (印尼文論文集,打印本)
      LEMBARAN SEJARAH GEMILANG-Hubungan Empayar Melaka -Dinasti Ming Abad ke-15 (馬來文專著《光輝的歷史篇章—十五世紀滿剌加王朝與明朝的關系》)
    《印度尼西亞文學史》 上下冊
     漢語-印度尼西亞語對照《唐詩一百首》
     漢語-印度尼西亞語對照《宋詞一百首》

主要專題論文:

      MASALAH  PERIODESASI SASTRA INDONESIA PENGAJARAN DAN PEMBELAJARAN BAHASA MELAYU DI CHINA BAHASA MELAYU DI AMAN EMPAYAR MELAKA DAN DINASTI MING
      PERANAN BAHASA DAN BUDAYA DALAM HUBUNGAN CHINA- ALAM MALAYU
      KAMUS CHINA-MELAYU YANG TERAWAL DI CHINA PADA ABAD KE-15
      KESAN TAMADUN DALAM SEJARAH CHINA
      HUBUNGAN CHINA-MELAYU YANG TECERMIN DALAM KITAB SEJARAH DAN SASTERA KLASIK
      KEGEMILANGAN HUBUNGAN MAHABBAH BRUNEI-CHINA PADA ABAD KE 15--Berdasarkan Teks-teks Brunei Lama di China
      KESASTRAAN MELAYU TIONGHOA DI INDONESIA DAMPAKAN EMPAT KEBUDAYAAN UTAMA DUNIA DALAM SASTRA NUSANTARA
《普拉姆迪亞•阿南達•杜爾及其創作》
《馬來板頓詩歌探析》
《世界四大文化對東南亞文學的影響》
《印度宗教和阿拉伯伊斯蘭教對東南亞文學的影響》
《面臨“全球化”挑戰的東方文學》
《對印尼華裔馬來語文學的歷史評價》
《印度尼西亞華人的歷史地位、作用和貢獻》
《印度尼西亞華人問題症結何在?》
《21世紀東南亞華人的歷史機遇和挑戰》
《東方文化與全球化》
《鄭和下西洋與中國-東南亞關系》
《中國“和為貴”傳統文化與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系》

 

編輯:知秋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