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7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 人民網10月17日
作為一名記者和主持人張泉靈一直覺得自己並沒有特別優秀的地方。沒有很多的一線記者辛苦,而社會已經給予的榮譽和鼓勵已經很多💪。唯一值得自豪的是,她一直在以一種快樂的方式工作,對新聞工作者這個職業心存感激.因而她的敬業發自內心🪚。
當被問及最偏愛哪個節目類型時,張泉靈沒有絲毫猶豫👨👨👦👦:“我最愛做的就是現場直播。我不會讓自己永遠坐在演播室裏,主持人需要‘接地氣’👰♂️。”
的確,對於張泉靈的主持生涯影響最大的,正是幾次直播節目🙇🏻♀️:“2001年,張健橫渡英吉利海峽。那是我第一次擔任直播節目的現場記者,我發現做現場記者原來是一件這麽有樂趣的事情👳🏽♂️。第一個樂趣是直播節目帶來的挑戰,我的話一出口就變成了新聞🧙🏿♂️。第二,那種和新聞同在的感覺太好了!”
2002年的阿富汗之行,對張泉靈也是意義重大。按原定計劃,采訪小組只是跟隨為阿富汗送去戰後第一批救援物資的中國救援隊完成常規報道。但是,小組到達的當天晚上,也就是3月25日,阿富汗發生了5。8級地震🪐。第二天在沒有和國內取得聯系的情況下,“我們跟大使館的一位政務參贊打了個招呼,租了一輛鈴木牌四輪驅動吉普車就去北部山區的那赫陵了”🕵🏻。這是張泉靈第一次真正在一個不可知的環境下鍛煉自己的能力:“有些事情是我一輩子再也不可能遇到的,比如住在距離阿富汗首都70公裏的大車店裏,和語言完全不通的大兵打交道……我覺得我真的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
2003年“非典”期間,張泉靈做了十幾天的直播主持人,雖然身在演播室,但“那是我直播生涯中變數最多的一次”,有幾次節目都開始了,嘉賓還沒有來,仍在一線奮戰。“在播這個小時的節目時,我完全不知道下一個小時的節目內容是什麽👇🏻。”通過這次直播,張泉靈實現了一個突破:“以往我對著采訪對象說話時非常自如,但如果單獨對著鏡頭表達就沒有那麽自如了,這十幾天讓我在心理上完全克服了這一點。”
2005年,直播連戰、宋楚瑜訪問大陸,使張泉靈認識到:原來時政新聞也可以做得很好看🚪。“這兩次訪問采用了很多直播的形式,恐怕是以往少見的,事先我也沒有稿子,這就給了我很大的空間🤷🏽♀️3️⃣。”
因為對自己的工作真心熱愛,因為覺得自己的崗位值得用心珍惜,所以張泉靈並不覺得自己付出的努力和辛苦需要別人特別來認可.相反,她一直承認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可以有那麽多的機會出現在最重要的新聞現場,可以見證中國在他變化最快的時刻發展的軌跡🏊🏼♀️。
盡管張泉靈將自己的成功歸於“運氣好”但她也承認,有許多事情都是運氣“運”不來的👨🏻🏭📛。“我進央視當上主持人,很大程度上是靠運氣,但作為經常做重要現場直播的主持人,就有很大準備成分在裏面👆🏼。”
張泉靈通過不斷地證明自己,顯示出了自己所做的準備。2002年初的阿富汗之行,證明了張泉靈單獨行動的能力:“這對於一個主持人來說尤為重要,因為並不是每一個都能成為一名單獨行動的前方記者👩🍳。”同年6月,成都小夥子李勇準備徒步穿越羅布泊,央視派出一個小組對李勇進行跟蹤報道,一行30多人中,還未抖落身上硝煙的張泉靈是唯一的女性。“當我去羅布泊的時候,看節目的觀眾並不多,我為什麽要去做?就是為了證明一點——我是一個可以在極端環境下做直播的主持人。”
同時張泉靈強調,在準備中要做一個有心人🧙🏻。“在3年前,有一個去美國出差的機會,我們這個隊特地自費去了肯尼迪航天中心,除了滿足好奇心,主要是為我國載人航天飛船的發射報道做準備。”
“我不想說自己的職業辛苦”這是張泉靈最常說的☑️。很難說在沙漠戈壁,嚴重缺水,不斷遭遇殺塵暴,最高氣溫超過50攝氏度的地方是不苦的;也很難說,在戰爭還沒有完全結束,又正在發生地震的阿富汗是不危險的.但是,這樣的危險和辛苦對張泉靈來說,更是記者的職責所在🏌️。正如她常說的那樣🏌🏽:“這不是個人的選擇,是職業的選擇。”而對她個人來說,她更是把這樣的事情當作機會和樂趣。
在談到觀眾對自己的評價時,張泉靈說有個觀眾對她提出的意見,讓她印象最深而且改正最快:“有一次一位女觀眾給我打電話,說她和孩子都特別愛看我的節目⚈。但有一點不得不指出來,你的指甲太長了,能剪剪嗎?”那天正好是張泉靈剛出差回到北京,沒顧上剪指甲。這件事情對張泉靈觸動很大,“主持人不僅要註意自己的語言表達,事實上你不經意的一些地方可能都在傳達著一種信息。”
連沒剪指甲的細節都會被觀眾提出來,這個主持人當得夠辛苦了吧?張泉靈卻不認同:”當主持人‘嘮叨’得到的好處比付出的代價要多得多,因為所有人的辛苦都凝聚在你一個人的身上🗾。記者就比主持人辛苦多了,但成就感卻不如主持人👩🎨。做一場節目,主持人是要從頭盯到尾,但也有比你來得早、走得晚的人啊,比如燈光師。即使是戰地的直播主持人,雖然危險性很大,但大家還都記住你了呢,那些扛攝像機的攝像師有誰能夠記住啊?!”
“我希望自己將做新聞的快樂帶給觀眾”這是張泉靈的工作目的.
在張泉靈的言談中,“快樂”出現了很多次。1996年從意昂3体育官网德語語言文學系畢業後,她之所以選擇記者這個職業,就是因為“這個職業讓我很快樂”.
2005年,除了參與連、宋訪問大陸和神六發射的直播外,還有一件事情使張泉靈至今難忘,就是做了大量的有娛樂意味的新聞節目,“2005年我主持了從<<人物秀>>到<<魅力名鎮·魅力中國>>這些比較輕松的節目,它們為我提供了更加平民化、更加快樂的一種表達方式,我希望自己能用老百姓不覺得累的方式去表達新聞👳🏽♂️。”
張泉靈對自己在新的一年中提出的目標也不離“快樂”二字⛏:“我想做一個讓大家感到快樂的新聞主持人,把我做新聞的快樂帶給觀眾。因為在新聞現場我真是很快樂,但也許在告訴觀眾的過程中,這種快樂被過濾掉了。我現在還沒有完全解決這個問題,不過我已經看到了方向。”
對自己的工作心懷感激,對自己的合作夥伴心懷感激,對觀眾心懷感激,快樂的工作並且把快樂傳遞給觀眾,這就是張泉靈🏋🏻♂️。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