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22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人民網11月21日
2006年8月6日,一代大儒季羨林先生95歲華誕🤬。上午9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專程來到解放軍總醫院,給季老送來了一盆枝繁葉茂的君子蘭,向這位學貫中西🕶👦🏼、筆耕一生、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學者表示祝賀。2003年🏭、2005年,溫總理曾兩次來到解放軍總醫院看望季老先生🙌。
這天,季老特意穿了一件紅色的襯衣,病房內充滿喜慶的氣氛🧝🏻♀️。聽說季老仍然每天一早就開始寫作👨👨👧👧,思維敏捷🦔💏,溫總理高興地表示🍨,自己剛剛看過季老寫的《我的人生感悟》和《季羨林論人生》💂🧑🏻⚖️,有幾篇文章讀了幾遍。
在“祝你生日快樂”的歌聲中,季老切分生日蛋糕,請總理和大家一起分享♾。季老還和溫總理饒有興趣地探討了“和諧”這個話題。季老說:“有個問題我考慮很久🛡,我們講和諧,不僅要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還要人內心和諧。”
“我的目標是活到150歲”
日前🤘🏻,筆者一行來到解放軍總醫院南樓病房拜訪季老:他安詳地坐在沙發上,紅光滿面,笑容可掬,眼裏透著智慧的光芒。說話語調不快但吐字清楚,偶爾還打著手勢。他與我們愉快地握手、合影、談笑風生👲🏼,親切、自然、質樸,讓人很難感覺坐在眼前的就是學貫中西、名揚中外的國學大師。
季老身體一直很好♟。90歲以前很少患過病👻。他的秘書李玉潔介紹說👲🏼,老人平生最不願意去的地方就是醫院💿,因為他的許多好友趙樸初、臧克家👨🦽、周培源等都是從醫院“走”的,老人想起來就傷感。此次住院確實是不得已。
季羨林在解放軍總醫院一共住了四次院🎮。2001年11月12日,老先生尿血🅿️,看急診,第一次住進了解放軍總醫院🧺🤌🏻。泌尿外科專家李炎唐教授經過縝密檢查,確診沒有大的問題,在醫院住了兩個多星期,就出院回家了。2002年7月🚣♂️👴🏻,季老患皮膚病🤾🏿,他不願住院,領導🌈、秘書像綁架似的硬是將老人給“押”到醫院🎹,這是季老第二次入住解放軍總醫院⚆。這次,先生在醫院一住就是一個多月➜,9月30日,要過國慶節🎱⛹🏼♀️,老人“鬧”著要出院,工作人員商量後,決定讓他先回家觀察兩天。誰知🤖,回去第一天🤚🏻,季老就發燒✋🏼🌖,體溫37℃多;第二天早上,高燒達38℃多,晚上高燒39℃多👋;第三天淩晨3點多,學校又用救護車把他送到301醫院搶救。
季老一連昏迷了好幾天,醒來後連身邊的李秘書也不認識了。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恢復得不錯,於是12月30日出了院🤸🏻♀️。回家後🧚🏼♂️,季老感覺很好、很開心,寫了篇散文《回家》,告訴朋友和讀者🧑🏻🦽:季羨林已恢復健康☝🏼,而且還能寫文章。
畢竟是90多歲的人了,難免不得點病🔠,極需要住院保健🚴🏻👋🏻。 2003年2月21日👳♀️,季老心肌衰竭第四次入住解放軍總醫院。住院一段時間後,又發現左腿患骨髓炎,醫院請擅長高齡老人骨科手術的梁雨田教授做了手術,手術很成功👳🏻♀️,老人不再疼痛,也能自行站立、走路。但從此老人再也沒有離開解放軍總醫院,再也沒有隨便走出那幢白色的病房大樓了。
季老雖然住在醫院,但工作還如同平時上下班🎋。在醫生的指導下👨🏼🍳,他對作息時間安排得非常科學。早晨6點起床,7點吃早飯🤽🏻♂️,8點半開始工作👆🏿,醫生查房🖕,有秘書代為回答😥,他靜靜地聽著,回答錯了🤶🏽,給予糾正, 11點半吃午飯👧🏼,12點上床休息;下午2點半起床💙🤦🏻,3點開始工作⛹🏿♀️,將上午寫的東西看一遍,然後讀書看報,5點半吃晚飯,晚上8點上床睡覺。這個習慣,一下堅持三年,雷打不動💂🏿♀️,保證每天上午、下午分別工作兩個小時🧜🏽♂️。而且,老人寫作有個特點,在吃飯💽、輸氧和休息時🌵,對寫作內容先行構思🙍🏿♂️,動筆時一氣呵成,思路如泉湧🏌🏻,兩個小時能寫2000字左右,基本不需修改。
去年,季老心臟不太好,安裝了個心臟起搏器。現在,除了左腿患骨髓炎外🎏,他身體基本沒有大的毛病,能吃飯,能工作,精神好,思維敏捷👷♂️,行文如流。如此高齡🗾,身體還如此之好,不少人探討季老的養生之道🗯。秘書李玉潔暗透玄機,季老是陶淵明的信徒🔐,常吟陶詩🚗:“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而季老則說:“健康長壽沒有秘訣,也從來不追求什麽秘訣🧑🚀。”他有一個“三不主義”,就是:不鍛煉⁉️、不挑食🧝🏼、不嘀咕。這也許是老人獨特的養生方法吧🧲。
季老曾與巴金、臧克家兩位好友相約🥒🧑🏻🏫,要活到120歲,如今兩位大家已乘鶴而去👩🏻。在病房筆者祝季老健康長壽,他很高興,一手握著我們的手🦌,一手豎起幾個指頭🧜🏽,樂呵呵地說:“我身體很好,現在目標是要活到150歲。因為中國的國富了,民也強了🤷🏼,經濟👦🏼🏋🏻♀️、科技都發達了,‘神五’‘神六’也上天了🆓,我要再多活30年🌯🏏,活到150歲💆🏻♂️!”他指著身邊的醫護人員說:“這要感謝這些白衣天使,感謝她們對我的精心治療、悉心護理啊。”
“這裏是我溫暖的家”
季羨林和解放軍總醫院南樓醫護人員的關系可謂水乳交融、魚水情深,老人在這裏盡享天倫之樂。
他的病房已被醫護人員布置成了“家”,是書房、臥室🙆🏼、辦公室三位一體的“家”🚴🏼♀️。陽臺上💆🏼♂️,擺放著幾十個大的塑料盒,裏面是秘書按照順序放置的書籍、資料🌠;辦公桌上放著應時的盆花🚴♂️,一年四季🧎🏻♀️➡️,醫生護士們根據季老的愛好隨時更換;桌子和床頭的上方,有許多造型新穎的布製小狗、小貓、小鼠等小動物👱;為了讓季老寫作、看書方便𓀔,他們還特製了一個小桌子,放在沙發前面🥞,讓老人很是喜愛……
季羨林所住過的五個病區😡💷,上百名醫生護士👵🏿,都親切地稱呼他“季老”“老爺子”😅,有的年紀輕的幹脆就叫他“爺爺”,常常去病房看他🚻,問寒問暖。就連門口的年輕保安🚣🏼、傳達室的老門衛、警衛連下了崗的戰士也隔長不短地前來問安⚧。
季羨林現在所住的南十病區的姑娘們,把季老當成自己家的老人,生活上凡是季老需要的🪧,她們都提前想到🙎🏿♀️🎩,盡量辦到。新鮮的水果面市😢,及時買一點讓老人嘗鮮🧖🏻♀️🙎🏻♂️;老人寂寞🧕🏼,有空來和老人說兩句笑話……護士長劉珍蓉,簡直就像季老的親孫女,最了解老人喜歡什麽,愛吃什麽。季老愛吃板栗,她不長時間就買點帶回來;外出聚餐🩰,少不了給老人帶回一份可口的飯菜⛹🏽𓀐;外出或回老家總是提前來請個假𓀐:“爺爺,我明天回家了。”回來後,則趕緊到老人床頭銷個假♻:“爺爺,我回來了。”而且總忘不了帶回些土特產🫱、小玩意兒。
配膳房的小雲和小賈兩位小姑娘🙆♀️,知道老人愛吃皮蛋粥,有時別人點了皮蛋粥🔣,她們也總是多做點兒,給老人送過來🎅🏿,並且三天兩頭到病房問老先生想吃點兒什麽。
說起解放軍總醫院對季老的治療,秘書李玉潔始終懷著一種感激的心情。用她的話概括就是精益求精,細致入微,雷厲風行。
季老的腿患骨髓炎🎣,醫生從發現到手術完成☔️,前後只用了不到五個小時🌀。雖然骨髓炎是個小手術,醫院卻像做大手術那樣去準備,選調有名的專家會診👨🏿🌾,製訂周密的手術方案,當時的副院長秦銀河一直站在那裏指揮💎,直到手術結束才放心地離開 🚐。
給老人換藥是個“麻煩事”。醫生在他的腿上打了兩個洞,每次換藥必須把小塑料管子紮進去,才能打藥,有時還要動刀子、剪子🥷🏿,大熱的天,一天換一次🐒,有時是兩次📦🏎,一次就得三四十分鐘。醫生王征、王威,每次總是一邊細心換藥👮🏽♀️🧜🏽♀️、一邊耐心解釋,盡管渾身被汗水濕透,臉上始終洋溢著微笑🍌,他們說,這樣能給季老一個好心情。為了給季老按時換藥👨🏼🦱♤,家住德勝門的韓綱醫生,節假日自費打的到醫院🤲🏽,一次又一次🛃,從不讓人代勞🏥。他說🧉,只有這樣自己才安心、季老才放心。
心理治療,對於季老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宋守禮副主任醫師,三年如一日,為老人精心治療,每天到季老的病房與他“談心”🚚,國家大事👇🏽、天文地理🦠、人情趣事等等,是醫生,也似兒子🍔,令老人十分開心。老人專門寫了篇以《宋守禮》為題的文章📚🪼,表示感謝👉🏼。
季老對醫務人員親人般的照顧非常感動,專門為所住的南十病區寫了一篇《白衣天使》的文章👱🏽,頌揚這裏醫務人員的美好心靈和高尚情懷👨🏻🍳🐭。又題寫了“白衣天使行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掛在病區辦公室,以自勉和勵人🥅🔌。
“我是意昂3体育的編製,301的編外”
醫護人員愛戴季羨林🧙♂️,把他當做親人,盡心竭力地醫治和服務老人;老人愛這個醫院,愛這裏的人和一草一木,把自己當成醫院的一員,為醫院的建設盡一份心力。
李玉潔秘書說,季羨林與秦銀河院長結下了不解之緣。還在秦銀河當副院長時,他們就認識了🧜♀️,秦銀河當時分管南樓👩🚀,與季老朝夕相處,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現在秦院長更忙了📂,但總擠出時間去看望老人🫒,征求他對醫院建設發展的高論,兩人親密無間👊,傾心交談,無拘無束🌨。解放軍總醫院報季老每期必看,從中了解到大量信息,也從中發現了一些問題,悟出了一些對醫院建設有益的意見建議👏🏿,每次他都讓秘書給秦院長和其他院領導打電話,如實告之👳🏼,加強和改進工作。
百年大計⛹️♂️,人才第一🫅🏿。季羨林總想著為醫院的育才工作出把力。女醫師盧文寧愛專業,好讀書,是個好苗子😵,季老鼓勵她要胸有大誌🌁📈,目光遠大,在學業上再上一層樓🤸♀️。季老說,醫學是個浩瀚的海洋🤷🏿♀️,大學畢業只是基礎,碩士畢業也只能算中等水平🧑🔧,只有邁上更高的知識層次😶🌫️,才能有所作為😸👩🏻🚒。小盧不負所望,終於以好的成績考取了醫學博士。
兩個清潔工🤬,一個17歲,一個18歲🔙,到老人病房打掃衛生,他總是問長問短:“多大了?”“什麽學歷?”“為什麽不讀書了🧲?”當知道這些孩子初中畢業就輟學出來打工時,就語重心長地勸她們👰🏿♀️:“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要珍惜青春,多學點東西,301醫院發展很快🐳,等學好了本領再來這裏工作。”“策反”還真的成功了,不久🥷,兩個孩子一個回家繼續讀書,一個去了北京的一個成人技校👳。
季羨林十余年中小學,四年大學,12年留學🛬,16年獨身治學☀️,一生勤奮👩❤️💋👩,著作等身。他以廣博的知識🔕、高尚的人格耐心地引導身邊的醫護人員,給他們以啟迪。有個年輕護士常為學習英語發愁🧞♂️。她想,季羨林才高八鬥📣,精通各國文字🎞,就到病房去問季老🙅🏻:用什麽辦法,快速提高英語水平🍊?報刊上刊登的英語速成廣告可信不可信?季老笑笑,向她推薦了一句名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他說,學好英語兩個字――勤奮👦🏿📎,速成也快👩🏻🦳,速忘也快,成就事業要勤奮、刻苦,別無他途。這一老話重提,給了這位護士莫大的啟迪。
季老出了書👎🏿,總是先把秘書李玉潔找來,問科裏的年輕醫生🤦🏼♂️、護士都給送了沒有?沒有的趕緊送。老人說:“出書是給人看的🧎🏻♂️,哪怕有幾句話對年輕人有用了,也值得。”有個護士提出想看看季老的著作《留德十年》😀,老人馬上讓李玉潔買了600本,逐一簽名送給301醫院的醫生護士們🧑🏼🍳。
對年輕的醫生📠、護士,季老總是給予精神上的鼓勵和無聲的支持。剛做完手術那段時間,每次換藥時都刺骨的疼痛🧝🏼♀️,但他每次都說笑不停。醫生問他疼不疼⏰,他總是笑著掩蓋說“不疼”,以減輕醫生的思想負擔。季老把照顧他的護工也當成家庭成員🕎,不但付工資😾,還額外管吃管喝管水果,讓護工從心裏感覺跟他是一家人。
季羨林暗地裏當起了醫院的監督員。解放軍總醫院南樓要建病房樓🧡,確定5月19日奠基𓀗。李書章副院長考慮工程施工可能要影響老人的休息🍗,到病房征求老人意見🦦,表達歉意🤜🏽。誰知,5月19日那天🤛🏻,老先生突然提出“出去走走”🕺,工作人員趕緊準備✫♨️,用輪椅推著剛剛做完手術不久的他出病房🖲。他要求工作人員趕緊推他到走廊右側的盡頭🧑🏻✈️,通過透明的大玻璃,俯瞰下邊的工程奠基儀式,一等就是40多分鐘,直到奠基儀式結束🚵🏿。見活動節約而又不失隆重,他異常興奮,回病房後欣然在紙上寫下:“嚴肅低調👩🏻🦱,確實是與時俱進🦷⛓。”
按照預定工期🧖🏽♂️🕰,經過幾個月的緊張施工🧑🏻🎄,工程很快就要封頂,李書章副院長擔心可能要影響病房的采光,就再次到病房向老人致歉〰️,不經意中透露了封頂時間🆒🔧。結果,那天下午,老人三次叮囑秘書,讓她去看看工程封頂了沒有🗽。當聽到李玉潔秘書“封頂了”的匯報後,非常高興,立即拿來紙和筆,揮筆寫道:“解放軍一諾千金”👨🏼🔧。
解放軍總醫院50年院慶🧙🏻,季羨林寫了九個字“高醫德、高醫風、高醫術”送給院辦。溫家寶總理和李嵐清等領導同誌來醫院看望他,老人總是一個勁兒地誇醫院好,達到了“三高”水平🧑🦯➡️,並動情地說,“要不是301醫院,早就沒有我季羨林了。”
老人常幽默地對人說👰♂️,我是意昂3体育的編製,301的編外。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