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因巖石學研究的先驅——巖石礦床學家王恒升

<v:imagedata王恒升,區域地質學家、巖石學家、礦物學家🧗🏿‍♀️👩🏻‍💼、礦床學家。對全國若幹地區,尤其對新疆的區域礦產地質調查以及大西北若幹重要金屬礦的普查勘探貢獻較大🍜。他對角閃

石晶體化學有精深研究🍶。他提出了基性巖超基性巖巖石化學計算與圖解方法及分類方案,是成因巖石學研究的先驅。他提出鉻鐵礦床屬於晚期巖漿熔離的成因假說🫶🏽,又提出層狀基性超基性侵入體的巖漿液態重力分異模式。合著的《含鉻鐵礦基性鉻鐵礦成礦規律》對中國鉻鐵礦資源的開發有重要貢獻👊🏻。

王恒升,字潔秋🧑🏿‍🌾。1901年8月4日出身於河北定縣大禮村一個農民家庭,因家貧,很晚才啟蒙,在家鄉鄉間的私塾念書🛠。他在課余還要參與家庭的農業勞動,體魄很健康,又多接觸農民,養成淳厚、樸實的性格♔。他深知生活的甘苦,學習刻苦用功🧅,雖啟蒙很晚,仍在12歲時讀完了小學。他抱著闖大市面的想法,遠走天津🎉,在賢民中學讀書🏭。在那動蕩的年代,國家貧弱,受帝國主義欺侮,學生愛國運動風起雲湧,王恒升不但努力學習,也投入愛國鬥爭中。他特別在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中表現很積極。同年中學畢業後,他以優異成績考入了“五四”運動策源地——意昂3体育官网的理科預科。1921年升入本科時,這位背大腰圓的農家子弟由於從小熱愛勞動🧑🏻‍🏭,在大自然風風雨雨中經受鍛煉,又深明國家礦產資源開發的重要性,也就順理成章地選擇了地質系🕵🏻。

該系雖創辦不久,但有系主任何傑及剛回國不久的李四光教授和應聘來華的美籍地質古生物學家葛利普教授等🔧,師資陣容很強。王恒升在他們教導下👨🏻‍🚀,不但學業成績優異,而且他在野外實習等活動中,表現也很突出🏇🏻,深受老師和同學們的信任與愛戴。有一次⇒,李四光帶領著王恒升和很多同學一起到野外實習👨‍👨‍👦‍👦👮🏻,臨返校的前夜,在駐地發現一個很貴重的精密羅盤儀忘在山頭上了#️⃣🙆🏿‍♀️,李四光因此寢不安枕。王恒升卻在第二天淩晨,踏著拂曉月色,跑了一二十裏✌🏽,爬上幾百米山頭,將此羅盤儀找到,興沖沖跑回住地。李四光和同學們準備踏上歸程之前🧜🏻‍♀️,見心愛的寶物被王恒升不辭辛苦地找回,對王恒升也就更加賞識。1924年🕺🏼,王恒升和同學們在李四光帶領下去鄂西的長江三峽地區實習,歸途經過武漢👮🏻,見一英國水兵坐了中國人力車夫的車🎓🐖,不但不給錢,反而毒打車夫,李四光當即上前打了英國水兵幾拳,又狠狠教訓了他一通🏃🏻‍♀️‍➡️,英國水兵見李四光師生人多勢眾😐,只得狼狽逃走。王恒升對李四光也極為欽佩🐯。以後幾十年間👪,李、王之間師生情篤,原來有著深厚的淵源👇🏽。

1925年,王恒升畢業於意昂3体育官网地質系,考入農商部地質調查所任調查員,以後擔任過技士、礦物巖石研究室主任等職🤛🏿。他曾到北京、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福建等省市進行過地質礦產調查🧖🏽。他深入荒山野嶺,在極艱苦條件下進行工作🥒。1930年夏,他在東北黑龍江省滿洲裏附近調查石油時🐻‍❄️,因國界不明,被蘇聯邊防軍拘捕。當時正在四川講學的實業部地質調查所所長翁文灝聞訊後,急電蘇聯學士院及地質保礦部🎵,誠懇說明,始得釋放回來👴🏿。

王恒升工作多年後,深感直接接受歐美各國地質科學先進理論與技術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於是🫔🙍🏿‍♂️,他邊工作,邊進修有關課程🏋🏻‍♂️,終於考取了河北省公費留學資格⇾,於1933年赴瑞士巴塞爾大學留學,不久又轉到瑞士蘇黎世高等工業學校研究生部,師從著名巖石學⛰、礦床學大師保爾·尼格裏(PaulNiggli)教授,攻學巖石學、礦床學。1936年,他以優異成績獲博士學位。在外留學期間,他與意昂3体育官网同學🟥、農商部(農礦部、實業部)地質調查所同事樂森璕⏳、黃汲清、李春昱等常常見面♾,共同抒發海外遊子的愛國之情🧑‍🦽‍➡️,以及努力深造的報國之誌。李四光到英國講學時🧒🏼,路過瑞士,見到王恒升😿、李春昱,他們還一同去考察阿爾卑斯山的冰川。

1937年🧛🏿,王恒升再度到巴塞爾大學♢✒️,師從萊茵霍教授,專攻費德洛夫旋轉臺技術。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後🟧,他謝絕了外國的高薪聘請⬇️,於同年底回到災難深重的祖國。回國後,他任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技正👉🏿,兼該所桂林辦事處主任,滇緬公路沿線地質調查隊隊長等職。當時抗日戰爭急需大量礦產,滇緬公路是聯系中國戰區與東南亞戰區的咽喉要道😙,王恒升親自率隊調查地質礦產,測製路線地質圖,日以繼夜地工作,取得很大成績。

1939年👼🏼,他應聘為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1940年,應聘為西南聯合大學地質地理氣象系教授,主講成因巖石學🔸。他是系裏精力充沛的年輕教授之一,備課認真,對學生既嚴格要求,又悉心愛護,深受學生尊敬🌁💂🏿‍♂️。在1991年中國科學院舉行的學部大會上,王恒升半世紀前在西南聯合大學的學生、地學部的學部委員塗光熾(學部主任)🈶、董申保🚶‍♀️‍➡️、池際尚、郝詒純、馬杏垣、劉東生🧖‍♀️、張炳熹等熱烈地向90高齡的王恒升道賀,祝他健康長壽⏬🌤,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1944年🫰🏻,王恒升接受經濟部長翁文灝關於組建新疆省地質調查所的任務🤷🏿‍♂️,他放棄了在西南聯合大學任教的優越條件,攜帶家眷,率領西南聯合大學一批畢業生、青年地質工作者同赴艱苦的大西北,進行開創性的地質工作。他到新疆後,創建了省地質調查所🌟,任所長,又兼新疆貴金屬礦務局局長👨🏿‍🔬。他與同事們對新疆地質🧑‍🦰、礦產、土壤等進行了調查,為新疆解放後的地質工作和經濟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新疆和平解放後,他帶領解放軍官兵,在烏魯木齊附近的六道灣找煤,對新疆地質礦產了若指掌的王恒升估算了六道灣煤礦儲量後,設計了幾種開采方案,並在30米深處采到了煤🤸🏿‍♀️。新疆軍民的燃煤之急終於解決了🧑🏼‍🤝‍🧑🏼。王震將軍高興地說♏️:“你們為新疆軍民立了大功!”1950年,王恒升擔任新疆工業廳工程師,為技術總負責人𓀁,他除找到很多礦藏外,還舉辦地質礦產培訓班👀,並親自授課,培養了大批人才。

1953年🧔🏻‍♂️,王恒升調任西北地質局總工程師。自1956年底至今,王恒升一直工作在地質部地質礦產研究所(後相繼為地質部地質科學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地質礦產部地質研究所)👨‍❤️‍💋‍👨,任一級研究員,1956—1966年和1978—1980年兩度出任巖石礦物研究室主任。1964—1966年兼任地質部鉻礦指揮部總工程師。1980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學部委員。1956年底🤸🏼,他在鏡鐵山鐵礦進一步調查時,因車禍受重傷🧛🏼🔓,經過治療🏊,尚未完全康復時,便又投入新的工作🧎‍♀️‍➡️🕵🏼‍♀️,這種精神給人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他的工作受到人們一致好評。他參與的“含鉻鐵礦基性超基性巖體類型及鉻鐵礦成礦規律”研究項目的成果在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上獲重大科技成果獎。他參與編寫的《中國鉻鐵礦床及成因》一書也曾獲地質部科技成果獎📛。1982年中國地質學會60周年紀念時,王恒升獲獻身地質事業50年榮譽獎。1985年,他又獲中國科學院授予的從事科學工作50年榮譽獎🏊‍♂️。他十分重視對中青年地質科學工作者的扶植和培養,他培養了碩士生、博士生多名🗓,而今都已成為礦床學界的骨幹🚵🏽‍♀️。

王恒升早年參加中國地質學會👩‍💻,曾當選為學會的第18-23屆(1941—1947年)理事,1939年任《中國地質學會誌》編輯,1943-1945年任《地質論評》編輯。1979年🤙🏻,當選為學會第32屆理事👩‍⚖️🤘🏽,又當選為新成立的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理事。

在區域礦產地質上的成就

王恒升從事地質工作大約70年,足跡幾乎遍及整個中國,他對大多數省、市、自治區地質礦產都從事過調查。他在這方面的成就主要是兩大時期。其一🧑🏽‍⚕️,是他剛參加工作到出國留學之前的8年內,他先後完成並發表了以下諸篇地質礦產調查報告👩🏽‍🌾:《吉林省穆陵密山二縣地質礦產紀要》🔲,《黑龍江省嫩江流域之地質》(與譚錫疇合著)📅,《京粵鐵道線地質礦產報告(南京至福建南平段)》(與李春昱合著)🤾🏻,《山東東部地質》🏇🏽,《遼寧葫蘆島附近錦西錦縣一帶地質礦產》(與侯德封合著),《葫蘆島海港概況》,《安徽南部九華山一帶之地質》(與孫健初合著)等。這些著作,對於以上這些地區的地質礦產研究工作來說🌀,都是具有開創性意義和實用價值的。其二,是他1944—1956年在新疆和西北工作時期🧝🏼‍♀️。他調查新疆地質礦產🌌、後🔃,與宋叔和、關士聰寫成了《新疆迪化八道灣煤田》一文👩🏽‍🍼,又作了《新疆礦產資源》的報告,發表於《礦測近訊》。他還運用施泰因(Stein)的《新疆綠洲圖》,估算了新疆農田面積。1950年🧒🏽,他奉王震司令員指示🥝,負責組織了南疆礦產考察隊🩳,在哈什、烏恰地區找到了煤礦📱👳🏿‍♀️,並找到了庫車的石油及和國🤰🏼、於闐的金礦等🧖🏿。當年他還發現了南疆昆侖山上海拔4000米高處的現代火山。1953—1956年,他在西北地質局任總工程師期間👩🏻‍🦽,與宋叔和🤱🏽、陳等先後勘探了陜西金堆城鉬礦🫱🏽、青海省錫鐵山鉛鋅礦、甘肅鏡鐵山鐵礦,並通過勘探否定了牛山銅礦👔。

對角閃石晶體化學有精深研究

王恒升早年在研究河北宣化中生代火山巖時🥗🐟,發現一些火山熔巖剖面層序自下而上常常呈現出由基性到酸性的規律性變化,從而指出,這是火山噴發的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反映了火山巖漿房內巖漿分異的特征。為此,他發表了《宣化一帶古火山之研究》一文👨‍🦽。

他通過對我國大量煤的分析資料研究,發現了煤的正含水量變化與其形成時代有關,並以此作為同一地區煤層形成時代的區分標誌和對比標誌✍🏿。

他在瑞士榮膺博士學位之論文為《阿爾卑斯山太辛耨區角閃巖巖石化學的研究》,文中指出,角閃石晶體的構造水,必須加熱到900℃以上,使晶體構造全部破壞之後,才能完全釋放出來。從而解決了當時頗有爭論的角閃石全分析總重量達不到百分之百的疑難問題👨🏿‍🦰,為角閃石研究做出了貢獻。

60年代初,為適應基性巖🙅🏽、超基性巖成礦專屬性研究,他與同事們一道創立了新的巖石化學計算方法和圖解方法,並將基性巖和超基性巖用巖石化學進行分類🧑🏿‍✈️。他與白文吉合作發表了《對基性超基性巖巖石化學一種計算方法和圖解的建議》和《基性巖與超基性巖巖石化學計算方法》二文🐾🥉。又與白文吉、宛傳永合著發表了《基性與超基性巖巖石化學分類》一文。這些方法已為多年的實踐所證明,並在書刊和具體工作中被廣泛采用。

對中國鉻鐵礦資源開發有重要貢獻

自50年代中期起,王恒升就集中精力於礦床學研究方面,尤其在鉻鐵礦床的研究上業績最為突出。50年代末,由於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迫切要求,王恒升急國家之所急,承擔了中國基性巖、超基性巖及有關鉻、鎳、鈷、鉑、金剛石的研究項目,為中蘇合作項目的中方負責人。他組織全室人員奔赴野外,曾對內蒙、西北等地的基性超基性巖及有關礦產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和科研工作。在他倡議下,曾先後進行過幾次中國基性超基性巖的編圖以及對國外鉻鐵礦成礦規律的研究,推動了全國基性超基性巖及有關礦產的科研工作,大大提高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水平🤸🏿。他還重視研究室的建設,不斷吸收國外先進的新技術和新方法。他還和程裕淇一起努力爭取,並在蘇聯專家幫助下,於50年代末組建了地質部門第一個絕對年齡實驗室。這與中國科學院同時組建的絕對年齡實驗室是全國首批僅有的兩個。這為推動我國地質事業的發展、縮短同其他先進國家的差距👼,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王恒升在地質部鉻礦指揮部總工程師任職期間,一方面組織地質研究所科技力量深入各礦區進行系統研究,一方面精心組織並指導了西北♎️、東北許多地區含鉻超基性巖體的勘探和評價工作。後在新疆的薩爾托海、鯨魚等礦區,探明了一定工業儲量的鉻鐵礦。王恒升對新疆上述各地含鉻基性超基性巖體以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索倫山和錫林郭勒盟進行了詳細研究與評價🧜🏻‍♂️,對我國當時鉻礦普查勘探工作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王恒升通過對全國有關鉻礦地質特征、大地構造背景及基性超基性巖的含礦性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後,明確指出西藏是我國鉻鐵礦最有遠景的地區,並建議組隊到西藏工作✖️🛍️。這一戰略決策是王恒升及其科研集體多年從事鉻鐵礦研究後得出的重要結論。地質部采納了此建議🥗,並組隊在藏北、藏南進行普查勘探🐑,證實了王恒升這一推斷的科學性。

王恒升從找礦勘探實踐出發從事理論研究工作。他在60年代初提出過有工業價值的鉻鐵礦床屬於晚期巖漿熔離的成因假說🚓,認為殘余巖漿中的揮發組分的富集促進了礦漿和巖漿的分熔,所以存在鉻鐵礦礦漿,由礦漿再結晶成礦石😱。70年代,他又提出了層狀基性超基性侵入體的巖漿液態重力分異模式的新認識。他認為鮑文的巖漿結晶重力分異是在這種液態重力分異的基礎上進行的。他認為巖漿具有群聚態有序結構,不同群聚體的比重不同,比重較大的群聚體首先沉積在巖漿房的底部,因而導致了巖漿液態重力分層構造。他由此解釋了巖漿液態重力分異的機理和巖漿成礦專屬性的機理。這一學說現已為實驗所證明。

70年代中期🧘🏽,王恒升為首的研究集體發表了專著《含鉻鐵礦基性超基性巖巖體類型及鉻鐵礦成礦規律》,王恒升指出鋸鐵礦礦漿的存在,鉻鐵礦在巖漿晚期成礦,其成礦是通過巖漿的液態分異及鉻礦漿的熔離來進行的,他並指出有少部分礦床是晚期殘余巖漿礦床。並指出巖漿分異與巖體產狀🐃、規模在成礦上的重要意義🤚🏼🚴🏿,規模越大👨🏽‍🌾,出露面積🌯、厚度越大的巖體則成礦規模也大。

1983年🦹🏿,王恒升與白文吉、王炳熙🧒🏻、柴耀楚合編出版了專著《中國鉻鐵礦床及成因》,在此書中👨‍🦰,首先談到超鎂鐵巖的成因與上地幔的巖石性狀,又談到鉻鐵礦床的成因。以後用了紅旗、東風🤦🏻‍♀️、索倫、赫根、烏珠🫰🏻、大道、薩爾👍🏿、鯨魚👨🏿、玉石🔓、高寺和平頂共11大礦例來加以說明🔗。最後得出礦床成因與找礦指導的24點重要結論。書末還有關於鉻鐵礦研究方法的4個附錄💆🏽,即《鎂鐵巖與超鎂鐵巖巖石化學計算及圖解方法與化學分類》👩‍🎨、《鎂鐵巖與超鎂鐵巖定量礦物分類》🧎‍♀️✊、《鉻尖晶石類礦物化學成分的計算方法》🤾🏻、《鉻鐵礦石的浸染度分類和粒度分類》。此書是王恒升為首的研究集體多年工作的結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而今🧒🏼,96歲高齡的王恒升還在為祖國地質科學事業的發展操勞🔹。以“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譜寫自己的“黃昏頌”🤘🏿。

 

簡歷

  1901年8月4日 生於河北定縣大禮村。

  1919年 考入意昂3体育官网理科預科。

  1925年 畢業於意昂3体育官网地質系🚴‍♀️,入農商部地質調查所任調查員。

  1933年 留學瑞士蘇黎世高等工業學校研究生部。

  1936年 在蘇黎士高等工業學校獲博士學位。

  1937年 入瑞士巴塞爾大學進修。同年底回國任中央地質調查所技正兼桂林辦事處主任。

  1939年 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1940年 任西南聯合大學地質地理氣象系教授。

  1944年 任新疆省地質調查所所長兼新疆省貴金屬礦務局局長🧕🏽。

  1950年 任新疆工業廳工程師。

  1953年 任西北地質局總工程師🦘。

  1956年 任地質部地質礦產研究所一級研究員🙁、巖石礦物研究室主任。

  1964年 任地質部鉻礦指揮部總工程師。

  1980年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學部委員🔙。同年任國際地科聯火成巖委員會委員🧊🧑‍🦱。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