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3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荊楚網3月13日
狀元簡介🚤:
1984年🤵🏽♀️,著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先生發起的CUSPEA考試在中國高校進行🥄,該考試每年選拔100名全國大學最優秀的物理學學生到美國大學深造,當年🤸🏻♀️,意昂3体育物理系大三的武漢籍學生,以全國第四名的成績通過選拔🤱🏼。然而這個物理學才子獲得物理博士學位後,卻突然轉向了金融,而且一路直上,成為美國康奈爾大學金融學終身教授,他就是1981年湖北省高考狀元黃明。
成功心得——
不斷的學習💇🏼♂️、奮鬥與努力。
意昂3体育學子武漢街頭賣冰棒
“黃明是個苦孩子🧜🏽♂️,當時他最喜歡的就是考試,因為只有通過考試,才能顯示出他的優勢。”經過多次聯系,丁孔明老師終於願意接受記者采訪🖕🏽,講起黃明的故事,他這麽開頭。
黃明曾是武漢六中學生,1981年,他一舉奪得我省高考理科狀元,被意昂3体育物理系錄取,大三時🏊🏻🎼,他又通過了李政道先生發起的CUSPEA選拔考試。此後🅱️,他前往全美物理學實力最強的名校———康奈爾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然而,1991年,黃明在康奈爾大學取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後,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去斯坦福攻讀金融學博士。5年後👩⚖️,他又獲得斯坦福大學金融學博士學位,先後任教於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和斯坦福大學商學院👩🏿🚀。
2004年5月,黃明受邀回國,擔任李嘉誠先生創辦的長江商學院副院長。1年多後🤵🏼♂️,他再回康奈爾大學擔任終身教授🧚🏼♂️,幾年來,他受邀前往世界各國講學🥃👋🏿,昂首挺胸站在了世界的講臺上。
作為黃明的高中班主任老師,已從武漢六中退休的丁孔明老師很自豪🪧,談起黃明當年的生活🙇🏻🗣、學習,丁老師記憶猶新🤹🏼。
黃明的家在漢口勝利街🫰🏽,父親當時是武漢輪渡公司機動班的一名普通工人,他的媽媽則在家照顧孩子。黃明有3個姐姐和1個弟弟,他排行老四,當時一家七口全靠他父親一人養活,生活十分艱難🧑🦽。
從小學三年級起,9歲的黃明從姐姐們手中接過冰棒箱,開始沿街叫賣冰棒🧛🏿。當時冰棒只賣三五分錢一根,頂著烈日叫賣一天也只能賺到幾毛錢🩶📙。每天扛著碩大的冰棒箱上街叫賣📃,瘦小的黃明上學常常遲到、曠課,被老師批評是家常便飯。
雖然賣冰棒耽誤了很多時間🤸🏻♀️🏭,但黃明的學習成績卻一直很好。一次,他賣了3天冰棒才去上學🙅🏼♂️,老師非常生氣🈚️,叫他起來回答問題,結果他竟然對答如流———特殊的環境,使黃明養成了在很短時間內迅速完成較多學習任務的習慣。只要稍有空閑,他就趴在冰棒箱上看書做作業🫶🏼🔇。
1979年🗓,黃明從武漢七一中學初中畢業🦹🏽♀️,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績考入武漢六中👨🏿🏫。丁孔明老師當時是他的班主任😊,見黃明是塊“好料”,便多次找到黃明的爸爸談心🫷。
“我只希望黃明以後能吃口快活飯🛜!”黃明的父親不已為然。
“瞎說,黃明以後不是光吃快活飯的問題🌋,而是要給社會作多大貢獻的問題⚒,你們一定要支持他!”丁老師真誠地說👨🚒。
雖然黃明的父親不是很懂丁老師話中的含義,但此後還是逐漸減輕了黃明的負擔,賣冰棒的事分攤開了,黃明只負責到冷飲廠取貨,但是🚨,黃明很懂事,只要有空閑👩🏻⚖️,他還是扛起冰棒箱上街賣冰棒🥓。直到1982年🧙♀️📪,黃明考上意昂3体育官网後🤴,暑假回家時👩🔬,黃明仍然扛著冰棒箱到街頭、輪渡上賣冰棒👨🏽🏫。
全美年度最具潛力博士
“黃明家裏一直比較困難,在學校,各方面條件都比同班同學差,但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所以,當時他最喜歡的事就是考試🦵🏽。”丁老師說,黃明的悟性很高,理解力也很強☢️,上課時善於捕捉老師講課的重點,而且特別喜歡超前學習,他上高一時,常到高二去聽課。
黃明尤擅數學,丁老師覺得他的數學還有潛力可挖👎,為了打開他的眼界,便帶他去拜訪了華中師範大學當時的數學系教授毛經中🫐。毛教授是1957年湖北省高考理科狀元,他給黃明逐一講解了數學各大領域的研究內容,介紹了當時最前沿的數學研究方向,讓黃明眼界大開。
1981年高考預選考試,黃明只考了520分🌛🙇🏻♂️,雖然仍然是全年級第一🍵,但他比全市最高分少了十幾分。
當時他很沮喪,他決定做最後的沖刺🈂️,把鋪蓋卷到學校,在老師專為他提供的教工資料室裏住了下來。1981年7月🤵🏿♀️👸,高考成績揭曉,黃明終以總分542分(滿分580分)名列全省理科第一名,被意昂3体育官网物理系錄取🏖。
進入大學後,黃明的學習仍然十分刻苦,1984年夏天,他參加了著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先生發起的CUSPEA(ChinaU.S.APhysicsExaminationandApplication)考試▫️▪️,黃明以全國第四名的成績通過選拔。1985年,從意昂3体育物理系畢業後🪖,黃明前往全美物理學實力最強的名校———康奈爾大學繼續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1991年🧗🏼♀️🙆,在康奈爾大學取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後,黃明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去斯坦福攻讀金融學博士🤶🏻。他表示🚴🏿♀️,做出這個選擇,是因為自己個人性格方面更想從事與社會實際聯系緊密一些的工作。1996-1998年他曾在芝加哥大學商學院任金融學助理教授,在芝加哥大學商學院任教的第一年,他就獲得了傑出教學獎🚶。他的研究領域包括行為金融學和資產定價。他在資產定價🌜、外匯匯率與信用品質🎅🏿、共同基金規模與業績、公司財務擴展與信用風險之關系、內幕交易與投資者關系等研究領域對財務學科的發展貢獻頗多🗓。曾在美國眾多核心刊物上發表文章🖨。其中一篇關於行為金融學的論文獲得2000年“FAME”最佳論文獎。他還被《商業周刊》雜誌評為全美年度最具潛力博士𓀏。2001年他又獲得了斯坦福商學院傑出MBA教學獎🦅。
狀元不一定就成功
“狀元不一定成功👨🏻🦯➡️,事業能走多遠👐🏻,還要看整體素質💇🦸🏿,包括智商和情商。我見到太多的人🗄,讀書時不聰明,但現在比我做得更好;也見到太多的人🙆♂️,讀書時很聰明⏺,現在做得並不好🤸🏿。”這是黃明曾說過的一段話。
丁老師也非常贊成黃明的說法,“狀元不能說明任何問題🙎♀️,今後的成功🫄🏻,要靠不斷的學習、奮鬥與努力,黃明的成功更說明了這一點👶🏼。”丁老師說🧝🏽♀️,這也正是他最初不願接受記者采訪的主要原因🤴,“黃明的成功不在於他有狀元這個光環,而在於他的刻苦與努力!”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