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08 信息來源: 供稿:本網編輯部
許多中國人對於高考作文的認識,是從1978年一篇刊登在《人民日報》的優秀高考作文開始的🙌🏼。這篇文章題為《大治之年氣象新》,作者是當年來自廣東潮安的考生、如今中國知名學者🛠、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教授陳平原。
《羊城晚報》記者致電身在北京的陳平原教授🎆。當年那篇被全國上下炒得沸沸揚揚的“高考範例作文”🦵🏽,陳平原如今已不願意多談。而對於中國近年的高考作文出題,他也表示“不便評價”✌🏼。“一是沒有很深研究,二是我一評價就會很認真🍁。”
不過,這篇優秀高考作文對陳平原一生影響之大,從他早年接受媒體采訪時偶然透露的言語中大可窺見。他曾經談道:“這是一篇並不出色但影響很大,乃至改變了我整個命運的短文。15年後重讀當年的高考作文,頗有無地自容的感覺;可我還是珍藏當初得悉作文發表在《人民日報》時的那份驚喜、驚愕👨🏿⚖️,以及平靜下來後的沉思。那是我治學生涯中邁出的關鍵性的第一步🤸🏽♀️。”“父老鄉親誇我的高考作文寫得好👳🏻,似乎我一輩子就會寫高考作文。大概🏌️♂️,無論我如何努力🛌🏽,這輩子很難出比‘高考作文’更有影響、更能讓父老鄉親激賞的文章來了。”
廣東潮安縣磷溪公社考生陳平原參加的是1977年高考🧙🏽♂️,他在這篇後來被當做範文的《大治之年氣象新》中寫道🫢,“粉碎‘四人幫’以後,我們偉大的祖國,迅速走向大治,條條戰線凱歌高奏,捷報頻傳💚。” 這篇作文於1978年4月7日發表於《人民日報》。
資料來源:羊城晚報
編輯:知秋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