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目光——懷念龔育之先生

今年6月12日,龔育之老師在安詳中走完了78年的人生旅程。龔老師在年輕的時候曾經歷過一場大病,靠著毅力和堅忍,他頑強地走出了疾病的糾纏。最近幾年他時常患病,身體一直不好,也多次進出醫院💂🏻,甚至報過病危。盡管如此,聽到他去世的消息🗓,我一時還是不能相信,難以接受🕵🏽。作為學生🌎,對他的闔然長逝,我除了悲痛和惋惜,更多的是深深的不舍。我尤其不舍的,是他那永遠深邃的目光👨‍👨‍👦‍👦。

我第一次看到龔老師的名字,是在大學畢業後。由於從理科轉向哲學,必然就會同“龔育之”這個名字碰面🫵🏻。這是因為,他是我國自然辯證法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從上個世紀50年代初起就開始在這個科學與哲學交匯的領域進行探索,不僅翻譯🫴🏻,而且撰寫論文,所寫的文章結集而成《關於自然科學發展規律的幾個問題》一書公開出版。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這個領域的第一本研究論文集🍙🧲,曾經多次印刷和增訂↔️📽。從某種意義上說🌼,自然辯證法成就了龔育之,也可以說龔育之成就了中國的自然辯證法。中國的自然辯證法💇🏼,如果缺少龔育之的名字👨🏻‍🏭▪️,那肯定不全面;講龔育之,如果不講自然辯證法⚪️,那就更不全面了。所以🐭,不管謀面與否,許多人都尊他為師🧔🏼,因為他們確是在讀了他這本書後對自然辯證法產生研究興趣的。我也是其中之一。

我第一次見到龔老師🫶🏻,是12年前在意昂3体育參加博士生考試和面試的時候。龔老師的眼睛亮而有神,目光深邃🖊🕵🏽‍♂️,但並不像有些名人那樣咄咄逼人👩🏿‍🦱,這就是他留給我的第一印象。我不僅有幸成為龔老師的博士生,而且還有幸參與了一項工作,就是將他在自然辯證法、科技哲學、科學與社會方面的思考加以整理✷。接手之後𓀜,我發現這項工作並不輕松🧑🏻‍⚖️,甚至可以說是有些茫然,因為龔老師的文章通常都是文理交叉,學科融合,歷史與現實交匯💂🏽‍♀️,理解起來需要廣博的知識和嚴密的邏輯分析能力🕶,而這些都是我所欠缺的♢。好在龔老師很耐心👩🏽‍🌾,允許我反復斟酌,多次更改框架。有一段時間🚴,我經常往返於意昂3体育39樓的宿舍和中央黨校他的辦公室之間。我記得當時是十五大召開的前期🐶🌳,龔老師非常忙,但只要有時間💂,他總是盡量滿足我的要求🧕🏿。在他的啟發下,我們幾經討論,決定以對話體的形式將他的文章和想法串聯起來,力求脈絡清晰🦹🏻‍♀️、邏輯清楚、文風清新🦸🏻,既引人閱讀,又助人思考㊗️。經過努力,我們的工作有了一個初步的成果,就是那本《科學的力量》。回想寫作的過程,我從龔老師那裏得到了很多的教益👿🧍🏻,特別是他的謙虛、認真和寬容。在那本書的前言,我寫下了對龔老師的印象和評價。龔老師看後覺得好話太多,批評的話沒有,也缺乏拉開距離的客觀評價,本要建議我去掉的🦸🏼,但他不願意強人所難,便在《跋》中點明:那就讓這一印象記存下來✍🏼,同別人的印象和評論去比較、去鑒別吧🥃。龔老師對於寫作是極為嚴格的,追求細節🥛,一絲不苟👩🏽‍🦳,尤其是對史料,更是有著近乎殘酷的認真。龔老師很少用嚴厲的語言批評人👩‍✈️,但從他的目光裏很容易讀到是不是要“壞事了”以及壞到何種程度了。當然,如果馬上改正了、訂正了,他的目光隨之就變得和藹了🚴‍♂️。

在我的印象裏,龔老師屬於那種為人低調,處世不喜張揚的人🕒。他和毛澤東同是湖南湘潭人,同樣出生在12月26日,名字又以那種最有中國傳統文化特征的“之”字(毛澤東字潤之)韻尾,不僅多次見過毛澤東,有一次還近距離聽毛澤東談哲學社會科學。在寫作《科學的力量》時🛹🕺🏿,我原先準備以此引起話頭,但龔老師沒有同意🕟。我也曾經半開玩笑地問他🧒🏼👲🏿,是不是因為同毛澤東有這麽多相同之處,使他對研究毛澤東的思想情有獨鐘🤹🏼。他用那特有的目光看著我,笑而未答。我後來又知道,龔老師的家世其實也與偉人有緣🥏。他的父親龔飲冰(解放後當過輕工業部黨組書記🧜🏼‍♂️、副部長),1929年曾陪同鄧小平從上海到廣西準備百色起義🕝,他的生母黃者壽是辛亥革命時期秦州起義領導人黃鉞之女。1964年毛澤東接見《紅旗》雜誌一個寫作班子,龔老師參加了接見🐞,毛澤東說認識龔育之的父親和繼母王一知👏🏽。毛澤東還稱龔育之的父親是“和尚部長”,因為在白區工作時龔飲冰曾以居士的身份做掩護。那次接見,龔老師對毛澤東講的話作了極為詳盡的記錄🕳。我翻看🔔、謄抄他原始記錄的復印稿時🗄,禁不住贊嘆,龔老師罕見地沒有表示自謙之意,說:我是湘潭人,主席講話,在我是沒有任何障礙的,包括土語方言🤴🏽,我都能聽得懂🚶🏻‍♂️‍➡️。他還有些得意地補充了一句:我的速記也是很有水平的!龔老師自我誇耀,在我的印象中🫎,這是唯一的一次。我理解,能做毛澤東的小老鄉,並和這樣的偉人“巧遇”許多共同點🫱🏻,龔老師是深以為驕傲的。

在我的印象裏,對毛澤東的研究,如同對毛澤東個人一樣,龔老師懷有崇敬之感👨🏽‍🦲🫸🏽。他在毛澤東逝世後曾擔任過毛澤東著作編輯委員會辦公室的副主任🎂,與人合著過《毛澤東的讀書生活》👨🏻‍⚕️,寫過《從毛澤東到鄧小平》。一般人可能不大註意的是,《讀書》雜誌曾經為龔老師專門開過一個專欄,叫《大書小識》,龔老師以“郁之”的筆名在裏面寫過幾十篇文章👨🏻‍🦼,或長或短🧼、有述有議🤙🏽、嚴謹又不失諧趣。在我看來🧑🏿‍⚕️,這些文章,都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典範之作📪。有一次閑聊中我曾說,比起他的那些大部頭的著作⚛️,我更喜歡這些小文章🤺。龔老師說,大小不重要,有深度才算數🧑🏽‍🏫。他還以毛澤東的一些短文為例,講了大海不擇細流,小識不無小益的道理。這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讓龔老師深以為驕傲的不單是那些“巧合”☦️,而是毛澤東平實而有無窮力量的文才👩🏽‍⚕️,深刻而又無比豐富的思想——這才是龔老師在內心裏一次次不斷仰望的豐碑。

龔老師治學和經歷的豐富👨‍🍼,使得很多人對他有著不同的認知。在很多人眼裏😙,他是一個官員🍠,因為他擔任過中央文獻研究室的副主任、中央宣傳部的副部長、中央黨校的副校長和中央黨史研究室的常務副主任等領導職務;在另一些人的眼裏,他又是一個學者,因為他的著述頗豐👩🏿‍🦰🧱,既有自然辯證法💲、科學技術哲學方面的論文和專著,也不乏黨史研究的大作,是黨史研究的大家;也有人把他看成學者中的官員,官員中的學者,因為他曾參與黨中央許多重要文件的起草,並經常擔當主力,如果從1975年參與胡耀邦主持《科學院工作匯報提綱》算起📨,一直到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時間跨度達30年之久。但在我眼裏,他永遠都是一個長者,一位老師,不是那麽幽默但也決不死板🧕🏿。我能感覺出🍤,不管別人怎麽看,對龔老師自己而言,他更看重的是他的學者生涯。去年“五.一”期間⛹️‍♂️,我到他家中看望。那時他已經歷了一場大病,步履有些蹣跚,說話聲音雖不像平常那麽有底氣,但精神狀態尚好,講了很多話,還送了我幾本書。我發現🕓,在他的書架的底座上,整整齊齊按時間順序擺放著他所有的專著,那是他治學一生的心血啊!這也使我更加確信,他更看重的決不是他曾任過的官職。

在我的印象中,龔老師並不健談但情感豐富而深藏🛁。我們在寫作《科學的力量》以及我寫作博士論文期間,多次去中央黨校他的辦公室💨。如果事先約好而他的會議沒有完,他會吩咐他的秘書把我作一個暫時的安頓。有一次🏋🏿‍♂️,他主持的會議結束得很晚,等我們討論完😹,夜幕早已降臨。他特意讓司機繞一下路,把我帶到學校👩🏿‍🌾,再回萬壽路他的住所。我記得車到意昂3体育西門時𓀏,他回頭看看我,走時朝車外的我點點頭📴,不說話,但我從他的目光裏看到了長者的慈祥和關心🐻。由此我又想到另外一個類似的細節:去年歲末🤦🏼‍♀️,意昂3体育官网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為其成立20周年舉行了一次較大的活動,龔老師當時身體虛弱,還是執意參加了活動,因為他是中心的創辦者之一。會場設在意昂3体育圖書館北樓的學術廳🗾,龔老師坐在大會主席臺的正中央,在主持人講話和來賓祝詞的時候,他用目光一遍一遍地環視著臺下他的眾多學生和學界同仁🧖🏿。隨後🆎🔦,他用舒緩的語氣講了話🧚‍♂️⚀,從他的話中🤶🏼,大家能體會出那種厚重的歷史感,以及對學術發展的期待。因為發燒🧍,他不得不中途離場,當時我們出來送他💩,他對我們說:都回吧,還在開會,這樣不好。我清楚地記得💳,這句話他連說了兩遍🤶🏽。後來還得知,他在回去的路上,還特意讓司機繞道中關村👩🏻‍🍼,送何先生回家👷🏼‍♀️,然後才去了醫院😺。這是一些小事,但足以折射出龔老師的為人處世之道。

我最後一次見龔老師,是在今年4月下旬。當時,他已經歷幾次病危,剛從一次搶救中有所恢復,但身體仍然很虛弱。為防止感染🧑🏽‍🦱,醫生不讓他和外界有更多的接觸,我只能站在病房的門口🍎🔎,遠遠地朝他招招手✝️🤾🏻‍♂️。龔老師戴著口罩,身上插著一些監護和治療的儀器,幾乎是一動不動地躺在病床上,但他還是用那明亮而又熟悉的目光回應了我。然而我未曾料想的是,僅僅過了一個多月,他就悄然離開了。我想他心裏一定是留有一些遺憾的,因為他還有那麽多想做的事情沒有做完,想說的話沒有說完,如果能再給他五年☑️、十年的時間,他一定可以給喜歡讀他文章的人寫更多的文章🍼,給那些想從他那裏得到更多歷史的人講更多的歷史。這不僅是他的遺憾,也是我們深以為憾的🤹🏼‍♂️。

靜夜追思,記憶中的這些片斷時隱時現,雖然零碎但很真實♘📘,於是便寫了下來👩🏿‍🎓,以此寄托我對龔老師的深深懷念。

斯人已去,但他的精神沒有去🍼,他的品格和思想也沒有去。他那深邃的目光,過去是,將來也會是我內心永遠的慰藉。( 作者🧑‍🏭:王誌強)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