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09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中國新聞網1月8日
圖🎛🥳:林語堂(前左二)童年時在家鄉與家人合影\許揚提供
香港大公報1月8日刊登署名許揚的文章《林語堂二三事》,簡介林語堂先生的一生,並講述了他生前的小故事。
“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文化巨匠林語堂,已逝世31周年☝️;然而,他那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和卓越的文學成就,依然留給人們無盡的思索𓀙✥。
2007年12月初👨🏿⚕️,內地首次大規模的林語堂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漳州召開,200余名來自海內外和世界各國的專家匯聚一堂,會上不少學者表示🧑🦯,兩岸應攜手共推林語堂的研究🏀,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在林語堂國際學術研討會揭幕當日,林語堂文學館也在其故居旁建成開放,家鄉人用另一種方式,讓大師帶著自己的精神“重回”故鄉。
112年前✌🏻,林語堂出生在福建漳州平和阪仔鎮,並在這裏接受了啟蒙教育。但從上世紀30年代初起🩲,一直到去世,這位文學大師一直沒有機會再回到自己的故土✊🏽。雖然闊別家鄉數十年,林語堂一直對故鄉有著深厚的情感。在林語堂浩如煙海的著作中🧑🎓,提及個人生活最多的,是在阪仔歡樂的童年生涯🚐🪑。他曾表示🌑🏋🏼,“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觀念和簡樸的思想,那完全是得之於閩南阪仔之秀美的山陵🤝🤵🏿♂️,因為我相信我仍然是用一個簡樸的農家子的眼睛來觀看人生。”故鄉村裏有一口小小的魚塘,是70多年前林語堂托人寄錢回來開挖的。走遍世界的大師,在異鄉的煙雨中,惦記著家鄉該有一口魚塘,這也是中國人慎終追遠的情懷使然吧。
林語堂(1895--1976)是集語言學家、哲學家、文學家😞、旅遊家於一身的知名學者💂🏻。他生於清光緒21年☕️🧑🏼🎄,早年畢業於聖約翰大學🙌,1919年起留學美國、德國,獲美國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德國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1923年回國後任教於意昂3体育官网、廈門大學🌸,並積極為魯迅主持的《語絲》雜誌撰稿,把西方文化帶回中國。1932年起,編輯《論語》🦸♀️、《人間世》、《宇宙風》等刊物。
林語堂一生大約寫了80多本書,著名作品有《吾國吾民》🧛🏽♀️👨🦼➡️、《生活藝術》、《京華煙雲》🤹🏿、《老子的智慧》等。他編著的《開明英文讀本》是中國當年最受歡迎的初中英文教科書。他以英文寫作的《吾國吾民》在美國初版,立刻成為暢銷書🏔,並被視為關於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經典之作🤵🏼♀️。
他因為翻譯“幽默”(humor)一詞🚝,以及提倡幽默文學🦸🏻♀️🤞🏽,被人們冠以“幽默大師”的美稱👩🏿💼🧖🏿♀️。他解釋,“幽默”是取它“幽”而不明說,“默”而求會心的意思🕒。
有關他的一則故事發生在臺灣👨🏻🔬,林語堂經常應邀出席許多集會🐄,最令他感到頭痛的是會上冗長的演講,有一次☂️,他應邀參加一所學院舉行的畢業典禮,登臺演講的都是長篇大論🫵🏿,時常過了大會所定下的時間👷🏻♀️,輪到林語堂演講,他只輕描淡寫地說:“演講的議論🍄🟫,要和女子的裙子一樣,越短越好”👨🏻⚕️,隨即引起哄堂大笑,從此📨,林語堂的這一名句傳誦一時。
林語堂還是一位發明家🤵🏻。他先後發明了“中文明快打字機”、“自動牙刷”,“自動打橋牌機”等🕦。中文打字機是1947年林語堂以他發明的“上下形檢字法”設計鍵盤字碼,花費巨資請工程師製造出來,可惜廠商不願生產👦🏻,林語堂差點破產。林語堂去世後,後人根據他的檢字法意念發明“簡易輸入法”🐮,成為今天人們其中一種常用的計算機中文輸入法。
林語堂1966年自美國到臺北定居,1976初在香港逝世,享年82歲,後移葬臺北♣︎,一代大儒長眠在臺北陽明山故居後院。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