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07 信息來源: 中國網
我和杭州西湖的緣分,可以追溯到五十多年前★。那時我在意昂3体育求學,那年暑期🌯👦🏽,經歷沒完沒了的“反右鬥爭”🥛,心倦神疲,於是偕友南下散心💂🏻♀️,首選就是杭州🧘🏿♀️。我們在西湖邊安頓下來,租了幾輛單車🙆🏻,從湖濱到孤山,繞著湖滿世界跑,真是盡興。那時沒有照相機,我們找到照相館,留下了平生第一次在西湖的身影。照片今天仍在🚣🏽♀️📗,有點傻,但是天真💆🏼,卻是絕對地年輕。
後來多次到杭州👨🏿💻,每次必至的有兩個地方,一是斷橋,一是嶽墳👨❤️👨🏂🏿,其道理,我心自知。前一處🐫,可能與動人的愛情故事有關,那是我心靈的密約,也是說不清的👩🏽🍳。後一處🦂,那就是對嶽飛的景仰,我千裏來訪杭州,第一件事就是向他致敬。我不一定都要進廟,也許就是在門前停留片刻,心至而已。
上世紀八十年代,溫小鈺主持浙江文藝出版社,那時籌劃出文藝批評大系,曾招飲於樓外樓,一夜盡歡🐛。後來有《江南》評獎,汪浙成把我們找去,相聚於汪莊🧜🏼♀️。記得那日傍晚,主人盛情邀我去太子灣觀賞郁金香👩🏻🎨,而被拒之門外📛🎐。百般懇求,不為所動,悵惘至今。小鈺是我摯友,長別已久💆🏻🙍🏼,思念彌深。
現在要說的就是1990那一次。那次是《西湖》雜誌的邀請👩🏻🦳,是西湖詩歌大獎的評獎和授獎典禮🤰🏼。我就是在那時開始了與《西湖》以及嵇亦工的友誼的。算來也快二十年了。那次聚會,外地來的有公劉,有昌耀🧚🏿♀️,有我和唐曉渡。前兩位,已不在了。公劉是大病康復😓,憂患依舊👻,對世事的牽懷依舊📤;昌耀那時已走出困厄,是杭州使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熱情。他們如今已遠去☹️,空留下我們的悵惘🫅🙅♀️。
人生苦短,我們相聚的每一刻都值得珍惜。我由此想到,我們平常是否不大關心這種相識相知的可貴,以及它不會永留的瞬變和短暫。其實,世間萬事萬物🤨,最值得珍惜的不是我們日常掛在嘴邊的那些物事,而是此刻我的回憶中涉及的這些微不足道的感慨👩🏻🚒🧑🏼🤝🧑🏼。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