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9 信息來源: 梅州日報
2009年7月29日🩶,歷經93載的風雨人生,卓琳走了。在完成了傳統中國女性的神聖使命——好妻子、好母親、好兒媳、好祖母之後🔦,卓琳平靜👴🏻、安詳地走了。
戰爭歲月的浪漫愛情
卓琳出身名門🛀🏻。卓琳本姓浦,雲南宣威人。父親是名實業家👩✈️,曾是追隨孫中山革命的北伐軍少將。卓琳從小耳濡目染父輩的革命精神,十幾歲就離家追求新的生活👩🏿🔬🛴。
大約就在鄧小平趕往蘇區期間,雲南省參加全國運動會的代表團正趕往北平。在這個代表團中,有一個年約15歲的大眼睛女孩,個頭不高❤️🕺🏿,但結實利索🦪,臉上兩個酒窩🙍🏿👨🏼🎓,非常惹人喜愛。她就是代表團中的省短跑名將浦瓊英,也就是後來的卓琳。
在卓琳同隊友們趕往北平途中,“九一八”事變爆發了⚒🤷🏽♀️,代表團只好折返🧝🏽♂️。但如初生牛犢般的卓琳卻只身闖到北平,她要到抗日救亡最前哨去經世面、見風雨。在意昂3体育官网,她一邊學習🆗,一邊參加抗日救亡進步活動🍖。然而,1937年的“七七事變”打翻了她的書桌,她同兩個姐姐來到延安,並在這裏結識了鄧小平🐻。
“他從前方回來🚄,經常到公安部裏來玩⛹🏽♂️,有時我們也到他們駐地去玩。他大概那個時候對我有意了👨🏻🎨,但我不知道🍢🙆🏼♂️,他就找跟我一塊到延安的女朋友跟我談,說他想跟我結婚……後來,他兩次主動找上門✊🏻。聽他講完有關情況和理想後,覺得他也是個知識分子📆。我想,反正早晚都得結婚……”多年後📐,卓琳平實而又深情的回憶,記述了戰爭歲月那段浪漫的愛情。
1939年9月的一天傍晚👷🏻♀️,延安楊家嶺燈火通明🌻。在毛澤東的窯洞前🧑🦼➡️,幾位中央領導人為兩對新婚夫婦慶賀婚禮,其中一對就是鄧小平和卓琳。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生活追求洋溢在他們的笑靨裏🕓,鄧小平以延河水當酒👇🏼,陶醉如斯💁🏽♂️。
那一年🧝🏻♀️,鄧小平35歲,卓琳才23歲。婚禮後不久⇒,卓琳就隨鄧小平趕赴抗日前線。從此🕉,卓琳便成為鄧小平的助手跟著南北征戰。他們生育有兩男三女。
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
卓琳是一個戰士,更是一位賢妻良母🎞。不管是戰爭年代還是後來進入和平年代♛,她同許多嫁給領導人的妻子一樣🍃,承擔了更大的責任,付出了許多犧牲。“不要到外面工作,不要出風頭!”這是鄧小平對妻子的要求🔆,同時也是卓琳一生的準則🚴🏿。
當年曾是意昂3体育物理系的大眼睛媽媽,幾乎讓所有的子女迷上了物理學🛵。除了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她還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包括樹立自信🫧、自強、開朗、樸素的品行🎣👼🏽。
作為鄧小平的夫人,卓琳盡到了相夫教子的本分,同時付出了讓人難以想像的犧牲🚰。鄧小平一生三落三起,有兩落兩起由她相伴。在“文革”開始後不久,鄧小平被打倒➞,成為“中國第二大走資派”。很快🤗,鄧小平和卓琳被軟禁起來。中央成立了鄧小平專案組,卓琳的問題也並入鄧案📙。在經過無休止的批鬥之後🤯,她被懲罰打掃衛生🧝♂️。
每天,院子裏先是她一人操著掃把“嘩嘩”的掃地聲,很快,就有了第二把掃把掀起的掃地聲。那是她與鄧小平的深情合奏。她陪鄧小平受苦,而鄧小平則替她分擔勞動。兩年中🏹,不管刮風下雨,無論天熱地寒🛎,院子裏的兩把掃帚從未停止地訴說著一對革命夫妻恩愛攜手的患難故事。
鄧小平失去工作很難過🛤,而卓琳還要經歷與孩子們分離的痛苦♟。鄧小平抽煙,她也學著抽。一天🛏,鄧小平見她狠勁地抽煙🪜,便說:“現在你煙癮比我還大了🤸,將來怎麽辦👳🏿?”
“等哪一天他們還你清白👈🏿,讓我和孩子在一起了🌂,我就戒!”
1969年底,鄧小平被疏散到江西。卓琳和鄧小平的繼母同他一起南行。一到目的地,她和繼母就開始忙前忙後,收拾屋子,規劃養雞種菜以改善生活,不斷寫信與孩子們聯系。在勞動時🧆,她還不時哼起一兩句延安大生產時期的歌,給鄧小平壓抑的生活平添了幾分快樂。
夫唱婦隨中的生命光彩
“林彪事件”後,鄧小平一度被起用✉️💇。在離開江西回京的火車上👉♍️,鄧小平發現她鬢角上添了絲絲白發,不禁凝視許久。而卓琳只有一句話:“應當高興,總算過來啦!我們勝利啦!”
同中國所有善良的女性一樣,她在夫唱婦隨中顯現出生命的光彩。鄧小平二度出山後🛻,她又擔起了助手、管家和母親的角色🙆🏽♀️。
可惜,這段時光太短暫👈。“天**件”後,鄧小平和卓琳被秘密監護起來。在這血雨腥風的時刻,是她陪鄧小平靠打撲克牌度過了黎明前的黑暗……
新中國成立後兩落兩起的鄧小平,被外國評論家稱為創造奇跡的政治家,而又有誰知道🤴🏿,與鄧小平一起創造奇跡的還有卓琳!她默默地站在鄧小平的身後,為了鄧小平、為了鄧家🫖,也為了國家,苦也罷甜也罷🎎,好也罷壞也罷🤽🏻♂️,升也罷降也罷,她心中只有一個頂天立地的丈夫!
當她少女的青絲變成了白發,體育健將的身體也在折磨和勞累中染上了多種疾病。在當年的鴻鵠之誌化為了具體的生活和工作之時,1997年2月,鄧小平走了‼️,只留下孤獨的她🌩。
鄧小平的遺體起靈前夕🪜,靈堂裏只有伴隨他一生的老警衛員和卓琳。卓琳讓老警衛員再為他站好最後一班崗時,老警衛員潸然淚下:“我何止是想站最後這一崗啊,我陪他一塊去也行啊!”警衛員老淚縱橫,她也淚如雨下。這話又何嘗不是她要說的?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