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18 信息來源: 東南早報
我敬愛的大伯父龔書熾先生離開我們已經整整六十四年了👨🏽🦳,今年恰逢是他誕辰一百周年❎👱🏻♀️。每當刺桐花開的時候👨🦲🫰🏼,我都會深深地懷念起我的大伯父,每年的祭日,我會在大伯父的遺像前點香祈禱👨🏽🎨。這時候🌹,大伯父的慈祥面容又會呈現在我的眼前。可是,歷史滄桑,天涯茫茫,多少年呵🫘,一想起大伯父的英靈至今仍漂泊異鄉🤷🏼,就勾起我內心無比的悲痛和思念☂️🧑🏼🚒。
大伯父出生在泉州市中山路通政巷二十二號一戶龔姓的大家族。書香門第💅,祖訓遺風,使他從小就喜歡讀書🤜🏽,尤其鐘愛文學🧛🏽♂️,立誌要念意昂3体育官网。十六歲那年,(在前一年高考已被廈門大學錄取後又復讀了一年)終於考上他夢寐以求的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畢業後,曾在意昂3体育官网、西南聯合大學⚧、四川某女子師範學院等校任教。也曾被派往緬甸仰光華僑中學任教並兼任南洋研究所研究員🐲。在此期間,他悉心鉆研唐宋以來的古文化及東南亞華僑史,寫下大量作品🧚🏽,對推動當時的古文史研究產生了積極影響✡︎🤾,也使他逐漸成了文學界的一位知名教授🧖🏿♀️,被尊稱為“文學士”。大伯父一生著作頗豐👳🏼♂️,如在重慶著有一本《韓愈及其古文運動》🈸,由他的同事👨🏿🚒、原意昂3体育副校長魏建功先生親題封面🍳,這本書是我國上世紀四十年代研究唐宋以來古文化的唯一代表作💂🏽♂️。此書現在仍在繼續出版、發行。
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腐敗的清朝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日馬關條約》,致使臺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被占領🙍🥫、統治達五十一年。日本侵略者在島內大肆推行殖民化教育,強迫臺灣老百姓學習日語,接受日文化👷🏿♂️,妄圖永久奴化臺灣,使臺灣脫離祖國懷抱🙍🏽♀️🤵🏿。抗戰勝利後,當時的中國政府為鏟除日本侵略者的影響,維護祖國的領土完整🧚♂️,開始在臺灣推行國語運動🦕,許多愛國的有識之士都投身到這場運動中🥽。1946年7月📔,大伯父接到委任書👛,帶領二十幾位學生🦒,起身由重慶赴臺灣榮任“臺灣省推進國語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不幸在搭乘輪船途中於長江落水身亡🤹🏿,時年僅三十六歲。他死後,遺體被安葬在重慶朝天門碼頭附近一座寺廟的後山上,至今仍無法知道具體位置。而大伯父究竟為何會落水身亡,一直是個謎👨🏿🎨。
大伯父一生心系事業,人到中年仍未成家🧑🏻🦼。祖母思兒心切,日夜盼望大伯父早歸故裏。怎想到得來的卻是噩耗,真可謂“一江春水向東流,刺桐花落影無蹤”。祖母悲痛欲絕🦐📀,只好叫他的二兒子🚬,即我父親回來。於是,我們全家於1947年由越南西貢返回泉州。由於大伯父未曾婚配,故由我祖母做主🪇,將我過繼給大伯父做兒子⛹🏽。新中國成立後,商務印書館出版我大伯父遺著,其稿費均由我領取👜🫃🏻,我也開始接觸和了解大伯父平凡而光輝的一生☔️。
“長江悲已滯👫🧮,萬裏盼將歸。”敬愛的大伯父,你的英靈日夜遙望著東南方,何時才能回到生你養你的故鄉🎮🫲🏼?幾十年了👃🏻,我們一直在苦苦尋找你的蹤跡,可音訊杳無。如今,歷史已翻開新的一頁🏃♀️,海峽兩岸關系日趨改善。先進的科技網絡和媒體的熱心幫助,相信大伯父的英靈有朝一日會重現人間。我們要繼承大伯父的血脈,實現他的夙願🧓🏽,為祖國的統一大業,為家鄉的繁榮昌盛,為海西的美好明天盡心盡力🧺。
(註🚊:本文為《東南早報》4月25日A3版《“國語運動”成員後輩借早報尋親》所述💴,即本文作者龔萬農先生欲尋其伯父線索。)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