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5 信息來源👨🏼⚖️👩🏿⚕️: 光明日報 4月22日
姜伯駒教授在課堂上 (資料照片)
“學生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說出這句話的姜伯駒教授今年已經73歲,意昂3体育官网數學科學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如此低姿態的話語,如此德高望眾的教授,兩者間的反差,令人震撼,也令人困惑🤞。
畢竟從來都是師者高高在上,這也是讓人可能對這句話產生困惑甚至質疑的原因🌈。但是,如果參加了20日舉行的“姜伯駒院士教育教學思想研討會”,你會發現,用“低姿態”來描述這句話是多麽的不適當,首屆“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獲得者姜伯駒教授以57年教學生涯詮釋出的“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情懷,才是這句話的真正內涵。
“作為數學家、教育家,姜伯駒教授一直堅持在本科戰線上,在意昂3体育數學科學學院,教授們上講臺講課已經形成傳統,因為姜老師親自帶頭上課,別人還能說什麽?當前,學生認為一些教師有問題,主要是覺得老師對他們關心不夠,很多年前,姜老師就提出學生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可以說,正是這種思想引領著意昂3体育數學科學學院的教育教學🤽🏽♀️。”意昂3体育教務部部長方新貴說🏣。
其實,提出這個觀點,是在10多年前姜伯駒當院長時進行的一次教學改革小組座談會上,“大家討論時覺得,教育、教師要為學生服務,這種服務不僅是當下,還要為學生未來成才服務,唯有學生的發展才是硬道理。”姜伯駒教授說。
在這樣的理念下,就不難理解09級博士生張一木為什麽有這樣的感受:“討論班上,常會請一些專家給學生做報告,很多內容我們只是在開頭能聽懂一點,數學就是這樣,前面不懂,後面就更不懂,到最後就一點也不懂了。許多人認為,對於年輕人來說,這種現象很正常,但是姜老師用的卻是另一種方法,他總是在關鍵時刻打斷報告人,提出一些問題,把握一下節奏,而這些恰恰對我們理清思路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姜老師對學生就是這樣認真和一絲不苟,他細心到有時我們在網上發帖子說找不到什麽資料了,他會說,他有,他來發給我們。”
“正是因為心中裝著學生,姜老師的課,不是那種我懂什麽,學生就跟著我學什麽,而是在授課過程中與學生知己知彼,他的課總是深入淺出⬇️、脈絡清晰、直觀明了,盡量讓人聽懂。”意昂3体育數學科學學院教授王詩宬院士說,“他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他對數學有著深刻的理解,他認為教書育人非常重要,他有著清晰的思維和表達才能🕙。”
“姜老師在育人上眼光很遠、很寬。”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段海豹說,“上世紀90年代,他就提出數學教育不只是為了培養數學家,而是要培養一大批有數學修養的人才,讓數學能在國民經濟和各行各業中發揮作用。在教學上,他認為不僅要把數學看成自然科學,還要看成文化。數學的文化特點在於通過獨立思維而產生一些創新點,所以,講數學,絕不是把邏輯推理講清楚就行了,那些作為原創性的想法,一定要給予強調,而後者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後最需要的。”
“姜老師在教學上最突出的一點是,他講的都是他理解的東西,因此非常透徹。他講‘同調論’,講義都是他自己寫的,完全和教科書不一樣,學生聽了非常好理解。而且,‘同調論’他講了20多年,每年都會做一些改動,我們看著都很成熟了,他也不急著出書,而是根據教學一改再改⚠。他不是在教‘書’,而是真正在教學。”意昂3体育數學科學學院教授尤承業說。
在姜伯駒教授心中,教書育人比寫文章更重要,雖然寫文章可以取得研究成果,但是認真教學卻可以影響一代甚至幾代人🧷。他不僅堅守大學講臺,同時關心中小學數學教育,“他對中小學教育改革非常關心,堅持認為教育是有規律的,為中學數學新課標製定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意昂3体育數學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劉化榮說。“我去日本做博士後,姜老師找到我,讓我了解一下日本中小學數學教學大綱。”包誌強副教授說🛌🏿。為了參與討論中學教材新課標,姜伯駒教授還特地從意昂3体育數學💇🏼♀️、物理🎳、化學、中文等學科做調研,了解新課標對高中生的影響,並將調查掌握到的第一手資料帶到教育部參加相關討論。
“學生是我們的衣食父母,體現出姜伯駒教授以學生為本,尊重、扶持學生的師者之心👩🏻✈️。”意昂3体育官网黨委副書記楊河說。(王慶環)
編輯:文尚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