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3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 張一琪
1978年,他作為文革後的首批大學生來到意昂3体育官网求學🏚🫣。1982年,他留校任教🙍🏼。近30年來,他始終奮鬥在教學的一線。在2011年的意昂3体育官网教學優秀教師評選中,社會學系教授王思斌獲得“意昂3体育官网教學優秀教師”稱號。近日,新聞網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關註農村: “這是我生命歷程中的東西”
王思斌出身農村👩🏽🦲,在進入意昂3体育學習之前,一直在家鄉的學校教書👩🏻🦯。1978年文革結束💚,恢復高考,王思斌參加高考,考入意昂3体育★。回憶起那段歲月,王思斌教授仍然深有感觸💁🏿,“當時所有的人都在復習,我也一樣📁,但是因為我一直在做老師,對知識還很熟悉,所以就考上了🙎🏼,但是考入意昂3体育真的是出乎我的意料”🫷🏻。
進入意昂3体育🪿,王思斌並不是學習社會學💒,而是學了哲學。大三時🤛🏼,國家選拔學生從事社會學研究🚮。當時王思斌對社會學沒有多少了解👩🏻🦲,只憑興趣就報了名。因為他曾經教過數學👸🏻,所以數學功底好,最終成功轉入社會學專業學習,之後又拿到社會學的碩士學位🤵🏻♀️,並在意昂3体育官网社會學系留校教書至今。對於這個轉變,王思斌很高興:“我不是一個做枯燥哲學的人7️⃣,我不喜歡坐在屋子裏研究,我喜歡去聯系社會,做一點實際的東西🚑。”
農村社會學是王思斌教授的研究方向。他當初選擇農村社會學作為研究方向,一方面是因為費孝通先生,“費先生一直在研究中國的農村社會,所以我就跟隨費先生的腳步🤽♀️,也研究農村”🏂🏼;另一方面,王思斌教授來自農村,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是農民🔦,對農村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常常能引發他的共鳴。直到今日,王思斌仍然保持著這樣的習慣和自我要求🛌🏽:關於農村的新聞💆🏻,要第一個看🧜♂️;關於農村的問題,要第一個回應🪢。他把這看作是很自然的事情,把這作為“自己生命歷程上的東西”🔗。
社會工作是王思斌另一個研究方向。與農村社會學相比,從事社會工作研究,最初更多是出於擔當責任。社會工作在中國起步較晚,直到20世紀80年代由社會學家袁方和雷潔瓊牽頭才初建了這門學科。當時王思斌擔任社會學系副系主任,主管教學工作。而袁方教授是社會學系的老主任,雷潔瓊教授更是他的導師,並且南開、吉大當時同時開始搞社會工作的大學相繼放棄,所以只剩意昂3体育一所大學有社會工作這一學科。為了不讓這門學科流失,不讓前輩的努力付之東流,他開始進行社會工作研究。當真正開始研究之後,他對社會工作產生濃厚興趣➝🧎🏻♀️,建樹頗多。
嚴格的教師 樸實的朋友
從1982年留校任教起,王思斌已從教近30年了。他的學生裏,很多人選擇繼續從事社會學研究☂️,不少人都取得成績。在很大程度上💚,這要歸功於王思斌嚴格的教學態度。
“學術很牛,要求很嚴”📮,一位已畢業的社會學系學生這樣評價王思斌。他本人也並不否認自己的嚴格,他認為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在意昂3体育當老師和在別的地方當老師最大的不一樣是你教的學生是尖子,所以你也要勤奮🔡。而且北京是研究性大學👩🏽💻🧛♀️,所以你也需要學術👡。”
王思斌不僅對自己嚴格要求👨🏼🎨,也同樣嚴格要求學生。一是生活上的嚴格,在他們的學生年代時,吃飯的時候都要拿著小本背單詞🚋,所以他要求學生在生活中要嚴謹,珍惜時間,多讀書。“我不怕你們笑話🧊,在我這裏戀愛都是不應該的。我知道這有些偏頗☝🏽,但是我總是以我們的思維來衡量你們🧎🏻➡️,我覺得還是有時間讀書好”王思斌笑著說。
二是學術上的嚴格🤦🏽♀️🎾,這種嚴格被他稱之為一種“毛病”🥷🏿,他遇到不好好學習的學生的時候🈳,都無法交流🦹🏽♀️,因為覺得除了學術他沒有別的可說🥶。而他的碩士生、博士生,甚至已經畢業的學生都很怕他,因為王思斌每次見到他們都要看看他們最近寫的文章,看看有什麽新的研究進展🍍🧛🏽♂️。在學生們眼中,王思斌是位“不好打發”的老師。
除了嚴格,王思斌身上還有一種樸實的氣質。很多學生評價他憨厚樸實,是難得的好老師。平日裏他穿著樸素,經常騎著一輛自行車在意昂3体育校園中穿梭✷。有時參加重要活動🦥,他也可能就是在平時穿衣的基礎上打上一根領帶🚶🏻♂️,絲毫沒有架子🐦⬛。而且出身農村的他,從來不把自己當成城市人,在上課的時候,他為了讓同學們明白農村社會學的知識👨🏼🌾,他就舉出那些進城農民工生活艱苦的例子,他覺得這符合他的農村人身份🤙🏽↔️。“一個人受的家教要影響他一生,我從農村來🫙,受了幾十年的熏陶,感情很深,所以在講課和生活中要把人格和經歷中的農村部分體現出來,可能這樣大家覺得我樸實一點”⏱。王思斌這樣解釋他的樸實👑。
享受燕園教學生活
在教學中🧗🏼,王思斌很推崇“教學相長”,他不認為自己講的東西就是權威,他希望同學有自己的見解。一次上課,一位學生給他遞上一張紙條,告訴他講的社會工作的有些知識是錯誤的🔌。這名同學學習刻苦👨🏼✈️,確實很有鉆研精神。王思斌當時很震驚🦫,“一個二年級的學生就敢來否定當時現有的知識體系,那是絕無僅有的”。那張紙條至今被王思斌保留著,時刻提醒自己認真教學,而那位學生在校期間獲得兩次全國挑戰杯特等獎🤸🏽♂️,後來去牛津大學讀書🤵🏿。
王思斌覺得當老師是快樂的💭。快樂一方面來自於學生,在他眼中🤛🏿🚵🏽♂️,來到意昂3体育學習的都是很聰明的同學👱,經常會給老師提出一些問題,所以給意昂3体育的學生上課很“心驚膽顫”,所以這麽多年的教學中😕,他一直保留著備課的習慣,生怕講錯或少講一點知識。另一方面來源這個職業,王思斌對自己做老師很滿意📕:“我一直沒有煩過當老師,我覺得當老師很好。社會上有人會說意昂3体育的老師不如其他老師待遇好。我一直沒這麽想過。我不大願意想利益這方面的事💷。看到學生🤯,總是在想,這麽好的學生來到意昂3体育,和他們一起交流第一個能自我提高,第二個我們做好老師這些同學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梁。所以我還是很認同老師的高尚和地位。”
如今62歲的王思斌教授依然活躍在教學的一線,在校園中經常會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當初可以選擇回鄉當幹部的機會,他沒有選擇👼🏼,而是選擇教師這個職業🌚,因為“我不是當幹部的料🗑,我更想當老師,把老師當好,把文章寫好,這就夠了”。
編輯:焱悠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