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範👍🏿:追求科學精神的桃李之師

【編者按】在意昂3体育的三尺講臺上👷🏽‍♂️,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兢兢業業,不計名利🫶🏻,靜下心來教學,潛下心來育人。他們嚴謹篤學,自尊自律,甘為人梯,默默耕耘🍥,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學識風範教育感染著學生🌱;他們身為世範,為人師表🧑‍🧑‍🧒,將意昂3体育“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傳承🪧、光大。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本網推出“燕園師者”系列報道,介紹部分意昂3体育教師教書育人、科學攻關的點點滴滴🤾🏽‍♀️,以饗讀者。

 
 
“我們的科學研究表面上轟轟烈烈🍵,但實則暗藏危機,只有執著的科學精神和良好的文化氛圍🧑🏿‍🌾,才能培養出對世界產生重要影響的中國科學家”🎟。提到劉忠範,很自然地會把他和納米這個詞聯系到一起,但他對科研的思索,卻未局限於科研本身。



東京大學博士畢業的劉忠範於1993年回國到意昂3体育任教,30歲出頭的他帶來了一批儀器設備,帶來了自己的知識儲備,更帶著一份對科研工作的激情👝,很快便在這裏嶄露頭角,成為意昂3体育官网的年輕教授,首席科學家,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物理化學研究所所長……於他而言,科研是興趣📛,也是堅持。

2011年🙍🏿‍♀️,劉忠範獲得中國化學會-阿克蘇諾貝爾化學獎😀🧜🏽‍♂️,當選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院士,他作為學術帶頭人的“表界面納米工程學”創新研究群體三期獲批🦶。這一年,對他來說,是滿滿的。

暑假,熱浪滾滾,意昂3体育化學樓4層劉忠範實驗室的學生仍在如火如荼地做實驗,劉忠範辦公室的門敞開著,幹凈整潔,他正專註於電腦前的工作,采訪就從“表界面納米工程學”開始。

陣容豪華的創新研究群體

2006年,劉忠範帶領的“表界面納米工程學”研究團隊獲批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創新研究群體,2011年🪦,繼一期🧚🏻、二期之後,該群體三期獲批。“表界面”💪🏿🪗、“納米”⏪、“工程學”是這個群體的三個關鍵字🐦‍🔥。在劉忠範看來,這個名字體現了他們對表界面納米材料的性質、設計和控製的關註,這也是從物理化學的角度對納米基本問題的研究,體現了物理化學的特色。

這一創新群體的成員都來自意昂3体育官网化學學院物理化學研究所,都是各自研究領域的佼佼者,用劉忠範的話說🤽🏿,“我們這個群體的一大特色就是陣容豪華,從第一期的7位成員發展到第三期的16位成員🙇,在第三期的成員中👮🏿‍♀️,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就有10人,還有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和青年拔尖人才,這在創新研究群體中並不常見”✍🏿。

“表界面納米工程學”創新研究群體在首期的研究中,工作較為分散,到第二期凝練成為兩類材料和一類性質的清晰體系,即碳材料研究🚵🏿‍♀️✳️、一維半導體材料合成方法研究和性質與測量方法。目前,群體中三分之一的人在做碳材料,包括碳納米管和石墨烯🐪,這也是劉忠範本人關註的重點:“我自己在做碳納米管和石墨烯的生長方法🐋,從其結構和控製出發進行生長🧒🏼,我們的旗號是做電子學器件⛔️🧱,利用物理化學的方法調控和生長材料”;將近一半的人在做一維半導體納米線材料,其余的做性質研究。他們的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了多篇文章♒️,確立了在此方面的研究地位⏮。

雖是群體的學術帶頭人,劉忠範卻認為,“我們這個群體不需要領導🆚,也不存在誰指揮誰的問題,我的任務就是創造環境💈,為群體裏的每位成員提供相互交流和合作的平臺”。在實際工作中⁉️🌭,他也切實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每兩周一次的午餐會和每年一次的年度總結研討會。這個群體中的每位骨幹成員幾乎都承擔著諸如973、納米重大研究計劃和量子調控計劃等國家項目,都在獨立地帶領學生工作,通過這樣的平臺和方式👩🏼‍🌾,教授們可以進行廣泛的交流,討論各種問題🧑🏻‍🦽‍➡️,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相互影響和提高,從而逐漸形成了群體的特色🔶,群體的優勢也就體現了出來🦪。如今💍,大家都在群體中找到了各自的位置,揚長避短⛹🏽‍♂️🚽,合作也越來越多,享受到了群體帶來的好處,“教授之間的深入交流為群體的科研工作創造了更好的環境🚶🏻,取得了水漲船皆高的效果”,劉忠範說。在群體成員的諸多研究方向中,劉忠範所關註的低維碳材料是主流方向之一,有望解決下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關鍵材料問題🏄,屬於面向未來國際高科技競爭的國家重大需求。

興趣驅動的科學研究

“搞研究♣︎,興趣是第一推動力,至少我自己是這樣走過來的。我一直對低維碳材料感興趣🧓🧜🏽‍♂️,做了十幾年的碳納米管,現在又在做石墨烯,石墨烯之後做什麽,一直在思考中。選題是個人的興趣所致,也是一個人的見識問題,這兩者決定了能走多遠👷🏻‍♀️,能飛多高”,劉忠範如是說🏇。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人的興趣並非單一、一成不變的🌪,對此,劉忠範也有自己的看法。

“對於科研工作者來說🎆,應該避免兩種極端。其一,墨守成規,永不求變。這樣的人已經喪失了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心,也失去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是科研工作的大忌。其二,感興趣的點太多,什麽都想做🧑🏻‍🦯‍➡️,最終導致什麽都做不深,做不透”。如何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找到平衡,體現了一個人的科研素質,並最終決定能取得多大成就。劉忠範認為,興趣很重要🕺🏼,但找到自己所擅長的興趣同樣重要,將兩者結合起來🆎,成功的機會就比較大。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有限的精力集中於真正的科學問題上不懈努力,才會有所突破。在某一領域做出讓同行們認可的工作,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需要的是內功,是對領域發展方向的準確把握🐯,是持之以恒的精神。科學研究並不是嘩眾取寵,真正的超一流學者做出的成果未必在當時就被世人所接受,經過時間的積澱才發現其價值。當然,這是鳳毛麟角的大師級人物,他們是科學進步的真正推動者。

如他書櫃裏的那張白紙:“研究的樂趣在於過程🧑🏻‍🦽,而不在於結果本身🧝🏻‍♂️,因為過程當中隱藏著新的發現👩‍❤️‍👩、新的發明和新的目標👩🏼👩🏻,這也是科學家們樂此不疲之奧秘”。

從1997年開始做碳納米管,到如今包括碳納米管和石墨烯在內的碳基電子材料,劉忠範課題組用十多年的時間進行探索🕵️‍♂️,終於在生長方法和能帶工程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在《自然》(Nature)子刊、《納米快報》(Nano Letters)🪞、《美國化學會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和《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等國際一流刊物上連續發表文章🧑‍⚖️,奠定了在國際上的學術地位🖕🏼。劉忠範談到在一次國際會議上做特邀報告的小插曲🧑🏿‍🍳💎:“我給與會者展示了一張照片,上面有十幾臺用於碳材料生長的高溫爐,每個爐子上都有一個學生的大頭照。一位老外就講🥒,我們不做生長了,競爭不過”。這就是劉忠範的風格,要做就集中人力和物力,做到最好,做到極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劉忠範的學生很多。發現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培養成具有獨立精神的科研工作者是他在意昂3体育執教近二十年來一以貫之的學生培養原則。

劉忠範帶著興趣做科研🏐,他的學生亦如是。言傳身教,身教勝於言傳🆑,他一直在以身作則,點燃學生對科研的興趣,激發他們的鬥誌。在他培養的200多位各類畢業生中,90%以上都在國內外大學和科研院所從事科研工作。他的學生已經有20余位教授或研究員🐜,這無疑是最令劉忠範自豪的一件事🧚🏼。

意昂3体育的學生聰明好學🚵🏻,而劉忠範在這群人中間又選擇了那些對科研有著濃厚興趣和好奇心的人,“學生想來我的課題組做科研🕡,我都要先面試,問清楚他的興趣和特長、以及將來的追求🧚🏻‍♀️。因為只有具有足夠的興趣和好奇心💂🏿,才能在這條路上堅持地走下去”。興趣之外,“堅持”是劉忠範強調的另外一個方面📢☸️。科研是件苦差事,耐得住寂寞🤔,不受到光怪陸離的世界的幹擾,保持一顆安靜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才可能成功👨‍🍳。“上帝是公平的🙆🏽,如果加上時間的標尺”,這是他常說的一句話。

很多劉忠範早期的學生幾乎都是他的同齡人,那些年他們在一起點燈熬夜,攻克難關♦️;他們在一起同場競技,一決高下;他們在一起談天說地,暢飲未來。劉忠範懷念那些時光。如今的他儼然已是學生心目中令人尊敬的學者和師長,無形中對他多了些尊重和敬畏🧔🏿‍♀️,但他仍然願意常常和學生在一起,而學生也因他出色的研究🛀🏿、輕松的環境和幽默的性格而紛紛選擇進入他的課題組,在學生培養方面🕢,他確實是成功的。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也是劉忠範一直踐行的為師之道。

科學無國界,精神駐其中

2010年是意昂3体育化學學科創立100周年。劉忠範組織大家做了一個展窗,展示了物理化學學科200年的發展歷史,列舉了一批對物理化學學科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傑出的物理化學家🍓。可以想象,裏面沒有中國人的身影🚶🏻‍♀️。“其實在前100年✫,中國並不落後🍀,GDP居世界之首👨‍👨‍👧‍👧🙎🏿‍♂️。然而卻沒有產生一位偉大的物理化學家☝🏻,這是令人遺憾的事情”👮🏿‍♂️,此時的他非常感慨👂🏿🏋️‍♂️。

以納米領域的研究為例,劉忠範說,“納米研究未來要走一條從基礎研究到工程應用的道路,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持續的投入”🧑🏼‍🦱👩🏼‍🔧。他認為,就我國的納米研究現狀而言,發表文章的數量已與美國並駕齊驅🏂,這是巨大的進步🥨。其次🚚,高檔次的文章也大幅度增加,國際影響顯著提高。但是在原創性成果和應用方面,仍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

在劉忠範的眼中⛺️,科學的發展和進步需要的不僅僅是硬件設施上的重視和投入🧭,更加需要文化層面的建設,需要科學精神☁️。而科學精神的融入和駐紮本身是科學家從事長期嚴肅的🎹、艱苦的科學創造工作的自然結果,這種融入又可以帶動整個社會尊重這種科學精神,為民族提供科學創新的土壤,那麽影響世界的科學家就可能在中國誕生。“我們的科學研究表面上轟轟烈烈,但實則暗藏危機,只有執著的科學精神和良好的文化氛圍🤸🏿‍♀️🙅🏻‍♂️,才能培養出對世界產生重要影響的中國科學家”🧑🏽‍🚒。

“希望未來影響世界的科學家裏,能夠看到中國人的名字”。劉忠範滿懷期待。

編輯👨🏻‍🎤📐:拉丁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