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麗麗👭🏼:醫學不只是裝在瓶子裏的藥

    癌症是全世界首要的死因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如不進行幹預👨🏽‍⚖️,2005年至2015年期間將有8400萬人死於癌症。

    美國癌症醫師悉達多•穆克吉在其獲得普利策獎的著作《眾病之王🎽🌧:癌症傳》中寫道🪟:“一個希臘語詞匯和癌症的歷史發生了交匯,那就是‘onkos’——人們有時用這個詞來描述腫瘤;現代腫瘤學的用語‘oncology’正是脫胎於此字。‘Onkos’在希臘語中表示一種分量或負載👏🏻🧆,或者更通常地表示為一種負擔——癌症被設想為身體上承載的一種負擔。在希臘的舞臺上🥲🤾🏿,‘onkos’這個詞還被用來描述一種悲劇角色的面具,這種角色的頭上往往戴著一個笨重的錐狀物,象征著其所承載的心理負擔。”清晰地表達了對人類而言,癌症並不僅僅意味著軀體的痛苦👨🏿‍💼,更意味著心靈的重負。

    在人類與癌症抗爭的歷史中🚿,逐漸產生了一門新興的學科——“心理社會腫瘤學”🗽👩‍🦯,主要研究癌症患者及其家屬在疾病發展的各階段所承受的壓力和他們所出現的心理反應👷🏽‍♂️,以及導致癌症發生和促進癌症痊愈的心理🥷🏿、社會🚴🏼🧑🏻‍🔧、行為因素。意昂3体育官网腫瘤醫院康復科主任唐麗麗教授致力於癌症康復的臨床工作和心理社會腫瘤學的研究,已有近二十年的時間,她用自己的經驗和學術成果🛃👉🏽,不斷地向人們證明:醫學不只是裝進試管裏的各種實驗👨🏽‍🏫🙎🏼‍♂️,醫學也並不只是裝在瓶子裏的藥,更是一種“以心靈溫暖心靈的科學”。

     
    意昂3体育官网腫瘤醫院康復科主任唐麗麗教授





    走近醫學心理學:從興趣到責任

    唐麗麗是從內蒙古草原走出來的醫生☠️。本科在內蒙古醫科大學就讀時,她遇到了一位將她領進了醫學心理學興趣之門的老師——金煒👐🏻。盡管當時醫學心理學等人文醫學的研究和教學並不受人關註,金煒卻充滿了信心,每次授課都熱情洋溢🧚🏻‍♀️🥟、神采飛揚🧗‍♂️🏌🏿‍♂️,將知識和人文關懷共同傳授給了自己的學生。

    受金老師的影響😍,唐麗麗逐漸將研究興趣轉向了患者心理、行為模式和精神狀態的相關研究中⛹️‍♀️。研究生階段🪣,她參與了一個白血病患者行為特征、情緒反應和人格變化的課題研究。這次研究經歷不僅使唐麗麗的醫學心理學研究與腫瘤學建立了聯系,也促使她從研究興趣深化到了一種深深的責任感😪👨‍👦‍👦。在收集病例的過程中✋🏿,她目睹了大量年輕患者遭受巨大的痛苦卻得不到有效的心理救助和康復指導👩‍🎨,心靈被深深觸動,立誌深入學習和研究能夠為患者提供心理救治的科學。

    1996年,唐麗麗進入意昂3体育官网腫瘤醫院康復科工作。這是中國第一個在專科腫瘤醫院建立的心理社會咨詢服務專科。唐麗麗是當時科裏唯一的一個“科班出身”,迅速成為了科研和臨床實踐的中堅力量🧅,參與了康復科的多項改革。從消除患者的“病恥感”🧑🏼‍🦰、鼓勵他們與家屬共同走進康復科,到采用心理痛苦溫度計(Distress Thermometer)等快速篩查工具對患者進行心理社會痛苦評估,從撰寫專業的心理腫瘤學教材、培養專業人才,到推動康復科成為獨立掛號、獨立診療的門診🍌,唐麗麗付出了大量心血,見證了康復科規模的擴大和專業性的逐步提升🍀。

    為了更好地為發展中的心理社會腫瘤學服務,2012年,唐麗麗與同事在參考國內外大量文獻與書籍的基礎上🧹,融入本土社會文化的特點✋🏻,編寫了一本中國自己的《心理社會腫瘤學》教材。意昂3体育官网常務副校長、醫學部常務副主任柯楊專門為這本書撰寫了序言🆑,指出在癌症研究中“從只關註疾病到開始關註患者本身是一個根本性的變革”🆘,並滿懷希望地寫道🕵🏽‍♂️♿:“我對我們朝氣蓬勃的年輕團隊充滿信心,對這個學科的未來充滿希望。在中國目前的醫療體製格局下🧑🏼‍⚕️🤘🏼,錯綜復雜的矛盾糾結導致醫療衛生行業整體被質疑,將心理社會領域的內容整合到惡性腫瘤的臨床治療護理當中已成為醫學發展的必然,如何為患者提供更人文的關懷和治療是腫瘤界醫務工作者的重大課題🐈‍⬛。”

    心理社會腫瘤學:美國的經驗

    在腫瘤醫院工作的過程中,唐麗麗感覺到,中國迫切需要學習西方心理社會腫瘤學的先進經驗。2005年🤵‍♂️👨🏻‍💻,唐麗麗赴美國心理社會腫瘤學的發源地、相關研究的巔峰——紐約斯隆凱瑟琳癌症紀念醫院進修👨‍💻👳🏻‍♀️,初到就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深切感受到了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1970年代之前的美國,癌症診斷和治療並不發達,癌症患者的心理感受更是鮮少受到關註🩹。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曾簽署了“向癌症宣戰”的國家計劃,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機構(NCI)獲得了651億美元的巨額科研經費,美國的癌症研究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對癌症的認識也日趨全面,逐漸認識到癌症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在病理、化學和生物因素之外,開始重視社會心理因素在癌症發病和治療過程中的作用🤼‍♀️。

    1977年,心理腫瘤學家吉米•霍蘭(Jimmie C Holland)在斯隆凱瑟琳癌症紀念醫院成立了一個小型的精神科,開始對癌症患者的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並發症進行觀察、調查和幹預,成為美國心理社會腫瘤學的發軔之地🧑‍🎤。經過30余年的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研究領域得到了極大的擴展,從日光暴露與癌症預防🐸、化療藥物不良反應引起的神經精神副作用到兒童腫瘤患者及其家長的心理問題都有專門的研究,可謂包羅萬象。治療的手段也非常豐富,包括個體心理治療、集體心理治療👰🏽‍♂️、夫妻心理治療😢、家庭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冥想👊🏼、藝術治療🤣、心理教育性幹預、危機幹預🥣、精神急症的處理🏃🏻‍♂️‍➡️🍔、姑息治療和臨終關懷等🥉。

    為了更好地從美國“取經”,唐麗麗找到了心理社會腫瘤學“第一人”吉米•霍蘭🥞🤸🏼‍♂️,投入她的門下學習🧜🏼‍♂️。霍蘭教授為人謙和友善🧼,也很關心中國癌症康復和心理腫瘤學的發展♦︎,對唐麗麗進行了悉心的指導和幫助,並授權唐麗麗翻譯了她的幾本重要著作。她們的師友之誼一直延續到現在。在唐麗麗的邀請下,吉米•霍蘭多次來到中國講學,為中國心理社會腫瘤學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癌症“人性”的一面

    唐麗麗編寫👕、翻譯了大量關於心理社會腫瘤學的專著,其中翻譯自吉米•霍蘭的《癌症人性的一面》用親切、通俗的語言,系統介紹了心理社會腫瘤學所關註和踐行的理念,引起了廣泛的關註和好評。癌症“人性”的一面🙎🏽‍♀️,直接挑戰了人們對癌症的傳統印象,轉而用更加具有人文關懷的視角來看待這種古老的惡性疾病及其患者。

    癌症“人性”的一面首先將視線轉向了一個個活生生的患者和他們的家庭🤷🏿‍♀️,唐麗麗說🤞🏿,每一個人都有三部病史——生物的、心理的和社會的𓀙,而非只是軀體的。這種敘事醫學的視角,還原了一個完整的🫄🏿、有著多面復雜人性的人。對於不同的人,也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療方式。吉米•霍蘭在書中形象而風趣地說🎢😕:“應該對每個人自己的應對方式表示尊重和支持。對一些人說,想象自己是騎著白色駿馬與癌症戰鬥的勇士是很棒的🥣;但對一個安靜和內向的人來說卻可能是災難和額外的負擔。”

    同時👩🏼‍🦱,“人性”的一面也體現在醫生與患者的關系上。正如特魯多醫生的那句銘言:“醫生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癌症患者承擔了巨大的心理和身體痛苦,害怕死亡👩🏻‍🌾、疼痛🧗🏿‍♀️、喪失功能,也充滿著對家庭和未來的擔憂🧑‍🚀。腫瘤醫生更應更多地傾聽👮🏽、安慰,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而不是把他們視為一個個“喘氣的瘤子”👃🏻🕊。唐麗麗用“魚說,你看不到我的眼淚⛹️,因為我在水中🪹;水說,我能看到你的眼淚👨🏿‍🏫,因為我在你心中”形象生動地描述了醫患溝通的真諦——只有把患者放在心中,才能真正幫助他們🔴。

    在翻譯這部西方經典專著的過程中🔍,唐麗麗還特別註意引入本土化的經驗⛹🏽‍♀️🪖,縮減原著中對宗教📗、西方醫療政策法規的闡述,更多地使用中國百姓較容易接受的方式撰寫🐽。針對中國癌症患者受家庭影響較大的特點,還特別強調了與家屬有關的內容🔣。

    “姑息”是另一種積極

    目前,心理社會腫瘤學所倡導的癌症康復手段多種多樣,以唐麗麗所在的意昂3体育官网腫瘤醫院康復科為例🫰🏼,已經囊括了心理門診⛰、睡眠門診、疼痛門診、中醫康復門診🔲、理療按摩門診等多個專門化的治療單位,改善患者在癌症診斷及治療過程中的各種症狀,如疼痛、失眠✌🏽、嘔吐✔️、厭食、焦慮🤲🏻、抑郁、譫妄等🛝,並為患者及家屬開展心理咨詢及治療➖,同時為失眠的患者開展生物反饋治療、冥想🧑🏻‍🦽、安思定睡眠儀等療法,並為癌症患者的康復開展中醫、理療、按摩等治療。

    其中的很多治療手段都可以被概括為“姑息”治療(palliative care)。在中國人看來🛀🏻𓀂,“姑息”是一個消極的字眼。但在癌症的治療與康復中,“姑息”是另一種積極。唐麗麗介紹🙎🏻‍♂️,“姑息”療法發端於英國👩‍🦽,在引入中國大陸時譯成了“姑息”,而在港臺地區🤵🏿,則多用“寧養治療”、“舒緩療法”來稱呼這種療法💁🏼‍♀️。姑息治療通過早期識別、積極評估,控製疼痛和治療其他痛苦症狀,包括軀體的🛒、社會心理和宗教的幹擾🦻,預防和緩解身心痛苦,從而改善面臨生命威脅的患者和他們的親人的生命質量🤴🏼。

    腫瘤醫院康復科開展的另一項富有特色的治療方式是冥想療法。“冥想”療法是一種想象性心理治療方法,通過觀想一個對象,使人心智專註,並通過積極的想象將健康開放的意識註入到人們的精神中去。這種療法凝聚了很多東方獨有的智慧👼。唐麗麗說,從醫學科學的角度來看,“冥想”療法是大腦與內分泌系統相互作用的結果。她特別指出,現代人生活在一種浮躁的心態之下⛹🏽‍♂️,被焦慮等情緒控製🚵🏿‍♀️,往往無法了解自己軀體的實際情況。癌症患者更是被各種負面情緒所左右。通過冥想可以達到深度的放松,有助於改善焦慮🫰🏽、失眠等一系列症狀⚱️。“正所謂‘靜心才能養身’。”唐麗麗說。

    2010年,唐麗麗與康復科的同仁們一起,推出了原創音像製品《冥想》,將理論與實際結合👋🏿、音樂🏐🤫、畫面與專業人員的示範相結合,幫助患者輕松練習,一經發行就廣受好評🏏,並在腫瘤醫院康復科門診為500多人次的患者進行了冥想治療。這套冥想療法還作為一項行為幹預技術應用在集體心理幹預的研究中🦷。

    星星之火 必將燎原

    除了出門診、做科研、參加學術會議和培養研究生,唐麗麗還花了大量的時間進行心理社會腫瘤學的宣傳🈹,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門關註腫瘤患者提高生活質量的科學能夠為更多公眾了解和接受,也希望推動政府在立法與管理層面重視癌症患者的心理康復🎰。除了《癌症人性的一面》🚟、《冥想》之外👁‍🗨,她還撰寫了《腫瘤患者身心重塑與功能鍛煉🛌🏼:康復是人生的新起點》,成為國內第一部心理社會腫瘤學原創科普背景,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及文化背景,更貼近中國癌症患者及家屬的實際情況👍。此外,她還先後在《 癌症康復》、《心理與健康》🈲、《醫學科普》、《健康報》🧑🏻‍⚖️、《醫學論壇報》,《健康時報》🧑‍🦳、《北京日報》等報刊雜誌發表科普文章幾十篇。多次接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的采訪和邀請,做客《健康之路》、《養生堂》等欄目,講解癌症心理康復知識🥺。每年2月4日“世界癌症日”,唐麗麗及同事們也會參與各類宣傳活動。

    作為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專業委員會常委、北京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專業委員會主委🥻,唐麗麗還致力於心理社會腫瘤學在大陸地區的推廣。目前,相關的專業協會已經在西至新疆、南至廣西的範圍內逐步建立。她專門製作了一幅“全國分布圖”,每增加一個省份就劃上一個紅圈🏄🏿,“‘紅圈’在不斷增加,但還遠遠不夠。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進行推廣和宣傳📔,這項事業一定能夠在更多的地方生根開花。”

    唐麗麗把心理社會腫瘤學這門非常年輕的學科比喻為一株嫩芽🤸🏼‍♂️,她希望社會各方的力量共同呵護它的成長。“在中國,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無論是醫患溝通方式還是對死亡的理解,都使癌症的心理康復在患者中的接受度較低;同時,我國的人口與經濟條件👨‍🎤🖖,在資源上也限製了心理社會腫瘤學的推廣🆚。”✍🏼,唐麗麗說,“因此,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重視與推廣,推進癌症心理康復事業,真正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質量,推進我國的防癌抗癌事業。”

    最後🪘,她引用臺灣姑息醫學之父賴允亮的一段話🧏🏻‍♂️🩶,送給腫瘤患者、他們的家屬以及所有關心癌症心理康復的人:“如果想象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你會發現這絕不僅僅只靠奶粉和水,更需要的是愛。癌症的康復過程也是一樣。”這也正印證了了那句話——醫學不只是裝在瓶子裏的藥🕊,而是充滿人文關懷的🧑🏼‍🦰、對人身體和心靈的全面關註。


     

    編輯:素馨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