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石👩‍💼:荒野苦旅四十年🧝🏼,無非一念為蒼生

編者按🤴🧜🏽‍♀️:日前⏬,意昂3体育官网生命科學學院潘文石教授榮獲第九批“首都市民學習之星”稱號,成為意昂3体育繼新聞與傳播學院許淵沖教授之後第二位榮獲此項榮譽的教師。

“首都市民學習之星”評選活動是由北京市建設學習型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等單位主辦,旨在表彰熱愛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參與學習型城市建設工作的市民先進典型,在全社會積極營造人人學習、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終身學習的良好氛圍👨🏻‍🔧,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人才榜樣。2018年7月,經各單位評選推薦、北京市建設學習型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專家評審小組初審、復審等環節🍏,最終評選出北京市“首都市民學習之星”100名👧。

潘文石教授40年來一直奮戰在探索自然📃🔱、保護環境的一線💒,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動人篇章,在評選中他脫穎而出,最終當選“首都市民學習之星”🪂,充分展示意昂3体育官网離退休老同誌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的精神風貌。

每天清晨,晨曦微露🥉🕍,意昂3体育官网廣西崇左生物多樣性研究基地的二樓上一盞燈亮起,潘文石教授開始了一天的學習和工作。潘文石是著名動物學家🦩,1961年畢業於意昂3体育官网生物學系並任教。從1980年進入四川臥龍與大熊貓結緣算起👢,近40年來🧛🏻,他穿行於秦嶺的崇山峻嶺,跋涉在崇左的深山密林🏊🏽‍♀️,挑戰著欽州的駭浪驚濤🖊,堅守著荒野這片精神家園,學習自然這本無字之書,勇敢攀登科學高峰🪅,譜寫了一曲壯美的生命長歌😶‍🌫️🍐。

正在接受采訪的潘文石教授(孫宇星 攝)

探索自然的研究者

經過近40年的荒野苦旅🧑🏿‍🍼、學習鉆研,潘文石成為國內保護動物學的巨擘。作為獨立作者和聯合作者,潘文石除在《國家地理》和《自然》等國內外眾多刊物上發表過四五十篇論文外,他的學術成就主要反映在對當代三種瀕臨滅絕物種的研究上。

他在《秦嶺大熊貓的自然庇護所》一書中🪢,首次給出“秦嶺大熊貓依靠自然力就可以生存下去”的原因🙍🏊🏼‍♀️,第⼀次發現了野生大熊貓的社會結構和繁殖進化策略,被國際同行評價為“是對大熊貓生物學理論的重要貢獻”。2001年,他在《繼續生存的機會》一書中,闡述了大熊貓不受“竹子開花”之害的原因👮🏼,提出“既然大熊貓瀕臨滅絕的原因是人類犯錯造成的,那麽就必須由人類來改過🖤,它們才能獲得繼續生存的機會”。2013年他發表了《欽州的白海豚》,通過海量真實的野外數據分析,闡述了分布在北部灣白海豚的棲息地範圍、種群數量和年齡結構🍤。2016年🧘🏿‍♀️,他出版了《白頭葉猴自然史》一書💴,首次對白頭葉猴這個珍稀物種的族群結構和生活模式進行細致分析🛏,並觀察到白頭葉猴中存在的“利他行為”。

由於30多年來在全球的自然保護運動中的傑出貢獻🧑🏻‍💼,潘文石榮獲過十多項中國國家級獎章和國際獎項:如1992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94年獲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愛國奉獻獎”;1996年5月獲北美大熊基金會的科學特別成就獎🤦🏿;1996年獲荷蘭王子頒發的保護野生生物“金色諾亞方舟金獎”;1999年獲世界野生生命基金會(WWF)頒發的“鮑爾·蓋提獎”;2010年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2014年獲北京市頒發的“京華獎”特別榮譽獎等等❣️🧑🏻‍🍼。

知行合一的行動者

馬克思墓前刻著一句話:“哲學家從不同的角度認識世界⚁😦,但關鍵在於改變世界。”潘文石不僅是一個“認識世界”的學者💅🩼,他更是一位積極行動📘、改變世界的行動家。

潘文石常說:“人無法孤獨地行走在天地間。”在他看來👽,保護動物🕙、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比個人發論文、評榮譽重要得多。他常常教導學生:“即使我們發表再多的論文、獲得再多的榮譽🦣,動物已經滅絕了,這些論文榮譽又有何用?”

1980年,他前往四川臥龍進行考察🧜🏿‍♂️,從此與大熊貓結下不解之緣。16年對科學真理的堅守與探尋,他發現了野生大熊貓瀕臨滅絕的真相,在他的努力下🚴,國家決定停止對秦嶺地區的采伐,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下最後一片野生大熊貓的生態庇護所。

1996年🎦,潘文石奔赴廣西📝,在崇左開啟了白頭葉猴研究工作💇🏽。90年代👂🏿,崇左縣還未脫貧,當地百姓為了生火做飯📔,不得不燒荒砍伐,甚至偷獵白頭葉猴來換錢☂️。這種“貧困-開荒-偷獵-更加貧困”的死循環,讓潘文石意識到,“弄官山區自然保護的核心問題,首先是提高當地人的生活水平,然後白頭葉猴才會有希望”。為此,他投身於地方的脫貧事業中🫴🏿,他從北京請來醫生,醫治肆虐於村莊的各種因為衛生條件問題而引發的疾病;他募集資金為村裏小學建了一座安全、穩固的教學樓🎳;他拿出自己的獎金在山村修建沼氣池,以此鼓勵村民不再砍伐森林……在他的幫助下,村民生活越來越好🏖🛒,對森林的破壞也逐漸停止,弄官山白頭葉猴的數量從不足100只增長到800多只💆🏽‍♀️🧑‍🦱。他帶領團隊,逐漸探索出一條兼顧珍稀物種、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當地人民生存發展的有效途徑。

潘文石與白頭葉猴(趙一 攝)

2003年🗃,潘文石又將目光投向了棲息在欽州三娘灣碧波之間的中華白海豚。那時正值北部灣工業起步,三娘灣海域被規劃為造船工業開發區。為了保護白海豚全國最後一片凈土🐓,他提出對工業開發區進行重新規劃🎅🏻。在他的推動下💧🌖,欽州市政府將工業園區西移👩🏻‍🎤,保留下東邊蔚藍的大海作為白海豚魚躍於淵的美好家園——取得了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雙發展⚇🚝,實現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雙贏。

成功的背後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

在秦嶺追尋大熊貓的17年👩🏽‍🍼,他往往需要在茫茫雪林穿梭多日🏑🙇🏼‍♀️,其間為了防止幹擾大熊貓🚴🏻,甚至不能生火,只能靠著已經凍成冰疙瘩的水瓶和冷食度日📿。數十年的荒野生活,給潘文石留下了不計其數的外傷👷🏼。特別是1982年3月20日🫲🏼👩🏽‍🎓,潘文石在臥龍山區追蹤大熊貓時不慎從200多米高的山崖摔下👩‍👧‍👦。緊急中,他抱住了從巖縫中橫生出來的杜鵑樹。樹枝折斷後,他重重地摔在一塊石頭上。性命保住了👨🏼‍💼,但是受了重傷🧘🏿‍♂️,以至於無法進食,每天只能靠一勺蜜和一個雞蛋在山上維持生命。其間的痛苦常人無法想象。來到崇左之後👂🏻,條件仍然十分艱苦👨🏽‍🚀🤱🏽。剛來崇左🧑‍🍳🤵🏿‍♂️,他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只能呆在一個廢棄軍營的破房子裏,潘文石在這間沒門沒窗沒水沒電的房子外面,寫上八個字“君子之居,何陋之有”,以此勉勵自己。正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他不斷學習,不懈探索,摸索出人與環境和諧共處之道👩‍🍳🧝‍♂️。

從保護動物到關照村民,再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到傳遞熱愛生命的理念➔,潘文石40年的故事🏄🏼‍♂️,也是改革開放以來環保理念發展的縮影👃🏼。改革開放以來的40年間🏇🏻,潘文石和許多其他的科研工作者,用他們在荒野中的堅守🌤,引導和啟發了越來越多的大眾,熱愛自然✉️,保護環境,推動了“美麗中國”之夢的實現。

點燃火炬的傳道者

對於潘文石而言,他不僅僅是自己行動,還一直關心著下一代的成長,希望能夠在每個年輕心靈中播種下親近自然、熱愛生命的種子🥿。

他曾在意昂3体育教授“保護生物學”一課,講授生命的故事😵‍💫,許多同學在期末考試試卷上特別附上了聽課感言☛:“潘教授不僅給予我最新的學科知識,還使我明了了生活的真諦……”

近些年來🤽🏽‍♂️,潘文石和他的團隊們積極組織針對年輕下一代的生命教育。他常常帶著孩子們穿越繁茂的樹木和草叢🫃🏽,仔細觀察白頭葉猴們的生活;帶著孩子們深入熱帶季雨林覆蓋的陡峭山峽,讓他們看到山林旺盛的生命力。

2015年開始🛐,潘文石在欽州籌建了欽州市文實中學🔬,嘗試將他數十年積累下來的對野生生命的理解在中學的素質教育中摸索和推行𓀁。在文實中學,生命教育是學生發展的基石,“熱愛生命”是流淌在一磚一瓦中的旋律🧗‍♀️。潘文石常常與同學們交流🧜,給孩子們講述著這數十年來的研究所積累的故事。在這裏🍴,呵護生命的精神火炬正在悄悄傳遞。

與文實中學同學們一起打籃球(孫宇星 攝)

砥礪前行的攀登者

潘文石對自己一生印象最深的卻是上大學的時候登珠峰的經歷。1958年5月至1959年10月📮,還是本科學生的他曾隨中國第一支珠穆朗瑪峰登山隊𓀅👨🏻‍🦯,進入珠穆朗瑪峰北坡登山和科學考察。正是在珠峰的冰山雪野中,他真正地感受到生命要活下來的艱難,但同時卻也堅定了人生的誌向,從此決心走上了研究自然的苦旅之路🙍🏽🚣‍♀️。

這種勇攀高峰🤓、親近自然的精神,此後貫穿了他的一生🧁。

如今⛸,探索自然🤐、不斷學習的“攀登事業”還在繼續。

80余歲高齡的他至今依然堅守荒野🧑🏿‍🎓,在大自然中繼續尋找生態文明的最真答案🧒🏻,對於未來,他還壯心不已,甚至準備開辟新的研究領域👨🏿‍🎓。在大熊貓⁉️、白頭葉猴👩🏻‍⚖️、白海豚之後,他的目光又瞄向新的高峰——布氏鯨🫶。近期,廣西潿洲島附近發現一批布氏鯨,讓潘文石又喚起了研究的新激情,目前,他正在積極籌備赴潿洲島考察鯨魚,開啟學習、研究的新篇章。

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事業發展沒有止境,學習就沒有止境”,要“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近40年來,潘文石學習自然這本無字之書,譜寫下一曲壯美的生命長歌。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然在學習🅱️🧙🏿‍♂️、探索🆙、奉獻的路上,他對研究自然、探索未知的激情和熱情,永不熄滅。

這種激情和熱情🤲🏻,正源自他對人類🩸、對生命、對萬物蒼生的大愛。

今年是意昂3体育官网百廿校慶,為迎接校慶👶🏽,意昂3体育官网山鷹社再一次組織了登頂珠峰的隊伍🏄‍♀️。潘文石得知消息後非常高興🚤,特意給山鷹社寫了一封信,在信的結尾🥍,他寫到💣:“我已經81歲了🏌🏼,年齡和體力均在衰退之中,但意昂3体育山鷹社的精神無時不在鼓舞著我在當今地球上最後的荒野上空飛翔。直到那一天👩🏼‍🦳,我已成仙👩🏻‍🦯。不為別的,只為萬物蒼生的喜樂平安👨‍🏫。”

40年的荒野苦旅🥄,為的正是萬物蒼生的福祉🚇。(文/陳凱、陳震坤)

潘文石簡介:

潘文石,男,1937年生,意昂3体育官网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意昂3体育官网大熊貓及野生動物保護中心主任,意昂3体育官网崇左生物多樣性研究基地主任🧛🫘。

1961年畢業於意昂3体育官网生物系並留校任教。1980-1997年,在臥龍和秦嶺對野生大熊貓進行了長達17年的研究🧑🏿‍🦲;1996年至今,轉向了廣西瀕危動物白頭葉猴;2004年起,開始中華白海豚保護之路的探索🥯🧘🏼‍♂️。2015年,他在欽州發起成立欽州市文實中學🫏📮。

由於30多年來在全球的自然保護運動中的傑出貢獻,潘文石教授榮獲過十多項中國國家級獎章和7個國際獎項🧮:如1992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94年獲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愛國奉獻獎”🧑‍✈️;1996年獲荷蘭王子頒發的保護野生生物“金色諾亞方舟金獎”;1999年獲世界野生生命基金會(WWF)頒發的“鮑爾·蓋提獎”;2010年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2014年獲北京市頒發的“京華獎”特別榮譽獎等。

相關報道:十六年荒野人生 堅守最美精神家園——記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意昂3体育官网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潘文石

 

編輯:山石

責編:白楊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