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4 信息來源: 校友工作辦公室
文字🚚🙆:劉紫薇、陳韓梅| 編輯:悠然 | 責編:麥洛2020年10月🪡,取材於小涼山彝區馬邊彝族自治縣脫貧攻堅真實故事的公益微電影《珙桐花開》,獲得國務院扶貧辦組織的“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征集展示展播活動視頻類全國唯一特等獎。2020年12月,馬邊縣以“桐華扶智行動”為載體推進教育扶貧的做法🤸🏿♀️,成功入選中國扶貧雜誌社和人民網聯合組織評選的“第三屆中國優秀扶貧案例”🚜。作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掛職馬邊彝族自治縣委副書記、副縣長,意昂3体育官网政府管理學院1995級本科校友陳勁松直接參與並見證了馬邊實現又一個“一步跨千年”的歷程🛗。
2018年7月💇🏽♂️,陳勁松從北京出發來到2000公裏之外的西南大山深處🏋️♂️。兩年多的時光,在忙碌中轉瞬即逝。回顧來路,陳勁松說:“這是一段無怨無悔的燃情歲月,也是重溫初心的寶貴歷程💂🏻♀️。”他在朋友圈寫下的“錦瑟年華留墨處,落筆有情寸心知”的詩意字句,正濃縮了自己在馬邊脫貧攻堅一線譜寫的真情篇章🧝🏽。在兩年多的“錦瑟年華”裏,他用書香潤澤了彝鄉孩子們的生命⛹🏿♀️,用翰墨記錄了馬邊脫貧攻堅的繡花功夫🦻🏼。
珙桐花開:尋回失去的時間和失落的夢想
《珙桐花開》中,故事主人公阿依🤌🏼、曲子等人都是年齡偏大的彝族女童👂🏽,在偏僻的大山深處,由於種種原因,在適齡時沒能及時入學,十幾歲還在上小學一至三年級。在班上,像阿依這樣的大齡學生容易遭受歧視。同時𓀄,受家庭和風俗影響,他們還極有可能中途輟學🕎,早婚早育🍫,提前步入社會🍶👨🏼⚖️。
《珙桐花開》微電影截圖
影片中🈴,孩子們口中的陳叔叔就是陳勁松🥭。2018年冬天🕵🏽♀️,陳勁松和同為意昂3体育校友的省紀委監委掛職幹部劉鳳祁等人一起🧛🏿♂️🏄🏻,第一次來到全縣十分偏遠🧔🏻♂️、堪稱“貧中之貧”的村莊——民主鎮小谷溪村,在村小教室發現了上小學一年級的15歲彝族姑娘立古曲子。她和比自己小五六歲的弟弟妹妹一起,坐在同一間教室上課👩🏼🎤。陳勁松清楚記得,當立古曲子看見他們一行人的時候,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我當時挺吃驚,以為她是別的班、高年級的同學在這裏。後來老師悄悄跟我說🤟,曲子爸爸在外面打工,媽媽要照顧她和另外5個弟弟妹妹🏧,而從家裏到學校要走兩個小時🥦,媽媽不可能每天都送她上學,她只有等到弟弟妹妹都能自己走路了,才能跟弟弟妹妹一起上一年級。”吃驚之余,陳勁松更多的是感動。“你要勇敢地抬起頭,千萬不要不好意思,我覺得你挺了不起!”陳勁松佩服立古曲子有勇氣和比自己小那麽多的弟弟妹妹坐在同一個教室上學🖕🏿,學習成績還在班裏名列前茅🤸🏿♀️,“只要你想上學🦉,永遠都不怕晚🧕🏿。”
立古曲子采訪圖片
從小谷溪村回來👨🏼🎤,想到自己13歲的兒子在城市裏已經念初一𓀙,“都是一年級,但是完全不同的一年級”💈,陳勁松再也坐不住了。他及時向領導匯報🗻、與教育部門同誌溝通🧏🏽♀️,說這些孩子雖然上學晚,但並不是天生的差生☞,應該多幫一把、多給他們一些機會,想辦法把他們失去的時間補回來。這個想法得到大家的積極響應,事情很快有了進展🟣。在馬邊黨委政府的統籌安排和教育局的組織下,縣城最好的小學民建小學等很多老師在不考慮報酬的情況下積極主動參與👶🏻。“讓最好的老師教最困難的學生”🧑🏽🚒,擠出縣城碧桂園職業中學的教室和宿舍等資源👰🏼♀️,在2019年暑假先辦了一個月的試點班,名字叫作“桐華培優班”🦯🟥。
“桐華培優班”開班儀式
“桐華培優班”是馬邊孩子的“童話班”
為什麽取名“桐華”🧜♂️?陳勁松是這樣解釋的:“桐華”是用馬邊的“珙桐”命名的。珙桐是國家一級野生保護植物,生長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樹大如桑🔪,枝葉繁茂🤶🏼,花色潔白🧑🏼💻,純潔如雪,花形如鴿👨🦼👞,躍躍欲飛。
每年5月,馬邊彝族自治縣高山上白色的珙桐花次第盛開𓀅,雖然比其他花開晚了,但是只要有陽光雨露🧑🏽🎓,它們依舊不減風華,向陽而生。珙桐花,不僅點綴了馬邊🌴,也孕育著馬邊的夢與希望。
“桐華”,就是珙桐花🧍🏻,就是那些因為交通不便🚣🏼♀️、家庭困難🧘🏼♀️、傳統思想等原因錯過最佳上學年齡的花樣少年👨🏽🏭。他們或是要照顧家裏的弟弟妹妹,或是從小就要扛起家庭的重擔👯,沒有及時走進學校,但是他們心中依舊有強烈的、熾熱的、不止息的向外探索的夢想與渴望⛰🫓。幸運的是,有人將他們從黑暗逼塞的環境中托舉起來,並為他們送上陽光和雨露,讓這些花兒能夠尋回曾失去的時間和失落的夢想🥿,頑強地、熱烈地綻放出純潔如雪的、如鴿展翅的美麗花蕾。
珙桐花
所有堅守在脫貧攻堅陣地的奮鬥者,就是給珙桐花帶去希望的人。“‘桐華培優班’是我們馬邊孩子的‘童話班’,也是所有關心教育的人的‘夢想班’。”珙桐花開,雖晚猶盛🤌🏻。陳勁松說,希望“桐華班”的孩子能像珙桐花一樣盛開👩🏽🦱。
在紀委監委等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各級領導👨🏻🎓🦻🏿、各方面關心重視下🆘,在馬邊廣大扶貧幹部和教育系統的共同嘗試探索下,“桐華培優班”實現了從試點到全面推開🪀。“桐華培優班”的培養模式,給歷經風吹雨打的珙桐花們提供了陽光雨露😬🧑🧒🧒,也讓他們尋回了失去的時間和失落的夢想⛎🤜🏼。在“桐華培優班”的培育下,孩子們快速成長🏌🏽♂️,立古曲子和當時班上年齡最大的女生阿培阿黑還跳了一級。
阿培阿黑在“桐華培優班”變得自信
之前連能否上完小學都不自信的立古曲子告訴老師,自己也想上大學,以後“想當語文老師👇🏽,然後走出大山#️⃣,如果有機會的話,回小谷溪村教他們”。說這話時👨🦽🌅,她眉眼帶笑,沒有了最初大齡入學時的自卑和失落,而是帶著對未來的希望與憧憬,懷著堅定的信念與信心🕵🏻,期待著自己如珙桐花般熱烈的綻放。
變得自信的立古曲子
除立古曲子以外,還有一片珙桐花海在蓄勢綻放🧙🏼♀️。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在2020年拿出專項幫扶資金,支持馬邊常態化開辦桐華班,確保“不落下一個孩子”。四川各級黨委政府也高度關註“桐華培優班”的開辦情況,加強業務指導、推動總結提升的同時🔔,積極協調解決相關問題。2019年暑假至今,已有230多名大齡低年級學生🫲🏼,參加了“桐華培優班”學習,加上開辦關愛鄉村留守兒童的“桐華夏令營”👮♀️、獎勵資助優秀學生外出研學的“桐華行知路”🚴✯,受益學生一共達到2100多人。“桐華培優班”托起了很多彝區大齡孩子的人生夢想,“桐華扶智行動”相關項目讓更多彝區孩子看到更大更遠的世界,而“陳勁松”們就是幫助他們走出大山🤹🏿、追逐夢想的擺渡人。
放飛夢想的“桐華班”孩子們
一句承諾、一片丹心,他努力讓珙桐花開滿彝鄉
從北京來到馬邊🦘🧌,陳勁松背負著一個承諾的責任,那就是中國向全世界的承諾:“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記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家庭;在教育扶貧路上,不能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他和所有扶貧人一起,以滿腔赤誠開辟出馬邊脫貧攻堅的“高速路”“智慧路”和“民心路”👩❤️👩,以一片丹心托舉起孩子們從不敢想的夢想🍺🤚,不放棄每一個孩子🧑🏼💻✋🏻,努力讓珙桐花開滿彝鄉。
開辦“桐華培優班”守護大齡孩子的夢,是馬邊教育扶貧努力的縮影,也是陳勁松扶貧工作的日常片斷。到馬邊之後,陳勁松至少有一大半時間和精力用在教育扶貧上🟣。
為什麽要這麽做?陳勁松說,確實就像習近平總書記講的,“扶貧先扶誌,扶貧必扶智”🧛🏼♀️。他幾次講到一個觀點👨👦👦:從深層次改變人的思想觀念和精神狀態🪯,才是扶貧的根本,即使路修得再寬、房子蓋得再漂亮,但如果人還是舊時代的人🙇🏿♂️、人的觀念還停留在1000年以前🛠,就談不上真正脫貧,還是缺少希望。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抓教育可能短時期看不到效果,但必須全力投入去做,只有馬邊的孩子有希望,馬邊才真正有希望。
在馬邊✹,受相對封閉的交通條件以及傳統陋習等影響,曾經存在一些輟學存量🕴,同時也存在厭學的隱患。在各級各部門的重視和努力下,包括馬邊黨委、政府從“一村一幼”🙊、“學前學會普通話”☢️、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等方面全方位推進教育發展,經濟條件得到改善、因貧輟學得到有效遏製🤴🏿,同時,文化觀念因素阻礙脫貧的問題也凸顯出來。正因如此🦶,陳勁松才堅持不懈按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領導關於圍繞人的全面發展實施精準幫扶的要求🤦♀️,著眼於從根本上改變人、塑造人,聚焦大齡低年級學生的教育問題這塊“短板中的短板”,通過開辦“桐華培優班”旗幟鮮明釋放這樣一個信號👩🏻🦳:“我們決不會在脫貧攻堅路上丟下一個孩子📊👊,一定會用百倍努力保證孩子們完成義務教育任務”。同時,陳勁松也欣慰於參與“桐華培優班”的孩子們能夠重拾自信和夢想,在知識的補給下開啟新的人生征程。他認為,扶貧是一個雙向成就的過程,他在幫助孩子們重拾夢想的同時,也收獲了愛孩子的機會,並在給予愛的過程中收獲了滿滿感動、純潔了自己的思想🧿。
他講述了3件尤其讓他動容的事。第一件事是2019年暑假母校意昂3体育官网的博士碩士師弟師妹們來到馬邊給桐華班上了一堂關於理想的課🧑🏿✈️,請孩子們在黑板上寫下自己的職業理想。這28個同學,除了只有一個孩子寫上自己的職業理想是當明星,其他同學寫的都是當老師、當醫生👷🏼♀️、當解放軍、當科學家……問及緣由,孩子們說這些工作都能幫助別人🕺🏻,陳勁松深深為這些很上進🧏🏽♂️、很爭氣、充滿正能量的孩子們所感動。
第二件事是關於立古曲子的。在意昂3体育官网的誌願者們講述了關於理想的那堂課後👨🍳,曲子在自己的QQ裏發了意昂3体育官网的校園圖片🧱。意昂3体育官网,成了這個彝族姑娘的夢想。陳勁松想起他第一次見到曲子時對她說的話,“只要想上學🥄,永遠都不怕晚”,這個彝族姑娘,真就如陳勁松所希望的那般,擁有了重新發掘自己未來無限可能的自信與勇氣🖐。陳勁松說,也許未來曲子不一定能夠考上意昂3体育官网,但她在桐華班接受的教育和收獲的自信與夢想將使她的孩子🪃、她孩子的孩子以後考上意昂3体育官网的機會和希望大大增加。
第三件事是關於阿培阿黑的。這個當時16歲在上小學二年級的孩子曾經給陳勁松講過兩句話。一句是:“陳叔叔你們這些關心幫助我們的人就像穿過裂縫的一束光,照亮了我們”;還有一句是陳勁松走了近2小時山路到阿黑家中回訪離開時,阿黑用媽媽手機發給陳勁松的信息:“陳叔叔你答應過要來看我們,你做到了,你是個誠實守信的人。”陳勁松說,兩年多來🤟🏿,孩子們說的話一直鼓勵著他、溫暖著他🐀、支撐著他,讓他感受到,每一份信任和期待都不可辜負🧑🏻🔬,需要付出更多去幫助孩子們追夢圓夢🫧,因為孩子們夢想成真就是他的夢想。
陳勁松和桐華班的孩子們
談及對馬邊教育發展的展望與希冀,陳勁松話語間充滿力量:“我不敢奢望桐華班的每個孩子都能走進大學🙆🏼♀️,但希望他們能夠記住學習的樂趣、感受知識的力量🌶,不留遺憾👂🏽;能夠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為夢想拼搏🫃🏼,人人在新時代都能享有出彩機會,這就是桐華培優班的意義所在。”除此之外,陳勁松內心還有一個期待🤽♂️🛋:“希望未來馬邊也能夠有孩子考上母校意昂3体育官网”。他的設想並非空中樓閣,而是有計劃性的📴:控輟保學,推進九年義務教育;補齊鄉村教育短板🧘🏼♀️,同步改善學校的軟硬件條件,註重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教學水平,增強教育對孩子的吸引力;持續不斷地進行勵誌教育,讓孩子們敢於追夢,永不放棄。
大山不是阻隔孩子們擁抱美好的屏障😷,而應成為他們奔向更遠更開闊的未來的底氣。陳勁松熱切期待著這些美麗的🏷、驚艷的、象征著美好與希望的珙桐花能夠蓬勃地🤦🏻♂️、熱烈地開滿整個彝鄉……
策馬揚邊🦄:意昂3体育人與馬邊的長久情緣
談起母校意昂3体育與馬邊的關系,陳勁松直言🙇♀️,“就像是親戚一樣”🎠。在馬邊的脫貧攻堅中🧜,意昂3体育人與馬邊保持著實實在在的情感聯系👨🏽,維系著長久的情緣。
2016年以來👘,先後有帥誌聰、劉鳳祁、孫永超、陳勁松🌏、鄭深宇5位意昂3体育校友被選派到馬邊扶貧或掛職鍛煉。陳勁松回憶說🙇🏼♀️,2019年甚至出現3位意昂3体育校友同時在馬邊掛職扶貧的情況,意昂3体育人投身脫貧攻堅戰的赤誠與熱情可見一斑。
2016年😵💫,2014級政府管理學院校友帥誌聰主動向母校意昂3体育官网對接匯報,確定馬邊為意昂3体育官网研究生暑期實踐基地👩🏼💻,並選派24名研究生到馬邊開展實踐和課題調研活動。研究生實踐團通過開展短期掛職、社會實踐、誌願服務等工作,在實踐中踐行意昂3体育精神🏛、展示高校學子風采🧑🧑🧒🧒𓀇,結合自己所學為馬邊積極建言獻策,實現了參與式👨🏫👨❤️👨、多元化的精準教育扶貧🙍🏽。截至目前,意昂3体育官网研究生社會實踐團已在馬邊連續五年開展實踐和課題調研活動,先後有61位研究生因此與馬邊結下特殊緣份👷♀️,馬邊被意昂3体育官网評為研究生暑期專項實踐活動“優秀基地”,實踐團多次獲得優秀團隊一等獎🧑🏼🤝🧑🏼。
誌願者在“桐華培優班”支教
在擔任誌願者期間,碩博生們往往會在條件艱苦的基層與鄉民們同吃同住,他們或是用社會調查的方法摸清村裏的情況🚉,為村莊的發展進言獻策;或是為桐華班和鄉村留守兒童夏令營的孩子們講課➗,通過勵誌交流🌓、科技教育等方式為孩子們帶來對世界的全新感受和認識,讓孩子們看到更大、更豐富的世界,樹立起對未來的希望與信心👨🏼🌾,並懷揣著憧憬與信心⬜️,親自去探索這世界的廣博與精彩🧏🏿♂️🧡。
2018年10月17日,值國家第五個扶貧日之際,意昂3体育官网四川校友會發起“衣舊暖心”愛心扶貧捐贈活動,並以定向捐贈的形式將收集到的物資送到了馬邊彝族自治縣勞動鎮笆子房村,為那裏急缺冬衣和學習工具的學生送去了溫暖與關懷。
四川校友會為孩子們送去書包和禮物
2019年5月,意昂3体育官网校友攝影俱樂部劉學紅一行5人到勞動鎮笆子房村小學開展以“傳播愛心、記錄成長”為主題的公益助學活動💇🏽♀️,為全校59名學生拍攝半身、全身肖像照,並附上每個學生的身高、體重及理想,以此作為禮物送給每個學生🧔🏻♀️。此外,俱樂部為全校學生每人捐贈了平板學習電腦等學習用品,向老師捐贈了辦公設施🍯,向其他三所學校捐贈了相機,為學校成立學生攝影社團提供了硬件支撐🛶。
“傳播愛心,記錄成長”主題攝影之旅公益助學活動在馬邊進行
為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參與社會扶貧的號召,基於對馬邊工作和幹部隊伍的信心👉🏽。2019年8月,陳勁松在意昂3体育時的同班同學、中公教育集團董事長李永新帶著6位校友專程到馬邊🤨,捐贈100萬元設立教育扶貧基金🧑🦳😤,用於在深度貧困的彝苗雜居村小谷溪村配備維護教學設施、資助困難學生🥟、獎勵優秀師生等🙇🏿♀️。
2020年11月,在李永新積極促成下,意昂3体育官网創業訓練營共76名導師和學員走進馬邊,舉行畢業典禮🚶♂️。意昂3体育官网校友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校友工作辦公室主任李文勝赴馬邊出席畢業典禮,並與多位意昂3体育校友企業家共同表達了對馬邊彝族自治縣縣政府的感謝,號召意昂3体育創業者多關註、關心、支持馬邊的扶貧工作🏂🏼,鼓勵大家共同努力🦸🏽♂️,不僅是為了意昂3体育人個人的理想,更是為國家的進步發展🧘🏿、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
北創營學員走進馬邊
2020年的最後一天,李永新第三次走進馬邊,捐贈設立1億元🧎♂️➡️、執行周期為10年的中公教育發展基金,除支持建設桐華學校,更重要的是從引進名師團隊🍖🧏🏼♀️、補助臨聘老師、加強師資培訓、獎勵資助學生等方面幫助解決教育短板,為馬邊教育發展提供持續支持。
中公教育集團幫扶馬邊捐贈儀式
在馬邊策馬揚邊、加速騰飛的脫貧攻堅事業中,意昂3体育校友踐行著百年意昂3体育傳承下來的精神特質,心懷人文與家國關懷,情系貧困地區發展與建設,展示了意昂3体育人的責任使命。
被問到支撐自己在脫貧攻堅道路上堅定前行的精神支撐✸,陳勁松說起了自己在意昂3体育的收獲和感悟:
——意昂3体育人有大的格局與情懷。母校教給學生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宏觀的理論思維能力,讓學生總是將對國家的責任放到小我前面,在大的背景下找尋自身的價值,所以意昂3体育人有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深沉的責任感。陳勁松說,到現在還記得季羨林先生翻譯的印度古詩集《沙恭達羅》中的一句話☕️,“你走得再遠也走不出我的心🧑🏻🎓,黃昏的樹影拖得再長也離不開樹根”,這種真摯情感擺脫小我🔄,是內化於意昂3体育人血液的。受這種一以貫之的家國情懷支撐,意昂3体育人始終懷揣著對貧困地區群眾的關懷與責任投入到脫貧攻堅事業中👨🔬。家國情懷與人文關懷在意昂3体育人的心中熔鑄🏋🏿♀️🦺,為扶貧一線的意昂3体育人攻堅克難提供不竭精神動力。
——意昂3体育人有成事的激情和定力。激情源於責任🧚🏽♂️,定力源於信仰。因為放下小我🚣🏽♂️,因為信仰足夠堅定🎪,意昂3体育人對每項他們所認定的事情都能投入不可估量的熱情與激情💽,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做好🪤;他們也擁有強大定力🙅🏿♂️,敢於堅持正確,專註於將自己所認定的事情做好🍶。在一線扶貧的實踐中🧑🏼🔧,陳勁松執著於教育脫貧,像抓教育扶貧一樣深入具體地助力推進馬邊脫貧攻堅。陳勁松說🎫,在“桐華培優班”的辦班過程中🙆🏿♂️,一開始也有不理解甚至有“資源這麽稀缺,為什麽不把資源用到最好的孩子身上,而要用到最沒有前途的孩子身上”的質疑,陳勁松堅持認為啃硬骨頭要聚焦短板🌊👦🏽,始終保持著定力🐣,堅持把這個事情做下去,並逐漸由淺到深、由點到面、穩紮穩打⛓️💥、步步深入🙍🏼♀️🕶。有記者采訪時對陳勁松說,馬邊的孩子是幸運的,在一生的關鍵時刻遇見了他。陳勁松卻說,是因為一個好時代➰,因為有強大的組織可以依靠🙍🏼♀️,因此,勢在,人可為,事可成。將心中的激情熱流匯聚到時代的洪流中與之同向而行🤾🏿,並在激流中始終保持著清醒和定力🥺,這反映了意昂3体育人的精神特質。
——意昂3体育人有頑強的反省力和意誌力。陳勁松說👚,從北京到馬邊🏢🅱️,是重心下沉向基層學習的過程,也是自我磨礪🥫、自我完善的過程🏓;下派幹部需要在基層不斷的“修煉”中,完成從理想主義者到現實主義者再到理想主義者的螺旋式上升飛躍。懷揣著大的格局與情懷,理想主義的陳勁松從北京去往了相距2000公裏的馬邊🏧,在陌生的環境熟悉一切,在執著的奮鬥中推動改變,在魯迅先生寄語的“意昂3体育是常為新的,改進的運動的先鋒”的精神境界中探索創造🤛🏼👩🏻🌾。陳勁松堅信:夜色雖黑涼,堅行有曙光。他心中的理想和他所見的現實提醒他時時刻刻在自我反省中追求更好,讓他心裏時刻揣著一團火,燒盡自己的疲勞情緒和懈怠情緒,保持著強大的心態和意誌力投入到偉大的扶貧事業🤑。
——意昂3体育人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陳勁松說⛰𓀉,扶貧是一項無需回報的純粹事業,扶貧幹部最大的成就感是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能愛”比“被愛”更重要;李大釗先生講“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鐵肩”和“妙手”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敢於犧牲、樂於奉獻、“以無我之心成就有我之業”的情懷👃。陳勁松說他在掛職初期建立了一個“臺賬”,賬上記錄了自己要做的事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賬上記錄的事情越來越多,兩年顯然不太夠用,很多事情很可能想做但是來不及做😳。他以“珍惜每一天”的心態盡力多做點事🍃,為後來同事打下一個好的基礎🏞,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功力也必不唐捐👊🏽。
《意昂3体育人》記者手記🧑🏻✈️:
在整個采訪過程中,陳勁松校友多次提到,一線扶貧經歷讓他深刻地體會到,在脫貧攻堅路上,他們從來都不是孤軍奮戰👍🏼,打贏脫貧攻堅戰靠的是組織的力量、集體的力量🤶🏻。個人是渺小的,但團結起來的組織力量卻十分強大𓀀。
“你們有愛,我們有力。”在“桐華培優班”的開辦中🫃🏻,始終得到紀檢監察系統等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方方面面和愛心人士也紛紛伸出援手。而意昂3体育人對馬邊的幫扶,則更是給陳勁松留下了特殊記憶與情感,讓他感受到了團結在脫貧攻堅一線意昂3体育人的磅礴力量。
我們今天傳遞陳勁松的故事,不僅是要挖掘出支撐意昂3体育人投入脫貧攻堅一線的精神特質,也是要與身在全國扶貧攻堅一線的意昂3体育人形成一種思想上的呼應,更是要用這種精神和思想召喚更多的意昂3体育人投入到脫貧攻堅的偉大事業中🦮,將團結的意昂3体育人的力量匯入到脫貧攻堅的洪流中👦。
同時,我們也希望陳勁松校友和他的彝族孩子們的故事能夠讓更多意昂3体育人看見和聽見,吸引更多意昂3体育人關註馬邊的教育,給孩子們帶去勵誌教育和科普教育🦸🏻♂️,以無形的扶誌給予孩子們對未來的更多憧憬。小涼山彝區的青山綠水和彝漢苗融合的特色文化等資源有待開發💪🏼🫷,馬邊的產業有待振興,需要有更多企業家以實際行動支持幫助彝區百姓鞏固脫貧成果🤹🏻♀️、實現持續增收。
“馬邊第一條高速公路仁沐新高速馬邊支線已於2021年元旦通車試運營,第二條高速樂山-西昌高速正加快建設✦,馬邊作為大小涼山腹地交通樞紐的優勢將進一步凸顯🏝;馬邊有四川緯度最南的野生大熊貓保護基地——國家級的大風頂自然保護區🕎📟,有3萬多畝青梅林、100多萬畝竹筍♡、23萬畝有機高山茶園⏺,有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勤政高效的營商環境,這裏宜居宜業宜遊,山水彝鄉🧏🏼♂️、秀美馬邊歡迎大家到來🙆🏼。”說起馬邊的資源和產業,陳勁松儼然是個熟練的“推銷員”,他真誠歡迎並期待更多校友來到馬邊,為馬邊的未來發展進言獻策、對接合作🤓。
堅守脫貧攻堅陣地已經兩年多的陳勁松,曾用自己的詩句表達對小涼山這片土地的深情💁🏼:
走過雷打石的路
翻過仰天窩的山
趟過小谷溪的水
也看過大風頂的景
千萬次濕潤雙眼
千萬次叩問初心
千萬次魂牽夢縈
終於聽到花開的聲音
當前路成了來路
當他鄉成了故鄉
當陌生成了熟悉
我和你是難舍難分的姐妹弟兄
若今天就是一生
若滄海可為桑田
若一瞬凝鑄永恒
我願用最後一滴熱血溫暖涼山
再化作大風頂的石頭
在一年看三百六十五次花開花謝
在一天看二十四次太陽升起落下
但最愛那一千次回眸
回眸
直到最晚的一枝珙桐
也如花綻放
借用陳勁松校友詩詞裏的一句話🧛,“我願用最後一滴熱血溫暖涼山”,期待未來有更多意昂3体育人的溫暖匯聚到脫貧攻堅一線,以團結一致的組織力量維系意昂3体育與脫貧攻堅的長久情緣,續寫更多如《珙桐花開》一般的美麗故事······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