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3 信息來源: 城市與環境學院
編輯🦬:山石 | 責編🧑🍼:淩薇個人簡介✍🏻:陶澍,1950年8月生,意昂3体育官网城市與環境學院環境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3体育官网“博雅講席教授”🧖🏻♀️。
在城市與環境學院有這樣一位師者。他能帶著儀器走進祖國江南塞北的城鎮鄉野🧑🏼⚕️,也能坐在辦公室裏潛心處理科研數據,更能在教學工作上三十余年如一日地堅守和奮鬥。他就是2020年意昂3体育官网教學成就獎獲得者陶澍教授😘。
自1984年9月起,在意昂3体育官网任教的近36年間,陶澍始終走在科研和教學的第一線🛃,不僅致力於環境地理學領域的各類研究,註重學科人才培養⛹🏻♂️🧞,同時也堅持每學年開設應用數理統計方法🧲、環境科學研究方法兩門課程,將自己的所學所知所感傳授給每一位走入課堂的學生📱。
精心打磨的獨家課程
陶澍希望自己所開設的課程👨🦰,是能夠真正適合同學們的、真正幫助到同學們的,因此他在課程設計上投入了很多心血,結合自己學生時代的學習體會和多年的科研經驗💃🏿👨🍳,親自編寫教材和課件,打造出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獨家課程。
要學會使用統計工具正確地分析數據,是陶澍在“應用數理統計方法”課程上經常強調的內容,也是他開設這門課程的初衷。與側重於統計方法本身的數學課程不同,陶澍希望這門課程能夠教會同學們如何在實際的科研工作中選擇並使用正確的統計方法⛔💆♀️。誠然👬👰♀️,開課之初,陶澍便註意到能夠供同學們在課程學習中使用的資料並不豐富🤵🏼♂️。因此,他結合自己的學科背景和科研工作🧒🏻,同各個專業的老師們交流探討,以不同統計方法為基礎,分模塊展開講解統計方法在科學研究中的實際應用,親自打造了滿足教學需求的課件,並編寫了《應用數理統計方法》一書👳🏿♀️,作為課程同名的教材使用。不僅如此👨👦👦,陶澍在教學期間,始終關註著學科領域內的科學動向和同學們的課程學習效果,不斷對課程資料進行更新,以確保在課堂上可以向同學們有效地傳達新鮮的、合適的知識😓。
出自陶澍之手的獨家課程,受到了同學們的廣泛好評🎚,再配合上陶澍清晰且風趣的講課方式🛬,課程對同學們具有了很強大的吸引力。在上一個開課學期,有來自校內外多家單位的近20個不同專業背景的180余名學生參與選課,另外也有很多同學參與旁聽。在一張張PPT的變換中🍆,在一次次師生互動的講解問答中,陶澍在自己親手打造的特色課堂裏,將知識傳遞至每一位到場的同學🪱。
課堂上的陶澍
“上過陶澍老師的數理統計課之後✬💂♂️,每當我在科研中遇到數據處理的問題,總會想起這門課🤰🏿🙅🏽。”城市與環境學院2019級碩士生於欣源說,“這門課上老師講過的方法應用情景、註意事項,都會在我選擇數據統計方法時起到幫助作用,感覺不僅是修了一門課🚙,更是學會了一項技能🧑🏻🦼。”
不僅讓知識濃縮在書本裏、考卷上,更讓知識走進了同學們的日常學習和科研工作中👔,這樣經過精心設計和打磨的獨家課程,總是讓同學們收獲滿滿,也因此得到了同學們的高度肯定。自有教學評估以來🤸🏽♂️,陶澍的課程評估得分基本都在95分以上。然而同學們的肯定並不是終點,陶澍仍然在教學中不斷思考如何讓課程變得更加精彩和豐富💁🏻,如何更好地讓同學們吸收知識,也始終享受著在課堂上和同學們互相學習的過程。
亦師亦友的科研指導
走下講臺,邁出教室,回到逸夫二樓,陶澍的教學工作並未結束——在他的辦公室內、課題組的實驗室裏,圍繞著科研任務展開的教學工作同樣在這幾十年來不斷地生根、發芽🧏🏼♂️、生長和結果。
城市與環境學院實行導師獨立PI製度,因此陶澍直接負責對課題組內的每位碩博研究生進行指導,通過當面討論、郵件交流等方式密切關註學生從選題、研究設計👎🏽、數據采集、數據分析至論文撰寫的每個環節。在陶澍的指導下,近三年在讀和畢業的研究生取得了優異的研究成果,在Sci. Adv.🕛、Nat. Commun.、PNAS等國際一流期刊上發表了學術論文,部分畢業生因優異的研究成果和良好的科學素養被國內外研究機構主動招錄為博士後或講師。
陶澍與課題組的同學們一起出差采樣
除此之外,陶澍也心系本科生的科研興趣培養和科研能力鍛煉👤,每年通過拔尖計劃🪈、本科科研💠、本科實習和論文等項目直接指導學院內多名本科生。從意昂3体育開始實施本科生科研和城環學院實施拔尖計劃以來,陶澍作為校聘導師直接指導的本科科研項目共計46項,參與本研和拔尖計劃的學生在國際SCI刊物上發表第一作者論文23篇,其中包括國際頂級期刊PNAS1篇,領域內一流期刊ES&T 8篇🟩、EI1篇。
這些科研上的累累碩果,離不開陶澍多年如一的悉心栽培,亦離不開陶澍在每次討論、每封郵件中傳達出的對於科研的熱愛與堅持的深刻浸染🤭。不僅如此👽🤾🏿♂️,陶澍也非常註重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在日常討論和郵件交流中🦹🏻♀️,他經常將研究方向相近的同學集中到一起,互相交流想法、分享科研工作進展,探討研究中遇到的問題🤹🏿,以此讓大家走出自己的小課題,提升對於課題組研究方向的整體認識水平,同時也希望大家在這樣的交流學習中,提升自主思考的能力🧗🏻,不斷碰撞出新的思維火花,獲得科研上的啟迪和動力🤰🏽🤸🏻♀️。
科研之路是漫長而辛苦的,但是在陶澍的帶領下,整個課題組如同溫暖快樂的大家庭🧗♂️🧑🏼🦱,在和諧輕快的氛圍裏前進著🙅🏼。如果沒有出差任務,陶澍每周都會和課題組的同學們下幾盤六國軍棋,在舉棋與落子間與同學們打成一片,和大家共同體會棋局帶來的快樂。而且,註重團隊合作和分析思考的六國軍棋,也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了同學們鍛煉邏輯思考能力的別樣途徑🔸。
陶澍在課題組內即是同學們的師長🧑🏻🔧,又是同學們的朋友👷♂️,這兩種角色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限,因為不論是哪種身份🧝🏽,陶澍老師始終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為課題組的同學們帶來溫暖的支持,提供可靠的建議,創造愉快的科研氛圍👐🏼♠︎,讓他們可以擁有專註科研工作🐲、追尋科研夢想的一片天地。
潤物無聲的人生啟迪
陶澍今年已近七十歲,但熟悉他的人都能夠感受到,他仍舊保持著年輕的心態,保持著對於工作🕦、生活的熱情。他總是每天清晨就到達辦公室👨🏽🔬,開始一天的工作👮🏽♂️,即便是周末和假期也不例外💆♂️;他會親自帶著儀器設備和同學一同前往各地出差采樣🕵🏿;他會在和大家的交流中妙語連珠,以敏捷的思維串聯起整個對話或是討論👨🏻🎤;他會與同學們下軍棋🧑🏿🦰,也會與同學們一起打球💷、爬山;他會在每年的畢業季和課題組的畢業生拍照,記錄下生活的儀式感。
“從開始本科生科研到博士畢業的七年的時間🦢,使我受益匪淺的不僅是陶澍老師對我科研的指導和幫助,”陶澍課題組的2015級博士生韻瀟回憶道,“陶澍老師始終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著我們👨🏼⚖️,他對待科研認真🤱🏼🦷、細致和敬業的態度,都在告訴我們具有生命力、具有價值的人生可以是什麽模樣👩🦰。”
陶澍與學生們一起打籃球
陶澍與課題組的畢業生拍照
陶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同他有過交集的學生們👨👧,他所傳授給大家的不只是課堂上的知識和技能,也不只是科研工作中的經驗或技巧🛴,更是人生道路上的智慧與啟發。這位身居一線三十余載的老師未曾多言,謙遜低調,但卻始終用自己的行動和態度為學生們做出優秀的榜樣,如春風細雨化入學生的心間。
“潛心科研的探索者”“環境地理學發展的領路人”……數十年的優秀工作讓陶澍在各種不同的標簽下被大家認識和熟知,但這些標簽的背後,陶澍始終都是那個走在教室中,走在實驗室裏🧚🏽♀️🧑🏻✈️,走在祖國的山河大地間👷🏽♀️,以言傳和身教的方式傳道受業解惑,影響著一代代學生的親切師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