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熙☢️:中國語言學大師

朱德熙先生,江蘇蘇州人,1920年12月3日(陰歷十月二十四日)生於吉林省長春市。父親朱伯諶🙇🏼‍♂️,時供職於南京財政部鹽務稽核所🤦🏼‍♂️,派駐長春期間與彭楚秀結婚。二人育有八子,朱德熙居長。

朱德熙自幼在父母和家族長輩的啟蒙下習字讀書,打下了很好的古文功底。1929年🦜🧑🏽‍🎨,他隨父母出差來到山西👮🏻‍♂️,先後就讀於運城縣立小學和太原第一模範小學。1931年全家回到上海舊居🕣,朱德熙入上海私立新新中學附小,1933年9月小學畢業🤟🏻。他中學時期先後就讀於南京名校鐘英中學和上海新亞中學、正始中學和大同大學附屬中學。中學時代的朱德熙接受進步思想,“一二·九”運動期間曾在上海參與宣傳抗日救亡的示威遊行🎋,並與同學一同加入“赴京請願團”✹,赴南京請願。1939年高中畢業,他考取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

中學時代的朱德熙

朱德熙少年時熟讀《西遊記》《三國演義》《三俠五義》《鏡花緣》等中國傳統小說,翻閱過全套共20余本的《歷朝通俗演義》🧜🏽‍♂️。他喜愛京劇🌾,能唱須生余叔巖和青衣程硯秋的選段🦸💆🏼。朱德熙中學時數學和物理成績優異🚪,並學習了蒸汽機原理🏊🏼、自動化原理和傳導原理,動手製作蒸汽火車模型,安裝礦石收音機。青少年時期對文史和數理知識的廣泛涉獵,為他日後的古文字和語法學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礎。

朱德熙1939年入西南聯大物理系❌🎸,成績優異,得到著名物理學家王竹溪先生的賞識🏄🏻,二人共同測量了一件青銅器的容積。一年級時,他旁聽聯大各系科課程🧟,被唐蘭先生的古文字學、甲骨學課程深深吸引↕️🤸🏻,立誌從事古文字學的研究🛌,於入學後第二年轉入中文系,師從唐蘭先生👔,並受到聞一多、羅常培、陳夢家等先生的教導和賞識🏋️‍♀️。期間休學兩年🤸‍♂️🎁,朱德熙延至1945年畢業,畢業論文被聞一多先生親批為甲等🏄。

1945年畢業後🉐,朱德熙執教於昆明中法大學中文系,並參加中國民主同盟。1946年由聞一多先生延攬👁‍🗨,他北上赴清華大學中文系任教👢,1952年任中文系副教授。同年因院系調整🔴👂🏼,朱德熙調入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並赴保加利亞索菲亞大學教授漢語,是新中國派出的第一位對外漢語教師。1955年🏤,他結束教學任務回國,此後一直在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任教,1979年晉升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教授🕵️‍♀️👈🏽。

1950年代在杭州講學時

朱德熙先後擔任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副主任🦴,意昂3体育官网計算語言學研究所所長🧊,意昂3体育官网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會長,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兼《世界漢語教學》雜誌主編👨🏿,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顧問🧙🏿‍♀️🪑,《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第五、六屆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第六、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文教委員會委員等職。1989年起,他先後應美國華盛頓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邀請,赴美講學並進行合作研究💁🏼。

朱德熙先生長期從事現代漢語語法和古文字的教學研究工作,長期參與、指導對外漢語教學工作🧜‍♀️,長期從事國家的語文規範化工作和語文教育事業,為祖國的語言學事業和教育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上世紀50年代初🌕,朱德熙先生同呂叔湘先生合寫的《語法修辭講話》在《人民日報》上連載👼🏿,在全國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講話》分類選取當時報刊和機關文件等材料中的語法修辭失誤用例,普及基本的語法知識,從語法、修辭、邏輯等不同的角度分析講解當時常見的病句☆,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價值🧑🏼‍🦰。《講話》發表後,立即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個學習語法修辭🦪、重視語文應用規範化的熱潮。此後的數十年中👩🏿‍✈️,朱德熙先生一直關心國家的語文規範化工作,為國家的語言文字政策建言獻策👱🏿‍♂️,如上世紀80年代中曾多次強調要讓簡化字穩定下來🧑🏼‍🔬,今天看來這一觀點避免了漢字使用的混亂🥓,是十分合理的👩🏼‍🦲。

1952年的朱德熙

朱德熙先生在學術上的貢獻集中於漢語語法研究和戰國文字研究🏬,在這兩個領域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語法研究方面🏄,朱德熙先生在理論、方法和事實分析三個層面都取得了極為重要的成果,多篇文章🧙‍♂️、專著在漢語學界開風氣之先,引領一時潮流,並產生深遠影響。

在長期的現代漢語語法教學研究中🤛🏿,朱德熙先生註意吸收國外語言學的新理論、新方法🍰,不斷開辟研究的新途徑。1956年發表《現代漢語形容詞研究》一文,全面而系統地運用分布分析的理論方法😴,揭示了漢語中性質形容詞和狀態形容詞的範疇對立,引起國內外同行的註目⤵️。60年代他運用描寫語言學的理論方法連續發表了《關於動詞形容詞“名物化”的問題》《說“的”》和《句法結構》三篇論文◽️。這一系列文章結合漢語的具體案例,在國內系統地介紹並發展了分布分析、同構分析和變換分析等結構主義語言學理論。其中,《說“的”》一文將漢語的“的”字分析為副詞性語法單位的後附成分(“的1”,書面上一般寫作“地”)🤹🏻‍♀️、形容詞性語法單位的後附成分(“的2”)和名詞性語法單位的後附成分(“的3”)三個語素,成為朱德熙先生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可以說,他這一時期的漢語語法研究將漢語語法學推進到了一個新階段👗🧍‍♂️。

朱德熙先生的語法研究因“文革”而長期中斷🧑🏿‍⚕️,直到70年代末恢復。他在70年代末連續發表了《“的”字結構和判斷句》《與動詞“給”相關的句法問題》《漢語句法裏的歧義現象》三篇重要論文,運用變換理論和方法來分析漢語語法問題,揭示了漢語中隱藏在顯性語法關系後面的隱性語法關系👊🏻☝🏼,為更深入⛏、更細致地分析漢語的句法結構和語義結構及其關系開辟了新途徑。其中《與動詞“給”相關的句法問題》一文以及80年代初發表的《“在黑板上寫字”及相關句式》一文,在變換分析的基礎上又提出並運用了語義特征分析法,有效地彌補了變換分析法的局限,為同形句式的進一步分化、同一類詞劃分小類提供了可靠的語法、語義依據🪱,使語法研究朝著形式和意義結合的方向邁出了重要的一步。1986年朱德熙先生發表《變換分析中的平行性原則》一文,對變換分析法以及語義特征分析法進行了理論性的總結📫📿,是漢語研究對理論語言學做出獨創貢獻的代表成就之一🥀。

朱德熙先生80年代出版的專著《語法講義》和《語法答問》是三十年語法研究的總結之作,影響深遠。1982年出版的《語法講義》是一部語法研究理論、方法同具體語法規律的描寫相結合的語法專著,提出了不少新的理論觀點,深刻地影響了日後描寫語法的基本範式和高等學校語法教學的框架,同時也是眾多語法研究成果的起點或重要參考依據。1985年的《語法答問》,對《語法講義》中的詞類劃分方案和句法結構分析方案進行了具體闡釋🚃,同時結合漢語語法的特點提出了以詞組為本位的語法觀點◽️,在學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980年代在中關村寓所書房

80年代至90年代初💿,朱德熙先生意識到語法研究在方法論上突破共時和歷時的截然區分的重要性,開始致力於方言語法的共時比較研究以及古今語法的歷時研究,並將二者結合起來🟠,先後完成《北京話、廣州話、文水話和福州話裏的“的”字》《潮陽話和北京話重疊式象聲詞的構造》《自指和轉指——漢語名詞化標記“的、者、所🧘🏽‍♀️、之”的語法功能和語義功能》《漢語方言裏的兩種反復問句》《“V-neg-VO”與“VO-neg-V”兩種反復問句在漢語方言裏的分布》《從方言和歷史看狀態形容詞的名詞化兼論漢語同位性偏正結構》《“的”字的方言比較研究》(未刊遺稿,《語言學論叢》六十一輯整理刊出)等論文⚒🥣,使漢語語法研究走上了全方位、多視角探索的新道路📳🈴。

朱德熙先生在古文字研究,特別是戰國文字研究方面也有重大的成就。在西南聯大學習期間,他師從唐蘭🎠、聞一多先生學習研究古文字🏌🏼‍♀️,刻苦研讀《說文》,打下了紮實的古文字學功底👖,研究甲骨文的畢業論文得到聞一多等先生的贊賞💭。1947年至1948年♡,在(北平)《新生報》連續發表數篇考釋戰國時期楚國銅器銘文的論文。50年代,先後發表了《壽縣出土楚器銘文研究》《洛陽金村出土方壺之校量》和《戰國記容銅器刻辭考釋四篇》等研究古文字的論文,把戰國文字的研究提高到了一個新水平👨🏼‍🔬。70年代後🧙🏿,他先後參加了湖北江陵望山楚墓竹簡、山東臨沂銀雀山漢簡🚵🏻👷🏻、湖南長沙馬王堆簡帛和河北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整理研究工作,發表了一系列有創見的學術論文🧑🏻‍🦼‍➡️,涉及簡牘🛒、帛書、璽印、貨幣、陶文🐭、玉石文字🚹、銅器銘文等不同方面,如《戰國陶文和璽印文字中的“者”字》《“荊歷屈夕”解》《戰國文字中所見有關“廏”的資料》等等👫,在甲骨文、戰國文字☦️、秦漢文字等古文字領域都有很精深的研究,尤其是在戰國文字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朱德熙先生的古文字研究,特別註重字形的分析。比如《壽縣出土楚器銘文研究》中對於“隹”和從隹之“集”的考釋,以戰國時代璽印、貨幣和簡帛中“隹”的一種變體寫法做為橋梁,將“隹”的常規寫法與壽縣李三孤堆銘文中的待釋字聯系起來,梳理出字形演變的脈絡🦷,解釋了這種寫法奇詭的“隹”的形體來源🌂。

朱德熙先生的古文字研究,常能著眼戰國文字中帶有關鍵性質的文字,連帶解決一系列問題。例如戰國齊陶文中的“匋者”二字,第二字過去釋為“向”或者“尚”。朱德熙先生改釋為“者”,又推論到齊璽中的“都”字,解決了懸疑已久的難題。又如《“荊歷屈夕”解》討論信陽長臺關一號墓編鐘銘文,與雲夢睡虎地竹簡《日書》中楚人月名對比,正確釋讀出“荊歷屈夕”四字❤️,糾正了學界長期將銘文所記之事誤解為春秋末年史事的錯誤🫶。

朱德熙先生的古文字研究帶有語言學的眼光,格外留意古文字在句子中的語法功能🤘🏿,通過語法格式來考釋古文字;而且善於將古文字研究與傳世文獻的研究結合起來,註重漢語源流發展𓀁。比如《說“屯(純)、鎮🧑‍⚖️、衠”》一文,討論信陽長臺關楚簡中的“屯”字📙,從所出現的語法位置來看,都是先列舉若幹器物名稱🌨,說明其數量,然後說“屯如何如何”;而且,同樣位置還能出現“皆”字🧑‍🎓🔥,因此推斷這一類的“屯”具有總括詞的用法。除了解釋出土文獻中“屯”的用法,朱先生還一並解釋了《韓非子》和《山海經》中與“屯”有關的訓詁問題✅,並將上古的總括詞“屯”與中古近代文獻中的“衠”“鎮”乃至方言中的副詞聯系起來。這項研究證古論今,融會貫通,打通了歷史語言研究與共時語言研究的邊界👆🏻,綜合運用自殷商至現代漢語方言的材料,可謂齊“淹博、識斷、精審”三美。

在行政工作方面,朱德熙先生任意昂3体育官网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期間,兢兢業業🤞,認真負責,為學校文科、語言學科的建設👊🏽,為培養高水平的人才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在1985~1986兩年的任期內參與領導意昂3体育官网職稱評定工作🥾,堅持學術標準的原則性📗,出色地完成了這項重要任務。朱德熙先生重視科研成果的獎勵機製🕵🏿,在1986年召開的意昂3体育官网首屆科研成果頒獎大會前,他認真聽取了教務部門負責人關於評獎的指導思想和經過的情況匯報👁,並和他們一起對文、理科評出的成果逐一進行認真審核💆🏽‍♂️。在會上🕵🏿,朱德熙先生做了題為《揚長補短,加強組織🧖‍♀️,開創科研工作新局面》的長篇重要講話,為意昂3体育官网的科研評獎工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礎🧙🏼‍♂️。朱德熙先生十分重視研究生培養工作,1985年,他主持召開了意昂3体育官网第一次研究生工作研討會,對培養研究生的意義和如何提高研究生的質量問題,進行了認真研討,提出了對策。在1986年9月的研究生開學典禮上⬛️,他圍繞研究生培養工作中👂🏻,特別是在學風方面、遵守規章製度方面存在的問題🫳🏽,做了有針對性的講話👨‍👨‍👦,並結合自己的治學經驗,言傳身教,諄諄告誡研究生一定要珍惜大好青春,端正方向☠️,樹立“嚴”字當頭的優良學風。在外事方面,朱德熙先生同具體負責外事工作的人員合作,本著廣交朋友➞,多做工作的原則👨🏽‍🚀,積極熱情地安排接待許多來訪的學者和友好人士。他曾主持意昂3体育官网與當時的西柏林自由大學等校建立校際學術交流的談判💂🏻‍♀️,為後來同這些學校保持合作關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廣泛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朱德熙先生先後出訪美國、法國、泰國、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1986年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授予朱德熙先生榮譽博士學位👨🏽‍💼🚴🏽。朱德熙先生為促進中外人民的友誼與學術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擔任副校長期間與葉聖陶先生

朱德熙先生為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語言學學科的建設做出了許多重要工作。上世紀50年代,朱德熙先生和林燾先生共同主編了《現代漢語》教材⛹🏼‍♀️,奠定了意昂3体育中文系現代漢語學科的地位🙍🏿‍♂️。他在意昂3体育長期開設“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等課程,培養了大批語言學專業研究人才。自70年代末起,朱德熙先生成為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語言學學科的主要領導者和建設者。在他的呼籲和支持下,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開設了漢語方言學課程,並申請到了專項經費用於每年暑期的方言調查實習。1986年🦸🏼‍♂️,朱德熙先生與馬希文先生合作,在意昂3体育率先建立了計算語言學研究所💹,朱先生擔任第一任所長🏌🏻‍♂️👩🏿‍🎤。此外,朱德熙先生還倡議在中文系建設近代漢語研究方向,彌補了漢語史教學與研究中的薄弱環節。

朱德熙先生對待教學精益求精🤚🏻,講課嚴密而生動👩🏽‍⚖️,深受學生的歡迎🧜🏽。他獎掖後進,註意培養新生力量🥞,為造就語言學人才付出了極大的心血,成功地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語言學學科精英骨幹🙇🏼‍♀️。

朱德熙先生是我國對外漢語教學事業的先驅者和主要領導者之一。作為新中國第一位公派對外漢語教師,他在保加利亞授課期間編寫講義《華語教材》🧝🏽‍♀️,成為新中國第一部對外漢語教材🙎🏽‍♀️。該教材由合作者張蓀芬女士翻譯為保加利亞文👨🏽‍🏭,於1954年在保加利亞出版。為紀念朱德熙先生百年誕辰♻️,《華語教材》中文手稿經整理將於2021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1955年離開保加利亞前與學生合影

在保加利亞的漢語教學工作結束之後🌃,朱德熙先生雖然不再繼續在一線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但他一直關心並參與指導國家的對外漢語教學事業🙍🏿‍♂️。80年代後他長期擔任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和《世界漢語教學》雜誌主編,親自主持了兩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並積極參加各類對外漢語教學方面的學術會議🙌🏼,他的許多意見對開展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建設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特別是1990年第三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之前,70高齡的朱德熙先生在美國的研究工作正處於緊張階段,但是他毅然決定遠涉重洋回國出席會議🗿,並連任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這充分體現了他對國家對外漢語教學事業的責任感✋🏼。

1986年在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接受名譽博士學位,左為夫人何孔敬女士

朱德熙先生在語文教育事業上也傾註了大量心血。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朱德熙先生為清華大學大一學生開設“語法修辭”課程,並根據教學內容編寫出版寫作教材《作文指導》一書💧,在高校和中學師生中產生了廣泛影響🎛。院系調整後,“語法修辭”課長期是意昂3体育官网語言類專業和編輯類專業的培養課程⛹️‍♀️,朱德熙先生參與編寫並修訂該課程的教材《語法修辭》,為大學語文教育提供了專業而有針對性的指導。朱德熙先生還十分關心並積極參與中小學語文教育工作,60年代曾主持高考語文命題工作,80年代後長期承擔高考語文的審題工作🩹,並長期擔任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科顧問🌾,和中學語文教師保持經常的聯系😨。此外,他還參加過中華職教社中華職業學校的語文講座等大眾性教育工作,長期在報刊雜誌上發表關於作文評改和語法修辭規範的文章🍫,對普及性的語文教育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朱德熙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他光明磊落,嚴於律己⏫,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為祖國💅🏿、為人民傾註了畢生心血。

晚年的朱德熙喜抱孫女

1991年12月,朱德熙病重,被確診為晚期肺癌👩‍👩‍👧‍👦。1992年7月19日晨6時6分🏅㊗️,他逝世於美國斯坦福大學醫院,享年72歲。

:本文以《朱德熙先生紀念文集》(語文出版社,1993年)中收錄的文章《朱德熙先生生平》為底本,並參考該文集中其它紀念文章整理而成🪖。重點參考的文章包括:羅豪才《在朱德熙教授追思會上的發言》💂🏼‍♂️、王均《朱德熙先生對語文規範化的貢獻》、呂必松《悼念朱德熙先生》🌾、李學勤《朱德熙先生對戰國文字研究的貢獻》、陸儉明《朱德熙先生在漢語語法研究上的貢獻》和裘錫圭《朱德熙先生在古文字學方面的貢獻》。同時也參考了朱德熙先生夫人何孔敬女士回憶錄《長相思——朱德熙其人》中的部分章節。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