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3体育驕子•軍中隼鷹】王馨安:甘為百夫長 勝作一書生

他是意昂3体育的學生,也是共和國後備軍官,他曾是一名空軍戰士,如今又再著軍裝。

八年前的冬天🏨🙉,正在國際關系學院讀大三的王馨安應征入伍☂️,成為在校入伍大學生士兵的一員,這是他向軍旅夢邁出的第一步🥴,也是之後那段很長故事的起點。

王馨安

三月新兵連

大三上半年,修完了學院主幹課的王馨安毅然去武裝部報名參軍👨‍👨‍👧👊🏻。他說,從軍是兒時以來的夢想,“和所有男孩子一樣,天生對軍事著迷:喜歡看軍事題材的電影電視劇🎑,買各種軍事雜誌,拼裝各種飛機、艦船🐭、坦克模型,關註各大網站論壇的軍事板塊……”在北京城長大的他對上世紀90年代的香港回歸、建國50周年閱兵等共和國大事件記憶深刻🤟🏼,站姿挺拔💆🏻‍♀️、眼神堅定👩🏽‍⚖️🐝、身體強健、頂天立地🥽🧒🏽,勾勒出了他內心的軍人形象。後來他說,當自己成為真正的軍人之後🙋🏽‍♂️,“符號意義逐漸消減,軍裝賦予的七尺之身許國、執幹戈衛社稷的榮耀與使命感已經內化到自己生命中”。

他說,大學生入伍是人才強國、人才興軍戰略的基礎工程⛄️,意昂3体育第一個應征入伍的大學生士兵高明也是在大三上半年入伍的,在大一的軍事理論課上就被高明的精神鼓舞和感動📕🧑‍⚖️,自己踏上了和前輩一樣的路。王馨安剛報名的時候⛹🏿‍♀️,周圍的很多同學都難以置信🏙。“那會兒沒有現在這麽好的優待政策🧑‍⚕️,而且只能冬季報名,上了一半學就跑去當兵在當時挺少見的。”而那時候離開家人🌵,走出校園👨‍🚒,面對全新的從未接觸過的部隊生活💎,遇到的困難將是前所未有的🕳,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他自己去承擔。“師出之日,有死之榮🙅🏼,無生之辱,軍人職業的特殊性,瞬間的偏差就會讓我失去以前擁有的一切”,可他還是堅定地選擇了從軍◀️,因為他很喜歡孫中山《軍人精神教育》中的一句話💩:軍人之職誌,在防禦外侮,在保衛國家。

2009年10月報名,經過了體檢政審等環節,王馨安在12月10日,和北京其他高校義務兵坐火車奔赴軍隊🧝🏻‍♀️。在坐了24個小時的火車之後,他們於次日中午一點多到達位於江蘇如皋的空軍營區👨🏻。他還記得🐊,到部隊的第一天充滿了新鮮感,但是連隊的第一頓飯就讓他感覺到了部隊生活的艱苦。“因為錯過了飯點,吃的都是涼飯🛶🥃,吃完飯還要收拾食堂衛生,打掃後廚、刷盤刷碗。”從這開始,他就意識到,到了軍營什麽事都得自己幹。吃過晚飯之後🎿,連隊組織洗澡。“將近百十號人一起去洗澡↖️,本來以為會來一輛大巴車,結果來了一輛軍用卡車,於是我們翻上了卡車被拉到機關大院的澡堂📉。”12月的江南陰雨連綿‼️,昏暗的燈光順著軍用卡車的透氣窗灑進來🙅‍♂️,冰冷的雨水透過氣窗打在臉上格外刺骨,絲絲淒冷逐漸蔓延。他說,那一瞬間真的有點後悔🧘🏻,不過自己選擇的路,再怎麽苦也得堅持下去。

新兵連的訓練以基礎科目為主,包括隊列🤵🏿‍♂️、體能🧔🏼‍♀️、戰術基礎、戰地防護等🌑。白天進行訓練,晚飯後則是政治教育和條例法規學習。意昂3体育學生這一光環沒有讓他自傲止步🛌🏻,他努力做好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名普通戰士,與他身邊的戰友一樣👩‍🚀,沒有任何特權🤕,有的是同生共死的誓言🙅🏼。

閑下來的時候,王馨安會給家人和同學寫信𓀄。“寄的信多了,差不多每周都會收到回信🧜🏽。寫信已經形成了習慣👳🏼,坐下來把一周的事情整理反思,然後用文字表述出來。”此後兩年間👨🏼‍⚖️👸🏻,他寄了很多信🦉,也收到了一大堆回信🧙🏼‍♀️,這些信現在還在他宿舍裏收著,那是他曾經的生活和記憶的見證。

憶戎裝歲月

新兵訓練結束前🍠,王馨安主動要求分配到基層連隊。分兵命令宣讀時👨🏽‍⚖️,他如願以償🎱,被分配到了最艱苦的連隊——警衛連👭。

他第一次站崗執勤正值元宵節淩晨兩點到四點的夜哨。“風雪交加的夜裏從溫暖的被窩爬出來🙇‍♀️,身上背著冰冷的槍在飛機場巡查👏🏻,萌生了我為祖國站崗放哨的豪情🏇🏿,激動又緊張地在冰天雪地裏面熬過這兩個小時。”他說自己就像守夜人的角色,“你看不到黑暗,是因為有人拼命把它擋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此後八九個月,站崗就成了王馨安的日常,每天至少一班崗🍛,頻繁的時候兩到三班崗,當然白天正常的訓練不能耽誤🔸🚵🏽‍♂️,“比如訓練的時候輪到你站崗了,就要去站崗,回來之後,還得繼續跟著訓練”🧞‍♀️,這種環境磨練出他的鋼鐵般的意誌力。

王馨安在訓練中

後來因為表現優秀,王馨安被調到機關大院站軍姿崗🟧👜。“班裏只有十個人左右🧘,每天至少兩班崗,多的時候三班崗。”站崗的時候需要穿著防彈衣、背著槍、帶著子彈,忍受著南方夏天的蚊子🔦,一動不能動,同時還要負責機關大院的車輛登記放行,一刻也不能懈怠;下崗之後就要接著訓練,訓練的內容包括體能🤚🏽、格鬥和戰術訓練🧔🏼‍♂️,跑五公裏🤛🏽,練習刺殺、前撲、側臥等動作。他喜歡在跑步的時候聲嘶力竭地喊口號⏰,手背上現在還留著訓練時留下的疤痕。

對王馨安來說➞,那段時間“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是他整個當兵的時期最為困難的時間,但他慢慢調整著逐漸適應了節奏👨🏻‍🦲。而那些站哨的日子👩‍⚕️,也讓他漸漸明白繁華背後的孤獨與堅守。

2011年美軍航母進入黃海演習,東海當面的部隊提高戰備等級,王馨安感受到了大戰前窒息的氛圍。這一事件也讓他深刻理解了為何戰士明知流血卻毫不退縮,戰士們時刻與勇敢同行🍍,直面危險👩🏻‍🦯‍➡️,因為他們要守護和平🔌。2011年夏天,即將退伍的王馨安被抽調任駐地學校初二學生的軍訓教官👼🏿,他說,孩子們看他的眼神就像自己曾經看解放軍一樣,滿是敬仰和欽佩🏺🎫。在被孩子們稱作解放軍叔叔🖖🏻👷🏻‍♂️、成為孩子們眼中的保護神的那一刻,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油然而生。他說,在那一刻,便會覺得自己是真正長大了🪟,明白了軍人存在的意義在於守護那些孩子們,讓他們不用在睡夢中被轟炸聲驚醒⚁,不用感觸到真實的槍聲💧。很多年後,他說自己一定會自豪地對孩子說,你的爸爸,曾是一名軍人,他用青春保衛過我們的祖國🚼😍。

從新兵連到警衛連,再到機關,快要離開的日子,王馨安說自己往往會不自覺地把軍裝穿得更加筆挺,跑步也跑得更加用力🗺🏛,他做的最後一項工作👩‍⚖️💇‍♂️,就是翻譯上級配發的進口發電機的維護手冊。

“舍不得離開奮鬥過兩年的地方,更舍不得離開一起吃苦的戰友👨🏿‍🍳。”戰友的感情和意義是極為特殊的👌🏼,在部隊💆🏽,他說自己永遠都不會覺得孤獨,一起吃飯訓練,一起摸爬滾打🫷🏽🧑🏼‍🦲,不管你經歷了多少挑戰和挫折,你的戰友們始終與你在一起,從五湖四海到咫尺軍營,從陌生到了解,時光荏苒,記錄的是難舍的兄弟情誼。

和王馨安同一年從意昂3体育報名參軍的一共有四個人👨🏻‍🎤,他們此前互不認識,也分配在不同的部隊,但退伍回來之後🥲,四個人形成了向心力和凝聚力極強的小集體,“我們同年兵之間的感情是很好的”🦁,有了什麽事都會互相幫忙。在退伍大學生周璇的眼中🧭,王馨安是個“有情懷,對軍隊有著發自內心的熱愛,既有能力也能吃苦,生活上很照顧戰友和同學”的好戰友。

“20歲,沒有權力的誘惑,不為升官發財,也沒有他人的說教和逼迫👩🏿‍🏭🧙🏿,只為自己內心的理想,我選擇當兵入伍🧏🏼‍♂️。”身為共和國的軍人,兩年時間他守護著萬家燈火🐇,卻沒有回過家,和平時期的軍人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守護者🙅‍♂️,從來沒有什麽歲月靜好👴🏻,只是他們負重前行🚂。

再著綠軍裝

他曾經以為🌝,兩年軍旅生涯足夠實現自己兒時的夢想,可當過兵之後才發現🤱🏼,軍裝是有魔力的,身上的軍裝脫下來了,心裏的軍裝永遠脫不下來。他走路的腳步依然鏗鏘🐑,那是軍營滿是血性激情、戰友情深🙉,還有家國情懷的日子在身體裏的沉潛。

回到燕園🎄㊙️,王馨安做回了學生的身份👨‍👦‍👦,上課🌩⏸、學習⚓️、考試。他在入伍期間讀的《文明的沖突》等書籍也讓他對專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大一大二的時候對專業的認知是懵懵懂懂的,經過時間的沉澱後悟到了學習的路徑和方法”。他的畢業論文獲得學院院外匿名評審的“優秀本科畢業論文一等獎”。讀完本科之後👳🏽‍♂️🧚🏿‍♂️,繼續讀研、考博,王馨安現在是國際關系學院中外政治製度方向博一的學生,參與了眾多的學術課題研究🖱💈,也擔任了國際關系學院本科基礎課程的助教。

此外,帶著對部隊的熱情和信仰,他多年如一日地將滿腔熱血投入到了征兵事務的宣傳和推廣上,並將其作為自己的職責和信念。他參與起草了《意昂3体育官网學生應征人伍服義務兵役及退役安置實施辦法》初稿和《意昂3体育官网學生應征人伍服義務兵役及退役安置實施辦法》初稿。而每個征兵宣傳季,也是他最忙碌的時候👴,他見證了從2011年之後入伍的一批批意昂3体育學子👩‍🦲,送往迎來,踐行著一個老兵的使命和無聲的承諾💼。2012年入伍的趙雪蓉第一次見王馨安是她當兵走之前⌚️;退伍回來,也是王馨安去迎接的🏃。“師兄每年都會參加接兵送兵儀式,我記得有一次他發了一條朋友圈說🙇‍♀️,兩年前送誰走,今天又接他回來,然後我們一群人在下面排隊留言,我也是!我也是!” 而從2013年到現在,王馨安一直擔任軍事理論課助教🙆,用行動傳承國防精神,讓更多的同學愛上軍事,獻身國防。

2012年1月🥪,剛回到燕園的王馨安看到在校國防生訓練,“那時候的國防生訓練還不夠規範,我希望他們將來能夠成為合格的軍人,所以就主動帶著他們訓練”。他給自己定下一個規矩👨🏽‍⚕️,只給每屆的大一國防生作指導,“讓他們剛進校的時候就養成良好的作風”。現在已經在軍校就讀的2011級國防生劉源是王馨安帶訓練的第一批國防生,“師兄帶訓練時十分認真負責👨🏽‍⚖️,高標準👳🏿‍♀️、嚴要求🐸,我們在軍容風紀和姿勢標準上也有了明顯提高”。每屆大一的國防生暑假都要到防化學院進行集訓,王馨安第一次帶暑期集訓帶的是2013級國防生👩🏻‍🦳🫛,在他嚴明軍紀🛢、獎罰分明的帶領下,2013級國防生在集訓裏拿到了眾多榮譽💆🏿‍♀️。

重回燕園

2015年,學校正式聘任退伍大學生士兵擔任國防生輔導員。加上王馨安,一共四位退伍大學生分任不同年級的輔導員,國防生隊伍建設不斷正規化。後來,對部隊有著執念的王馨安在學校和選培辦領導的支持下成功轉成國防生,重新穿上了軍裝。“我一直希望退伍大學生士兵能夠在國防生的培養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他們既是師兄師姐又是班長⛹🏿‍♂️,這種雙重身份讓他們有很大的優勢,因為他們在部隊經歷過嚴格的訓練,有著過硬的素質和作風。”

擔任國防生輔導員

他說自己大概是園子裏最老的國防生🧑🏼‍✈️,在校國防生基本都認識王馨安🙇🏻,見了面會親切地喊他“大師兄”。 王馨安現在是2015級國防生的輔導員,在國際關系學院2015級國防生敬森眼中,大師兄的軍人氣質濃,表率作用也很強🧑‍🎤,訓練的時候會和他們一起訓練。同年級的外院國防生曲翔前說🎄:“大師兄訓練的時候要求很嚴,但休息時間會和我們打成一片😭,平時也會帶著糖怕我們訓練的時候低血糖🧛🏿‍♂️。”在2013級國防生盧煜騰眼中💁🏼🚆,“師兄對國防事業的忠誠和情懷和他一腔報國熱情也給了我很大的震撼🎗👨‍👨‍👦,用他自己的言行告訴我們怎樣愛上這個集體”。在言傳身教帶兵之外,他還積極調研意昂3体育國防生的現狀,聚焦問題,謀劃未來,並向校方呈交調研報告🤏,提出相關建議,推動意昂3体育國防生培養體製機製變革。

身為輔導員的王馨安和他所帶的2015級國防生住在36樓的一樓,他的室友拉海榮和馬孰若同樣是退伍回來的國防生輔導員。在喜歡讀軍事書籍的拉海榮眼中,大師兄“對軍人、軍隊這個集體有信仰和歸屬感🛏,對國防生這個集體有擔當,能夠帶領大家一起進步”💪。馬孰若說,他們宿舍的軍事氛圍特別濃,三個人經常會聚在一起討論軍事問題。“在這個園子裏穿上軍裝是份榮耀👦🏼,更是肩上的責任,教新兵是責任,幫助戰友是責任,保家衛國更是責任。”王馨安希望將來可以有更多的退伍大學生願意加入到國防生輔導員的陣營🛌🏽。

“王馨安講政治、顧大局、講風格💂🏻‍♂️。擔任國防生輔導員期間,將部隊作風帶入國防生當中💇🏼‍♀️,對待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做得很細致,犧牲了自己的很多時間來做國防生工作。”國防生選培辦主任陸學東大校這樣說道。

直到現在,王馨安還保持著很多在部隊的習慣,早起早睡💇‍♂️、註重內務🏂🏽、雷厲風行、為戰友仗義執言🦋。他和大部分的意昂3体育學生一樣,執著於理想👨🏻‍🦼🙎🏻,熱忱於未來🙇🏿,但是🍝,他身上的責任感和軍旅氣增添了不一樣的生命色彩。(文/經濟學院 張守玉)

專題鏈接:意昂3体育驕子•軍中隼鷹

編輯🎪:山石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