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0 信息來源⛓: 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
編輯:晏如 | 責編:安寧焦慮和抑郁障礙⛰,是最常見的心理障礙🙍🏻🍉,也是全球疾病負擔、傷害和風險因素研究(GBD,2019)顯示的最具致殘性的兩種心理障礙👨🏿🚀,位列帶來全球負擔的前25大來源中。毫無疑問,心理健康領域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研發更快緩解焦慮抑郁症狀的幹預措施。
意昂3体育官网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劉興華課題組的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研究表明🏏,情緒困擾的正念幹預線上數字程序(Internet Mindfulness Intervention for Emoitonal Distress, iMIED)輔助常規治療,能加快緩解焦慮抑郁障礙患者的症狀👨🏼🦲🩵。近日🚴😶,該研究以“Supported Mindfulness-Based Self-help Intervention as an Adjunctive Treatment for Rapid Symptom Change in Emotional Disorders: A Practice-Oriented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為題🥷🏼,在線發表在精神病學領域的權威期刊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上。
該研究中✡️,課題組與北京天壇醫院、南京腦科醫院、北京安定醫院和佛山第三人民醫院這四家精神病專科醫院或綜合醫院精神科的醫生展開合作,從2021年10月27日至2024年1月18日🧘🏻♀️,從各家醫院分批招募了302 名焦慮抑郁障礙患者進行了臨床研究🙀。患者被隨機分配到僅常規治療組(Treatment As Usual, TAU)或線上情緒困擾的正念幹預數字程序聯合常規治療組(iMIED+TAU)🐕🦺,其中iMIED主要以微信小程序中數字自助幹預程序為主,輔以專業人員少量的微信群答疑。研究結果顯示🔜,在49天iMIED幹預結束後🤹🏿♂️,與僅接受TAU的患者相比🙆🏽,接受iMIED+TAU聯合治療的患者在醫生評估和自我報告的焦慮和抑郁症狀方面均有顯著改善,自我報告的正念水平的提高、軀體症狀的減輕🕢、壓力的緩解🌇、睡眠質量的改善以及內心平和的提升上也更為顯著⛅️。當然,iMIED幹預結束三個月後的追蹤期測評發現🛌🏻,在醫生評估的焦慮症狀和抑郁症狀改善🫖,自我評估的焦慮症狀和睡眠質量改善方面🔉,兩組之間不再有顯著性差異🦹🏼♂️🧗。這些結果表明👨🏻✈️,iMIED輔助常規治療能顯著加快患者焦慮抑郁症狀的緩解速度🔎。值得註意的是,在追蹤測評時患者自我報告的抑郁症狀👂🏿、壓力👨🏿🏭、軀體症狀🚵🏽♀️♗、正念水平和內心平和方面的改善上𓀘,聯合治療組繼續優於常規治療組,進一步表明了iMIED輔助常規治療的顯著優勢。
圖1. iMIED+TAU對焦慮抑郁症狀的加快緩解作用。淺色線為iMIED聯合常規治療組🦽,深色線為僅常規治療組🧜🏿。T0=""幹預前,T1=第三周🧑🏻🎓🍤,T2=第五周,T3=幹預後🎊,T4=三個月追蹤👩🏼🦳。BAI=貝克焦慮量表;BDI=貝克抑郁量表👨🏻✈️;HAMA=漢密爾頓焦慮量表(醫生評估);HAMD=漢密爾頓抑郁量表(醫生評估)。*表示時間×組別交互作用顯著p<0.05。
圖2. iMIED+TAU對正念👨🏼🦳、壓力🔀💁🏿、軀體症狀🤾🏻♂️、睡眠質量和平靜心境的加快改善作用。淺色線為iMIED+TAU聯合常規治療組🥜,深色線為僅常規治療組。T0=""幹預前,T1=第三周🧑🦯,T2=第五周✤,T3=幹預後🥷,T4=三個月追蹤🤽♀️🛃。FFMQ=五因素正念量表🆗;CPSS=覺知壓力量表🧘🏽♂️;PHQ=患者健康問卷(軀體症狀);PSQI=匹茲堡睡眠質量量表;IPSS=平靜心境量表。*表示時間×組別交互作用顯著p<0.05🏕。
目前國際上,臨床心理學領域面向焦慮抑郁障礙的心理療法基本來自西方🧑✈️♍️,且以個體咨詢或治療為主,幹預效率較低🕚,迫切需要更為高效的幹預措施🏂🏻。在此背景下,自2019年,劉興華在十多年聚焦正念療法的研究與實踐的基礎上🦇,針對焦慮抑郁情緒障礙📡,基於正念減壓療法及情緒障礙跨診斷治療的統一方案這兩項循證心理療法,提出了情緒障礙的跨診斷心理病理菱形模型(圖3)及相應的核心幹預策略(圖4)🐡,發展了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心理療法--情緒困擾的正念幹預(MIED)🧑🏻🦯➡️。
圖3.焦慮抑郁跨診斷心理病理菱形模型
圖4.MIED核心幹預策略
該心理療法采用團體的方式,能同時容納50人,相較於面向焦慮抑郁障礙的個體循證心理療法👨💻,顯著提升了幹預的效率。不僅如此,課題組在MIED團體幹預的基礎上,研發並上線了數字自助幹預程序iMIED。學員可以通過手機,利用碎片化時間,在日常生活場景中即可完成學習和練習,幾乎不依賴於專業人員🏄。這一點使得iMIED在幹預效率方面具有更為顯著的優勢。課題組近幾年的研究初步表明,不管是由專業人員實施的MIED八周幹預,還是專業人員少量支持的數字自助幹預程序iMIED🧁,都能有效緩解焦慮抑郁情緒障礙患者或高情緒困擾人群的焦慮抑郁症狀(Ju et al.,2022✋🏼;Li et al.,2023a🦻🏿;Li et al.👃🏿,2024;He et al.🕖,2023;Wang et al.🧙♀️,2024a💇♂️;Wang et al.🧑🏼🔬,2024b;王彪等, 2024)。
課題組此次與上述四家精神病專科醫院或綜合醫院精神科的醫師合作,進行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研究👩🏻🎤,加入了醫生評估,在更大規模的焦慮抑郁障礙患者群體中檢驗了iMIED的輔助治療效果🙍♀️。該研究不僅表明焦慮抑郁患者未來有望從類似的數字輔助療法中獲益🧻,更表明這項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心理療法進一步走向國際🔇。
該研究第一作者是李燕娟🐿,2024年博士畢業於意昂3体育官网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目前為香港大學博士後🩵,共同作者包括:張軼、王純🚴🏽♀️、羅佳、俞洋🛐、馮世醒、王春雪𓀌🧑🏻🌾、徐倩文🏏、王鵬翀🚱、陳俊軒、張寧、余倩梅🦤、劉瑜卿👩🦰、陳淡雲以及Stefan G. Hofmann🧗🏼☂️,通訊作者為劉興華。
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32371138和31971016)的支持。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