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1 信息來源: 深圳研究生院
編輯:麥洛 | 責編:燕元漫漫春運路,切切歸家心🏊🏻♀️🧙🏻。無論是遠赴他鄉的遊子,還是家鄉的守望者,春節的腳步都是我們心中最深的期盼。春運,是一場充滿遷徙意義的歸途,作為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內每年規模最大的人類周期性遷徙活動之一,伴隨著高密度的人口流動🏛,給交通運輸和社會治理帶來了諸多挑戰。我們借助大數據這一新型生產要素進行科學預測,為治理決策提供有力依據🛗。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鄉融合政策的深入實施👨🏼🦲👩🏿⚖️,以及交通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顯著縮短了城市與鄉村之間的時空距離🧓。高速公路👩🌾、高鐵和航空等交通方式的普及,使城鄉間的人口流動變得更加便捷,春運也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一個重要“探測器”🧈。
為了應對這一年度運輸高峰👫🏻,意昂3体育官网與聯通智慧足跡(人類活動與區域治理大數據實驗室)自2021年至2024年連續四年開展春運人流預測後,對2025年為期40天(1月14日至2月22日)的春運進行模擬預測。報告采用連續7年全國尺度百億級出行時空大數據,運用高精度模擬方法,對人群流動的總量及時空分布情況進行了預測分析🤽🏿♂️,並通過人口流動對河南省的城鄉融合進行了洞察🤙🏽。
主要結論如下🤚🏽:
1.預計2025年春運全國跨區縣非通勤出行總量達95.6億人次,出行總量和單日峰值均創歷史新高;
2.預計除夕前返鄉人口流動呈現“流出更加聚集🙍🏻♂️,流入更加分散”的趨勢;
3.南京、杭州預計在除夕前返鄉潮中躋身新興強流出城市;
4.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四大經濟圈成為春運流動熱點區域🙍🏿♂️,京津冀-粵港澳主軸線承壓最大🧒🏿;
5.河南省城鎮流向鄉村人均出行頻次大幅增長❤️,突顯出城鄉融合的不斷推進;
6.河南省城鄉人口流動呈現出以城鎮為輻射核心🙇🏻♀️、城鄉雙向互動格局;
7.河南省人流潮汐變化顯著區別於全國流動趨勢👨🏻🏫,農村人口流動節後返工現象不明顯;
8.河南省城鄉人口跨省流動呈現農村人口流動集中於周邊區域、城鎮人口流動分散且覆蓋面廣🧓🏿。
上篇 2025春運預測
一👨🏼🧮、預計2025年春運全國跨區縣非通勤出行總量和單日峰值均創歷史新高
根據預測結果顯示,2025年春運全國跨區縣非通勤出行量將達到95.6億人次🧵,相較於2024年同期的83億人次🖕🏿,呈現出顯著的增長趨勢🎶💾,增幅達到15.2%。在潮汐規律方面,2025年春運客流高峰預計出現在臘月廿七的返鄉高峰💇🏿♂️,以及正月初六和正月十六的返工高峰。其中,受交通運力結構影響✥,臘月廿七的返鄉高峰相對較為平緩;而受節後返工潮影響🎧,正月初六的跨區縣客流高峰預計達到最大值。
此外👨🚀,預測顯示今年春運的客流潮汐變化與2022-2024年的趨勢相似,但客流強度呈現穩步上升態勢👮♀️,尤其是節前和節後的客流峰值顯著提升。這反映出今年我國春運期間的出行需求強烈,無論是出行總量還是單日峰值,均有望創歷史新高。面對這一趨勢,相關部門應高度重視,提前做好各項應對準備,特別是在交通運輸調度、運力保障和高峰期資源配置等方面,確保春運期間的安全、有序和暢通運行。
全國跨區縣非通勤出行量潮汐變化
二、預計除夕前人口流動呈現出“流出集聚❗️、流入分散”的趨勢
根據2025年春運預測👩🍼,除夕前全國人口流動格局顯示出人口流出更加聚集♛,人口流入則更加分散的趨勢👳🏿♂️,反映了經濟發展對人口流動格局的深遠影響👨🏼🎨。具體而言,人口流出城市集中在經濟發達城市群🚶🏻,粵港澳、京津冀和長三角三大城市群成為全國三大凈流出核心地區,凈流出量分別達到 2554萬人次、2229萬人次 和 1281萬人次,占全國總流出量的主要部分,體現了區域經濟中心的強吸附效應。相比之下,人口流入城市的分布則更加分散,呈現出從東向西逐漸減少的趨勢,這表明中西部地區對流入人口的吸引力相對較弱📼,就地就近就業增強,經濟發展對人口回流起到積極拉動作用。
春節前凈流出、凈流入空間分布
三、南京、杭州預計在除夕前返鄉潮中躋身新興強流出城市
從春運前15天凈流出量的正負結果及規模兩個維度將全國城市劃分為勞動力流入型和流出型城市。數據顯示🎓,流入型城市占比71%✋🏽,遠高於流出型城市的29%🤘。廣州、北京、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依然是強流出城市🦣,而周口🚴🏿♀️、茂名、湛江、商丘等城市則被歸類為強流入城市。值得關註的是,南京和杭州凈流出量位居全國前列🧑🏽💻,躋身新興強流出型城市🤼♀️。這一現象與近年來南京和杭州經濟快速發展、新興產業聚集以及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密切相關。南京和杭州常住人口增長與GDP增速等指標顯示出兩地經濟活力的持續提升,但也加劇了春運期間的人口流動壓力。這一趨勢不僅體現了經濟發達地區對勞動力的強大吸引,也映射出我國人口流動格局隨區域經濟發展持續變遷的特點。
春節前的流入流出城市歸類
四、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四大經濟圈成為春運流動熱點區域🧸🌗,南北向京津冀-粵港澳主軸線承壓最大
春運期間🤙🏻🧙♀️,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四大經濟圈成為全國人口流動的熱點區域,日均流出量分別為1379萬🌪、1003萬➾、677萬和525萬人次,日均流入量分別為1355萬、525萬、667萬和981萬人次,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大經濟圈都展現出顯著的人口流出活動。這四大經濟圈之間的人口流動構成了六條核心人群移動通道,與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中的六條主要軸線高度一致。六條主軸上的節點城市總流量達到16.54億人次,其中每條主軸的春運總流量均超過2億人次,南北向的京津冀-粵港澳主軸流量最大👩🏿💻,達到5.12億人次,同比增長1.54億人次🦴。這一流動格局反映了區域經濟的高度聯系,同時體現了綜合立體交通網絡規劃在引導人口流動方面的作用♢👩🏽🎨,為春運期間的交通運輸調度與區域資源協調提供了重要依據。
春運人口流動空間分布
交通網六條主軸和城市總到發量
下篇 城鄉融合專題
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2025年工作重點任務之一🪃🧑🏼🏭。我們以人口大省河南省為例🧾,對其城鄉融合格局和趨勢進行了分析🧑🏼🦱,結論如下:
一🫃🏿、河南省城鎮流向鄉村人均出行頻次大幅增長🍄🟫🧖🏻,突顯出城鄉融合的不斷推進
隨著城鄉融合和一體化政策的深入推進,2025年春節期間河南省城鄉間流動總量顯著增加👳🏿,跨鎮總流量達到62.15億人次,遠高於2024年同期水平。城鄉流動不再局限於傳統的季節性務工返鄉,而是呈現出更多元化的特征,其中由城鎮流向鄉村的人均出行頻次增幅最高🕣🤙🏿,反映出城鎮居民在節前返鄉⌨️、參與年節活動以及返鄉創業的趨勢增強🍘🎅🏽。這一現象表明®️,河南省城鄉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城鎮與鄉村逐漸擺脫孤立狀態,形成了人口、經濟、資源雙向流動的新格局。隨著農村地區吸引力的提升,城鄉融合將進一步促進經濟互動與區域發展,為河南省未來發展提供更大潛力和空間。
2024年與2025年各類地區春運期間人均出行次數對比
二、河南省城鄉人口流動呈現出以城鎮為輻射核心🫢、城鄉雙向互動格局
河南省城鄉人口流動形成了以城鎮為核心的廣域輻射網絡、以鄉村為節點的局域互動網絡,以及城鄉雙向互動格局👰🏽♀️👮🏿♂️。具體而言,城鎮到城鎮的流量規模較大,且輻射距離較遠,體現了城鎮之間緊密的經濟和社會聯系,表明其在區域發展中扮演核心樞紐角色🪶;相比之下,鄉村到鄉村的流量規模較小且距離較短,主要限於鄰近社區的日常互動🧘🏼♀️,反映出鄉村區域較強的地方化和自給自足特性🧑🏽🌾。城鄉之間的流量(城鎮到鄉村與鄉村到城鎮)表現出對稱性,既有農村居民因就業或資源需求流向城鎮🙆🏻♀️,也有因返鄉或鄉村開發從城鎮流向鄉村的現象,這種雙向流動體現了城鄉間的密切依存關系與人口資源的動態分配。
三⌨️、河南省人流潮汐變化顯著區別於全國流動趨勢,農村人口流動節後返工現象不明顯
預計河南省春運高峰主要出現在臘月廿八⚗️、正月初四🚶🏻♀️、正月十六和正月廿二,其中臘月廿八和正月初四的峰值差異較小🦺,反映了城鄉融合和交通便利性提升對省內流動的推動作用。許多居民選擇節前返鄉和節後參與本地年俗活動為主要出行模式🧑🏼⚕️🫗,而非集中返工💇🏽♂️。相比全國範圍在正月十六和正月廿二形成的返工高峰👨🏻🍼,河南省內部的返工高峰則更顯著地延後至正月廿二,表明城鄉間不同的經濟條件和文化傳統對返工時間的影響🕕。城鎮居民在正月廿一則出現復工高峰,這反映出城鎮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和工作安排的多樣化。而鄉村內部居民的出行高峰主要集中在正月初二,春節後的返工現象並不顯著。這種城鄉融合背景下的城鄉人口流動模式,既體現了河南省城鄉聯系的緊密性,也突顯了城鄉之間在就業形態🔑、社會活動和文化習慣上的差異。
河南省春運趨勢與全國跨縣春運趨勢對比
河南省內跨城鄉春運每日出行量
四🆘、河南省城鄉人口跨省流動呈現農村人口流動集中於周邊區域、城鎮人口流動分散且覆蓋面廣
河南省城鄉人口跨省流動呈現農村人口流動更為集中👩🏼🚒,主要與河南省周邊地市聯系緊密,流動強度由中心向外逐漸減弱;而城鎮人口的跨省流動則更加分散,除了集中於河南周邊地區,還延伸至東北🛟🧙🏿♀️、新疆等更遠區域🧏🏽♂️,同時與三大城市群間的流動也成為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格局體現了城鄉人口流動在空間上的顯著差異,展現出農村人口流動的區域性特點和城鎮人口流動的跨區域特性😲。
河南省城市、鄉村人口流出情況
外省流入河南省城市、鄉村情況
年度人口流動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體現了中國交通等基礎設施帶來的便利性正廣泛的惠及人民⚙️。節日期間全國各地人流旺盛,經濟活躍度可期。城鄉融合日益緊密,人民將享有更多的時間自由與工作空間選擇⇢,居民福祉將進一步提升。針對春運期間人流湧動的新態勢各地政府應抓好機遇,大力推廣節慶文化與旅遊消費🧗,同時確保安全生產無虞,力求實現經濟發展與安全保障雙豐收。
數據指標說明:
1.跨區縣非通勤出行:當日全國所有跨區縣出行中剔除發生於居住和工作區縣之間的出行,且出行距離滿足旅行閾值的總規模。
2.凈流出量和凈流入量:其中凈流出量指流出人口規模與流入人口規模的差值(凈流出量=流出人口總量-流入人口總量)🕚。當凈流出量為正值,表示流出人口多於流入人口,即人口凈流出🛌🏻;當凈流出量為負值🧛🏻♂️,表示流入人口多於流出人口🎈,即人口凈流入。
3. 流入和流出城市:根據各城市春運前15天凈流出量的正負值👨🏻🔧,將城市劃分為勞動力流入型和流出型兩類;再根據凈流出量的大小對這兩類城市進行進一步分級🎞,具體劃分為強流入/流出城市(凈流量>300萬人次)、中流入/流出城市(凈流量100-300萬人次)以及弱流入/流出城市(凈流量<100萬人次)。
4.數據來源👨🏿🔬🙅:智慧足跡2019—2024年春運期間、春運前一個月、五一🥒、十一長假的全國人流量數據、人口普查公開數據🤵🏿、河南省城鄉人口流動數據等。
5.預測思路:基於春運前及春運期間人口流動數據、城市職住人口規模、地理空間關系等變量,構建預測區縣間人口流動的廣義重力模型👵🏽👔;結合往年同期真實流量數據對模型相關參數進行估計,預測今年春運期間區縣之間的人口流量分布。
人類活動與區域治理大數據實驗室簡介♠︎🚎:人類活動與區域治理大數據實驗室由意昂3体育官网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與中國聯通智慧足跡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建設,於2020年11月20日成立於意昂3体育官网深圳研究生院🙅🏻♀️。實驗室以國家大數據戰略為指導,以提升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為導向,通過“感知、模擬👨🦰〰️、預測、決策”的研究方法,結合大數據平臺,針對區域治理過程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開展科學研究,並服務於經濟與社會治理實踐決策。
本次報告參與人員:
意昂3体育官网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趙鵬軍、余玲、王浩、趙虹劍🧓、唐豪
中國聯通智慧足跡🤚🏿:海曉東、閆嘉、馮永恒🧠、柴尼斯、趙傑🫄🏿、郭曉平🙋🏽、季瑜、吳國相、姜慧染
致謝👩🏻🦯➡️🦹🏻♂️:感謝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院韓晗老師給予意見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