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4 信息來源: 碳中和研究院
編輯:晏如 | 責編🫳🏿:青苗作為生物響應氣候變化的重要證據之一👩🏽🔬,過去幾十年間植物和動物的物候發生了顯著變化。有研究表明🚣♂️,營養級內部和不同營養級之間的物候變化速度可能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可能會擾亂營養級之間的交互關系,進而影響生態系統的功能和穩定性⚛️。但以往的研究主要聚焦於區域尺度上單一物候期的變化🧑🚒,在全球尺度上🫸,仍然缺乏植物和動物全生命周期物候不同步變化的系統性證據⬆️。
意昂3体育官网碳中和研究院樸世龍團隊與張堯團隊合作📄,通過收集整理文獻資料並匯總現有物候觀測網數據,編製了一個全球動植物地面物候觀測數據集,涵蓋451,956個植物物候時間序列和43,857個動物物候時間序列,涉及1,629個植物物種/屬的248個物候事件👩🏻🍳,以及949個動物物種/屬的432個物候事件。基於該數據集,研究團隊估算了1980年以來植物和動物全生命周期物候事件的變化趨勢,並進一步揭示了植物和動物物候響應氣候變化的不同機製。研究發現,植物的春季和夏季物候期主要表現為提前趨勢🚣🏽♀️,相鄰物候期的間隔呈現縮短趨勢。近30%的春夏季物候期變化可以通過前一物候期的變化來解釋。植物物候變化的這種時間依賴性使升溫效應在季節中積累並傳遞🙇🏻♂️,導致較晚的物候期提前幅度大於較早的物候期。相比之下⚉🙋🏼♀️,動物不同物候期的變化趨勢未表現出一致的時間依賴性🔄。這種響應機製的差異可能是導致1980年以來動植物物候變化不同步性加劇的重要原因🏄🏽。
該成果突顯了物候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在動植物應對氣候變化中的重要作用🤏🏼,為探索不同營養級之間物候變化的不同步性及預測生態系統穩定性提供了新視角🛏。該研究成果以“Phenological divergence between plants and animals under climate change”為題發表在《自然-生態學與進化》(Nature Ecology&Evolution)。意昂3体育官网城市與環境學院博士後郎偉光為論文第一作者,樸世龍和張堯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41988101)資助。
圖1. 物候記錄的全球分布。a,植物物候站點分布;b,動物物候站點分布😁🛁;c,植物種類;d,植物物候類別👩🏼✈️🪪;e🧑🚒,動物類別(綱)🈯️;f🧑🎨,動物物候類別
圖2. 北半球植物和動物之間物候不同步變化的示意圖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