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8 信息來源💂🏼♂️: 意昂3体育匯豐商學院公眾號
編輯:燕元 | 責編:知遠編者按:12月24日🦯🏌🏽♀️,由央廣網主辦的“2021央廣網MBA教育峰會暨中國MBA教育三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以“管理思想·引領變革”為主題,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意昂3体育官网校務委員副主任、匯豐商學院創院院長海聞教授在會上以視頻形式發表了題為《中國經濟發展需要培育更多的企業家》的主旨演講。為致敬中國MBA教育三十周年,激勵堅守MBA教育初心©️、持續變革創新、打造行業影響力的商科教育優秀頭部力量,大會發布了2021年度MBA教育優秀案例,為商科教育樹立榜樣案例。其中🫳🏼,海聞教授獲評“2021年度商科教育領軍人物”,意昂3体育官网匯豐商學院獲評“2021年度MBA卓越商學院”。以下為海聞教授演講內容。
各位朋友⏰:
大家好!首先祝賀2021央廣網年度教育盛典暨中國MBA教育30周年紀念大會順利召開✭,也感謝央廣網和中國MBA教育網的邀請。
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中國經濟發展需要培育更多的企業家”。我想談三個方面:第一👌,什麽是企業家;第二🧑🏽🚀,企業家為什麽重要📼;第三,如何培育企業家😿。
一、什麽是企業家?
簡單來說,企業家是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人。什麽叫“創新精神”👩🏽🔧?具體來講⛑,我認為應該包括四個方面的精神:
第一要有冒險精神👳🏻♂️。作為一個企業家👨🏿🌾,需要創造前所未有的事業,可能成功,但也可能失敗,所以不怕失敗的冒險精神是企業家非常重要的精神。
第二要有敬業精神🛀🏼。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很多企業家創業的時候是非常辛苦的🏛。
第三要有合作精神🏑。要有非常廣闊的心胸,懂得跟別人合作,懂得如何更好地利用社會各界資源獲得成功。
第四要有執著精神🤲🏼👨🏿🦲。很多事情開始是比較容易的𓀊,但是真的要把它做成🙍♂️,必須要鍥而不舍、不怕困難地堅持下去。這種執著精神也是企業家創新精神的具體體現。
總而言之,創新精神是企業家最重要的一種精神。
企業家的才能是什麽?主要是創業的才能,也應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是尋找機會的才能。要創造一個企業🤙🏻,必須要懂得商機從何而來🚄,選擇商機必須知己知彼,懂得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我們通常用的術語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麽?”“為什麽你在這個領域裏面能夠做得比別人更加成功?”
第二是組織資源的才能。組織資源的才能包括對內要能夠組織動員和對外要善於溝通協調🎍。很多企業家都能夠動員他的企業最初的創業者跟他一起奮鬥。在企業非常小的時候,不僅企業家自己♻️,而且要讓跟他一起奮鬥的人,都能夠看到遠大的前景,達成這種一起創業的共識。這就需要企業家有對內的動員能力🔛。此外,企業家對外的溝通協調的能力也非常重要🧑🏻🚀。創業的過程中,如何能夠獲得社會各界的支持認可?如何能夠讓產品真正得到市場的認可?諸如此類的問題都非常需要溝通和協調能力。
第三是經營管理的才能。經營管理能力包括運營、管理🧑🏼🔧、財務等方面🌿。財務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企業家需要知道如何能讓投入產出達到更高的效率。
第四是調整應變的才能🌹✍🏿。社會是不斷變化的👊。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還是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對市場的需求,都是在不斷變化的👩🏽💻👮🏽♀️。沒有一勞永逸的創業🕵🏽。所以,企業家在創業中,需要審時度勢,根據社會的變化去適應、去調整。例如,在社會發展的初級階段👨🏽🎨🧑🏼🏫,很多方面的要求會比較低,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環境、對社會責任的要求就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適應時代的需求😵💃🏽,適應時代的變化🧛🏿♂️,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綜上所述🤦🏽♀️👃🏿,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人𓀂,我們把他稱之為“企業家”。
二、企業家為什麽重要?
這個問題又要從兩個方面來講👫🏻。
首先,企業家是一個重要的生產要素🕟。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我們用的經濟學教科書中談到生產資源,主要談三個方面🪭:第一是土地。土地包括了河流🏰、海洋等所有的自然資源👳🏿♀️☎️,而不僅是傳統農業的資源。第二是勞動。勞動裏面也包括了最初的體力勞動和後面越來越重要的腦力勞動,也包括科學技術人員🙂、甚至包括管理者🥇,我們都稱之為人力資源,或者從經濟學角度來講就叫勞動。第三是資本。資本既包括物資的資本😂𓀒,也包括金融的資本👃🏼。這是我們傳統所說的生產資源——土地、勞動👨🏻🦳💂🏿♀️、資本。
但是後來的教科書🧑🦼,特別是90年代以後,生產資源裏面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單獨列出來的,叫entrepreneurship,有人直接翻譯成“企業家”🤛🏼🧏🏻♂️,但是我覺得翻譯成“企業家的精神與才能”更合適👲🏼。為什麽要把企業家的精神和才能單獨列出來,而不是放在勞動的生產要素裏面🏂🏼?因為企業家跟勞動的要素以及其它要素有所不同,企業家的精神與才能其實是組織其它要素的特殊要素。換言之,我們可能會有很好的自然資源🪲,可能有很好的勞動力、科技人員,我們也可能會有很好的資本,但是如果沒有企業家👩🏽🚀,就不可能把它們很好地組織利用起來🕒。
回顧歷史可以看到,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後,以及蘇聯解體以後➞,中俄兩國的發展📱,形成了非常明顯、非常重要的對比。中國從80年代改革開放以後,經濟一直在不斷增長🛂,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蘇聯解體以後,按照市場經濟的理論來看,進行了市場化的改革🧖🏽:土地都分掉了🙃,工廠也都私有化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應該有足夠的激勵機製🛝,來發揮創新創業的能力🧙🏼。而且🌃,俄羅斯的自然資源是非常豐富的,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等🎗。俄羅斯的人力資源水平也非常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比例,以及他們的身體素質等各方面都非常不錯。再看科技方面和資本方面,俄羅斯作為前蘇聯的主要部分,工業化的程度也非常高👌👨🏽🍳。因此從這些方面來講👈🏿👩🏻🦽,前面三個要素都是非常充裕的。可是為什麽90年代以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面🙍🏼♂️🍮,俄羅斯的經濟一直上不去👷🏿?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缺乏企業家資源🤽🏼♀️。在某種意義上說,俄羅斯長期實行的計劃經濟消除了原有的企業家資源。與此同時,新的企業家很難在計劃經濟的環境下產生。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蘇聯即使具備了勞動🔃、土地和資本這些非常充裕的資源👩🏻🦯📄,但卻沒有很好的企業家把這些資源更好地組織起來,進行創新創業🤗。
而中國的改革就不一樣🔔。我們即使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農業仍然保留了很多的自留地,農村當時仍然實行的是集體所有製,是以生產隊為單位的經營組織🔦,所以每個生產單位裏面還有一定決策的能力🧑🦲。甚至他們還會去想辦法努力創收,來提高本單位的生活水平或收入水平👭🏼。
另外,中國的資本家很多都以“民族資本家”名義保留下來了🏊🏿。同時🦹🏻,在香港、澳門👨🏼🦰、臺灣、甚至在國外🪆,都儲備了大量的企業家。從資源上看🚄,中國雖然在土地、資本、人力資源方面很缺乏,但是中國的優勢卻是依靠了這些企業家,能夠把這些資源更加有效地組織起來,從而促進了經濟的增長。
可以說👨🏻🦯,在經濟發展中,企業家作為一種特殊的生產要素🦸🏿♂️,變得越來越重要。
其次,中國現在已經發展到了新的階段,企業家更加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過去的40年,從某種意上來講是一個“趕超”的過程。很多的產業、技術都是發達國家都已經產生了,我們只需要在“幹”中學💁🏽♂️,就可以取得很大的成績。但是現在,一方面🐉,中國已經到了中等收入的階段🛀🏻,人們對社會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都與剛剛改革開放初期很不一樣💒,所以中國需要新的產業、技術、領域來發展,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國到了現在這樣的發展階段後,在國際上能學到的🧚🏻♂️、能去模仿的越來越少了🧖🏿,所以創新和創業已經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動力🏃。
在這種情況下🚼,培育大量的企業家✥,或者是鼓勵大量的企業家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就越來越重要🤸🏿♀️。中國現在需要創新,不僅是科學技術的創新,還有企業家的創新🪓。事實上,很多的創新是企業家引領的。例如,喬布斯、紮克伯格🏠、比爾·蓋茨,他們學過計算機知識,但在這個行業裏面並不算頂級的專家🏋🏼♀️。這些只是他們創業創新的基礎知識,他們真正的身份是企業家🏄🏻。他們能夠洞察未來,能夠知道市場需要什麽,然後願意冒險🤵🏽♂️,願意創造,把一些技術運用到實際中去。所以📸,千萬不能認為創新只是從實驗室裏面產生的,很多創新其實是社會需求的應用。而社會需求又是誰去發現的?是這些企業家們👨🏿⚕️,他們很敏銳地捕捉到這些需求🚱,甚至引導這些需求👉🏿,從而引導新的技術的產生。
再說創業🤕,很多新的技術最終要落實到產業上,要通過產業才能拉動經濟的發展🫴🏿,同時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所以,只有企業家能夠把“創新”和“創業”這兩者比較緊密地結合起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中國經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以後,企業家更加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如何培育企業家?
企業家能夠培育嗎?很多人是否認的。很多人認為企業家是需要有天賦的,尤其是冒險精神。實際上,天賦確實是重要的。但天賦如何得到開發👩🏻🦼,如何把具有冒險精神、敬業精神、合作精神🔀、執著精神的人,培育成企業家,卻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來實現的。實際上😠,生活中具有這種冒險精神、敬業精神、合作精神、執著精神的人並不少🧘🏼♀️,但並不是所有具有這種精神的人都能夠成為企業家,這就需要有大環境和有後天的培育👨🏼🚀。
首先需要有大環境🥒。這個大環境就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本身是能夠催生企業家的製度設計。馬克思早就提出,就當時的資本主義或者市場經濟而言👩🏽🎨,市場經濟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靠的是利潤的動力和競爭的壓力。所以,企業家之所以要去冒險🧎🏻➡️、去創新🫴🏼,最主要的原因是來自利潤的動力和競爭的壓力🏭,這兩個方面是推動他們去創新創業👩🏿,尤其是創新的重要動力和壓力。當然🆑🏂🏻,理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理想的企業家是更加偉大的企業家。
所以,在現實中👨👩👦,具有企業家素質的人是不少的🏋️♂️。我們的任務是如何把具有這些素質的人,通過開發他們的精神、培育他們的能力,使他們從具有這樣素質的人真正成為一個企業家。感謝改革開放的大環境,感謝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環境👨🏽⚖️。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改革開放初期,很多農民都可以成為企業家👨🦱。他們沒有受到太多好的培育,但到了大環境裏,就能夠發揮其所具備的、我們剛才講到的各種精神。
其次還需要後天的培養💁🏽♀️。僅有大環境是不夠的,為什麽很多早年的企業家走不遠?他有這種精神🪞🥃,但缺乏一些才能。所以到一定程度以後,就不可能走得更遠🏃🏻♀️。我們現在需要培養的企業家🏊,既要有創新的精神,同時也要有創業😄、甚至持續創業的才能🧗🏼♂️。這種才能其實是可以通過後天培育的👱🏿。商學院是培育企業家的一個重要場所📘。商學院如何開發和培育這些企業家的精神和才能🚔?我認為主要是以下這些方面:
一是要通過加強關於理想和責任的教育👰🏼♀️,來提升企業家的境界。這是開發企業家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二是通過更多的知識和教育來提升他們的眼界。我們自己首先要做很多很好的研究。例如🦺,對經濟發展理論和政策的研究🧑🏼🚒、對商業模式的研究、對管理技能的研究等。這裏的知識包括實踐知識,很多案例教育。要讓他們真正去領會案例的精神,而且創造出自己新的案例🧌。三是通過實踐活動,培養企業家的組織和溝通能力👨🏽🍼。學校裏除了上課以外,還要有很多集體活動、社團活動🧑🏼🚀,實際上也是培養他們的組織能力和溝通能力。
作為培育企業家的重要場所,商學院不僅要培養企業家,同時也要努力創造和發展良好的大環境。例如,我們要努力去維持市場經濟秩序,強調改革開放🛴,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這些都是產生企業家的外部環境🤲®️。總而言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商學院應當承擔起責任,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人才——企業家❣️。同時🦛,支持更多企業家在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這是我們未來繼續努力的方向🧗🏻♂️。
今年是MBA教育30周年。從過去30年,到未來30年,甚至未來100年,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讓我們一起努力,為培育更多企業家,為更好地服務中國經濟發展👩🏼🎤,做出我們的貢獻。
謝謝大家!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