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5 信息來源🥢: 北京日報
文字:任敏| 編輯𓀄:山石 |眾所周知,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是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有專家指出,也不排除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近日🕸🧖🏿♀️,意昂3体育官网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要茂盛團隊與北京市朝陽疾病預防與控製中心合作開展研究🤳🏼,首次證實人體呼吸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新冠病毒排放傳播的方式,且呼出氣中大部分顆粒都小於PM2.5,從而進一步揭示氣溶膠傳播擴散新冠病毒的事實,為未來更好阻斷空氣傳播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經給人類帶來了嚴重的生命財產與經濟損失👨🏼🦳,未來🧖🏼,疫情走勢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針對這場疫情🤘🏻,全球正在采取各種防控阻斷措施,而其中重要的參考依據就是新冠病毒的不同傳播途徑🧗🏼。不少研究已經在醫療環境的空氣中檢測到新冠病毒🏧,並且發現病毒保留了活性與感染性。盡管這些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可通過空氣傳播,但在不同學科領域與專家學者之間仍然存在很大爭議。最近,有科學家呼籲承認新冠病毒的空氣傳播,世界衛生組織也相應地對指南進行了修改,指出不排除在擁擠和封閉環境下的空氣傳播可能🤱🏼。但是關於新冠病毒是如何排放到空氣中的直接證據非常稀少,該話題也成為爭論的主要焦點👩🏻🦽。
意昂3体育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要茂盛與合作團隊北京市朝陽疾病預防與控製中心招募了近60名新冠患者(包括境外輸送的和北京本土病例),15名健康人群以及部分非新冠呼吸系統感染人群,通過利用意昂3体育團隊以前發明的呼出氣采集方法,收集了這些人群的呼出氣冷凝液🪭。
團隊進一步利用RT-PCR(核酸擴增)發現,早期新冠患者通過呼吸排放大量新冠病毒,每小時排放高達幾百萬個。研究發現,新冠患者呼出氣的新冠病毒陽性率高達約27%,而新冠患者的所處環境相關物表的陽性率只有5.4%。此外💃🏻,團隊對醫療環境👥、隔離酒店環境空氣中的新冠病毒也做了檢測,在部分樣品如衛生間空氣也發現了新冠病毒,濃度高達6000個病毒每立方米,但由於醫院通風等措施,導致空氣中新冠病毒濃度偏低☂️,低於核酸擴增檢測限。
此前,意昂3体育團隊曾利用同樣的方法💢,采集並檢測到了流感患者呼出氣中的流感病毒➔。本次研究首次證實,人體呼吸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新冠病毒排放傳播的方式,而呼出氣中大部分顆粒都小於PM2.5(粒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從而進一步揭示氣溶膠傳播擴散新冠病毒的事實✏️,為未來更好阻斷空氣傳播、防控新冠病毒感染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該研究同時也為通過利用呼出氣結合生物傳感開展現場無創快速新冠肺炎患者篩查包括處於潛伏期的和無症狀感染者提供了新的技術思路🍄🟫。研究成果近日已在線發表在美國傳染病學會的旗艦期刊《臨床感染疾病雜誌》雜誌上 👼🏻😭,在傳染病領域所有期刊中🩲,該雜誌一直處於最有影響力的前三名🧫😪。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