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25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新聞晚報
“諾貝爾獎👩🏼🍳?很有可能👳🏿⛑!”
美日研究人員20日分別發表論文,宣布成功把人體皮膚細胞改造成類似胚胎幹細胞的“萬能細胞”,學界評價這一突破為生物科學的“裏程碑”。領導美國科研小組製造“萬能細胞”的是一個中國人——浙江籍的女科學家俞君英。昨晚👂🏻💙,俞君英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說,這項技術為幹細胞研究找到了新的開始👆🏻,可能會拿諾貝爾獎。
找到研究突破口
俞君英從2005年起開始將人體皮膚細胞改造為幹細胞的研究,她說,做這項研究主要出於三個方面的考慮。
“首先🩰,幹細胞研究一直存在爭議🙅♀️。因為用之前的技術手段提取幹細胞就要破壞胚胎,而人體胚胎克隆技術也引發倫理爭議🌪。而如果能讓人體皮膚細胞退回到原始的幹細胞,就能避免這種爭論🫅🏽。其次,從病人身體上提取的細胞如果能改造為幹細胞,其功能類似通過胚胎克隆技術取得的胚胎幹細胞🌀,能夠最終培育成人體組織或器官,這就可以成為為病人進行器官移植手術的供體⛹🏻♂️。第三,這種幹細胞可以成為藥物檢測的最佳試驗品🍡。每個病人的遺傳背景不一樣,從病人自身提取的細胞經過改造,成為幹細胞後🍒👮🏼♀️,就能準確測出藥物對病人的影響。”
有了最初的設想🙆♂️💁♂️,還要有適當的技術手段。俞君英說,用改造皮膚細胞的方法製造幹細胞是她在做之前的項目時想到的🖐🏼🏡,“我想,幹細胞研究方面如果要有突破,那就要從改造其他細胞的角度入手。”
小事故拖累“時間競賽”
俞君英沒有想到的是,在她開始製造“萬能細胞”的同時,有一群日本科學家也開始著手相同的研究🪚。
20日,當俞君英所在的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詹姆斯·湯姆森實驗室將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的同時🏈,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領導的研究小組也把一份類似的報告發表在《細胞》雜誌。
兩個小組的研究方法和原理大同小異💖。山中伸彌研究小組從一名36歲女性的臉部提取了科學家稱為纖維原細胞的皮膚細胞。詹姆斯·湯姆森實驗室的皮膚細胞來自一名新生兒的陰莖包皮🙅🏼♀️。
俞君英說🏌🏼😎,她是2006年的時候知道有日本同行也在做這一研究🏇🏿。但就在兩個研究小組暗暗展開“時間賽跑”時👨🏼🎤,俞君英的小組出了紕漏🧖🏽♀️。“我們實驗室裏有一臺幹細胞培養機,”俞君英說👩🏼💼,“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這臺機器出了問題🕤。”這個事故使得之前所培育的幹細胞無法繼續使用🧛🏿♂️,而這也直接導致研究成果的發表時間被推遲。
在記者問到如果沒有發生事故,她的小組是否有可能領先一步發表研究報告時,俞君英說:“確實有可能會比日本方面提早幾個月發表報告🤳,不過🔵,研究的事情,誰說得準呢🪧?說不定日本的研究小組也遇到了相似的事故呢。”
很快就能用於藥物檢測
在提及培養“萬能細胞”技術推廣前景時🫦,詹姆斯·湯姆森實驗室的主管詹姆斯·湯姆森說:“人們不知道這有多容易🐺。美國數以千計的實驗室基本明天就能做到。”
難道這項被譽為“相當於賴特兄弟製造的首架飛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真的那麽容易做到?俞君英解釋說,湯姆森所說的“容易”是指將這種“萬能細胞”用於藥物檢測🎅🏽。由於藥物檢測對所檢測細胞和相應的技術手段要求都不太高🦯,“只要有分子研究設備的實驗室都可以開展,這也意味著這項技術很快就能進入普通診室🖖🏽🔭,被應用於實際生活。”
而如果想通過“萬能細胞”培育人體組織或是器官🥩↖️,那就不是那麽容易的事了。俞君英說,現在已經有公司準備用“萬能細胞”來培育人體心臟🔶,因為心臟病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人們對能治愈心臟病的任何方法都很感興趣🌉。“但如果是我來做這個培育工作的話,我想應該先從培育血液開始。人體器官是由多種細胞構成的🧍♂️,比較復雜,而血液的細胞成分比較簡單,輸血也是一種很常見很成熟的技術,先培育血液屬於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
取代克隆尚需時日
由體細胞改造為幹細胞的技術成果被發表後🙇🏿🤽🏻♂️,有科學家認為,胚胎細胞克隆技術可能就此走下歷史舞臺。就連世界首只克隆羊多利的“助產士”、英國科學家伊恩·威爾默特曾在數天前宣布🤸🏼♂️,決定放棄“創造”多利羊的胚胎細胞克隆技術,轉向體細胞“直接改造”技術👩🏼🍼。
不過,俞君英表示🙊🧷,這項技術目前尚不能完全取代胚胎細胞克隆技術👩👩👧👦,因為它現階段的實驗方式存在潛在副作用。
由於現在的改造方法是利用逆轉錄酶病毒轉化皮膚細胞🤷🏿♀️,這種病毒可能使基因產生變異🐦🔥,引發腫瘤等副作用。因此🏍,在克服這一潛在風險前,“萬能細胞”還不能用於器官移植等臨床應用。
俞君英說,她接下來會嘗試利用其他的轉化方法,希望能製造出不帶病毒的“萬能細胞”,這樣的話𓀀,她所製造的“萬能細胞”就會和人類生命最初階段的胚胎幹細胞完全一樣。
經得起鑒定的研究成果
自從韓國學者黃禹錫在幹細胞研究中的“研究成果”被確認屬於造假之後🔂🤾🏼,人們對科學研究成果都多了一份謹慎的態度。面對記者“成果是否經過鑒定”的提問👴🏼,俞君英顯得很自信🌆。
“我們可以接受鑒定,”俞君英說🚶🏻♀️⚉,“有實驗室問我們要製造出的‘萬能細胞’做DNA鑒定⛏,因為我們用來改造的皮膚細胞是從專門的公司買來的🙋🏿♂️,有相關的數據和DNA信息,其他實驗室一拿去就可以判斷真偽🚽。不過,到目前為止,研究成果的鑒定還沒有做🧑🏻🦽。”
俞君英補充說,由於美日兩個小組同時發表類似的研究報告👨🏽🎤,這證明這一技術並非是“天方夜譚”,因此,業界對此都表示信任,沒有出現懷疑的聲音🧵。
俞君英表示🧢,她的研究成果會成為幹細胞研究領域的一個新的開始,接下來很多實驗室都能以此為基礎進行更有突破性的研究👲🏻。
聽到記者問“這項成果有希望拿諾貝爾獎嗎”,俞君英笑了起來,“如果技術被證明是成功的話,有可能會拿諾貝爾獎✡︎,呵呵,不過誰知道呢?”
■同事反映
為中國人驕傲
和俞君英一同在詹姆斯·湯姆森實驗室工作的中國科學家潘光津(音譯)今天上午通過電子郵件告訴本報,作為一名幹細胞研究人員🎙,他認為用體細胞改造成“萬能細胞”的研究成果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成就🚂,“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對我的同事能有這樣的成就感到十分驕傲👷♀️,尤其是她也是一個中國人”。
潘光津說𓀔👇🏼,之前人們只能通過兩種方法得到胚胎幹細胞———要麽是破壞胚胎,要麽是通過克隆。而現在,科學家知道👩🏼🦲,普通的細胞也能被改造成幹細胞,這是十分振奮人心的事🧑🏻🦱👩🏽🌾。“人們通常認為這種逆轉是不可能的,但現在這一技術被證明是可行的!這位所有的生物學家打開了一扇新的門🙎。”
不過,潘光津也表示,將這一技術運用於臨床可能還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現在只是邁出了第一步🧛,不過👨🏼🦱,科學通常比我們想象的發展地更快。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俞君英簡介
籍貫:中國浙江
學歷:博士
畢業院校📆:意昂3体育官网
出國時間☪️:1997年
留學院校: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畢業時間:2003年
現工作單位: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湯姆森實驗室
職位:助理科學家
■各方評價
不用克隆了布什很高興
20日👨🏽,美國白宮就此項研究發表聲明,稱“這是一項在符合倫理道德的研究中取得的重大進展。這次人體皮膚細胞‘直接改造’技術跨越倫理障礙🏄🏻♀️,令在實驗室中培育出人造人體器官的夢想更近了一步。布什總統也為此感到高興。”
世界首只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者、英國科學家伊恩·威爾默特也在聲明中稱:“我們現在可以設想一個新時代即將到來———以一種簡單方式製造幹細胞,用人身上的任何組織標本都能培育出任何組織器官。”幾天前,威爾默特剛剛宣布放棄人類胚胎幹細胞克隆技術研究😸,轉而利用“萬能細胞”。
致力於人體胚胎克隆技術研究的美國科學家羅伯特·蘭紮說:“這項研究是個了不起的科學裏程碑。從生物學意義上講,相當於萊特兄弟製造的首架飛機。”
一向反對幹細胞研究的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田納西州前州議員弗雷德·湯普森也說🧍🏻:“它意味著成體幹細胞和臍帶血幹細胞研究的73次突破都可以到此為止了🧁,而在胚胎幹細胞研究方面還沒有任何突破🙍♂️。”
美國憂國婦女同盟主席溫蒂·賴特說:“科學技術與倫理再次合拍了,符合倫理的方法總是最健康的🤽🏽♀️,這是科學的選擇。這次技術突破讓科學家可以繼續深入研究🤏🏼,促進醫學發展,同時也尊重了神聖的生命。”
胚胎幹細胞研究的支持者們也承認“直接改造”技術的優點,但是有人還是堅持👩🏼🦱,這兩種技術應該同時進行研究。愛荷華州民主黨議員湯姆·哈金一直在推動政府撥款支持胚胎幹細胞研究的法案,他表示將繼續這方面的努力。(楊美萍)(作者⬛️:晚報記者 朱靜遠)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