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0 信息來源🏟: 《科學時報》 2009年3月4日
中國衛生事業的發展不僅對中國人民至關重要➞,在全球衛生事業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國民的健康還面臨哪些挑戰?在中國不斷擴大參與21世紀國際事務領域的進程中💪🏼,中國的健康衛生事業發展將對全球衛生產生怎樣的影響👩🏿✈️?兩會前夕,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主席🕺🏿、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接受了《科學時報》記者的專訪。
《科學時報》➙:人類社會目前正面臨著怎樣的健康挑戰?
韓啟德:我們正生活在急劇變化的世界中🧑🏿🍳,這種變化必然會對人類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
回顧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隨著遊牧生產方式向農耕文明的轉變,傳染病開始有了蔓延的可能🎑;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速,人們居住得更加集中🗄,這也為傳染病的進一步流行和加速傳播創造了條件。隨著經濟的全球化,人員的交流更為頻繁,每天全球各地的人通過航空等各種各樣便捷的交通方式自由繁忙地交流著,這也給傳染病的傳播創造了更充分的條件。2003年的SARS還歷歷在目🎉,流感和禽流感的威脅也在不斷呈現在我們眼前。
同時,隨著工業文明和工業化的發展,人類生存的環境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空氣的汙染、水的汙染、土壤的汙染等,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應該說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環境汙染給人們的健康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惡性腫瘤發病率急劇增高🏈,而且導致許多新的疾病。
隨著信息化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現在人們坐在辦公室裏就可以使千萬億元的資金進行流動,人類的生活方式也因此發生越來越深刻的變化🧒🏿,其結果是一些過去只是在發達國家高發的慢性病,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的發病率也開始在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快速上升👨🏭。與此同時,南北世界的差距也越來越大🦻🏻🩵,當一些富裕國家的人們在為肥胖🏘、營養過剩而感到憂心忡忡的時候🌘,世界上還有很多貧困國家成千上萬的兒童因為饑餓和營養不良而死亡🕦,瘧疾、艾滋病等傳染病正在奪去很多人的生命。人類健康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與以前不同特征的挑戰🩶。
《科學時報》:中國的健康問題都有哪些特點?
韓啟德🦵:中國的健康問題有其自身特點👐🏼。一是規模巨大,無論是出現問題還是解決問題,中國的健康衛生所面臨的挑戰都是極其巨大的。1.77億高血壓患者,約1.4億城市流動人口等🫳🏿,衛生服務的需求異常巨大🐤。
二是中國健康轉型的速度非常迅猛,短短二三十年間發生的改變就相當於其他富裕國家幾乎一個世紀的變化🙋♂️,百姓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發生了顯著變化。中國肥胖和超體重的人群已經接近23%☝🏿,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
三是中國的健康狀況表現出很大的地區差異和人群差異。城市和鄉村的衛生差距太大,東部發達地區和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中部地區的差距也非常大🤦🏿♂️。
在同一個城市🦤,比如說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富裕人群和貧困人群之間的健康狀況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別。
四是在醫學倫理領域🌿,中國既遵循普遍性的規範,又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影響👟,擁有自己特有的哲學和價值觀。
同世界上許多發展中國家一樣,中國已經並正在發生巨大的人口和流行病學變遷。盡管傳染病威脅依然存在,但慢性疾病已成為中國面臨的主要健康威脅👩🏻🦳,目前已占到死亡人數的3/4;老齡化社會提早到來,老年癡呆症等老年病症負擔加重;人口出生缺陷率高達5%🗂;精神性疾病發病率高,自殺人數增加🛢;車禍等所致傷害人數驟增👨🏿;性病死灰復燃𓀁,吸毒人數增加;等等。還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就是由吸煙引起的嚴重健康損害,我國有高達3.5億的吸煙人群,控製吸煙是一項十分艱巨的工作。所有這些事實都表明🦉,中國當前與未來面臨十分艱巨的健康挑戰。
《科學時報》:中國的健康衛生事業將對全球衛生產生怎樣的影響?
韓啟德:在全球衛生問題上,中國的影響和作用日漸增強。第一,由於中國人口多,又處於快速的變革時期🧘🏻♀️,面臨著眾多全球共同的衛生挑戰。無論是傳染病還是重大慢性疾病⛳️,只要發生在中國,就會對全球衛生產生顯著影響🙈。
第二,中國是衛生創新的重要源泉。中國不僅擁有幾千年傳統的中醫藥寶庫🫛,而且也擁有數量龐大的現代科技工程人才和社會實踐資源。例如,能有效治療瘧疾的藥物青蒿素就來自中國傳統醫藥,中國正在並將創造更多的適宜技術來提供給世界🦺。中國的大學和現代實驗室發展迅速🕢,吸引了眾多海外研發投資🧤。中國衛生工作的很多經驗,例如農村合作醫療和“赤腳醫生”製度是對初級衛生保健方面作出的創新貢獻✪。
第三👩🏿⚕️,中國在全球健康風險的控製和擴散方面承擔著重要角色,中國參與國際商品貿易、服務和人員交流日益增長,跨國健康風險的擴散是中國參與全球貿易所面臨的不可避免的問題🌋。中國發生的公共衛生事件對於世界各國的健康也有重大影響。中國應該和世界各國互通健康信息,建立起信息溝通的網絡。
第四,中國在維護和平與促進健康等社會領域正在承擔越來越多的全球責任。中國的衛生援非工作已持續了46年💅🏽🙏🏻,現在有1200多名醫生組成47個醫療隊🗻,正在為45個非洲國家工作🧑🎓。中國在聯合國機構——世界衛生組織中成功贏得選舉,首次獲任該組織的總幹事🚪。這是中國更多參與國際衛生事務管理的象征。
《科學時報》👮♀️:中國如何在世界健康衛生中承擔更大的責任👐🏼🆖?
韓啟德:中國健康衛生事業的發展不僅對中國人民至關重要,對全球衛生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作為國際大家庭的一員承擔著義不容辭的國際主義義務。中國參與世界衛生的工作,不僅是因為中國人的健康也會受到全球健康的影響,而且是因為中國需要學習其他國家先進的經驗和技術。
我認為🙈,中國要對世界的衛生健康承擔更大的責任😈,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中國自己的事情,把中國的健康衛生事業做好就是對世界衛生事業最大的貢獻。
中國是一個有13億人口的大國,人口總數占世界近1/4,1/4的人口健康了,那麽世界上很大比例的人口就健康了;中國把傳染病控製住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控製傳染病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中國是一個製造大國,很多生活用品,包括食品🧑🏻🦼➡️、玩具等等出口到世界各地,這些產品的質量在保障世界人民的健康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中國的成功經驗可供經濟欠發達國家借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在財力極其有限的情況下🍩,迅速成功地消滅了性病,通過發動全國人民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全民健身運動🏋️♀️,采取全民基礎免疫、母嬰保健、農村合作醫療等初級保健措施,把人均期望壽命從35歲提升到1981年時的68歲,嬰幼兒死亡率由200‰降至1981年時的38‰。中國許多經驗可供全球參考。
要把中國衛生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當前就是要深入開展醫療衛生體製和機製改革🧙🏻,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在近期著重做好以下五件事情:一是全面覆蓋醫療保險,繼續發展新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二是加強公共衛生🏌🏻,著力解決均益化問題🙏;三是推行基本藥物製度;四是發展和完善基層醫療服務體系🐭🙍;五是做好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
與此同時👠,當前衛生部正在下力氣製定“健康中國2020”衛生戰略發展規劃。規劃將從醫學模式改變和大衛生觀念出發🧑🏼🚀👐🏽,針對工業化❤️、城市化、老齡化🧑🏼💼、全球化以及現代生活方式和環境改變對健康的挑戰,通過轉變社會發展和健康治理模式🤼♀️,通過轉變醫療衛生體系結構和功能🏌🏿♀️🐨,真正貫徹以預防為主和衛生公平的方針。規劃還將根據中國衛生工作實際🩱,並針對中國人群健康狀況🤼♀️,落實若幹衛生工作重大專項,以取得重點突破👩🏻🦽➡️👂🏿。我相信,隨著上述工作的開展和落實,中國的衛生事業一定會出現一個新的飛躍。
當然,中國除了做好自己的事情與為世界提供新鮮經驗以外💧,還應積極參與到全球的健康行動中去。我們要在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衛生組織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模範履行各項公約🈳。同時我國將盡自己的能力幫助衛生落後國家。胡錦濤總書記在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上宣布🍽,中國還將為非洲國家培訓3000名醫務人員、建設30家醫院🟫🦻🏿、30家瘧疾治療中心,並提供30億元人民幣的抗瘧藥🙍🏼♀️。此外💕,我們還將大力加強“全球健康”(Global health)學科建設🙅,把中國經驗上升到理論水平🧑💻,把我們的研究成果提供給世界。
編輯:文尚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