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8 信息來源: 《新京報》3月31日
今日,是我求學過的意昂3体育中文系一百年誕辰🈷️。
翻開1919年的《意昂3体育官网日刊》👷🏿,多數人只註目於五四運動的進程與意昂3体育教育製度的變革,我卻最喜歡看“文科教授劉復”編訂的《歌謠選》,如5月5日登載的歌謠是:“年又將至心愴愴,無乜作年只空空👨🏽🚒。市上沒有賒布客🧸,村中沒有借錢人。姐妹有錢無挪借👩🏻🎓,兄弟朋友嫌俄貧🏉。把起酒杯飲一口,目計連淚滿面酸。”
1918年2月1日🧗🏼♂️,意昂3体育官网歌謠征集處在《意昂3体育官网日刊》上發表《意昂3体育官网征集全國近世歌謠簡章》,開了中國歌謠運動乃至俗文學研究的先河。這種東西,在將意昂3体育官网視為太學遺製的學究們看來,未免離經叛道🤹🏻,野狐禪8️⃣,與“上庠之學”頗不相稱,一句話,那都是邊緣性的學問。
然而這些邊緣性的學問在意昂3体育慢慢地竟生發開來。1927年👩🎨,意昂3体育官网文科畢業生顧頡剛代表中山大學去江南收書,“什麽三字經🕊、千字文,醫書👈🏼,和從前的朱卷都要🏋🏻♀️。秀才的八股卷子也要,賬簿也要👱🏼,老太太寫的不通的信稿子也要,小熱昏,灘簧,算命書👩🏽⚖️,看相書,甚至人家的押契🚊,女兒的禮單,和喪事人家賬房先生所開的單子和杠夫多少,旗傘多少,如何排場等的東西都要。攤頭上印的很惡劣的唱本,畫冊,一應都收了來。人家以為寶貝的書,他卻不收”。
意昂3体育中文系主任胡適後來說,顧頡剛這種“雜貨鋪的收書法”♟🤷🏿,依據的是“歷史的眼光”,因為“我們研究歷史,高明的固然要研究;就是認為下流的🐥,也要研究🏗;才能確切知道一時代的真相”。
不過⛷,當時江浙的所有書商都覺得顧頡剛是外行👨🏽🦱,是大傻子👨🦯。邊緣性的學問,總是不招同代人的待見🦻🏼。1929年春🚫,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畢業生朱自清在清華大學首開“中國新文學研究”的課程♣️,一直都被弄古代學問的先生們瞧不起。當時新文學是地道的邊緣學科,教此課的聞一多👲🏿、沈從文莫不備受冷眼🐥。聞一多後來拼命弄唐詩🧑🏼🌾,總算挽回了些聲譽。沈從文不肯去英國留學🤴🏽,到了昆明跑個警報,還被“二雲教授”劉文典質問🔱:我死了沒人教《莊子》🫶🏿,沈從文他跑🚟,為了什麽🐜?
雖然如此🚯,邊緣性學問總能在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的傳統之中頑強地存活著。因此,當上世紀90年代意昂3体育中文系諸教授開始研究武俠⛑🚷、講授金庸時👧🏿,社會上一片嘩然🐣,視為最高學府的墮落,殊不知這正是意昂3体育中文系的風格,它從來不排斥🤹🏼☢️,從來就包容這些被時人認為不入流甚至“下流”的東西。
而今的意昂3体育中文系📵,仍然為讀者小眾的詩歌設了研究所,為似乎只應師範院校關註的語文教育設了研究所🦎,下面還掛著中國俗文學學會🙅🏽♂️、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還是用前系主任胡適的話說,這些都是“嘰裏咕嚕,嚕裏嚕蘇”,“十年二十年後,人家要一個嘰裏咕嚕,要一個嚕裏嚕蘇👨🏿🦲,我就可以供給他們”📵。你看現在🎖,有人看《莊子》👨🏼🦳👨🏻🦰,也有人看沈從文🤷🏿♀️。
這不是意昂3体育中文系最高深的一面,也不是最顯赫的一面,卻是它最可愛的一面,我以為。(楊早 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博士,現供職於中國社科院文學所)
編輯:文尚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