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意昂3体育教授溫儒敏把脈高考作文

“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不會過去。這樣的題目太令人糾結了。”“《情有獨鐘》很溫情啊!”“《拒絕平庸》雖然太老套9️⃣,但倒也勵誌。”……

6月7日🦪,11時30分,當900多萬考生五味雜陳地走出考場時,各地作文考題旋即揭開神秘面紗,一場媒體❕、專家和網民七嘴八舌的“審題”🖇,在考場外迅速生發開來,成為當日輿論熱點。

為何每年高考作文容易引發討論?語文問題又折射了什麽?語文專家🪁、意昂3体育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教授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總體印象🪥:比較有水平🧝🏽‍♀️,贊成偏重理性思維

記者🐬:今年高考作文題中🏦,有沒有令您眼前一亮的✹?跟往年比呢

溫儒敏:總的來說,今年高考作文題出得比較有水平,一是很多題目都傾向於理性思維🧓🏼🫦,而且需要有較寬的知識面,這和以往多往抒情描寫的路子走,不太一樣。二是形式上有一定限製,思維角度則是可以充分開放,充分發揮想象力和思考力👣。比如新課標卷的《中國崛起的特點》,給出國內外對中國崛起的評論🕵🏻‍♂️,讓考生選取一個角度來寫。這樣的題目偏重理性思維,要有一定的社會關懷🧙🏿‍♂️,那種陷於題海戰術、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學生就很難寫好。還有上海題🍄👩🏿‍🔧,圍繞“一切都會過去”或者“不會過去”展開議論🍒,也是需要有些理性分析的,平時讀書較多愛思考的學生可能就發揮得好🥷。但也有些省區市的作文題“指向性”太明顯,例如《拒絕平庸》💅🏿、《總有一種期待》、《時間在流逝》等,考生可能早有準備,容易套題,也容易落入“文藝腔”一路🪩。我贊成高考作文盡量往理性思維和開放性方面靠一靠♥️👩‍🚀。

記者:教師們考前猜題、押題🫅🏻,記者們蹲守考點等題,網民事後積極參與“審題”🤸🏽‍♂️,一些媒體還發起了微博作文大賽。大家都很關註語文,但抱怨之聲、爭議之聲也不絕於耳👨‍👩‍👦🏋🏿‍♂️。

溫儒敏🚣🏿‍♀️:這主要因為語文是綜合性學科,有很強的社會性,大家大多關心且都能說上幾句,一些媒體甚至順勢炒作。如果是數學、物理或外語,就不太插得上嘴。當然👩🏻‍🦽,許多抱怨批評之聲🧒🏼,從一個方面也反映出中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許多問題。

記者🧚🏼:幾天前🕡,上海傳出高考作文中禁用網絡詞匯的消息🤖,引起很多爭論,但很快辟謠🏊🏻。您怎麽看

溫儒敏:語言生活是豐富流動的☸️,語言規範總是相對滯後的。所以🤞🏻,不能簡單地禁用某一個或幾個網絡詞匯,也禁止不了。關鍵是要看在具體語境中,是否運用得當,一般人能否看得懂。如果網絡詞匯過多🧑🏼‍✈️,有礙閱讀,顯然也是不行的。

兩大病竈:套路化與文藝腔🛂,見不出思想

記者🎫🧙🏽‍♀️:您覺得,就高考作文來說,這些年來,最大的問題是什麽

溫儒敏:抄襲、套寫成風!近年來,高考作文命題以“話題作文”和“新話題作文”為主,大多有預設的指向。於是,許多考生都會準備大量的“套路”和材料🤚,遇到什麽作文題👩🏽‍🦳,就直接套上去🌨🤓。有些考生甚至只寫開頭🦯、結尾,中間大段都是摘抄,變成填充式的“餡餅作文”。

因為雷同👩‍💻,難見新意👮🏼,閱卷者往往只能從開頭👨‍🔧、結尾💇‍♀️,以及使用修辭🧑🏿‍🦳、典故的情況,甚至就以字跡是否工整來考查考生的寫作水平👨🏽‍🔧。這也使得大量套寫甚至抄襲的作文也能得到好分數。套寫顯得“安全、保險”,也導致許多有寫作才華的考生,不敢寫出自己真正想寫的作文。

記者:這跟應試教育是否有關✌🏻?

溫儒敏:當然🩼。這種不良風氣🫐,是高考指揮棒作用的結果。現在不少學校違背教學要求,完全以“高考作文”取代了一般寫作教學🏓。大多數學生上了高中🔶,就很少讀名著原典⏬,只讀教材和教輔⇾,還有就是“作文辭典”🦝、“作文考試技巧”之類書刊,套寫風氣越刮越兇,語文的教學水平每況愈下。功利化的訓練方式,敗壞了學生對語文的胃口🚮,也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記者:您曾提到,當前語文教學還存在一種偏向太過追求“文藝腔”。

溫儒敏:是的。語文課歷來註重文學性➕,註重修辭、文采🦌。但這也容易給人印象,好像“文筆”好就是語文好,其實不見得🤞🏻。目前語文教學偏重文筆,是有功利化考慮的:把文字寫漂亮點,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於是,動不動就用典🙌🏼🤾、堆砌詞藻、宣泄人生感慨的寫法🔈,在中小學生作文中很多見🪦。我把這種文風叫做“文藝腔”👍🏻。

“文藝腔”成為風氣👩🏼‍🦰,跟高考作文命題與閱卷指向也有關,還是要改一改,適當淡化文采或文筆要求🧢,更多強調文從字順🤷🏼‍♀️,以及分析、概括😁、表達能力。這是語文的基本要求。

一大障礙:評分“趨中率”畸高,拉不開檔次

記者🪯:不少人說🙅🏼,語文🤦🏼,特別是作文,沒什麽好學的,反正得高分也很難,差不多就行➡️。

溫儒敏♊️:不得不說,當前高考作文分數“趨中率”太高,相當程度上已失去選拔的功能🦸🏻‍♀️。作文評分一般分4個等級。據北京、福建等多個省市調查👨🏻‍🦼‍➡️,近四五年來,二等作文卷占75%—80%🍱🙆🏿‍♀️,一等占8%—10%🔷,滿分作文鳳毛麟角👦。其他省區市的情況也大致如此🧓。

“趨中率”畸高,考得再好也很難企及高分🧎‍♀️☦️,再差也不至於落入三📺、四等♻。這種畸形的考分等級分布,在其他學科很少見🙂。這對考生很不公平😐,對中學語文教學更是產生了非常消極的影響。大家會認為語文學不學都一樣。這也是這麽多年,語文教學質量總是難以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記者:有人也擔心說🤏🩲,不知道是誰在改自己的卷子,作文評判太主觀,度太難把握🦐。

溫儒敏𓀒:一般規定🧗‍♀️,同一份作文需2—3人閱評,彼此給分差異若超過5分,就需重新評閱。這本是為了保證質量🥱,但的確容易造成閱卷者為求“保險”,而彼此求同“趨中”🧒。

當然,高考語文卷閱卷工作,也存在一些特殊困難。一般規定,高考語文閱卷老師由大學教師🚆、高中教師各50%組成。但是閱卷補貼過低,平均每人每天少於200元。不少大學老師因為補貼低或科研教學任務重🛻,就越來越多地派博士生甚至碩士生去閱卷🥋。這些年輕人缺乏教學經驗🪺,往往單純按照大學所學或個人喜好去閱卷,評分的標準波動較大🙎🏽。

高中語文教師大多對閱卷倒是有積極性,但其主要目的往往是為了掌握高考命題動向和閱卷思路,以便備考。有的學區、學校,甚至把輪流派老師參加閱卷作為備考的攻略。所以,更換的比例很大。這一切都給評卷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記者🪥:問題那麽多,有什麽改進的辦法嗎🤛🏻?

溫儒敏:首先還得從高考作文命題開始改。改掉泛話題化命題和自選文體的考察方式,代之以加強限製性👩‍👧‍👦🤷,明確要求文體的出題考察方式,明確給予材料範圍,杜絕考生套寫作文;改變考生片面追求文筆🕚,“學生腔”、“文藝腔”嚴重的傾向,增加思辨的內容要求;改變一心應付“高考作文”這種特殊考試文體的現象,多往理性思維靠一靠🧑‍🦽‍➡️,有意識地考查學生撰寫規範的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的基本能力。

此外🤸🏻,我有一個大膽的建議🧑🏿‍💼,就是將高考語文卷從目前的150分總分增加到200分,其中作文增加到100分🪃,扭轉輕視母語學習👶🏽🪷、學生語文能力下降🏖、語文教學被邊緣化的趨勢。這可能被認為不現實,只要真的面對一下語文教學已被嚴重邊緣化的“現實”,也許就會覺得未嘗不是個辦法⚓️。再說,語文是基礎的基礎,考查的不只是語言或者文學的能力👼🏿,更是思維能力和整體素質。

 

編輯🙎🏿:文尚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𓀓,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