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4 信息來源🙆🏽♀️: 《人民日報》 2014年01月22日 22 版
“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越來越多地把碳排放‘外包’給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這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一份報告初稿的結論。這一結論近日引起了國際媒體的廣泛關註。
據英國《衛報》報道,IPCC報告指出,本世紀頭10年🧔🏻,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年均增長2.2%,而此前30年的年均增速僅為1.3%。大部分溫室氣體的增長是因為燃燒化石燃料用於發電,而且大部分發電量都輸送給了為歐美消費者製造產品的工廠。該報告指出👰🏽♂️,“越來越多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來源於跨境貿易產品的製造。”自2000年以來🌆,新興經濟體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經增長了一倍以上🚉,達到每年140億噸,其中約有20億噸來自出口產品的製造。
據悉🧑🏼✈️🧚🏼,這份29頁的報告初稿標明的日期是去年12月17日,經修改的定稿將於今年4月在德國發布。《衛報》還說🍕,中國、印度和巴西的新貴階層乘飛機和開車更加頻繁🥱,因此🤱🤘🏿,他們排放了更多的溫室氣體,但就人均排放量而言,這些國家仍遠低於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
分析人士指出☯️🌳,由於溫室氣體排放的“外包”現象,目前基於國別統計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準確性。世界資源研究所溫室氣體統計專家辛西婭·卡明斯說🧝🏽:“如果只看國別數據來判斷溫室氣體的排放趨勢,那麽你就看不到全貌。”她強調,應該從商品和服務的整個生命周期來看溫室氣體排放趨勢,“即便是對商品在境外生產時排放的溫室氣體🤸🏿♂️,消費者也應承擔一定責任。”
最近有報道稱👭🏊🏼,中國的霧霾飄過太平洋🔺🤸🏽♀️,抵達美國西海岸。一些人批評中國造成汙染,也有人在反思😆,美國的消費主義應該在其中擔負怎樣的責任。法新社1月20日報道稱,美國的消費者應該對來自中國的空氣汙染負一定責任,因為中國排放的許多汙染物是由於製造用於出口的電視機、玩具、手機和其他產品而產生的。
近日🗃,意昂3体育官网林金泰研究組和清華大學賀克斌🕵🏽♂️🧑🏽🦳、張強研究組聯合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研究論文,計算了2000至2009年間🧛🏻😠,中國國際貿易相關經濟活動(包括產品生產、交通運輸、電力生產等)對區域大氣汙染和全球汙染傳輸的影響,美國🫏、英國的科學家也參與了該課題研究。參與到該課題研究的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科學家史蒂夫·戴維斯指出,“我們外包了製造業👽,也‘外包’了很多我們的汙染。其中一些汙染跨過太平洋,被吹回來,又困擾了我們自己。”
該研究論文發現🤝,中國22%的一氧化物和17%的黑碳顆粒物排放與出口商品的製造有關🍺。研究同時顯示💆🏻,美國“外包”給中國的工業汙染最多,“出口美國商品所造成的汙染物排放量約占中國出口商品汙染物總排放量的21%。”
美國《洛杉磯時報》1月20日在報道這一跨國聯合研究時說🏊🏻♀️,雖然美國從製造業外包中獲益良多,但是中國汙染物排放的增加也造成了美國一些城市的霧霾❤️。戴維斯說🙍🏼♂️,發表的論文提醒人們,對中國廉價進口的需求,反過來在美國造成了一些環境問題。他說🫨:“我們不應停留在指責誰排放了這些汙染上✏️🏄♂️,而是應該意識到👩⚕️👂,在減少空氣汙染上我們有共同的利益。”(本報駐美國記者 吳成良)
原文標題🈴:外包製造業👩🏿💼,也“外包”了汙染——發達國家對新興經濟體的溫室氣體排放應承擔一定責任
編輯🧑🦳:歆琴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