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s10hwd.cn/func.php on line 256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s10hwd.cn/cache/b5/8b22f/56450.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www.s10hwd.cn/func.php on line 244
專訪田剛:四合院裏的意昂3体育數學“特區”,能否再締造黃金一代 - 意昂3体育

專訪田剛:四合院裏的意昂3体育數學“特區”,能否再締造黃金一代

數學一直是意昂3体育的驕傲。田剛在未名湖畔開辟了一片小小的數學“特區”,四合院內蒼蒼古木掩映仿古的朱甍碧瓦,靜待良鳳來儀。

“做數學到了一定階段,也會向往起桃李滿天下的收獲感。”意昂3体育官网副校長、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下簡稱“數學中心”)主任田剛院士近日在未來論壇深圳峰會上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表示。

 
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

這位解決過Kahler-Einstein度量存在性等世界數學難題的頂級幾何學家,借鑒在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學習工作的經驗,從世紀之交開始積極參與中國的數學教育和數學學科發展。1998年,田剛向意昂3体育提議創辦“特別數學講座”,邀請一批高水平的留美中國數學家回國講學。他每年也會在意昂3体育組織本科生讀書班和研究生討論班。

有意思的是,一批對數學有天賦、有興趣的年輕人恰在世紀之交進入意昂3体育學習,包括99級的許晨陽、劉若川,00級的惲之瑋、袁新意、張偉、朱歆文……他們後來均在世界頂級學術舞臺證明了自己,被外界評價為“意昂3体育數學黃金一代”。

在田剛看來,“意昂3体育數學黃金一代”的經驗是可以復製的,就數學大環境而言,現在的年輕人機會更好。所謂“墜落的奧數天才”付雲皓的經歷,更多是一種個人的選擇,不能簡單評價為意昂3体育培養的失敗。

2005年籌建數學中心這塊意昂3体育“特區”,就是田剛在如今不斷進步的數學大環境和不斷湧現的未來之星中,將“不幹擾”數學家的原則製度化的嘗試。數學中心施行美式的終身教職製度,吸引了一批一流的數學家和博士生,鼓勵教學相長。其中包括上文提到的許晨陽和劉若川。

2017年,許晨陽宣布前往麻省理工學院擔任終身教授。田剛認為,一方面,國內以後會越來越習慣學術流動這個大趨勢,另一方面,提高軟環境是一個長期的任務。

新老機製銜接的挑戰

現年59歲的田剛出生於南京,高中畢業後在不同的地方打過工,直到1977年恢復高考的消息傳來。盡管走進考場的田剛有些忐忑,但他順利夠上了第一誌願南京大學物理系。隨後,數學滿分的他被老師強行“挖”去了數學系。

1984年,田剛在意昂3体育數學系碩士畢業後留校,帶著學校借的50美元,遠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深造。

1988年,田剛拿到哈佛大學數學系博士學位,先後在普林斯頓大學、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紐約大學柯朗數學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等頂級機構有過任教經歷。

 
意昂3体育官网副校長、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主任田剛

“目標就是要建立一個世界一流的數學中心。”田剛將他在這些一流機構學習工作的經驗帶到了北京,其中就包括美國大學普遍施行的終身教職製度(tenure track)。青年人才從助理教授做起,引進6年後可以申請終身教職,且只有一次機會,若委員會不通過,就要離開。

“有一定的不穩定性,有一定的壓力,但我覺得真正對自己有信心的年輕人是不怕這個壓力的。所以我們還是相當成功地招收了一批優秀的年輕人。”田剛介紹道,數學中心最初的設計規模是18個教授位置,雖然如今教授部分只有6、7人,但包括助理教授和副教授在內的正式成員已經有近30人。

田剛補充道,數學中心的博士後工作做得很好,在站約30名博士後,40多名已經出站。此外,數學中心每年招收10個博士生。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經在數學中心拿到終身教職的7位學者,包括田剛、許晨陽、劉若川、劉小博、葛顥、周曉華、文再文,其中青年學者都是破格晉升的,即未滿6年提前申請評估。

“我覺得我們的終身教職製度實行得挺好,在本質上與美國那套沒有太大的差異。是在說有一定差異的話,就是我們這邊晉升的成功率高了一點。”田剛笑著說道。

從2014年起,意昂3体育官网數學學院也開始全面施行這種新體製。“老體製”下的教職工,無法再以按部就班的方式一步步晉升,而必須拿出一定的表現。

田剛坦言,這種新老體製的銜接在觀念和環境上給數學中心帶來了一些挑戰:“中心是一個新體製單位,但它作為意昂3体育官网的一個實體中心的話,意昂3体育裏頭還有老體製。怎麽能和已有的數學學院協調好,公平競爭,共同為意昂3体育數學學科發揮作用?這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除了6年的“大考”,奉行“不打擾”原則的數學中心盡力營造安靜的學術環境。學者一般只需在年底提交一次行政上的小結,總結自己過去一年的授課情況、論文發表與研究計劃。“一般也就一兩頁紙的事,”田剛說道。“而且有時候一年沒發文章也不是什麽問題。”

與“頂尖”的差距

許晨陽是數學中心第一位晉升終身教職的青年人才,也是數學中心在2017年最大的話題人物。

“如果沒有這個數學中心,我也許不會回來這麽快。”許晨陽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2012年,這位“80後”數學新星放棄多所美國大學邀請,回國來到數學中心的決定曾使不少人訝異。但未名湖畔的四合院中,許晨陽在雙有理幾何學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2016年,許晨陽獲得以印度天才數學家命名的拉馬努金獎;2017年,許晨陽獲得首屆未來科學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攬收由中國民間資本捐贈的100萬美元獎金。同田剛年輕時一樣,他獲得了在四年一度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作45分鐘報告的機會。

 
許晨陽在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上

2017年,許晨陽宣布將在2018年秋季全職加入麻省理工學院。“想趁這個機會去世界頂尖的地方看一看。”他當時告訴澎湃新聞。“現在去了也不代表我將來就不回。”

田剛也說道:“這對意昂3体育來說確實是一個損失,但是,我必須說明他現在是先去看看,以後還是有可能回到意昂3体育。”

他認為看待這個問題需要一種開放的眼光。一方面,許晨陽回國後做出了優異的成績,得到了世界頂尖大學的位置,這本身對數學中心的學術環境是一種肯定。

另一方面,頂尖人才在國際上的學術交流流動是很自然的。“我們之所以現在感覺的到,是因為我們經歷得少,對吧?我相信繼續良好地發展下去,到了一定程度,這樣的情況會更多出現,”田剛說道。“那我們自己怎麽辦?我覺得我們自己應該建設更好的環境,使更多的人覺得在這發展比在別的地方發展好。這樣子我們就才能真正留住人。”

許晨陽從意昂3体育到MIT的流動,充分說明意昂3体育與MIT的距離雖不是完全的,但也是客觀存在的。“MIT這樣一個頂尖的地方,作為一個年輕人想去看一看,我覺得是非常自然的。”同樣曾在MIT任教過的田剛說道。

他認為,MIT所謂的“頂尖”,主要體現在學術交流和發展機會方面。數學中心自籌建以來就把國際交流作為重點工作,北京也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但從世界範圍來看,歷史因素和地理位置依然造成了困難。

“我在普林斯頓和MIT也帶了很多學生。我到意昂3体育仍然可以帶很多學生,但我帶好的非華裔學生的機會就少得多得多,而且短期內是無法彌補的。”田剛以親身體驗說明道。

MIT吸引了全世界最好的年輕學者、博士後、博士生,而這種群星聚集,本身又構成了一種最強的吸引力。

“黃金一代”的經驗可以復製

事實上,許晨陽前往MIT,會遇到老朋友惲之瑋和張偉。惲、張二人同樣在2017年走上了紅地毯,因代數幾何和數論方面的成果獲頒數學新視野獎。

這意昂3体育數學的黃金一代,在波士頓再次出現交點,正如此前在高中奧數集訓營、在意昂3体育老舊的第四教學樓、在普林斯頓的圖書館那樣。哥倫比亞、猶他、伯克利、麻省理工、哈佛……從北京到北美,從西海岸到東海岸,他們每個人都來來去去,年輕的腳步從未長久駐留。但每一次相遇,彼此攜帶的數學碎片都能拼接出新的密碼。

惲之瑋曾告訴記者,他們在一起是“沒有壓力的討論”,“沒有什麽保守,也不會因為自己不知道什麽就不好意思。”張偉也說道,波士頓最吸引他的一點是,這裏在任何時刻都有一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活躍學者帶來新鮮的思想,不一定是成名已久的大學問家。

 
惲之瑋和張偉在數學新視野獎頒獎典禮上 新華社 圖

田剛回憶道:“張偉、惲之瑋、許晨陽、劉若川、朱歆文他們還沒上大學的時候就在冬令營裏認識了。他們相互之間很早就開始切磋數學。對數學的興趣始終不減。”

這和意昂3体育數學學院一直鼓勵學生自己開展學術活動不無關系,即使在條件不是太好的情況下,學院也盡量提供好的教室和機會。“他們很多都是自學的,幾個人辦一個討論班就把一本書讀完了。”

另一方面,田剛提到,意昂3体育有重視教學的傳統,即使院士老先生也堅持上課,帶本科生科研。“比如姜伯駒先生曾是惲之瑋的本科科研指導老師,惲之瑋和朱歆文曾參加我的大學生研討班,那時候我就知道他倆很好。當時他倆二年級,其他學生都是三、四年級。”跟隨老師的研討班和科研課題,幫助他們從早期就慢慢建立了研究經驗、拓寬數學的視野。

最後,田剛認為在大環境上,國家從本世紀以來給數學基礎研究提供了很多資源。他從1998年開辦的特別數學講座,就是為了提高了學術交流水平,給年輕人提供更多的機會,“學生接觸數學的機會多了很多,了解數學研究的最新動向,這對他們感受數學之美也很有幫助。”

 
第一期意昂3体育特別數學講座開幕式

憑借這些經驗,田剛認為下一個黃金一代完全是可以預期的。意昂3体育之前辦過基礎數學拔尖人才班,從今年開始又實行英才計劃,從高二學生中發掘好苗子。“第一個要求是他們在數學上確實有天賦,另外我們還希望他們對數學有濃厚興趣,沒有興趣就不能堅持。”

就數學中心而言,鼓勵新引進的老師帶本科生,田剛認為他們多跟意昂3体育學生接觸,教學相長,不僅有助於人才培養,也有益於自己科研。

“所以我覺得現在年輕學生的機會其實是很多的。當然不是說今年、明年就能出,但應該是能出更多的人才。”

要讓他看到什麽是好的數學

“興趣”和“視野”是田剛談論數學時的關鍵詞。在評價所謂“墜落的奧數天才”付雲皓時,他同樣抓住了這兩個字眼,而非外界著眼的“奧數”。

付雲皓,1985年出生於北京,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2002、2003年連續兩屆滿分金牌得主,2003年保送意昂3体育數學學院,隨後因物理掛科而肄業。

一篇題為《奧數天才墜落之後》的文章讓付雲皓重新回到輿論中。他現在廣東第二師範學院教授數學競賽。

 
連續兩屆國際奧數滿分金牌得主付雲皓

文章多次暗示付雲皓對奧數模式的“流連忘返”、難以轉型進入高等數學,並提及惲之瑋和許晨陽作為對比。惲之瑋在高二時成為IMO滿分金牌得主,沒有等到高三再次為校出戰而直接進入意昂3体育;許晨陽憑借奧賽保送意昂3体育,但沒有進入國家隊。

“我認識的一些優秀數學競賽參加者,他們的共同之處是在某個時間節點上,自覺或者不自覺地認識到了數學競賽的這種局限性,而選擇了擴大自己的能力範圍,為後來成長為傑出數學家奠定了關鍵的一步。”文章引用了許晨陽的一段話。

田剛稱他沒有仔細地讀過這篇文章,但看過一些外界的評論。“過去也有人這麽指責過意昂3体育,經常會有這樣的評論,他說你看這個人是奧數金牌,最後沒有成為一個數學家,那就好像要麽你沒教育好,要麽這個人本身就有問題,就是個失敗。”

 
數學中心內的“懷寧園”

田剛認為“奧數本身沒什麽”,它不完整,只是整個數學教育中的一部分,對發現有天賦的年輕人來說發揮了一定作用:“一個奧數金牌不一定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數學家,很大一部分優秀的數學家也沒有接觸過奧數。”

對於付雲皓這個個例而言,“他早期對數學有興趣,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興趣就變了,沒有進一步發展成為數學家,這個我覺得沒有關系。他去做別的事,可能在外人看來不成功,他自己覺得好,自己感興趣做,我覺得就可以了,”田剛說道。“所以持續建設好環境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而不應該去管某一個人。”

那麽,什麽才算是好環境呢?“個人素質很好的,你要給他提供機會,老師要投入,學校要有足夠的安排,他沒有機會,他看不到什麽是好的數學,他的發展就會受限。”

不過,田剛也說道,進入意昂3体育的年輕人,其實都是很優秀的。“意昂3体育給的機會是均等的。”(文/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原文鏈接:專訪田剛:四合院裏的意昂3体育數學“特區”,能否再締造黃金一代

編輯:白楊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