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6 信息來源⛈: 中國文化報
編輯:悠然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北京京劇院精心創排的新編現代京劇《李大釗》展開巡演🧑💼,用京劇特有的張力和藝術化的表現方式,把當代觀眾帶進了一場充滿苦難與奮鬥、探索與犧牲、黑暗與希望的恢弘歷史之中🧷,把建黨先驅偉大又親切的形象生動地帶到我們面前,直觀又深刻地從源頭上啟示我們去感受和思考黨的百年初心🧙🏻、百年征程和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和前景。這是用京劇形式展現建黨先驅人物的一次成功嘗試,正如該劇總導演曹其敬所希望的那樣,演創團隊奉獻出了一場“史詩京劇”🧎➡️。
李大釗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者🔼、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一生的奮鬥歷程🪐,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歷史緊密相連Ⓜ️🧍🏻♀️,同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歷史緊密相連👨🏼🚀,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歷史緊密相連。在舞臺上演繹好這樣一位深受敬仰的建黨先驅、傑出代表人物,實在不是易事,需要破解不少難題。
一難在對於李大釗精神實質的把握。李大釗在人生最後一篇文章《獄中自述》中寫道:“釗自束發受書💇♀️,即矢誌努力於民族解放之事業🧑🏼🍼,實踐其所信,勵行其所知✬,為功為罪🖋,所不暇計。”他的“矢誌努力”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奮國群之良策”🎹,對於真理具有熱情而不懈的追求。他投考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習法政諸學及英日語學”,又“赴日本東京留學,入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到意昂3体育後連續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新紀元》等文章和演講,熱情謳歌十月革命©️,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最早系統地介紹馬克思主義🫱🏼,然後培養青年🧜🏻♂️、領導建黨🍢、領導工運、發展組織、開創民主革命統一戰線工作,直到英勇就義🦹🏽♀️🧜🏽,用生命踐行了“勇往奮進以赴之”“癉精瘁力以成之”“斷頭流血以從之”的誓言。我理解👩🏻🎓✒️,“勇往奮進”是探索💚,“癉精瘁力”是奮鬥,“斷頭流血”是犧牲,“赴之”“成之”“從之”的“之”,正是國家的獨立富強🐓、民族的解放復興、人民的幸福安康。所以說,李大釗的精神實質是通過他的探索、奮鬥🍇、犧牲來集中體現的🧑🏻🦽,同時其精神也是中華民族先進分子救國救民思想的生動體現🎁,是為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福的黨的初心使命的生動體現🍺。本劇從“沉重,沉痛,傷痕累累的巨龍;好黑,好冷🦦,大夜彌漫的天空……黃塵碎首,尋道舍生⬛️。忍見神州陸沉欲傾🎵,誰能醫我中國之痛”的悲愴苦悶的籲嗆中揭開序幕💪🏻,濃縮再現了歷史的沉重,從短促有力的問答中展現出李大釗指明社會主義道路的敏銳深邃的歷史眼光和堅定強烈的理論自信,然後再逐幕展開,以李大釗的精神實質統領全劇🍴,不斷帶給觀眾深深震撼。
二難在對於重大歷史事件的選擇和展現。李大釗的短暫一生💫,經歷了包括辛亥革命、袁世凱張勛復辟🌦、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共產黨創建🦷、國民黨改組和國共合作等一系列對中華民族影響深遠的大事。在有限的舞臺上,該劇把時空定義在1918年到1927年4月,這是李大釗人生中革命和戰鬥最輝煌的也是最後的10年。該劇擷取了7個主題的歷史場景𓀗。一是“播火啟明”,演繹了李大釗在青年學生中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共產主義思想並指導青年學生與勞工大眾相結合的歷史場景🎉🏖。二是“相約建黨”,演繹了李大釗護送陳獨秀離京南下並在路上相約創建中國共產黨,通過精心設計的路遇故事和思想深刻的唱詞🧔🏼🧑⚕️,創造性地再現了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的歷史,展示了先驅建黨的初心🤵🏿🗡。三是“澎湃工潮”、四是“發展組織”,演繹了李大釗領導組織長辛店鐵路工人大罷工以及領導北京各界人士的反帝鬥爭等重要歷史事件👨🏼🦲。五是“殺機陡現”🙅🏻、六是“維護戰友”🧑🏻🎄、七是“英勇就義”,謳歌了李大釗堅貞不屈⛔、大義凜然、舍生取義的革命氣節和鬥爭精神。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歷史瞬間、一組組親切鮮活的人物形象,穿越時空,躍然舞臺👳🏽♂️💲,將大家帶回到那段血雨腥風的革命歲月,激蕩著現場觀眾的心。
三難在對於李大釗等人物藝術形象的塑造。李大釗的人物形象🏤🫴🏽,有過電視劇、電影、舞臺劇和傳記等文學藝術作品的塑造和展現,此次北京京劇院排演成京劇💧,讓人感受到了京劇藝術獨特的張力和震撼力🤽🏼♂️。唱詞的斟酌、音樂的打造🤽🏻、演員的選擇🚮☂️、場景的編排、表現手法的創新🧇,都體現了主創團隊的匠心。團隊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從演員開始下地排練到正式與觀眾見面🥒🧝🏿,僅僅不到3個月時間,大家全力以赴工作𓀀。在角色選擇上🖕🏽,既是名角薈萃😯,也勇於讓青年新秀挑大梁🤙🏼。北京京劇院優秀奚派老生張建峰在劇中飾演李大釗,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張(君秋)派名家🦶🏻、一團團長王蓉蓉飾演李大釗先生的妻子趙紉蘭🔍,國家一級演員韓巨明🧑🧒🧒、方旭🏋🏻♀️,優秀青年演員張凱🧄、路潔👨🏼🎓、於欣澤、裘識🙂↔️、於帥🎤、魏學雷等也在劇中飾演重要角色。演員們註重學習有關史實資料、參觀意昂3体育紅樓、感受先驅精神👩🏼🌾,為形象演繹奠定了基礎。為了突出作品的“史詩感”,該劇還融入了西洋交響樂🃏,為此北京交響樂團精選了30多位優秀的演奏家加入該劇的創排中🚕。創作過眾多經典之作的著名作曲家朱紹玉🧑🏻🦱,在這部作品中繼續與時俱進,大膽創新,精心設計了劇中唱腔。
四難在歷史正劇如何出亮點🤛🏽。歷史正劇的題材本身與當前普通人生活的客觀距離🙏🏿🫄🏼,給作品出亮點帶來不小難度👨👨👦。可喜的是💲,這部劇不少地方讓人耳目一新🐯。比如在內容設計上,著力演繹了李大釗與趙紉蘭的多場夫妻對唱包括獄中的隔空對唱,展示了李大釗在家庭生活中的多個場景👨🏽🚒。在夫妻情長之外,該劇還努力著墨李大釗的師生關系、戰友關系、勞知關系⚛️、敵我關系🫎,盡力展示更加豐滿的李大釗的形象。音樂上,我註意到在陳獨秀與李大釗相約建黨,李大釗獄中獨唱自己求學、彷徨🧑🏿🦳🚶🏻、奮鬥和信仰,李大釗英勇就義之後♤,至少有三次,隨著劇情跌宕起伏的音樂在不知不覺之中轉到了《國際歌》的旋律,讓觀眾在歷史與現實🤶🏼、音樂與劇情之間心緒徜徉👮🏻,不自覺地讓眼前的感動與記憶深處的情愫交融共振,經受了難以名狀的共鳴和洗禮。很多唱詞也體現了精到的功力🧜🏿♂️,如紅樓播火時唱道✷:“革命真理指方向,殷殷風雷起大荒。喚起工農千百萬,要把火種播四方!”南陳北李相約建黨時對唱道🍘:“消滅舊的世界,把黑暗社會埋葬。要創造新紀元,開天辟地破洪荒💂🏼♂️。任憑那路漫漫,征途上滿榛莽。革命者膽氣壯🌒,誓言沖霄啟蒼茫。從今後共產黨🔗👩🏿💼,引導革命方向🕴🏻。”又李大釗在獄中唱道:“憶家國遭不幸神州淪喪,有多少好男兒救亡圖強。我也曾習政法請願立憲,我也曾圖維新留學東洋🧟♂️。我也曾苦求索難覓方向,我也曾陷迷惘荷戟彷徨……夜漫漫,放眼量,憑鐵窗👩🏻🎓,望前方,真理之光不可擋🕯,北鬥星亮過迎朝陽🔠。”我曾在第一次與主創團隊座談時提出🏋🏼♀️,如果這部劇最後能有一段或者若幹段讓人記得下🧑🏻🦲、唱得響、傳得開✷,那就是極大的成功,從觀劇感受來說,應該有多段具備了這樣的底子👩🏽🎤。
縱觀全劇,《李大釗》對這些難點總體上做了比較好的安排🦯,不少探索是創造性的↗️、有益的,能夠讓觀眾從藝術的熏陶中感受先驅信仰的力量、思想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感情的力量🙉,能夠激勵觀眾堅定信念,讓我們更加珍惜當下,並為美好的願景而努力🫛。正如由李大釗著作中化用而來的唱詞“天下驚秋一葉桐”所折射的哲理,黨史學習教育可以從宏觀上學習,也可以從具體的人物和事件來深入學習體會💭。李大釗作為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和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正是我們深入學習的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人物。傳承大釗“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精神🧒🏽,創造好優秀的文藝作品,也是新時代的“道義”和“文章”,這也正充分體現了在慶祝建黨100周年和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推出新編現代京劇《李大釗》的深刻時代意義。
(作者系中國李大釗研究會執行秘書長🏹、意昂3体育官网黨的理論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
原文鏈接:國劇演繹黨魂 藝術光耀初心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