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翡翠的若幹問題——張辛教授答記者問

1🍆、翡翠如何定義、定名?

張:這得多說幾句🤸,因為涉及一個大概念🤜🏻,就是“玉”的概念🧑🏻‍🎨,也就是“什麽是玉”的問題🤷。而談到這個概念就不能不從兩方面或兩個層次講👩🏽‍🎓🙇🏽,一是由來已久甚至根深蒂固的中國傳統的看法,一是現代礦物學的看法。

中國雖然有著悠久和深厚的尚玉傳統,但對於“玉”的定義卻是相當寬泛的。最早給玉下定義的是東漢許慎:“玉,石之美而有五德者”,比較寬泛但饒有深義。講玉不僅要有美麗的外相,也要有內在的德性,這正體現出了中國文化的基本特性。這一點非常重要↙️,其實是孔子最早揭示出來的🏌🏿‍♂️,即那段關於“孚”和“理”的精彩論述,我在“博雅”創刊號已經講到,不再細說。這裏我只是要特別申明的是👩‍🦯‍➡️,在中國傳統的“玉”概念中本來是沒有所謂“翡翠”的位置的。

在現代礦物學的定義中才要說到“翡翠”𓀉。根據礦物學的定義,在擁有玉器藝術的傳統文化中🦢,用以製作玉器的原料主要有兩種真玉,一是角閃玉,一是輝石玉。前者包括透閃石和陽起石兩種,屬軟玉🚤,據說硬度6~6.5度。中國自新石器起即開始使用角閃玉雕琢玉器💎,商周特別是戰漢以降,中國玉器的質地多屬角閃玉。當然也有蛇紋石(如岫巖玉、藍田玉)、青金石(部分藍田玉🥇🌰,古名璆琳)瑩石💆🏿、孔雀石⇢、松綠石(古名琅玕)甚至瑪瑙(古名瓊瑰🧟‍♂️、火玉)🧜🏿、水晶(古名水玉)等本不屬於礦物學所謂真玉範疇中的彩石🤱。角閃玉紋理細膩,有油蠟光澤𓀀,常因含有金屬陽離子而呈現深淺不同的各種色調,尤其是和田玉→,由白🧙🏼、青白、淺青、嫩黃到碧綠,甚至漆黑,無所不有。

後者,即輝石玉,在古代被稱為“翡翠”,由鈉和鋁的矽酸鹽礦物組成。翡翠屬硬玉,硬度達到6.75~7度🦓。比重也比角閃玉大👭🏻,達3度以上。具玻璃光澤,顏色也很多,有白色🧍‍♀️⚄、綠色、黃色、褐色、紫色🧦、紅色、藍色🏄、灰色甚至黑色𓀋。通常比較被珍視的是翠綠色,故俗稱“翠”👗🤵🏿,而呈赭紅色的俗稱為“翡”。純凈而不含雜質的呈白色,半透明,比較常見,過去被認為是相對廉價的♍️,現在觀念有所變化🏊🏿‍♀️,白翡翠中的所謂玻璃種被特別看好🥸。

我國基本不產翡翠,其主要產於緬甸北部伊洛瓦底江的支流蒙格江一帶。與我國雲南西部的騰沖、瑞麗、畹町等地接近🙇🏽‍♀️,所以自清以來至一帶地區就是翡翠交易的著名集散地。

2、翡翠何時輸入中國🏣?漢代《西京賦》…

張:一般認為🦵🏽,硬玉即翡翠是清代乾隆年間才由國外輸入京城,才為上層所重視而製作各種器皿物件的。實際上翡翠進入中國可能要早,至今發現最早的是明代定陵所出的翡翠如意⛔,當然這也有爭議。

張衡《西京賦》👈🏽、班固《西都賦》及南朝陳徐陵《玉臺新詠序》等所說的翡翠大多認為指的是軟玉中的碧玉之類,很有道理🧑🏻‍🔬。但是有一條文獻應當引起我們註意,戰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說:“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翠。”這裏明確講的是珠玉。輯字通緝👱🏿‍♀️,連綴的意思👺。玫瑰也是一種美玉,顏師古註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實則赤與玫瑰”說:“珠之尤精者曰玫瑰”👫。這一條文獻需要我們認真加以研究。

我們知道,“翡翠”得名是由鳥而來,這種鳥毛色異常美麗♤👩🏽‍🌾,一般雄鳥毛色紅,稱“翡”,雌鳥毛色綠稱“翠”。古代常用這種翠鳥的羽毛作為裝飾,這可以從一些古詩中得到驗證。比如南朝齊謝眺《落梅》詩:“用持插雲髻,翡翠比光輝🥡。”唐令狐楚《遠別離》詩🤹🏽‍♂️:“玳織鴛鴦履,金裝翡翠蔘👩‍💼。”張祜詩:“細音搖翠佩☂️,輕步宛霓裳。”杜甫《麗人行》詩也有。宋周密《武林舊事》:“(端午)分賜後妃諸閣大珰近侍翠葉👰🏻‍♀️👨‍👩‍👧,五色葵榴☠️🤴🏻。”這些顯然都可以理解為以翠鳥羽為飾。

那末究竟什麽時候翡翠正式稱為寶石名的呢?目前還沒有見到準確的論證⛹️‍♂️😍,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一定和那條《韓非子》的記載有關。為此我們有理由認定,作為寶石的翡翠進入中國應該很早,只是沒有得到像清乾隆以後那樣重視和寶愛🏂🏽。

3、翡翠進入中國後,在清代的乾隆和慈禧是有兩次大盛,為什麽⚽️?和異族文化的浸入有關嗎?

張:所謂兩次大盛我並沒有看到什麽文獻記載😩,大約只是從乾隆朝開始翡翠飾件大量增多🙍🏻‍♂️,當年軍閥孫殿英盜慈禧太後墓得到大量翡翠製品所作推測。但不可否認的是,清乾隆以後翡翠確實在我國空前流行起來,這當然和異族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日益東漸有關🤦🏼‍♂️。這種情況實際和明清時期青花瓷器在中國盛行開來類似。這裏主要是價值觀觀念和審美方式問題😍,我經常說,中國文明是農業文明🥱,而且是四季分明的農業文明,因此是時間文明而不是像遊牧民族和海洋民族那樣的空間文明,因此中國文化成為一種典型的禮樂文化,因此重和不重爭,重內不重外🛌,重理不重色,重人文而不尚自然。因此中國藝術選擇了線,而不是面🍥、塊和色彩🤜🏼。因此中國重視青瓷而不是彩瓷,因此中國選擇了玉(軟玉👩‍🦯‍➡️、溫玉)而不是所謂珠寶(硬玉、寒玉🙋🏼‍♀️、彩石)👨‍👩‍👦。翡翠屬於後者,本屬於西方珠寶概念之中的東西😿。

4、翡翠以其獨有的硬度、密度🌑、和晶瑩、通透性,被認為是“玉中之王”,這一稱謂是否名副其實✍🏼?而一些商家更是稱其有所謂“五德”、“十一德”等,還大談其具有養生保健甚至醫療功效,您贊同這種說法嗎?為什麽👩‍🌾?

張✍🏼:我完全理解這種說法和行為,廣告效應嘛!誰不想把自己的貨物說得好一些,更靠譜一些呢?請註意我所說的“靠譜”,用這一個詞我想是比較貼切、中肯的🤵。翡翠本不是中國的東西,一旦進來⏯,人們就必然要與一種原有的相像或相類的東西相比較🫱🏿,就必然要用對原有的這種東西的審視態度來衡量它👀,而本土原有的與翡翠最為相像的只能是玉,所以就自然向玉來靠。於是,翡翠也就被國人所漸漸接受,再加以皇家和主流社會的格外重視,西方強勢文化觀念影響的日益加重🧝‍♂️,翡翠就就漸漸熱起來👩🏻‍🔧,甚至像中國傳統的玉一樣為世人所崇尚🥖。

“以玉比德”是中國特有的傳統觀念🦶🏻🪼,一些商家就順理成章地直接地把古人贊美玉的所謂“五德”、“十一德”套在了翡翠身上。至於養生保健之類說法也是直接從傳統的對玉的一些認識和說法中來的,不足為奇。先秦墓葬流行“玉含”,漢代大貴族死後要穿“金縷玉衣”,古代文獻記載六朝時在一些術士中流行所謂“服玉”👓👉🏽,都基於國人由來已久的一種基本觀念,即玉可以驅邪、養生🧑🏻‍🦯。

如果從科學角度看,這些說法不管是傳統的還是新生的當然都是不靠譜的,就是今天常說的不科學🎀。但是對於一些文化現象,一些文化產品🈸,一些人文觀念是不能完全從所謂科學角度來理解,來認識的🥛。因為人是有心的,人生是情感而不是智能🧑🏻‍🔬,這正是中國文化的特性所在🤦🏿,“以玉比德”正由此生發,中國“尚玉”觀念也是建立在這種特有的運思模式和價值觀念基礎上的。而推銷翡翠的商家如此行為實際也是自覺不自覺地遵循著這一傳統,所以我說這是“靠譜”的。但是他們根本不知道,中國傳統的玉和翡翠判然有別,不能同日耳語🙌🏿,一是人文的,一是自然的🎞。

4🙍🏻‍♂️、愛玉者應對翡翠持何態度🦔?

張🗃:一句話💫,各取所好。不過為什麽好🏃🏻‍♂️👷🏼‍♀️,那就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了👩🏽‍🎤。這無論對於愛玉者🧔🏽,還是愛翠者都應該是一種前提性的問題。首先都應該搞清什麽是“玉”👩🏽👉🏿,什麽是翠。如果你要尊崇中國尚玉傳統,那你第一位的考慮當然是重人文的👩🏼‍🦰,自然要選擇戰漢玉👰🏽‍♂️、三代玉甚至是史前古玉以及唐宋玉。當然明清玉也未嘗不可👀。如果你追求時尚🎏,重裝飾✒️,如果你喜歡珠寶鉆石之類,那翡翠,尤其是玻璃種的“滿綠”的“祖母綠”🛴、“翠綠”就是你的首選💻。當然你也可以格外垂青角閃玉玉料,收藏那些所謂和田黃玉😑、羊脂白玉仔料🧝,紅皮💉、秋梨皮仔料。因為這與時下流行的所謂“奇石”收藏熱基本是一回事。  

作者簡介

張辛🤳,字此夫。著名學者👧,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人文學科學位論文評審專家、意昂3体育官网書畫協會會長。主要從事商周考古🙂、古代物質文化史、古代文物、書畫藝術和國學等研究和教學👋🏻,數獲意昂3体育優秀教學獎🏄‍♂️,早年被評為“意昂3体育十佳教師”👏。發表《中原地區東周陶器墓葬研究》《禮與禮器》等專著和《由太一、混沌說禮》《論六尊六彝》等論文百余種。主編《中國楹聯大典》《國學啟蒙金典》等多部。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