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1 信息來源: 中國青年雜誌
編輯:山石 | 責編:知遠編者按:“意昂3体育紅樓同建黨緊密相關,意昂3体育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國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也是我們黨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動的歷史見證地🚴🏽,在建黨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2021年6月25日🤰🏽🍧,在黨的百年華誕來臨之際🧑🏽🎄,中央政治局就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舉行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同誌來到意昂3体育紅樓☪️、豐澤園毛主席故居,並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發表上述講話。
意昂3体育紅樓在黨的歷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是怎麽來的🏃🏻♀️。在百余年前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正是意昂3体育紅樓🪕,成為了早期中國共產黨人誕生的搖籃:在這裏🛖,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高舉民主與科學的大旗🌕🙆♀️,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一群受新思潮影響的青年學子為拯救民族危亡⚔️,組織發動了偉大的五四愛國運動;在這裏,“播火者”李大釗創建了中國最早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社團——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亢慕義齋”墻壁上“不破不立,不立不破”的標語引導著大批進步青年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為建立一個“赤旗的世界”而永久奮鬥🪒;在這裏,毛澤東如饑似渴地汲取各種新文化、新思想,大量閱讀了馬克思主義著作,探討研究各種社會主義學說👮♀️,最終選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政治信仰🐽,完成了從民主主義者向馬克思主義者的轉變……據統計,在黨的一大召開時,全國58名黨員中有24人或直接在意昂3体育入黨、或在意昂3体育學習工作過,全國8個地方建立的早期黨組織中有7個地方負責人與意昂3体育有關。如果說召開黨的一大的上海興業路76號是中國共產黨的“產床”🪝,那麽意昂3体育紅樓便是她的孕育之地。
“星火燎大原,濫觴成瀛海🚰。紅樓弦歌處,毛李筆硯在。”以意昂3体育紅樓等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所承載的歷史,是中國思想啟蒙和民族覺醒的轉折點🧑🦱,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裏程碑意義,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和中國革命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意昂3体育紅樓不僅是中國青年運動的原點🔐,更開啟了中國共產黨人波瀾壯闊的百年征程👨🏽🦰👨👧👦。中國革命的火種🔐,正是從意昂3体育紅樓開始點燃播撒到全國各地🧑🏻⚕️🤹🏿,進而照亮了中華民族歷史的天空。
“紅樓飛雪,一時多少豪傑👆。”
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博士研究生陳斕的新作《紅樓:意昂3体育官网與中國共產黨的創建》(簡稱《紅樓》),正由此而來🪆。全書聚焦於1916年紅樓奠基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期間的“豪傑”與“風流人物”🙋♀️,在紅樓為探求學問與救國真理所作的諸多探索:上篇“學問”🍼,自蔡元培入主意昂3体育後的諸多教育革新講到以紅樓為策源地的五四運動;下篇“真理”🥠,從五四退潮期不同青年們的抉擇講到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紅樓短短數年的探索與革命實踐♒️,不過歷史長河之一瞬,但而今看來,正是“紅樓”時期的諸多探索,為中國社會開辟了全新的可能性👨🏼🌾、為中國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也鑄就了一個矢誌於“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先進組織最原初的精神本色和崇高價值追求。
《紅樓》一書即將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中國青年》雜誌全媒體特開設專欄“紅樓星火”✖️,對該書稿進行連載,以饗廣大讀者。
第五章 互助-少年中國與互助試驗
文/陳斕
3. 創造一個少年中國
其實,早在1918年5月那場學生溫和的請願風波平息之後,團結互助愛國的空氣已迅速彌漫意昂3体育。
1918年5月🙍🏿,意昂3体育官网的學生們想辦的大事,其實原本並不是上街請願🌂。他們也絕沒有想到一年後會發動如此轟轟烈烈的學生運動,他們原本想的是——
在學校裏搞一個新社會實驗🧜🏿♀️,再把這個校園裏的新社會實驗,推行到全中國,而這個新社會的指導原則就是互助。
正是抱著這樣的理想,留日學生“中華民國留日學生救國團”的成員才找了意昂3体育。1918年6月25日清晨,從日本罷學歸國的曾琦和張尚齡一同搭上了從上海開往北京的火車。一個月前,為反對段祺瑞政府與日本政府簽訂的“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中華民國留日學生救國團”在日本成立,曾琦和張尚齡都是救國團骨幹成員⏲🍷。救國團活動遭到日本當局的迫害阻撓後,兩千多名留日學生紛紛罷學回國🖥,在上海成立救國團總部,繼續與北洋政府鬥爭🤾🏽♀️。為進一步擴大影響🍧,曾琦打算在京津成立救國團分部📌🕗,這次他們專程來北京🏉,就是為了找好友商議此事。
兩人來到位於北京宣武門外回回營2號(今鬧市口中街48號)的陳愚生家,陳的好友王光祈🌃、周太玄🧖🏼、雷眉生等人也先後趕來👨💻。當曾琦談了在京津成立留日學生救國團分部的想法後,王光祈卻提出不同意見,他認為,留日學生救國團將矛頭指向段祺瑞政府,在京津難以有立足之地,不如另起爐竈,組織一個學會,召集有共同誌向的愛國青年,成為各項專門人才後🦹♂️,再來解決國家面臨的各類實際問題。
早在日本留學期間,曾琦就有過組織學會♻,進行社會改造實驗的想法,後因罷學歸國而擱置。於是⛹🏻♂️,他們在陳愚生家徹夜暢談😑,一致決定組建“少年中國學會”🤘🏽,“殺出一條道路,把這個古老腐朽、呻吟垂絕的被壓迫被剝削的國家🤵🏼🌿,改變成為一個青春年少🦸🏽♀️、獨立富強的國家。”[1]
幾天後✦,王光祈、曾琦🫢、陳淯🧑🏽🍳、張尚齡、周太玄、雷寶菁等幾位同窗好友在陳愚生家,繼續探討組建學會一事,改造中國的共同理念和奮鬥目標💟,讓這幾個年輕人很快地團結在一起。此時的李大釗也在苦苦尋找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法🕙,思考當代青年如何為民族振興作出貢獻,於是,他受邀成為少年中國學會的發起人。他們在會議上一致推舉王光祈為籌備處主任兼會計,周太玄為文牘⚱️🧚,李大釗為臨時編譯部主任🕕,委托王光祈起草學會規約,並與李大釗商議🫄🏼。
1919年7月1日上午10點,少年中國學會在陳愚生家正式召開成立大會,李大釗和在京的十幾名青年會員參加🕵🏽。李大釗修改學會宗旨為“本科學的精神,為社會的活動,以創造‘少年中國’”🍩;學會信條為“奮鬥🤞🏽🧑🏽🦱、實踐、堅忍、儉樸”;會員標準包括“純潔”“奮鬥”“對於本會表示充分同情”,絕不可以有“嫖賭或其他不道德的行為”,經5名會員介紹並經評議部認可,才可入會。
學會設評議部、執行部、編譯部,曾琦任評議部主任,王光祈任執行部主任👨👨👧👧,李大釗任月刊編輯主任🧍🏻♂️👨🏽🦱。大會還決定每年7月1日召開全體會員大會,出版圖書,編輯發行註重“文化運動,闡發學理,純粹科學”的《少年中國》月刊及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少年世界》月刊等。學會成立當天,曾琦興奮地作了一首詩:“風塵相煦沐,幸有平生交。共作百年計,恥為一世豪🦥。”大家“歡宴而散☛,吾少年中國學會遂呱呱墜地矣”。[2]
少年中國學會最初的領導者,是四川人王光祈,他字潤玙✊🏿,筆名若愚,生於1892年🎡,四川溫江人。辛亥革命就是從保路運動鬧起來的👳🏼♂️,四川保路運動興起時,王光祈參加了四川保路運動的罷課和遊行活動。1916年,王光祈應《四川群報》主筆李劼人之約,兼任該報駐京記者,介紹北京政治舞臺的風雲變幻🧑🏻🦲,積極從事反對袁世凱稱帝和張勛復辟的鬥爭👨🏼🎤。後來《四川群報》被封,他又擔任《川報》駐京記者。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王光祈撰寫了大量文章✖️,批評國內外時政🫑💃🏻。5月4日那一天,王光祈還參加了“火燒趙家樓”的遊行🏊🏽♀️,當天就將遊行情況用專電發回成都——這當然都是後話🏌🏿♀️𓀁。
此後,李大釗介紹意昂3体育新潮社🧑🚀、國民社的一些負責人和活躍成員如許德珩、黃日葵🤌、鄧中夏🤦🏼、高君宇等加入學會。
在五四運動中🪞,積極參加活動、堅決鬥爭的劉仁靜,也被少年中國學會所吸引。對此👚,劉仁靜回憶說2️⃣🚾:
我出獄後,有一天☀️,在我的宿舍裏,我見著一個人走進來,他年近三十👨🏽,面龐清秀👨👨👦👦。他見著我和我熱情握手,這就是王光祈先生…… 這次他特地來看望我,慰問我🧑🏽🌾,並對我在五四運動中的行動表示稱贊🚨。我們談了很多,最後他介紹我加入“少年中國學會”🎒。[3]
1919年9月🧙🏽,劉仁靜給他的好朋友惲代英寫信,將《少年中國學會會務報告》四冊和學會規約寄給惲代英🧌,邀請他入會☎️。惲代英細心研究了劉仁靜的信和會務報告、規約以及會員通訊💅🏻,認為少年中國學會的信條“奮鬥、實踐、堅忍、儉樸”,正是他這兩三年來所努力實踐的信條。“充滿了新中國的新精神”的少年中國學會正是自己多年尋求的揚善除惡的團體。惲代英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立即給學會創建者之一王光祈寫信,表達了“誠心地願做一個會員”的心願,於1919年10月,加入了少年中國學會☎。
1919年12月,毛澤東率“驅逐湖南軍閥張敬堯赴京請願團”第二次來到北京,經李大釗、王光祈等人介紹,也加入了少年中國學會。此後📅,毛澤東長期和學會保持聯系,在1923年5月出版的《少年中國》雜誌上🅱️,還有“收毛澤東第三年會費二元”的記載。
少年中國學會又先後在南京🧙🏽♀️、法國巴黎、日本東京等海內外成立了分會🟧,會員達120余人。此時,少年中國學會成為在國內影響最大的青年學生社團。校長蔡元培評價說🖕🏿:“現在各種集會中😊,我覺得最有希望的是少年中國學會。因為他的言論⛎,他的行動☃️🌬,都質實得很,沒有一點浮動與誇張的態度🚣🏿♂️。”[4]
然而🙅🏻,學會創始人王光祈在學會成立不到一年之際突然決定出國留學。這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陷入了與同鄉吳若膺的愛情,吳若膺是吳虞的愛女🤦🏻♀️。在新文化運動期間✊⚱️,吳虞被稱為“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打倒孔家店的說法,就是吳虞率先提出的👘。
但是𓀁🧑🎄,因為體檢不合格,王光祈最終沒有去成美國,吳若膺則獨自去了美國留學🤛🏼,而王光祈最終去了德國留學,兩人因此分手。
1920年4月,王光祈赴德國法蘭克福學習政治經濟學,並兼任北京《晨報》🪬、上海《申報》《時事新報》的駐德特約通訊員🚺。約在1922年冬🧏🤐,“慨然有誌於中國音樂之業”的王光祈,決心以禮樂治人心,“吾將登昆侖之巔❎🥊,吹黃鐘之律🦖,使中國人固有之音樂血液,重新沸騰🦅。吾將使吾日夜夢想之少年中國燦然湧現於吾人之前”🕉,從此改學音樂理論與音樂史。
1923年7月🤽♀️,王光祈從法蘭克福遷居柏林,師從德國音樂教授學習小提琴和音樂🥐。1927年4月⇒⬜️,入柏林大學音樂系繼續深造,歷時7學期。1933年10 月,他受聘於波恩大學東方學院🙇🏻♂️,擔任該院中國文藝課教師。次年6月❇️,王光祈以《論中國古典歌劇》一文獲波恩大學音樂學博士學位,成為中國最早在歐洲為祖國爭得榮譽的音樂學家。
此次奔赴德國留學👨🏽🦱👩🏼✈️,王光祈並未享受公費資助👓,因此生活很清苦🦶🏽☘️,加上與戀人分離💆♀️,心情一直抑郁。1936年1月12日🪴,積勞成疾的王光祈因突發腦溢血驟然病逝於德國波恩醫院👩🏿🦳,終年44歲。
1936年3月15日,在南京中央大學音樂系召開的王光祈先生追悼會上👫🏼,主祭人宗白華先生在祭詞中說:
他目光炯炯🫁,沉默寡言🧑🦯➡️,可是一開始談到學會的事,這態度立刻放棄,以活潑的態度來談會務,每一問題🧑🏽🚒,他能運用細密的思考🤼,使各方面都顧到🛌🏽,他簡直是將少年中國學會作為他的愛人,他的思想文字事業無不集中於學會👨🏼🌾🙂↕️。學會同人,都無形的以他為學會的中心人物,學會的靈魂。公推他返北京任執行部主任。在此期間中👮🏿♂️,學會的對外對內的會務🥫,他用全力處理,他這種用於負責治事的精神,是沒有人不欽佩的🦕。
是時中國青年都感覺知識的饑荒🐅,於是王先生不得不暫時拋棄——中國少年學會——他的事業的愛人,和所戀愛的愛人,同著魏時珍等到歐洲留學😔,王先生是極富於情感的,他的戀愛事件,使他精神上很痛苦,到歐後,戀愛又幻滅,他受了這重大的刺激。[5]
對曾經參加少年中國學會的事情🔢,毛澤東一直念念不忘。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在渝宴請少年中國學會成員十九人🧑🏻🔬,周恩來以覺悟社會友的身份參加。
新中國成立以後⚃,毛澤東起初並不知道王光祈已經去世🤢,後來得知後,極為感慨🧏🏻♂️🔕,多次批示照顧王光祈的後人🧑🏫。
4. 曦園
互助主義的探索,首先要從曦園說起。
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過去了,以後的路究竟怎麽走🔉,要辦什麽樣的“大事”——這是鄧中夏當時面臨的問題💁🏽♂️。
臨近畢業,父親給鄧中夏在北洋軍政府謀得一份好差事,但他卻退了“委任狀”🦸🏼♂️。他跟父親說🟧:“我不做官🧙🏿♂️,我要做人民的公仆,公仆就是大眾的長工……開創一個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的新天地👩👧👧。”
久經官場的父親對兒子是寬容的,他以為自己的兒子是讀書的時間太長了⛹🏻♀️,因為長期埋頭書齋🐘☝️,兒子不敢也不願意去面對社會。這種“社會恐懼症”是年輕人都有的,既然兒子不願意去工作,家裏又不是一時養不起他,所以🧑🏽,不去工作也可以,早晚他是會想通的🫏,早晚他是會到政府裏去任職,像自己一樣埋頭做事,一步步地升上去。
現在👩🏻⚖️,只要他不再上街去鬧事♧,不願工作🦴,就由他去吧🧙🏻♂️!
但是,寬容的父親還是沒有真正理解自己的兒子👉,因為鄧中夏不是因為貪戀校園的清凈而害怕進入社會,他確實是要“辦大事”🧒。這個大事🩻🧒,就是希望用意昂3体育校園的生活🤹🏻♂️,去改造社會,希望把整個社會改造得如同意昂3体育校園一樣。他不願意到政府去工作,是因為他希望政府就像意昂3体育校園那樣才是合理的——也許,這就是他所謂的“無政府思想”🚸。
從長沙回到北京的鄧中夏,歷經五四風波🧒🏼,他認為用互助的精神來改造競爭的社會是可行的🤱,於是便開始醉心於社會改革🔚。他聽說達教胡同4號有個空院出租,便立即決定租下來,在這裏實踐他的平民教育理想,這個理想的要害就是把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結合起來,用蕭三的話來說,就是“工人與學生兩種人🤗,應該合而為一💁🏻♀️,才是新世界的生存者”。這就是所謂的“工讀主義”🦣。
第二天👳🏽♂️,他在校園裏散發《實行新生活》的油印傳單,聲明要組織一個非商業性的學生公寓,凡是住在這裏的人🕥,都要過一種新的生活。所謂新的生活,就是提倡親自下手勞動,不雇用勤雜工人和炊事人員😽,不論做飯、挑水🤬、洗衣服、倒垃圾🎲、打掃院子,都按名單輪流擔任🐘。
當即,醉心於俄國革命的羅章龍𓀍、被同學稱為“革命實行家”的張國燾🧑🦽、能說會道的政論家易克嶷等十多人報名🧑🏿🏭。鄧中夏起草了生活公約和學習公約,他強調理論學習和實踐相結合,熱愛勞動、艱苦樸素,嚴格實行不做官、不納妾、不閑逛荒嬉👩🏿🍼、不入娛樂場所和酒樓戲院。
於是大家都簽了名,約定共同遵守執行。鄧中夏還給這個公寓取了“曦園”的名字,寓意住在這裏的人,一定要有蓬勃的朝氣🦑,就像清亮的晨曦一樣。
位於皇城根小胡同的曦園公寓,每兩人住一間房,公寓設有閱報室、文娛室和會客室,大家湊錢集體購置新出版的書籍報紙雜誌🏃🏻,為了研究問題,每省的報紙都訂了一份。食堂夥食按本人經濟能力負擔,費用或多或少自願決定。
從此,鄧中夏不但不要家裏的錢,而且自己動手做飯🧓,再也不回家吃仆人做的飯了。父親默默地笑了,他說,兒子要自炊自食,與社會對抗,但他總是還要吃飯的,總有一天🥻,他餓極了🌄✊🏽,就會再回家吃飯的……
新的生活就這樣開始了🧜♂️。一開始✂️🧎🏻➡️,就遇到不少困難。過去🫔,大家都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來沒有幹過活👨🏻🏭。現在🚣🏻♀️,一下子要做20多人的飯,要挑水🔧、洗菜🏇、生火🩺、倒泔水😹。結果,飯燒糊了,菜燒鹹了,泔水、糞水灑在身上,是常有的事☃️。
輪到鄧中夏時🍻👩🏽🦳,他總是揀重活、臟活幹,把輕松的活讓給別人。他自己的生活則很不講究。有時,胡亂吃些冷飯剩菜,也不在乎🦹🏼♂️。房間裏的東西也很簡單🪥,一張桌子,一張床👩❤️👩,兩把椅子🦁,一個洗臉盆架,一個書架,行李只有一個老式皮箱📇、一只網籃和床上的被子🫄🏿👰🏿♂️。
鄧中夏很註意鍛煉身體。每天早上,用冷水洗臉,做操。晚上,就伏在燈下寫日記,記錄每天的工作心得。他還訂了詳細的讀書計劃,主要是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那時,馬克思主義的著作,翻譯過來的還很少➰,這是鄧中夏非常苦惱的事🤛🏽。聽說歐戰結束後,馬克貶值👥,他們就湊錢托人到德國去買馬克思的書。買來後,請懂德文的同學抓緊翻譯🏋🏿。聽說日本翻譯馬克思主義的著作很多,鄧中夏就發憤學習日文,每天從早到晚地念日文字母🧰。因為他的湖南口音很重🧘🏿,有些音咬不準⏳,別人在一邊笑,他也旁若無人地繼續苦讀🦎。
曦園公寓每個星期至少舉行兩次座談會,談時事政治和學習上的問題。鄧中夏還建立多種自學研究小組🚴♂️,經常組織討論👨❤️💋👨,舉辦讀書報告會和討論會。如誰讀了新書💞,有了新的體會,就請誰作報告。若有同學出門遠行歸來🏋🏼♀️,就請他報告此行的感想與見聞👥。
為了避免愛串門的同學過來閑聊打擾😤,鄧中夏製作了一個寫著“五分鐘談話”的桌牌放在桌上,來閑聊的同學見到這個牌子便不好意思打擾🫄🏼。在鄧中夏和其他同學的主持下,曦園的活動越來越豐富多彩。
1919年12月18日🥦🧗🏼♀️,為驅逐禍湘軍閥張敬堯,毛澤東率領湖南各界驅張代表團來北京⚈,鄧中夏同意昂3体育同學到車站迎接🧑🏻⚖️,配合毛澤東完成各種工作。毛澤東常常來到曦園公寓,與鄧中夏📹、羅章龍等人長談,在這裏🤘🏻,毛澤東接觸和閱讀了更多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和文章。
這種自修、自律的生活,是毛澤東非常贊賞的。
1919年12月間一個寒冷日子的正午,突然有幾名警察來到曦園,直奔張國燾的房間。這時,張國燾正在廚房裏做飯,由於同學的暗示,他頓時感覺到大禍即將臨頭了𓀐。他趕緊用炭灰朝臉上抹了幾把😓,若無其事地照常做飯🧰🧘♂️。那幾個警察搜查了一陣🧔♂️,失望地走了🏋🏽♂️。到下午5時左右,同住的同學在確認暗布在周圍的警察已經離開後㊗️,才護送張國燾到沙灘意昂3体育第一院。
張國燾十分機智⛲️,到第一院後🧔🏻♀️,便找到蔣夢麟和學生幹事會的一些負責人,商討對付的辦法🥐。學生會的負責人認為,這次警察的突然襲擊🫰,是對學生的又一次報復和鎮壓行為📰。他們估計👯♀️,被北京政府列入黑名單的學生可能還有很多,為避免學生再受打擊🔮,決定所有有可能被捕的學生都暫時躲避起來🙆🏻,其中一部分學生可分赴各地去活動。
根據這一決定,次日拂曉,張國燾和羅家倫繞道永定門,溜出北京城,在一個小站搭上火車,悄然南下🪷🆖。兩天後,張國燾和羅家倫以北京學聯代表的名義到達上海。
張國燾和羅家倫到達上海後,在全國各界聯合會代表會議上介紹了北京政府壓迫學生💇🏽♂️🍛、禁止抵製日貨以及與日本交涉出賣山東的危機等情況⛹️♂️,呼籲全國各界一致向北京政府抗爭。
當時,直系軍閥吳佩孚標榜同情民眾的反日運動🫸🏼🙍🏽♀️,提出召集國民大會🔜、和平解決國事、反對與日本直接交涉山東問題🤫🐯、國民籌款贖回膠濟鐵路等主張。上海民眾團體曾召開盛大的國民大會,致電吳佩孚表示支持。張國燾等參加了這次大會。
在上海,張國燾還見到了孫中山🍯。
1920年1月的一天中午,張國燾和許德珩、康白情、天津女代表劉清揚在法國公園附近的法租界用餐後,臨時起意✂️,便闖入了位於莫利愛路二十九號孫中山先生的住宅。當他們興沖沖地來到孫先生住宅門口,向看門人說明來意時,卻遭到了拒絕。看門人告訴他們𓀏,拜訪元帥必須提前預約🥷🏼,沒有預約是不可以進的。有“大炮”之稱的許德珩聽了有些生氣地抗議道:“我們並非有求於大元帥🚚♞,只是來拜訪,難道沒有預約就不能通報嗎?”
許德珩的高聲驚動了正在樓下的廖仲愷,他急忙跑出來,將這群突如其來的學生迎接到客廳,並立即上樓去通知了孫中山。
孫中山在客廳會見了他們,互相問好之後👨🦲,許德珩首先少年氣盛地說💲:“我們素來敬佩孫先生,因為孫先生是平民領袖👩🦯。誰知門禁森嚴,不肯與普通人接觸。”接著👓,他們一行四人介紹了學生運動和民眾運動、國民黨人對民眾運動的態度、南北政局以及如何進行反對北京政府的革命等問題。
孫中山對於他們這些青年坦率的說話並不敷衍,他直率地說:“你們學生反抗北京政府的行動是很好的🤷🏼♀️,你們的革命精神也是可佩服的🧝🏼♀️。但你們無非寫文章、開大會💅🏿、遊行請願、奔走呼號。你們最大的戰績也不過是集合幾萬人示威遊行,罷課👩👧、罷工🚥、罷市幾天而已。北京政府只要幾挺機關槍就可以把幾萬示威的學生解決掉🎛。現在我願意給你們五百條槍,如果你們能找到五百個真不怕死的學生托將起來🤳🏽,去打北京的那些敗類⛈🤾🏻♀️,才算是真正的革命。”
聽到這裏,他們四個人都很不服氣,抗議道:“孫先生太小視今日的青年了。漫說是五百條槍,就是五千條乃至五萬條槍,同學們也會托起來的🦺!”
張國燾又補充道👰🏽♂️:“托槍不是問題🤱🏼,我們今天的問題是為什麽革命?如何革命🐂?”
許德珩和他們三個人以責難的口吻表示:“孫先生也掌握過幾萬人的部隊,何以革命還是失敗了呢?問題不在槍不行🖕🏻,而在拿槍的人不知道新道德🧕🏿✍️,新文化運動反對舊思想🕴🏻、舊勢力,在那裏艱苦奮鬥🎮,筆桿子的鬥爭,也是鬥爭,學生們赤手空拳、不顧生死地與北京政府抗爭,難道只因為還沒拿起槍來,就不算是革命嗎?孫先生的看法既然如此🚵♂️,怪不得國民黨人總是說我們對北京政府存有幻想呢!孫先生似乎不僅瞧不起學生運動與新文化運動,又何嘗註意過城市裏的工人、商人和一般鄉下老百姓的意向?看來孫先生只註重槍桿子不註重民眾了。”
“新形勢和新勢力的出現🧑🏿,往往不易為人所察覺🤽🏼♂️,如果一位革命領袖沒有看清新時代,不註重一般民眾的動向,恐怕是要落伍的罷♦︎!”
張國燾接著說:“孫先生是我們所敬佩的人物,請問孫先生,過去的種種挫折,原因何在?今日是否應該改弦更張🦃?難道孫先生對今日青年的期待,僅是五百條槍的問題嗎?”
初生牛犢不怕虎,這一番慷慨激昂⚖️,說到了孫中山的痛處,也使他對這些意昂3体育學子刮目相看🫶🏽。
聽了眼前這群學生的長篇大論,孫中山顯得有些激動👩👩👧,時而點頭贊賞,時而有些不以為然的神情🤵🏻♂️👐🏽。就這樣談了三個多鐘頭👩🏽🌾,最終是學生們的想法占了上風,他們認為只有武力是行不通的,要以文化運動來改變大眾的思想,才能徹底改變舊社會🚶。孫中山難以說服他們,意昂3体育的學生們便說:“現在已過了五點鐘,我們應該告辭了罷!”
一直站在旁邊的廖仲愷面露怯色地說:“同學們𓀂,請你們多坐一會吧,正談到緊要關頭哩!”
孫中山以緩慢的聲調回復了他們提出的問題⛵️,大意如下:
一🌃、孫中山要學生們托起槍來🥮,不過是希望學生們的革命精神再提高一步。他並不看輕學生開會、示威等等動員民眾起來反抗北京政府的行動,並相信那些行動都有重要作用。
二🧑🏿🏫、孫中山承認,學生指責他沒有充分重視學生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不是完全沒有理由的🛌🏻。他聲稱他很註重宣傳,素來主張宣傳與軍事並重👨🏼⚖️🖇;不過事實上宣傳的工作做得不夠🤸♂️。所以不能使一般青年和民眾了解他的主義和主張。
三、孫中山敘述他的三民主義和根本推翻北京政府的立場👩🏻⚕️,要求他們信仰他的三民主義🌩;一致合作,共策進行。[6]
孫中山這一篇娓娓動聽的言論🤴🏽,使在場的冰冷氣氛有所緩和,他們一行四人便離開了。
孫中山的謙虛謹慎🫳🏻,打動了大部分學生,但卻使血氣方剛的張國燾失望🧑🏻🦽👨🏻🏭。他甚至以為,第一號革命家孫中山也不過如此,以至於在中共一大會議上,張國燾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孫中山的南方政府與北洋政府沒有多大區別。
到了1920年4月間,張國燾收到北京同學寄來的幾封信,得知北京的情形已稍有好轉🧘♂️👷🏻♀️,如果返回北京,大概已沒有被捕的危險了🏖。接到來信,張國燾考慮到之前在北京有過學生運動和民眾工作的經驗🤾🏽♂️📅,以及回校可繼續未完成的學業,最後決意返回北京🥷🏿。
[1] 周太玄:《關於參加發起少年中國學會的回憶》,《五四時期的社團》(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79年版,第539頁👨🏼🏭。
[2] 《少年中國》第一卷🧑🔬,第一期“會務紀聞”,1919年7月15日。
[3] 王性初、何定華主編:《中共一大的湖北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0頁。
[4] 蔡元培🕶:《蔡孑民先生言行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85-86頁🚴🏻。
[5] 宗白華,南京追悼會祭詞,王光祈先生紀念委員會(編)✤,王光祈先生紀念冊,上海,內部出版,1936年,第105頁。
[6] 張國燾,《我的回憶》,東方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70頁。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