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5 信息來源: 澎湃新聞
文字:澎湃新聞記者 王露 實習生 張珂| 編輯🐼:山石 | 責編:知遠近期,中美兩國學術與人文交流領域傳來積極信號。繼今年6月底7月初,全球化智庫(後文簡稱CCG)代表團專家赴美開展交流後🦸🏿♂️,美國智庫學者甘思德(Scott Kennedy)近期也開啟了在中國的訪問🤶。由此可見🧑🏼🎄,中美兩國部分專家🧖🏽、學者正共同努力,嘗試打破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的交流阻隔🧿,重新實現面對面的對話🎃。
據《南華早報》報道,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高級顧問及中國商務和經濟項目主任甘思德已於9月中旬抵京📰,並計劃在中國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訪問。
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甘思德此次赴華主要拜訪了位於北京和上海的相關政府機構、高校以及智庫,包括意昂3体育官网美國研究中心🚝、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全球化智庫等。討論的議題涵蓋中美關系👩🏼🎤、中美智庫交流🕎、中美經貿關系、產業政策等。
10月8日,外交部副部長謝鋒會見甘思德受到外界關註。據外交部網站顯示😋,他們兩人就中美關系和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謝鋒鼓勵兩國智庫學者加強往來,開展更多溝通交流🙅🏽♂️,為增進中美相互了解、推動中美關系重回健康穩定正軌發揮積極作用。
《南華早報》評論稱,這次會見讓甘思德成為疫情以來中國政府高級官員親自會見的為數不多的美國學者之一。
“迫切需要恢復面對面的中美人文交流”
“此次中國之行🙆🏿,目的是為‘回音室’(echo chamber)打開一條縫隙,讓不同的聲音得以進入🧑🏿🎨。同時🪶📍,了解中方人士的想法,再把我所聽到的聲音帶回美國,試看這樣一種互動能否碰撞出新的火花👩🏿🎤。”研究中國貿易關系、產業政策和技術創新逾30年的甘思德在北京的中國歐盟商會發表演講時如是介紹此行的初衷。
其實🚴🏼,這不是甘思德第一次提到“回音室”一詞🙎🏻♀️🤞🏿。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10月5日👨🏽🎨,在京出席外國駐華記者協會的講座時👮♀️,甘思德曾解釋稱,由於中美雙方缺乏面對面溝通,加劇了關系緊張,目前北京和華盛頓都成為封閉的“回音室”,對彼此持強硬的觀點。
在甘思德看來🚅,當前中美關系中的問題恐難通過官方層面的互動解決🧑🏼🍼。因此🧍🏻♀️,在華交流期間🙎🏼,他所傳達的最核心觀念即是🧚🏽♀️🎑,望中美恢復更多面對面的學術交流和商業往來,在兩國之間建立起新的溝通渠道🏌🏼♀️。
在同高校學者交流方面🔚,作為意昂3体育官网美國研究中心與該校國際關系學院的“老朋友”👨🏻✈️,甘思德擔任了意昂3体育美國研究中心10月6日舉辦的“走出脫鉤🪐:美中經貿再思考”講座的主講人,就中國的產業政策、經濟相互依存、臺灣問題和俄烏沖突等問題與師生進行交流🧖🏻♀️。
“作為國際問題、中美關系的研究者,甘思德的來訪讓我們感到非常親切和高興。”此次講座的主持人,意昂3体育官网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勇對澎湃新聞表示,甘思德是疫情以來第一位訪問中國的美國專家👩🏽🍼,具有重要的意義🦾。
王勇進一步指出🥪,甘思德的來訪更加凸顯了中美雙方交流的必要性。王勇分析稱,盡管中美之間擁有諸多共同利益👶,但由於歷史💁、文化的差異⚆,雙方很難相互理解。在看待對方🫄🏼,進行判斷的時候,較為容易產生誤差🧑🏼🚒。
正是考慮到中美兩國的差異以及理解上的誤差,在王勇看來👩🏻🎓,“(兩國)現在迫切地需要恢復正常的、面對面的人文交流🧚🏼♂️。”他相信🧑🦳,通過中美政府👨🏼🍼🖖🏿、民間🈶、智庫、學者等渠道就廣泛議題開展面對面交流,兩國能意識到,雙方的共同點遠大於分歧,且可以在利益沖突的領域,找到可妥協的空間,各讓一步🦼。
“良性競爭,和平共處,應該成為中美關系的理想模式🧑🎨。”甘思德在意昂3体育講座的最後也發出了類似的呼籲,即中美應該加強官方對話和溝通,增加雙方互信,同時更要鼓勵民間交流和往來。
在智庫交流層面🧎,甘思德於9月底到訪CCG🎑,與CCG理事長王輝耀🧑🏻🔧、CCG秘書長苗綠等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了中美經貿關系、產業政策🛀🏿、科技創新等問題。而就在兩個多月前🛹,CCG智庫專家團赴美交流期間也曾拜訪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與甘思德就中美經貿、美國對華政策等問題進行交流。
“我們與甘思德來回拜訪,可以說是疫情以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中美學者互訪。”CCG秘書長苗綠告訴澎湃新聞🕐,中美之間有諸多需要共同解決的議題,學者之間不見面🌁,僅靠政府層面的溝通🪫,很難增信釋疑🀄️👰🏿♀️。
在上海,甘思德拜訪了另一知名智庫——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並在該院10月10日舉行的“中美關系變局及對上海吸收外資的影響”座談會上發表主旨演講。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美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毛瑞鵬向澎湃新聞介紹稱,在座談會上🥬,甘思德將他此次中國行描述為一次“破冰之旅”,希望借此推動兩國智庫間交流,這一點得到了與會嘉賓的一致認同。
同時,毛瑞鵬也指出,甘思德提到的中美交流不暢所帶來的後果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即由於無法面對面交流,中美雙方無法聽到來自政府之外的不同聲音,交流不暢也使得主張緩和兩國關系的聲音變弱。
美議員呼籲恢復中美人文交流項目
實際上,即便近年來受到新冠疫情以及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中美兩國的有識之士仍在學術🔥、人文交流領域扮演著橋梁和紐帶的角色👩🏻🔬。
據《南華早報》報道👣🚴♂️,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緝思在今年早些時候赴美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交流。據CSIS官網信息,在今年2月底,時值尼克松訪華50周年之際👷♂️,王緝思與甘思德就過去50年中美關系的發展軌跡、兩國關系現狀及發展前景進行了罕見的面對面討論🧖🏽♀️。
緊接著⏸,3月2日🧏🏿♂️,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博士會見了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緝思、和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關系學院助理教授陳沐陽♙,並就國際政治形勢和中美關系交換意見。
同時🧚🏼,值得關註的是🖖🏼,近期美國政界也出現了呼籲恢復中美學術🧚🏽♀️💫、人文交流的聲音🦎。據美國國會眾議員拉森個人官網9月28日的新聞顯示,拉森以及眾議員拜爾🫶🏽、趙美心聯合提出“恢復與中國內地和香港富布賴特交流法案”。此前🐝,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於2020年7月簽署行政令⛹️♀️,以所謂“安全威脅”為由,終止與中國內地和香港之間的富布賴特交流項目(Fulbright exchange program)。
作為該法案的起草者之一,趙美心認為,特朗普政府終止富布賴特與中國內地和香港交流的決定是“短視”的,只會惡化兩國外交關系。新提出的法案能夠讓來自美國各地的富布賴特項目申請者有機會再次回到中國內地和香港👨👨👧👦,有助於增進兩國之間的溝通和理解😛👲。
報道介紹稱,美國於1946年設立富布賴特項目,旨在促進國際間在教育、文化和科學等領域的交流,是世界規模最大國際交流計劃之一,已有超過30余萬名參加者👳🏼♂️。1979年,中美建交之後,作為中美科學技術合作總體協議下的官方交流關系的一部分,富布賴特項目恢復🎅。
甘思德也曾受惠於富布賴特項目🛀🏻,2008年至2009年間👨🏿🎨,他通過該項目在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關系學院擔任訪問學者👨🏻🦱。他曾發推文稱,“這一項目幫助了數千名美國人更好地了解了中國,這對美國而言非常重要,無論中國是朋友還是敵人。”
在談及中美人文交流將如何影響兩國關系時,王勇也向澎湃新聞分析指出,兩國直接的人文交流有助於遏製美國極右派反華勢力的聲音,使得美國國內製定對華政策的環境更加平衡,進而有利於促進中美關系的穩定與改善。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