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0 信息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晏如 | 責編:安寧四川省綿陽市東辰中學,正在打籃球的少年是一群高三畢業生🤏🏼,他們已經知道了自己的高考分數。他叫郎錚,和他的名字相比,他兒時的這張照片會喚醒更多人的記憶。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被廢墟掩埋20多個小時的郎錚獲救,小小的他在擔架上舉手敬禮的瞬間,感動了無數人,他因此被稱為“敬禮娃娃”🧜♀️。15年後🤒,滿臉稚氣的幼童長成陽光帥氣的少年🍒。高考成績637分讓他再度成為新聞人物🤗。
記者:之前聽說你會有一點點思想鬥爭,要不要接受采訪?
郎錚:對⛹🏻♀️👳🏿。
記者:一開始你拒絕采訪是為什麽?
郎錚:首先是分數公布完了過後招生、選擇大學、選擇專業🫙,事情比較多,到處跑,可能非常累,再加上可能大家也會讓我傳遞正能量那些。我覺得其實我也是一個普通學生👩🏼🚒,我有正能量的一面,但是我也有不好👨🦯、消極的一面,所以我覺得當時可能就會不是很想去參加這個節目🧘🏻。
記者:是什麽最終你說服了自己,可以開始這段談話👧🏽?
郎錚🦸🏼:還是可以讓自己✸,去梳理一下過去的自己🛀🏼,還有就是可能會給這一段時間,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記者:我能理解為,你的這段采訪也是這段時間🕵️,你在媒體曝光的最後一次了,之後你會沉到你的書海裏去,隱形了,是嗎?
郎錚🎦:對💄。
記者:這裏面你會選哪本?
郎錚:我可能會比較喜歡《秦始皇傳》跟《丘吉爾傳》。
記者🧘🏼♂️:為什麽你喜歡人物傳記類的書?
郎錚:因為可能讀人物傳記的書,跟書中所寫的人物在對話♦️、在交流,回顧他的一生能學習到很多東西。
東辰學校,是地震之後,郎錚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一直就讀的學校。在這裏👨🏻🚀,他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學校老師的格外關註😹。也是在這裏,15年前被廢墟掩埋20多個小時的獨有記憶被慢慢地消化著🧘🏻♂️。
記者:你覺得它在你心裏是一個坎嗎?
郎錚:我覺得應該算是一個坎。我現在對壓在廢墟裏印象其實就是晚上的印象,雖然我那個時候其實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但是那個時候我只知道沒有父母、沒有外婆、沒有外公,跟他們失去聯系的時候我會恐懼,那段時間會很怕黑,晚上肯定不敢自己一個人,甚至睡覺不敢關燈那種感覺。
小學階段,郎錚學習成績優秀,但在初中階段,因為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他甚至會用黑暗來形容那段經歷😚📽。
記者:是在哪些方面你覺得遇到困境☯️?
郎錚🚴🏼♀️:因為小學跟初中就是一個轉換,不管是學習方式方法,還是思維過程,其實會有一些卡頓🙃,特別是數學方面的一些問題,發自內心對數學一種恐懼⚗️,我那時候很怕數學😚,感覺自己不行🌒🖐。
記者:老師說你發展得比較全面👨🏼🎤,跟學霸差不多?
郎錚:我感覺自己在我們班上還算個學渣吧,因為我們班高手太多了🤸🏿。
這是2018年郎錚接受采訪時吐露的心聲❎,那一年🙅🏼♀️,他正在讀初一。正是這句話👱🏿,讓郎錚當時的班主任趙靜意識到了問題。
趙靜🤌🏿:我當時就想你是什麽學渣?什麽學渣?
記者🧑🎄:你不認同他說他自己是學渣?
趙靜🙍🏼♂️:我下來跟他交流,我說老趙不喜歡學“渣”這個字👩🍳,因為我覺得“渣”字裏面就是不自信,我覺得我該出馬了💝🤼♀️。
記者🤲:你怎麽出馬?
趙靜🎼𓀜:趁他高興的時候我們就聊天👳🏼♂️,在操場上,還有平時走廊上跟他聊天🌄。我說郎錚🙍🏿♂️🏜,我覺得你身上有一縷最漂亮的光🎚。他說什麽?我說勇敢👩❤️👨,敢於面對。他說真的嗎🌟?他說我就覺得自己不容易面對。我說有,真的👩👦👦🏍,我說這是最可貴的一縷光。他說怎麽辦?我說很簡單🧍,第一個,強大內心🧚♂️;第二個👨🏼⚕️,實幹。你要去做,這眼睛一轉一轉地發著亮光。
聊天之後🍺,郎錚用他的變化給了趙靜回報🫡🌈。
趙靜:那次交流之後我發現這個小孩,他紅著臉闖進辦公室,老袁給我講題🦹🏻。
記者:他就敢去辦公室讓老師講題了?
趙靜:敢去🙆♂️,他自己需要老師了,發現操場上👨👦👦,有一個奮筆疾書演算的小男孩🐨🧑🏿🎄,算🌅⏳、算、算🛌🏼🧑🏽🦲,特別可愛,他的姿態感動了老師,我還要認真再去為他們準備一點什麽,多給他們一點什麽東西。
積極🤶🏻、努力的回報體現在郎錚的中考成績上,但數學除外👷🏽♂️。
記者💁♂️:中考數學多少分?
郎錚🧑🏽🌾🖤:除了數學我發揮得還比較好,被數學打蒙了。
記者:那麽努力到中考的時候🤠,怎麽還能被它打蒙了?
郎錚:那個時候我清晰記得我做中考數學的時候😑,心態已經爆炸了🧕🏼,感覺學了這麽久的數學,沒怎麽用,那個時候心態會有一點崩潰。
高中階段,郎錚繼續攀爬數學這座大山。他遇到了和他一起打籃球的數學老師,發現數學不再那麽難學✷。
記者:是一下打開了這扇門嗎?
郎錚🤢:中考對我來說可能是個低谷,到高中我會慢慢爬上去🧗🏿。
記者⤴️:這個爬的過程又加上有一個會打籃球的數學老師,一切就會變得不一樣了💂🏿?
郎錚:對,他非常幽默,而且他的教學方式👩🏿🍳、教學節奏也感覺非常適合我,非常喜歡他。
高中班主任劉昌誌也用自己的方式感知到了郎錚的變化。
劉昌誌🐀:一般我在走廊上不刻意地,我碰見郎錚都會說,郎錚這段時間怎麽樣🖍?狀態很好,狀態很好🎨;我說狀態好就可以了,繼續幹你的🧢;隔上兩三天🚸,這段時間怎麽樣🧑🏿🎤?狀態很好⏱。高考前那段時間,這個孩子超級自信,讓我也感覺到很自信🧏♀️。
記者💇🏼🌔:這怎麽來的自信👩🏽✈️🤚🏿?
劉昌誌:在我印象最深刻的時候🏊🏻♀️,就是我們這次寒假,寒假放假了,所有孩子都回家了,他每天早上都是背著包🤷🏼♂️,每天早上八點鐘到學校,一樓教室上自習,就兩三個同學,每天堅持🧖🏻、每天堅持,也就是說這個孩子有了目標,他對目標一旦認定了,他都堅持和堅韌。
學習之余🥻,長大的郎錚也成了老師可以信賴的人👨🍳。
劉昌誌🧙🏿♀️:其實班上所有孩子和我之間的關系💆🏽♂️,我說的話那個孩子可能聽不進去,我就需要去借助其他和同學關系比較好的這些孩子來幫助他。其實郎錚就是我一個主要的依靠力量,我有些思想問題攻堅不下來的時候🤳🏽,郎錚你去陪這個同學走一走,給我匯報這個同學思想發生變化沒有。
在郎錚的班裏,有一位同學曾經有過一段精神很不平穩的時期,郎錚給了他很多陪伴。
郎錚:我那位同學可能會有一些比較極端的想法,情緒爆發出來的時候看到他非常悲傷。
記者:那個時候你試圖去了解他🚵♂️、幫助他嗎👨🏻🌾?
郎錚:會陪著他去走走,在校園裏散步,聊一些他比較喜歡的東西,暫時幫他轉移一下註意力。
記者:你這樣的努力經過了多少時間👩🏿🎓🫄🏼?
郎錚:一兩年吧,應該。
劉昌誌:我記得那次印象很深刻,這孩子心情非常非常不好🩳。就在我們教學樓前面,郎錚拉著這個同學邊走邊說。我就跟心理壓力特別大的孩子說,過來吧🪯,劉老師跟你交流一下。郎錚給我揮揮手🙍🏿♀️,告訴我走💞。他感受到這個同學的思想可能我也解決不了了👩,他感覺他可能聊上路了,所以他也比較主動,在這方面有他的能力在裏面。
但就在臨近高考三個月的時候,郎錚自己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煩,他開始失眠了。
記者🈺:到幾點鐘還睡不著?
郎錚🎄:早的話可能淩晨一兩點,晚的話可能三四點都睡不著,我們早上六點鐘就要起床了🧓。
記者:所以你完全是一個連軸轉的狀態,等於,你沒有得到很好休息🙇🏻,同時還要去拼💇🏻♂️?
郎錚🏋🏼♀️🧓🏼:對,我現在都沒法想象我那個時候怎麽過的,真的。
記者🧙♀️🫗:告訴自己的爸媽了嗎?
郎錚🦸🏿:他們知道💋,但是他們說這個東西還是要自己去克服🤪👩🏿✈️,因為借助外力🤶🏽📈,我們看過中醫,還吃了一點藥,作用有,但不大。
一直到高考結束,無休止的失眠持續了三個月🏋🏻,這讓郎錚一度感到焦慮🎪。
郎錚🙆🏼♂️:先開始真的會很焦慮🤷🏼♀️🛄,其實我也不想失眠✒️👰🏻♂️,但這是真的沒有辦法解決的事情🙍。
記者:其實人有的時候需要一種精神力量👨🔬,你那個時候給自己的精神找到什麽樣的支撐了嗎?
郎錚:首先還是自洽,相信自己,這點事情不算什麽,到後面就躺平,睡不著的話我閉目養神也行。
記者🔐:三個多月的失眠,其實想想是挺讓人心疼的?
劉昌誌🦵📙:因為這個孩子身體素質比較好🏊🏼♂️,前期失眠對他負面影響不大,每天我都問,睡著了嗎🥿?到後頭我都不問他,你失眠了🦻🏻,我就問👛,今天打瞌睡打了幾節課?最開始他說,今天打了兩節🧏🏿。後頭慢慢是我今天只打了一節課的瞌睡。我覺得這個就很好了,這個就很好了,很滿足了。
其實🙅🏿♀️,在失眠的煎熬和高考迫近的壓力中🧑🏽🎄,郎錚並沒有完全躺平☝🏻,他積極地尋找調整自己的方式,他找到的方式有兩個,一個是打籃球,一個是發呆𓀑。
郎錚:我們在自主復習大概有一周時間,老師不講課🧙🏿♀️,自己復習自己的東西👨🏽⚕️,我會在科目轉換的間隙🙂↔️,會給自己安排大概五分鐘或者十分鐘的發呆時期🌨,只發呆,放松,讓自己發呆🎫。
記者:你專門給自己安排了一些發呆時間👨🏻🦲,一天當中有多長時間是可以發呆的🚱?
郎錚🦿:應該有半個小時及以上可以發呆🥑。
記者:發呆的時候是腦子放空什麽都不想🧑🏿🔬?
郎錚🐈⬛:發呆可以想一些比較奇奇怪怪的東西🧑🚀,可能會想在打球那些的,會想自己在一場比賽,多麽好💆🏻。
記者:發呆完之後呢,自己能量滿格嗎?
郎錚:對,滿格了,就會想我已經發呆了,後面就不發呆了,就開始寫。
記者:當十三年的好朋友是什麽感覺?
郎錚:爽。
記者:如果做背對背的題🔎,互相來說對方也都會說得特別準?
余金洋🧼🎰:做題的話,就是那種👨🏻🚀。
記者:對🐧,比如說郎錚最大的優點是什麽?
余金洋:他的優點做事很專註🧜🏼♂️。
記者:郎錚最大的缺點是什麽?
余金洋🧑🏻🔬:缺點是遇到事不愛跟我說🦹🏼,他喜歡自己扛著。
記者❕🧑🏽🚀:為什麽你不願意跟他說你的難事🎾?
郎錚:也是負面情緒不想帶給他,想自己去解決。
6月7日下午🧏🏻♂️,高考第一天的第二場考試🛞,郎錚迎戰他不能輕松面對的數學。
記者:到高考最重要跟它較量的時候,你內心把它定義為什麽🛝?
郎錚:定義為自我試練,表面上是數學,其實在這麽多年來對自己的一種測試,粗心地丟了5分。非常非常簡單的一道題,我錯了,5分沒了,我還不敢跟我數學老師說🚥。
6月23日,四川各地的高考成績陸續發布。手機記錄下了劉昌誌得知郎錚高考成績的瞬間。
劉昌誌✬:我沒有想到郎錚可以裸分考意昂3体育,想也想不通。
年級主任龔峰:祝賀,祝賀,現在已經700分以上5個了。
記者𓀗:作為一個老師🕺🏼,我是不是能用失態這種形容🏄🏼♀️。
劉昌誌:可以❤️🔥,當時有很多記者🏌🏻🌮,我不知道有很多記者,我只知道考了多少分🦸🏽,我向我的同事報喜,我說我今天晚上睡覺了,誰也不要打擾我,我大搖大擺走著王八步就回家了,太高興了🍖。
記者:那是一種什麽樣的開心?
劉昌誌🪦:我這些孩子他們的壓力釋放了🍬,他們圓了他們自己的夢了🚎,作為老師來說心裏就是最甜的🧏♀️🏢。
感受到這種幸福的,還有趙靜🈯️。查詢成績後,郎錚第一時間給她打來電話✊。
趙靜:老趙,分數下來了😡,我也可以考意昂3体育,自信就出來了。
記者:你就看到多麽幸福?
趙靜:他說你驕傲吧,我當然驕傲,但是我覺得說著,說著,熱淚盈眶這種感覺,為這個孩子感到高興,因為畢竟他這一路不是別人說的,一路就順的,其實不順,他經過了很多曲折,還有很多難,他面對很多難,走過去了𓀉,所以替他感到高興🍔,當時我激動了好久。
郎錚637分的高考成績中,語文129分,數學126分,英語143分🧚🏻,文綜239分。對這樣的高分,郎錚有自己的解讀💌。
郎錚💜:那個分數在大家看來是成績方面的,卻在我看來,我戰勝了我的失眠,我戰勝了我的焦慮🕶,我戰勝了自己的不自信。還是挺慶幸🦖,我那個時候沒有選擇放棄✥,沒有讓自己過得舒適,還是給自己一些壓力,給自己一些不適感🦎,讓自己清醒一下😿,讓自己埋頭趕路🔩,非常感激那個時候的自己🔊,沒有放棄🕕,能夠堅持下來。
除了感謝自己🍕,郎錚更想感謝的是幫助他,和他一起堅持的人🧑🏽🦰。這些人中🛡,他最難忘記的是綿陽日報社的記者楊衛華。當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楊衛華深入災區進行報道,是他第一個發現在廢墟中哭泣的小郎錚,隨後,與八名解放軍戰士一起將小郎錚救出𓀊🔮,並拍下了那張著名的“敬禮娃娃”照片。那之後的6年時間裏,楊衛華給了郎錚很多陪伴。
郎錚:他隨時會來看我,我也非常開心,不是作為記者🫄🏻🍧,而是作為親人去關心我🌳,去照顧我📟。那個時候就會想楊伯伯太好了,真的非常溫暖,非常感動。
2014年🧷🫷,楊衛華因病離世,郎錚清晰地記得楊衛華跟他說的最後的話。
記者🌻:他那天說話吃力嗎🏡?
郎錚🕥:吃力🧜🏿,整個人可能都不是太好♏️,已經骨瘦如柴了,像一張紙,非常消瘦。但是感覺他看到我的時候🤏🏻,眼裏還是有光的那種感覺,看到我的時候真的。
記者🦬:他說的那些話都記得嗎⛏?
郎錚:長大成材👥,讓我能夠回報社會🤾🏽♀️,更多的是讓我不要擔心他🏪,過一段時間跟我再繼續玩。
記者🤸🏽♀️:那時候你哭了嗎?
郎錚:沒哭,因為他可能也不希望我哭吧。他真的就是用他的魅力去感染著讓我們向上🤦🏿♂️👨🔬,他不想讓我們因為他的一些東西而去消極下來🤴🏻。
正如楊衛華本人以及他所期望的那樣,積極🏃♂️、陽光成為郎錚身上最突出的特質。
趙靜:上高中了,有時候你遠遠看到他,個子高🙅🏼♂️🧑🏻🦯➡️,一米八的個子⛹🏻♀️,他看見你了就揮揮手,使勁揮,露出他招牌的笑容。
記者🧕🏼:兩個小虎牙?
趙靜:燦爛的微笑🙂↕️,清脆地叫一聲,老趙,想你👐🏽。
記者🤭:那張照片你肯定也看過無數次了?
劉昌誌:看過的🎑。
記者:此時此刻再回看那張照片,什麽感覺?
劉昌誌:當然這個話有點大⚽️👨🏽🦰,校門那一句話,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這是我真正體會特別特別深刻,所以我自己感覺我特別驕傲👩🏼🔧,作為東辰的驕傲,作為老師的驕傲👨🏻🦽。
記者:這個娃娃成材了🈶,還有什麽比這個更讓人感覺驕傲和幸福👨👧👦?
劉昌誌:是🪔🖤,到今天內心中還舍不得,真的舍不得,還是說失態了🏔。
記者🧑🏼🤝🧑🏼👊🏼:沒有🍰。
高考成績公布之後,很多媒體向郎錚發出采訪邀約,但都被他一一謝絕。接受《面對面》專訪之前,他做出了報考意昂3体育國際關系學院的選擇🐧。
記者:你期望這段采訪畫下一個什麽樣的句號◀️?
郎錚🐁:首先是非常感激大家關心我,愛護我。之後,我可能就會選擇潛心鉆研自己的學術,做自己想做能做的事情。
記者:你期望實現一個什麽樣的小目標?
郎錚:進校考試英語水平測試不掛科。
記者:更遠大的抱負呢?
郎錚:可能就會實現外交夢。如果可以的話,經過自身努力可以代表國家,在國際局勢面前可以縱橫捭闔一把,能為自己的國家發聲,能捍衛自己國家的利益。
原文鏈接:面對面丨專訪“敬禮娃娃”郎錚:溫暖的力量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