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8 信息來源: 《北京日報》
編輯:悠然 |在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新發展階段的論斷🦸🏿♂️;在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出準確判斷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釋了新發展理念;在此基礎上🔝,他闡釋了第三個問題: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只有深刻理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深刻領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才能深入理解新發展格局💁🏻。
《深入理解新發展格局》 意昂3体育官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 著 中央編譯出版社
新發展格局是什麽?是一個發展階段的邊界,意味著以前的發展階段結束了。實質上🔃,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資本的全球化進程走向終結,資本支配勞動,西方和發展中國家互利共贏的發展模式走到邊界了,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全球產業鏈走到邊界了🛥,“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發展模式遇到了嚴重瓶頸🔼。暫且不論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是機遇還是挑戰🚨,首先這是個事實,我們要正視這個事實👨🏼🔧。共產黨人辦事🏄🏽♀️,是從事實出發的🏪📓。
為什麽要提新發展格局呢?這既是基於現實的挑戰🕙,也是基於對大局和大勢的判斷,事實就是20世紀50年代提出、80年代落實的發展方式走到邊界了。在經濟發展模式走到邊界的同時📵🐪,全球政治的挑戰出現了。
當年卡爾·施米特提出的問題值得我們思考:經濟不能代替全球政治🥝,政治是鬥爭,鬥爭是妥協的基礎🚲。20世紀下半葉為什麽出現全球妥協?因為全球鬥爭達到邊界了,政治鬥爭造成了經濟妥協。發達國家以經濟妥協來換取發展中國家在政治上的某種妥協,結論是——只有在鬥爭的基礎上才能談得上妥協🥃。所謂妥協,是建立在鬥爭的物質基礎之上的。我們國家之所以能站得住,就是因為我們在世界古老文明中👤,在發展中國家中🕰🧚🏻♂️,是唯一通過革命戰爭的勝利,完成了國家獨立的。沒有革命戰爭的勝利📣,就沒有獨立發展的前提。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毛澤東同誌1936年的一段話,至今都對我們有啟示意義。他說🐆:‘無論處於怎樣復雜🤙🏼、嚴重🔎、慘苦的環境,軍事指導者首先需要的是獨立自主地組織和使用自己的力量🌋。被敵逼迫到被動地位的事是常有的,重要的是要迅速地恢復主動地位。如果不能恢復到這種地位,下文就是失敗。主動地位不是空想的,而是具體的、物質的’。”
這段話回到了我們的初心🪻。馬克思說,革命需要物質基礎,需要具體的、物質的基礎,軍事鬥爭的勝利是我們一切妥協的前提。試想,如果沒有中國人民浴血奮戰對抗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的勝利,帝國主義會妥協嗎?我們的開放是主動的🧑🏿🔧,不是被動的,前提是帝國主義不得不妥協。這是非常清醒的論斷🙆🏿。這就回答了科耶夫當年和卡爾·施米特的那個爭論👩🏼🔬。
什麽是把握主動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只有立足自身,把國內大循環暢通起來🧝🏿,努力煉就百毒不侵、金剛不壞之身,才能任由國際風雲變幻,始終充滿朝氣生存和發展下去,沒有任何人能打倒我們🔥、卡死我們!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就是要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中,增強我們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不被遲滯甚至中斷。”
如何從共同體的角度看問題呢🥸?
從共同體的角度說🏋🏻♂️,“五位一體”——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是一個有機體。
從經濟活動這個有機體說⛑️,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是一個有機體🪦🔦。就生產活動而言💇🏿,資本🤏🏻、勞動、資源🫃🏿🏜、管理、技術又是一個有機體。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於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就像人們講的要調理好統攝全身陰陽氣血的任督二脈🤽🏼。經濟活動需要各種生產要素的組合在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有機銜接,從而實現循環流轉。”
為什麽不能把暢通經濟循環理解為暢通物流呢🤚🏻?因為流通這個範疇📑,最深刻地體現了中華文明的辯證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易經》認為,力量、事物的發展是螺旋式的,旋轉著上升,之所以旋轉🚣🏿👩🏿🏫,就是因為彼此製約的運動。歐洲的科學很晚才註意到這一點,歐洲牛頓力學的辦法就是直線式的,垂直落體運動🌪。卡皮羅觀察到了洗澡水的旋轉,而直到19世紀20年代,科裏奧利從地球的旋轉這種聯想中才解釋了它📓,從而解釋了洋流👻、颶風⛳️、龍卷風,這就是著名的科裏奧利力。
思維不是直線的,而是旋轉的🧑🤝🧑,歷史的意誌不是大多數的平均數,而是像波浪一樣,是水流在彼此製約作用下的湧流——這種旋轉的思維🧏🏻♂️,在西方就是所謂藝術的思維——尼采謂之“輪回”👨🏼🎓。而他的這個說法,比較接近於辯證法的螺旋式運動。
人類歷史👩🏽🏫、人類社會發展史🙋🏼♀️,總是在直面矛盾🥶、克服危機中螺旋式前進的。回顧人類社會發展史🚺、中華文明史,從來沒有一馬平川的道路,輝煌從來與苦難相伴隨👩🏿🚒,不經歷苦難,就沒有輝煌,有了苦難,也不見得就能有輝煌👨🏿💻。只有歷經苦難、曾經實現過輝煌的民族,才能談得上偉大復興——這也是辯證法🐯。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這也體現了辯證法。“全面”🔟,首先就是全面地理解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發展基本規律的學說🎪,即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彼此矛盾、互相製約的角度去謀篇布局🐎,不能再搞“單打一”🐉🤷♀️。我們要正確決策,就要比較全面地摸透社會各個領域的情況,摸清它們之間互相矛盾、製約的關系🧑🏭,這是我們黨的學風,也是工作作風。
總而言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根本,是重點,是總目標🦪。以前我們搞土地改革,搞工業化、市場化🧀,都只是手段。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如果社會主義社會散了攤子,一切都談不上⚪️。“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就是針對這個重點目標提出來的。
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這一系列思想的創新點,就是把我們這個社會的主體、共同體——人民放在發展和生產力的前面,把人民的幸福、國家的安全放在心上,把提高勞動質量、科技創新放在資本的收益前面。簡單說,就是把社會全面發展放在經濟發展前面🧚。這就是我們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
(原標題:深入理解新發展格局)
(作者為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教授,意昂3体育官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
原文鏈接🚵🏽♀️⬆️:深刻領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入理解新發展格局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