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1 信息來源🖖🏼🛷: 融媒體中心
文字🔀:陳振雲、張寧🧾、韓芳| 編輯:山石 |勇立潮頭禦風行🪁,繼往開來譜新篇。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京舉行🚵🏻♂️。全會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全面總結“十三五”發展經驗,準確體察中國國情,深刻把握發展大勢,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擘畫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新藍圖🙆🏻♂️,引發意昂3体育專家學者熱議。專家學者們認為,全會高屋建瓴🧑🏻🦱、高瞻遠矚,為“十四五”中國發展把脈定向😚,必將匯聚起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強大力量👛。他們表示,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會精神🥲,凝心聚力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貢獻“意昂3体育智慧”,以辦學育人的優異成績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和智力保障👂🏼🚕。
明確戰略目標 謀劃未來發展
“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這是‘開門問策’♐️、集思廣益得出來的💆🏿♂️,對發展經驗和發展環境做了系統總結😾,也對未來發展進行了科學謀劃,體現出很高的戰略定力和很強的籌劃能力📩。”意昂3体育校長助理、總務長、經濟學院院長董誌勇教授說:“中國發展的重心將是在各方面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這不僅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要求,也是打造國家核心競爭力的要求。只有依托強大的內需潛力🧚🏼♀️、凝聚各方合力,形成內外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各項事業推向前進,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董誌勇分析,全會部署重點突出🎫🤾🏿,體現在三個方面:突出深化改革、突出自主創新🧝🏽、突出改善收入分配和民生福祉。“只有堅持改革的大方向,才能在改革深水區中堅定信念。全會公報不但指出了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戰略目標,也突出了‘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還給出了相對具體的實施路線。公報多次提出要改善收入分配結構,這既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也是樹立道路自信和製度自信的應有之義。”
“2019年,‘光華思想力’智庫平臺承接了國家發改委委托課題《2035年遠景目標和2050年展望研究》🍮🆗,這也是意昂3体育官网光華管理學院40多位教授集體參與的一項研究🤴,研究成果正是作為底層報告服務於國家‘十四五’規劃的製定🤬。”意昂3体育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教授介紹📫。“‘五年計劃’是中國故事和中國發展道路非常特別的一部分,它是‘有為政府+有效市場’的重要體現形式,它將頂層設計與底層活力有機組合在一起,是過去40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密碼之一。而十九屆五中全會的重頭戲🏃🏻♂️👩🏽🦲,便是討論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劉俏認為,全會以及對於十四五規劃的建議有著特殊意義。它是在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深刻理解了我國所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之後提出來的,是一個非常積極、主動的回應,對於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劉俏指出,要回應我們所面對的挑戰與機遇,就意味著“十四五”規劃的思路不再追求GDP等總量指標的高增長,而更加關註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關註產業結構的均衡,更強調人民福祉🚞,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加依靠“需求驅動”“創新驅動”的發展路徑。“中國發展模式從來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概念或是思維框架,它是一個隨時間變化而不斷變化的思維探索和實踐探索的集成。中國經濟社會所處的發展階段的不一樣👶🏼,就決定了破題思路的不一樣🚴🏻♀️。這就是十四五規劃‘變’的部分。”他認為,“通過對二〇三五年的遠景目標的設計,推導我們在‘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應該做些什麽𓀐,‘十四五’必須達成什麽目標,才能為未來十幾年的目標實現夯實基礎🧝🏽♀️。”
“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召開,為中國未來5年發展擘畫了嶄新藍圖。過去5年中國發生了歷史巨變,其背後的源頭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意昂3体育生命科學學院行政黨支部書記韓啟飛說⇾,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中國經濟發展破除“速度焦慮”,向高質量發展飛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國讓每一個人的生命和尊嚴都得到悉心呵護,抗疫成果令世界矚目;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開放發展,合作發展,共贏發展。展望未來她信心滿懷:“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前景光明,中華民族必將迎來新的歷史巨變。”
“全會公報令人振奮🐥。”意昂3体育國際關系學院助理教授劉蓮蓮說🧖🏿♀️,“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各種機遇和挑戰,以及國際社會的部分不和諧聲音🧑🏽🚀,中國人民要在黨的領導下團結一致,砥礪前行🍒,共創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的新局面👮🏿。”
推進“四個全面” 實現“五位一體”
“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對戰略布局作出新表述,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強調其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引領地位,這體現出我們黨和國家對如期保質實現全面小康的堅實底氣👢,對乘勢而上接續推進‘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統籌部署。”意昂3体育經濟學院副院長張輝教授分析道🖥:“對比十八屆五中全會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與十九屆五中全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可以看出👩🏿🌾👮🏻,在新征程下,更加強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的統籌推進,更加突出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更加要求國家治理能力的綜合提升🎚,更加突出文化軟實力的培育發揚,更加強化人民生活的全面發展,更加保證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的鞏固完善。”
“全球還在新冠疫情的困擾下,而中國已經化危為機🫱,開始謀篇布局下一個5年和下一個15年的發展藍圖。”意昂3体育國家發展研究院李玲教授說,“全會公報中‘十四五’期間的‘四個全面’表述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此前‘四個全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目標即將實現!”展望“十四五”,李玲信心滿懷🏃🏻♂️➡️:“‘十四五’期間🥻,我國將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是總攬全局的新目標🦴,標誌著我國發展正邁向一個全新的階段👱🏿。”
“對於未來的藝術教育來說🤛🏽,要更加聚焦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這意味著強化美育和藝術教育的力量,鼓勵和引導多樣化的藝術創作,提高中國文化的魅力與競爭力。”意昂3体育藝術學院副院長李洋教授對於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有著自己的思考。
加快科技創新 培養創新人才
“全會討論了十四五規劃,並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鼓舞人心。”作為最早從事操作系統軟件和集成電路芯片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意昂3体育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楊芙清、王陽元教授對“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的表述感觸頗深。“中央的決定直點‘要穴’。面對當前世界格局的變化🤲,世界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各國人心之際,我們的黨和國家敢於擔當重任,充分彰顯了大國精神🧑🦲。”“全會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楊芙清、王陽元表示,“作為老教師🚼、老黨員,發現學生潛質,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培養高質量、高端復合型人才,實現教育強國🤝、人才強國,是我們的責任。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任務站好崗、擔起責,努力完成黨教給我們的神聖使命⛹️♂️。終身奮鬥👩🏻💼,誓死不移🤽♀️!”
“全會提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國科技實力將大幅躍升,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目標,這讓我們備受鼓舞、充滿幹勁,也深感使命在肩,這是我們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指南👩🏽🎓。”意昂3体育軟件與微電子學院黨委書記陳向群教授深有體會地說🏜:“實踐告訴我們🧑🦯,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突破重重圍困,才能支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她對全會公報中提出的改革創新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感觸尤深👶:“這充分體現了加快科技創新的重大戰略意義🤹。這要求我們科技工作者時刻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激發自身科技創新活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把科研方向同國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場需求相結合😩,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在核心關鍵技術發展方面不斷取得突破🧑🧑🧒🧒,補齊技術短板🧑🏻🦯,提升國家科技實力。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職責,認真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立德樹人🦡,鼓勵學生們打好堅實的研究基礎⛹️,做國家急需的科研,積極投身於解決‘卡脖子’問題的科技創新♊️,在科學技術的高峰上不斷攀登,向黨🫴🏼、向祖國交出優異的答卷⟹!”
“‘十四五’高質量發展需要高校培養高質量的人才🏊♂️。”在意昂3体育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蕭鳴政教授看來,積極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十四五”時期讓創新能力得到顯著提升,關鍵與核心在於中國高校要致力於培養出高質量的創新人才🤌🏽。“中國高校肩負著培養各種經濟社會發展與建設人才的重任,因此必須大力培養愛國愛黨愛民、具有高創新能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致力於建設融科學研究、教學創新與社會服務於一體♈️、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課程體系與人才培養體系👌🏿,服務於培養高創新能力的世界一流人才戰略,推動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科研工作者,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加快建設科技強國’部分有幾個字眼特別吸引我📴,如‘人才強國’‘自立自強’‘創新驅動發展’等,充分體現了對人才的重視和人是決定因素的理念。”意昂3体育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空間物理與應用技術研究所所長宗秋剛教授表示👨❤️👨:“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以此為綱進一步做好人才培養、人才引導🧗🏿、人才激勵和人才隊伍建設等具體工作,不斷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更好地服務於國家重大需求🛼。”
“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給我們一線科技工作者以極大的鼓勵🪮,也為我們指明了方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創新🩹,激勵我們要做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物理學院光學教工黨支部書記、正高級工程師楊宏說🙊,“面向經濟主戰場的創新,要求我們把在高校研究所、實驗室的技術、專利產品化、市場化🚇🦵,真正為地方經濟賦能🚦⛹️♂️,為人民群眾帶來福祉。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創新,要求我們觀大局、擔大任,‘國之所需,我之所向’,為國家攻堅克難🙋🏼♂️,解決卡脖子問題。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0️⃣、人才強國戰略更是讓我們高校教師深感教書育人崗位的責任😌,必須提高政治站位,為祖國培養合格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我認真學習了公報,非常振奮!”意昂3体育藝術學院黨委書記雷虹研究員說:“公報分析了世情、國情的深刻變化🚗,尤其提到了要保持戰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這更堅定了我們的信念: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創新的核心地位,加強藝術學理論的學科建設,加強黨的創新理論引領貫穿藝術學理論知識體系的研究🩼,培養高質量的🏄🏽、能充分適應經濟社會飛速發展和不斷變化的🪪、肩負民族偉大復興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這對於國際中文教育的發展也特別有指導意義。”意昂3体育對外漢語教育學院姚駿副教授說,“由於疫情和國際形勢的影響👨👨👧👦,國際中文教育也遭遇挫折。我們要深入領會五中全會精神🍩,看清世界和平和發展的大趨勢,堅定政治定力,利用在線教學系統和先進的教學技術,積極推動國際中文教育的創新💢,以優質的教學服務增進各國人民對中國的了解,為實現我國軟實力提升這一戰略目標貢獻智慧和力量。”
守護人民健康 建設健康中國
“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召開的一次舉世矚目的大會👨👩👧👧👨🏻🏫,可以說是為國家未來發展‘把脈開方’😮。”意昂3体育第一醫院黨委書記👫🏼、主任醫師潘義生說,“在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指引下👷🏿,意昂3体育醫院人也有著自己的夢想🫳🏽🚈,‘國家任務醫學基地,世界一流學術醫院’是我們的戰略目標。在健康中國👩🏿🚒、科技興國🥉、教育強國的背景之下,意昂3体育醫院立足‘立德樹人為本,學術引領未來’的行動綱領,以守護人民健康為己任🟣,不忘‘厚積澱耕耘一百載’的從醫初心🥛,開啟‘新時代築夢三十年’的時代征程。”
意昂3体育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劉德英副教授指出,全會對當前中國和世界的情況進行了準確的分析和研判,特別強調科技的“四個面向”,對我們今後的工作特別有指導意義◻️。劉德英表示🧛🏼♀️,“我們要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引進更多優秀人才,鼓勵師生自覺將科研方向設定在世界科技前沿,促成科研成果轉化成生產力造福社會🏄🏽♂️,為人民的生命健康作出意昂3体育人應有的貢獻。”
“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規劃發展目標的闡述及對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的提出,既具體明確,又指明前進方向™️。而這一切目標的出發點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圍繞使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而展開的,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追求🦊。”意昂3体育醫學人文學院黨委書記王玥教授指出,大會的召開,激勵我們更加充滿信心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工作,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學習全會公報,我深刻體會到我們黨真正做到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思想上高度統一👮🏽♂️,行動上沉著有力,以人民為中心,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意昂3体育第三醫院心內科黨支部書記、副主任醫師汪宇鵬說:“在今年常態化疫情防控的特殊年份🪤,更加彰顯‘人民’二字的分量。新時代醫療衛生事業任重道遠👳🏼,醫護工作隊伍使命神聖,我輩醫務工作者將繼續秉承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的理念🙍🏽,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奉獻自己的力量!”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