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7 信息來源: 《民主與科學》2013年第6期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受到了舉國上下的一致擁護,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好評。《決定》最後號召:“全黨同誌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銳意進取,攻堅克難,譜寫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歷史新篇章”。究竟如何解讀其中的“攻堅克難”?具體說來究竟需要攻克哪些艱難?本文認為需要攻克的艱難包括環境汙染和人心汙染,並試圖從突出問題、具體製度、國民素質三個層面,對如何攻克環境汙染和人心汙染進行探討。
需要指明的是,目前不論是兩大汙染等突出問題嚴重,還是具體製度不善和國民素質不高,就所應承擔的責任而言,社會精英的責任比普通民眾大,政治精英的責任比其他精英大,上層精英的責任比下層精英大,精英集體的責任比精英個人大,中央領導的責任比地方領導大,主要領導的責任比一般領導大,過去領導的責任比現任領導大,領導集體的責任比領導個人大。所以下文進行解讀和探討時,在盡量兼顧以上八方面前後兩者的同時,會相對而言更側重於前者的責任。
一、解決突出問題
數十年來我們在經濟發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值得重視的突出問題。在某種意義上也許可以這樣概括:當前的突出問題是環境汙染和人心汙染,而且都存在局部稍有改善而總體加速惡化的趨勢。毋庸諱言,除非我們舉國上下尤其是領導層超常規地用大智慧、下大決心、花大力氣並果斷拿出鐵腕手段,恐怕目前已接近走成死棋的兩大汙染問題很難在短期內真正解決。縱觀歷史,中國很多突出問題未到極其嚴重的“倒逼”程度時,舉國上下尤其是領導層一般都不會真正高度重視;而到了極其嚴重的“倒逼”程度時,舉國上下尤其是領導層都真正高度重視了,卻往往是代價巨大,收效極微,甚至為時已晚,難以逆轉。
1、環境汙染
中國經濟在高能耗、高汙染、高排放、殺雞取卵、竭澤而漁地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而高速發展了30多年後,中國城鎮化在既破壞自然生態、歷史記憶又損害以人文本、城鄉關系而粗放發展和盲目擴張了30多年後,留下了巨額的“生態環境赤字”和“嚴重後遺症”,也受到了大自然非常嚴厲的懲罰。最近環境汙染極其嚴重並觸目驚心:全國大範圍的霧霾天氣影響數億人口健康,有水皆汙的嚴重水汙染威脅群眾飲水安全,令人擔憂的嚴重土壤汙染問題密集爆發,還有無處不在的食品汙染、化工汙染、機器汙染、建築汙染、噪音汙染、電磁汙染、生活垃圾汙染、固體廢棄物汙染等。
孟偉院士說:“中國現在已處於重汙染階段,傳統汙染問題和新問題交織,是全世界各國都沒有遇到過的最復雜最嚴重的環境問題。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積極的措施,我們的環境形勢將面臨巨大挑戰。”孫燕院士稱,近年來我國各類腫瘤的發病和死亡出現顯著上升的趨勢,其中與環境汙染密切相關的肺癌在過去30年上升了465%。鐘南山院士解析,PM2.5水平與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呈正相關,研究顯示PM2.5每升高10μg/m3,肺癌的死亡率就上升20%左右。衛生部健康教育巡講團專家劉玄重表示,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病這三種死亡率最高的疾病都與PM2.5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癌字三個口,一為被汙染了的空氣,二為有問題的飲用水,三為不健康的食物。”
環境汙染日益嚴重並觸目驚心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在單純追求GDP和片面追求城鎮化率理念的指導下,經濟發展方式始終未能真正轉變,城鎮化模式一直存在重大弊端,具體表現前文已述。2007年底,有著名經濟學家主要從經濟角度提出:“中國在未來30年或更長時間裏,完全有能力保證每年9%以上的經濟增長速度。”這對當時各級政府只是一味追求GDP的經濟增長沖動,並對不久後政府對經濟大規模刺激和直接幹預起了推波助瀾的負面作用。不要說中國經濟深受政治、軍事、社會、文化和國民性多重影響,這麽長時間保證每年9%以上的經濟增長速度根本不可能,退一步說就是真正能實現這樣的經濟增長速度,則我們是否認真、細致而科學地計算過,屆時的資源、環境和人能否真正承載這樣的經濟增長速度?如果我們屆時只是保證了每年9%以上的經濟增長速度,而祖國河山千瘡百孔,資源能源基本枯竭,生態環境更加惡化,極端天氣更加頻繁,霧霾遍布全國各地,大家呼吸都感困難,呼吸道疾病和癌症患者再增加幾倍,癌症村數量由目前數百升為數千,人的生殖能力大幅下降, 在華北因霧霾已人均減壽5.5年的基礎上再減壽10年,那麽這每年9%以上的經濟增長速度,究竟是否還應該是我們追求實現的目標?究竟是否真正符合我們高喊的以人文本的科學發展觀?
很多人在片面強調經濟增長速度時常以中國還有近1億(2012年底為9899萬)貧困人口為借口。其實中國目前經濟總量已不小,人均收入也不低,人民生活已總體達到小康水平,而關鍵問題是貧富分化太嚴重,大家“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解決貧困人口問題的思路應迅速轉到更快消除貧富分化和更多註重分配公平上來,應最大限度避免片面強調經濟效益而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經濟增長模式。我5年前在《從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高度審視和重視生態危機隱患》一文中提到:“如果說以前為了解決群眾的溫飽問題,我們不得不重視短期問題和眼前利益、不得不以破壞生態環境換取經濟發展的話,則現在人民生活已總體達到小康水平後,我們不應該再只重視短期問題和眼前利益、不應該再繼續以破壞生態環境換取經濟發展了,不應該讓人民群眾在增加物質財富的同時,卻喝不上幹凈的水,吃不到安全的食品,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氣。”“經濟危機可以通過宏觀調控等手段加以化解,而重大生態危機一旦發生,將可能成為難以逆轉的民族災難。”
為了真正轉變高能耗、高汙染、高排放、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經濟發展方式,確實減輕生態環境不堪重負的巨大壓力,今後應盡量推進中國人由欲望釋放向欲望節製轉型,大力提倡適度生產、適度消費的理念,並主動、果斷而穩健地分為兩個階段調控每年的經濟增長速度:2020年前可保持為7%,2020年後堅決降至7%以下。而在整個社會增量財富的擴張速度有所減緩的情況下,今後應堅定並盡快通過稅收、救助、扶貧、保障等市場經濟和社會治理手段,更合理更公平地分配整個社會的存量和增量財富,以有效解決目前嚴重的貧富分化問題。俄羅斯20多年前的休克療法在經過陣痛後,目前比我們更好地解決了貧富分化問題,其中的寶貴經驗和有效做法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參考和學習。
以前英國倫敦、德國魯爾空氣汙染嚴重,我們宣稱是資本主義製度造成的,是資本家沒有道德,不顧人民的死活,大量向空氣中排放汙染物。現在看來,這與基本社會製度無關,而與具體製度和國民素質有關。所以後文會著重從具體製度和國民素質的層面探討解決環境汙染問題之道。但必須強調的是,當前中國對世界的最大貢獻絕不應該是碳的排放和霧霾輸出,因為這不僅損人而且到頭來更損己。
2、人心汙染
人心汙染當前最突出的表現是信仰缺失,精神空虛,道德滑坡,人心冷漠,**結,貧富分化,權力腐敗,社會不公,食品有毒,鼠目寸光,自私自利,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口是心非,言行不符,弄虛作假,人欲橫流,是非倒置,官僚主義,形式主義,過度消費,嚴重浪費等。以下僅就人心冷漠、權力腐敗、食品有毒三個方面略加分析。
人心冷漠的現象匪夷所思:人心冷漠是人只重視自己而漠視他人及社會事物的自私自利表現。猶太作家威塞爾說:“美的反面不是醜,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異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近年來相繼發生的範跑跑事件、藥家鑫事件、彭宇事件、小悅悅事件、三學生扶老太太反被誣陷事件,從不同側面折射出中國人心冷漠的現象。有人強調,人心冷漠不僅僅是一個人道德素質低下的表現,而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良知、道德、文化的全面倒退。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道德支柱都倒下時,這個國家的尊嚴何在?這個民族的靈魂何在?
權力腐敗的現象久治不愈:權力腐敗既是人心汙染的“重災區”,也是人心汙染的罪魁之一。有人認為,權力腐敗是人們談論最多、垢病最深、意見最大的疑難病症,體製內外對此紛紛出謀獻策,卻久治不愈。群眾對權力腐敗感受最深、最為咬牙切齒的莫過於眾多“老虎”、“蒼蠅”一起腐敗。目前“既打老虎又打蒼蠅”的治腐舉措雖然得到舉國上下的高度認同,但實際上也毫無疑問面臨很大艱難:“打老虎”的艱難在於查不到底,因為中間堅不可摧的防火墻實在太多;“打蒼蠅”的艱難在於法不治眾,因為絕對經得起查的官員畢竟太少。
食品有毒的現象俯拾皆是:瘦肉精、地溝油、一滴香、膠面條、皮革奶、鎘大米、石蠟鍋、毛醬油、牛鴨血、藥火腿、雙氧翅、陳化糧、碘雀巢、增稠蜜、紅心蛋、糖精棗、氟化茶、鋁饅頭、硫銀耳、農藥菜、三鹿粉、蘇丹紅、箱子餡、甲醇酒、人造蛋、紙腐竹、罌粟湯、硫磺椒、激素花、毒米線、避孕鱔、工業膠、蓬灰面、毒膠囊、氫可樂等層出不窮,使人眼花繚亂!有人只好無可奈何地調侃說:“好在我們中國人有一顆無堅不摧的胃!中國人不怕生化危機!”
最近有則報道讓人不寒而栗:記者在采訪太湖沿岸一汙染企業的負責人時問他:“太湖是你的家鄉,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裏,你們把它汙染成這樣,將來怎麽辦?”得到的回答是:“等我們賺夠了錢,就打算移民加拿大。”有人認為,這種認知太可怕了,人心被汙染到這種程度,其危害遠甚於太湖水汙染。太湖水汙染可以治理,而人心若要朝此方向汙染,我們應當怎麽治理?如果經濟發展換回的是環境汙染,乃至於人心汙染,那麽,我們將如同生活在一個由金錢物質堆砌而成的冰窖之中,這種生活還有什麽值得留戀?還有什麽值得向往?掙了大錢的人可以一走了之,在山清水秀的異國他鄉安度一生,難道他們能將失去的靈魂也帶走,客死他鄉嗎?從整個社會來講,我們的人民大眾要替這些被汙染的人心埋單。有人建議政府:比治理環境更緊迫的是收拾人心和端正人心。這使我想起1943年,馮友蘭以區黨部的名義致信蔣介石,要求國民政府盡快收拾人心和端正人心。信中寫道:“睹一葉之飄零,知深秋之將之。”“昔清室”“失去人心,使本黨得以成功。前事不遠,可為殷鑒。”據說,蔣介石看罷“為之動容,為之淚下”。
前段有個事例令人錯愕不已:一個在俄羅斯做生意的中國倒爺,剛到哈巴羅夫斯克時未戴皮帽子。當地冬天的氣溫達到零下30度,他外出送貨時凍得不行,捂著耳朵在雪地裏跑,這時“啪”的一聲,一頂皮帽子扣在了他頭上。回頭一看,一個俄羅斯漢子站在他面前,用生硬的漢語說:“明天”,同時又用手指指表,再指一指腳下。這個手勢語言已把一切表達得很清楚了:“中國小夥子,天氣這麽冷,不戴皮帽子怎麽行?先戴上我這頂吧,明天這個時候,來這裏還給我好了”。按理說,這個中國倒爺應當明白了對方的意思。但中國人的信用悲劇偏偏就這樣發生了。第二天,中國倒爺不但沒去歸還人家的帽子,還打著哈欠洋洋得意地嘲諷起借給他皮帽子的那個俄羅斯人:“你猜‘傻帽兒’這個詞是怎麽來的?傻瓜等帽子!哈哈……”有人指出,這個中國倒爺的笑聲,毫不留情地把中國在信用方面一貫的民族自豪感和優越感擊得粉碎,“一諾千金”、“抱柱之信”、“誠信”等名詞成了一個個毫無意義的哈欠。估計俄國人沒有想到,當年能夠勒緊褲帶還他們債的中國人,竟會變化得如此之快!
目前很多化工廠將劇毒的汙染廢水打入地下深處,這居然是中國普遍存在的現象,並已持續十幾年了,實在令人震驚。有人認為這已超越了人類可以想象的極限!這甚至已不能說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一個人與魔鬼的問題了!究竟要怎樣的一種蒙昧和野蠻才能做出這樣的事來?這種可怕的自我毀滅遍布神州大地,顯示道德的喪鐘已然敲響!
對於環境汙染和人心汙染兩大突出問題,我們只有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切切實實予以妥善解決才能真正取信於民。眾所周知,目前真正檢驗政府政績和貢獻的,不是漂亮口號而是紮實行動,不是得力舉措而是真實結果,不是貓的顏色而是捉到老鼠。實際上很多政府官員往往是強調漂亮口號、得力舉措、貓的顏色有余,而重視紮實行動、真實結果、捉到老鼠不足。其實老百姓很清醒很睿智也很實在,知道在**製下,很多事情只要政府真正想做就一定能做成。
僅以我們總也跳不出政府越調越高怪圈並嚴重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高房價為例,北京、上海等很多地方的房價10年來漲了10倍,這無論如何都是不可思議和極度失控的。畸形上漲的高房價範圍如此之廣,就如同上述觸目驚心的兩大汙染範圍如此之廣一樣,對此應該承擔責任的主要是中央政府。雖然不能說中央政府是有意不想治理和調控,也不能說中央政府已完全被既得利益集團和地方政府劫持和綁架,但至少說明中央政府的治理和調控能力不強。其實無論政府官員如何強調和高喊漂亮口號、得力舉措、貓的顏色,老百姓也會從紮實行動、真實結果、捉到老鼠的角度認為政府失職或無能。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