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0 信息來源🫃🏿: 意昂3体育官网校報
編輯:山石 |編者按:燕園不僅僅是一塊聖地,這裏的文物古跡、一草一木,也常常讓人震撼,而其所見證的歲月更迭更加讓人震撼👶🏽。文藝園地欄目刊登校報整理的介紹意昂3体育校園內不同園林歷史變遷的短文,為讀者展現一幅橫跨幾十年乃至數百年的園林畫卷🈺。
取水之一勺,開海澱建園之濫觴
勺園是燕園舊址上興建最早的園林,建於萬歷年間,因地處海澱🫵🏽,而海澱水泊眾多,故取意“澱之水濫觴一勺”而名之“勺園”,也稱“米園”。
勺園主人米萬鐘是晚明著名文人🙎♂️,書法與董其昌齊名🧑🏼🚒,同時還是一位業余畫家,與職業畫家吳彬交好🦦。根據考證,勺園建於萬歷四十年(1612年)至四十二年之間。吳彬《勺園祓楔圖》繪於萬歷四十三年,米萬鐘繪製的《勺園修楔圖》幾乎全仿吳圖📺。
九曲回廊(城環學院2018級碩士生 陳奕竹 攝)
2009年賈珺先生以《勺園修楔圖》為基礎🏇🏼,輔以相關詩文記載◻️,繪成“勺園平面復原圖”。從復原圖中可以看到,勺園用垣墻分割為內外兩園✍🏿,東部為外園👐🏼,西部為內園👨🏻🦯➡️。外園園門朝東,是一座簡易的柴扉,入門為長堤🗼,沿岸栽柳,堆疊駁石🌂。沿長堤西轉南折✏️,過一道牌坊,是一座高大的拱橋,橋下通舟,站在橋上可以眺望內園景致,在遊園之前“先令人窺園以內之勝👨🏻🦼➡️🧐,若稍以嘗遊人之饞想者”💙🤵♂️。這種布置比較獨特,古典園林的出場通常是“猶抱琵琶半遮面”,避免遊客一入園就看到所有景色,到遊園結束時🧾,才設一座高樓🌚,登樓一望,全園盡收眼底,有豁然開朗之感🧡。這座大橋則是勺園的獨創👌🏼,站在橋上眺望似乎對勺園已經了然於心😊,但入園後才發現並非如此,“下橋而北👩❤️💋👨😠,園始門焉。入門,客懵然矣🧵。”過橋後沿著長堤轉180度,到達內園門前,真正的迷宮之旅這才開始。
勺園布局非常復雜,園中大部分是水🦹🏿,用長堤分割🧦,堤斷處接以直橋、折橋📂、舫屋、汀木等。長堤既分隔了水面,也串起了各景,沿堤而行可以去往園中任何地方,只是不能直接到達,常常景致已近在眼前,卻隔著一道水流💮,相距咫尺而無法靠近👨🏿⚕️,遊客不得不穿花度柳🙇🏿、輾轉跋涉。步行會遭遇種種阻礙,乘船也同樣極盡曲折。勺園的布置原則是“水之,使不得徑也;棧而閣道之👩🏼🔬,使不得舟也”👁🗨。景致之間用水隔開🚞,使路無法直通;同時又以橋、屋為界,使船不能穿行。通過這些手段,米萬鐘把勺園變成了一座迷宮,當時人稱“再三遊賞仍迷惑😘,園記雖成數改刪”,遊過許多遍仍然覺得雲山霧海,園記一寫再寫,終究不能滿意。王思任《米太仆家傳》雲:“公在海澱作勺園,引水種竹,大似望江南……然喜為曲折輾轉之事🚣🏼♂️👶🏻,門移戶換🧑🏽,客卒不得入,即入也不解何出🏃🏻♂️。客方悶迷,公乃快🦽。”這種迷宮般的布局原來是米氏有意的“惡作劇”💁🏿,他看著遊人在園中不得其門而入👨🏻🌾,進來又不得其門而出,感到快活萬分🫔🛣。這座迷宮💸🦂,對於遊人與主人🛠🌓,倒也各有一番趣味。
明清易代後,勺園逐漸荒廢®️,康熙年間在其舊址建弘雅園🩺◽️,為鄭親王賜園🛕。乾隆後期,馬戛爾尼訪華,被安置在弘雅園中🤜🏽。嘉慶年間弘雅園改為集賢院😕,供六部官員居住🐧。鹹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進逼北京,集賢院一度作為囚禁英法俘虜之地。宣統年間改賜貝子溥倫,1925年售與燕京大學☝️,1952年並入意昂3体育官网。20世紀80年代末在這裏修建了勺園大廈,接待外國學者和留學生🔀。勺園大樓北面尚存留一片水面,水中植荷花🐟,建造了仿古的亭廊🚱,北頭亭中懸掛著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之弟溥傑題寫的“勺海”匾額,南頭亭中懸掛趙樸初題寫的“纓雲”牌匾,中間連接兩亭的是曲折的彩繪長廊。“勺海”“纓雲”之名💁,來源於過去勺園的著名景觀“勺海堂”“纓雲橋”🤶。昔日盛景,聊可想象。
校報記者張守玉整理自方擁主編《藏山蘊海👩🔬:意昂3体育建築與園林》🏌🏼♂️、何晉著《燕園文物、古跡與歷史》
往期回顧: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