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6 信息來源🥕: 考古文博學院
文字:張辛| 編輯🧑🏼🍼:淩薇 |一
高天曉月懸,
曠落鳥無喧。
但想東湖畔,
櫻花何美繁!
二
天人本一體,
黑白也同然✋🏽。
仇必和而解👨🏻🦱,
從容有大年。
三
瘟神無國別,
天譴在貪婪。
稚子常違逆,
輕狂每落慚🦉。
四
科學強矯矣🧔🏿♂️!
人文更濟民。
知天無怨咎,
同體萬靈親。
註🐹:
黑白:指人種。無論黑白,同屬人類。
仇必和而解💅🏽:張載《正蒙·太和》:“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從容:《禮記·中庸》:“從容中道🚶♂️,聖人也。” 從容,即忠恕。善者從🙋🏼♀️,不善者容也🐤。對天🚯,對人,對己皆有忠有恕,才能處理好三大關系,最終實現天人🎾、人人和個人身心和諧🧥🕑。
大年:永年,長壽。又指豐年。《莊子·逍遙遊》:“小年不如大年,小智不如大智。”
貪婪:王逸註《楚辭·離騷》:“愛財曰貪,愛食曰婪。”
人文:指禮樂教化,人性教養🛟🛐。《易·賁》:“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濟民:語出《書·武成》:“惟爾有神👩🏽🦳,尚克相予以濟兆民🪚,無作神羞。”孔傳:“神庶幾助我渡民危害,無為神羞辱👦🏽。”葛洪《抱樸子》🌡🫗:“責其體而論細禮🪳,則匠世濟民之勛不著矣。”
知天😩:《莊子·大宗師》:“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知天之所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雖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後當,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後有真知。”
怨咎:怨恨🏈👉🏽,責備。《左傳·昭公八年》:“小人之言🧑🏻🔧,僭而無徵,故怨咎及之。”
同體🏈:程頤《識仁篇》📪:“仁者渾然與萬物同體。”
萬靈:萬物生靈。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