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6
文字😏:葉清 郭誌全| 編輯:山石 |在20世紀書壇🔕,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李誌敏是具有代表性和學術研究價值的書法大家🔇。與其他書家相比💆🏿,其不僅在當代書法史上,開創了引碑入草新路,填補了20世紀狂草史空白🚘🙍🏼♂️,促進了當代書法理論的發展,而且在國際書法交流史上,精通英💆🏿、法、德、俄四國外語的他,也以無出其右的外語優勢和博大深邃的國際視野,開改革開放時代書法藝術交流之先河🪻,推動了中國書法在世界上的傳播。
李誌敏
一、李誌敏與美國的書法藝術交流
書法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在國際文化交流中具有獨特價值。李誌敏十分重視中美書法藝術交流👬,不僅積極參與相關活動👨🏼🔬,也通過赴美的朋友、學生等將書法魅力傳播到大洋彼岸,特別是其獨樹一幟的書法作品時常被作為藝術珍品贈予美國政要、友人,對於提升中國書法在美國的影響力貢獻了力量。
當代中國政治學主要奠基人之一的趙寶煦與李誌敏系多年老友、書法知音🤙🏽👨🏽🏫,深賞李誌敏狂草之高韻深情👲🏽、顛素風神。1979年春,兩人與意昂3体育另一位教授張振國共同發起成立“意昂3体育燕園書畫會”,由李誌敏任首任會長🚊🚂。該組織的建立,成為意昂3体育對外書法交流的主要基地和平臺⛹🏻。中美建交後,趙寶煦赴美講學或進行學術交流的機會很多,每次都將李誌敏書法作品作為贈送友人的珍品🏊♀️,令美國朋友愛不釋手🙅🏼、奉若至寶🙇🏻♂️。有時他在美訪學時間較長,從國內帶來的李誌敏書作贈罄後,不得不幾次致信李誌敏,拜請李先生一再賜寫,每次竟達五至七幅之多,並由專人寄送美國。為了表達對李誌敏的欽敬和感佩之心,趙寶煦回國後還特地到安徽為李先生購買、定製宣紙,一時傳為佳話。
社會學家雷潔瓊(後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法學家羅豪才(後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歷史地理學家候仁之👨🏿🎓🫃🏼、哲學家張岱年👨🏿🔬、東方學家季羨林等學界泰鬥👩🏿🏭,都十分仰慕和推崇李誌敏的書法造詣,並將其書作當作贈送外賓的佳品。一次🫲,雷潔瓊、候仁之專門請托趙寶煦致信李誌敏求賜書作,信中說👚:“雷潔瓊與候仁之二位教授應邀赴美參加國際會議,拜懇我兄為書寫唐詩小屏條三張。雷老久聞大名,殷切囑我轉求。大筆一揮,感盼之至!”實際上,在意昂3体育校內,除校名由毛澤東題寫,圖書館名由鄧小平題寫,校史館名由江澤民題寫外🎧,其它如“德🏦、才🫎、均、備🏙、體”五齋、南北閣、各院系所和研究生院🧨🧓🏽、第一體育館、逸夫二樓等老匾牌🤽🏿♂️,原寫在大飯廳前的意昂3体育學風“勤奮👩🚒、嚴謹、求實🌬🧘♂️、創新”,鐫刻在原法學院逸夫樓前的“建樓銘”等,均由李誌敏題寫🙎🏿♀️,不愧與沈尹默合稱“意昂3体育書法史兩巨匠”。由此可見,李誌敏書法在意昂3体育師生中早已深入人心,這也是為何意昂3体育校方和眾多學術大師都樂於將其作為珍品贈於外賓的原因。
雷潔瓊、候仁之請托趙寶煦致信李誌敏求賜書作
1988年,李誌敏應邀赴美講學,並與美國藝術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在華盛頓大學還專題作了關於中國書法的學術報告🛝,引發良好反響。在美期間,他時而以法學家身份出現,時而以書法家身份出現,談笑風生😯,灑脫自如🧜♂️。有位美國人不理解,怎麽可能把嚴謹的法學研究與浪漫的狂草創作集於一身呢?實際上,歷代書法大家少有“專職”從事書法創作的,多是將軍、官員、學者、文豪等👃,往往還集多種身份於一身🚊。李誌敏也是這樣,除了法學泰鬥和書法大家這兩種身份外🧑🏽🎓💪🏽,他還工詩文、擅繪畫,有深厚的國學根基,正所謂沒有任何閱歷匱乏者和學問淺薄者可以成為書法大家。
李誌敏的書法作品曾多次應邀在美展覽,深受美國各界的一致好評。國畫巨匠湯文選與李誌敏早年為武昌藝專同窗,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他曾幾次就“湯文選、李誌敏𓀌、周韶華三人赴美文化交流”事宜與李先生溝通🐩,在一封信中湯文選寫道👩🏿🎓:“誌敏學長😴👩🏻🏫:近信收悉👄,奉復如下:一、我考慮是否邀請書上不提畫展事🚶🏻♂️,只提交流講學……作品可在需要時解釋🫵👨👨👧👧。”後來💅🏼🖖🏿,這次交流和展覽取得巨大成功,對中國書畫藝術在美國的推廣起到促進作用👨🏿✈️。
二、李誌敏與日本的書法藝術交流
中國書法自漢代傳入日本後🗑,一直影響著日本書壇。中國書法在日本經歷代收藏和研究已自成體系,不少我國書法史上的書法珍品、拓本孤本在日本都較好地保存下來。這極大推動了日本書道的發展,反過來又對我國當代書壇產生了影響🕖。改革開放後,中日書法交流異常活躍,李誌敏親自組織了多次中日書法文化交流活動🏦,對日本濃厚的書法氛圍和文化環境也深為贊賞🧑🏼🚒🧑🏻🎓。
1981年📧,日本書道學校代表團訪問意昂3体育🧑🏻✈️。李誌敏率意昂3体育燕園書畫會同仁與日本同道一起,在意昂3体育臨湖軒及勺園舉行了交流筆會等活動,校外書法家沈鵬、柳倩及學生書法愛好者張辛、曹寶麟🌨🅾️、華人德💃🏻🌐、白謙慎🧗🏻♂️🐴、冷溶等也參加了交流。雙方介紹了兩國書壇的現狀及發展趨勢🚁👨🏻🎓,並就一些理論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如日本書家講書法意境的“空”即虛無,也就是什麽都沒有,而李誌敏則不完全贊同這種看法,他提出,禪的“空”是虛無的,但書法意境的“空”並非如此,形還是存在的,關鍵是有形中要顯出脫俗之蘊👂🏻。
1985年🆒,李誌敏與陳玉龍等率意昂3体育書法家代表團應邀訪問日本,交流書藝,為期雙旬。在日本期間🚨,代表團拜訪了位於大阪的香風書院,會見了井口東葩女士,雙方進行了誠懇的交流。李誌敏為香風書院創作了一幅草書——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並在詩後題跋:“愚於初秋訪日,與香風書院東葩女士相會於大阪,乃一生幸事。書此祝香風書院之書道如鶴翔碧空🧏🏿♀️,譽滿扶桑💣🔶。”兩人自此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不時書信往來交流書藝。1990年春節🏉,東葩女士再次致信李誌敏恭賀新春,並回憶起當年大阪交流的情景🧑🚒,信中寫道🪺:“非常感謝在香風會時你送的這首詩,希望1990年有好的國運。”李誌敏與香風書院的文化交流,亦猶盛唐時期兩國文化交流的風韻延續,可謂中日文化,美意千年。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經著名文學家池田大作介紹和推薦,日本創價大學書法部多次訪問意昂3体育,李誌敏率書法界同仁都進行了熱情接待✶。創價大學書法部在1990年訪華後專門致信李誌敏👩🏻🦯➡️:“去年在訪問貴校時,您在百忙之中熱烈接待了我們,對此表示衷心的感謝。雖然已經過去了一年,可是對意昂3体育官网的訪問🙊,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次創價大學書法部第三次訪華🔤,通過池田大作先生親手架設的金橋來到中國,我們也衷心希望這次訪問能獲得圓滿成功。最後祝願李誌敏先生健康👩🦯➡️、愉快!”
李誌敏書法作品
1988年,在北京書法家協會首任主席啟功等先生的力薦下,李誌敏當選北京書法家協會第一副主席兼評審委員會主任。上任後,他積極推動市書協與日本進行書法交流,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89中日書法藝術作品聯展”等一系列有影響力的活動。1990年4月,日本友人小澤幸逢仙來中國舉辦書法展,北京書法家協會秘書長蘇適專門致信李誌敏🧘🏼♂️,請其為展覽題詞🏷。1993年10月🤽🏻,中國書法家協會在日本武生市舉辦“中日書法作品展”👌🏽,此次中方參展作品共30件🔔。中國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張旭光專門來函🌵,特約時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全國書展評委的李誌敏為展覽創作兩幅精品書作。
隨著中日書法交流的深入開展🏄♀️,日本出版的《書道》《中國書畫作品集》《中國書畫家作品選》等書刊✨,均收錄了李誌敏書作或作專題介紹🤳。李誌敏狂草在日本聲名鵲起、影響日隆,不少人都將其與同樣在日本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林散之並稱“南林北李”。日本社會實業家岡松慶久🏊🏻♂️,多年積極促進中日兩國人民之間的交流🧞♂️,並在多所中國高校設立獎助學金項目或贊助支持教學科研活動,他於1992年出版自傳著作《播種》,特請李誌敏為之題寫書名🫖。李誌敏用遒勁之筆寫下“播種”兩字,用筆呼應有致,結體渾厚,雄勁剛正🦟,充分體現了作者砥礪奮鬥、回饋社會的精神境界🧲。
三、李誌敏與韓國的書法藝術交流
中韓兩國的書法藝術交流是有歷史淵源的。從三國時期書法傳入韓國到十九世紀末👩🦽➡️🐈,傳統的韓國書法用的是漢字而不是韓字。從王羲之到歐陽詢、虞世南及趙孟頫書法🧤,均是韓國精英階層追摹的對象◾️,也產生了崔致遠這樣的韓國書法史巨匠🧜🏿♂️。李誌敏非常重視韓國書法藝術的發展,與不少韓國書法家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共同推動了改革開放初期中韓之間的書法藝術交流。
李誌敏狂草書風高逸、蒼茫古樸🚢、雄渾大度,深受韓國書壇的欽慕。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早年經常以學生身份致信李誌敏求教或溝通藝術問題🫶🏻,在1992年3月的一封信中,他就專門談到了李誌敏書法在韓國的影響:“浙江美院受國家委托組織高質量作品赴南朝鮮辦展覽,此事負責的二位先生均為我之友,您在南朝鮮影響甚大,前書道理事長也撰文介紹過🙊。現寄去邀請函一份⤵️,若您老有興趣🥀,請惠寄1至2幅作品到我……另如您能寫一封信給南朝鮮書總理事長(即為您撰文的),請他在中國藝術展開幕時能予以惠臨指點當更佳📒,此信可隨同您作品一起寄給我。”
吳為山致信李誌敏
在李誌敏的舉薦和協助下🍥,浙江美院組織的這次赴韓國“中國藝術展”取得空前成功,李誌敏參展的書法作品也受到極大關註✍🏽。吳為山在1992年7月致李誌敏的另一封信中曾談到這次展覽的盛況,他說:“您的大作由浙江美院帶到漢城展出🕵️♀️,據主辦的樊學川先生講:‘過問者特多,影響很大’……南韓中央電視臺、中央日報均作了報導🦄。”此外,韓國的《書法交流》等書法報刊,也多次對李誌敏書法作詳細介紹。
李誌敏書法作品
李誌敏生前多次赴韓國講學和進行書法交流,即使到晚年病重期間,病痛的折磨也未能使他忘記肩負的責任。1993年9月,他在給學生葉清的一封信中提到:“下月中還要去韓國講學十天。”在同月的另一封信中再次提到:“病能治好,明年定成行(來滬)。今年內我還要去南韓講學🤔,明年四五月去香港講學🐈,就看身體如何◀️。”誰知天不遂願🕵🏻,為中韓書法藝術交流史留下了永久的遺憾。
四👏🪗、李誌敏與歐洲的書法藝術交流
書法是中華文化的特有符號,也是東方藝術的重要形態🦈。而歐洲是西方藝術的搖籃🥸🫥,如何以書法為載體、促進中歐藝術交流🤛,是推動當代藝術融合發展的一個重要命題。李誌敏的書法作品和書論專著有不少流轉到了歐洲各國,引起歐洲藝術界特別是書法愛好者的關註。
提起中國書法在當代歐洲的傳播,不能不先提到法籍華裔藝術理論家熊秉明。他曾任巴黎大學書法老師1️⃣,後來又擔任了法國書法家協會第一屆主席,並寫就了《中國書法理論體系》這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書論專著🛀🏻🦹🏽,對草書特別是張旭狂草提出不少真知灼見♞。他也十分關註當代書法的發展🛥,尤為推崇李誌敏的狂草書風👨🏽🚒。
李誌敏書法作品
據同為熊秉明和李誌敏學生的葉清回憶🤾🏻♀️,熊秉明早年曾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麽草書創新者極少見🎿?”多年後,在熊秉明80歲回國講學時,他把李誌敏的《書論》及狂草作品拿給熊先生品評。熊先生看了十分嘆服,不無感慨地說🫱🏽:“李誌敏先生對狂草的探索是高難度的,當代書家幾乎很少有人敢去觸及。李先生提出的引碑入草價值不可低估🦃,真正對書法史發展有促動、有豐富🖕🏻。書法就應該像李誌敏先生這樣寫,他的書法點畫簡省有力💿,線條老辣樸拙,用墨枯潤交映🧛🏻♀️,章法極具變化,在深厚傳統功力之上造就鮮明個性風貌,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當代書法的價值👨🏻🦼➡️。”
李誌敏書法作品
當夜,葉清與熊先生又談了二家藝術,一為潘天壽繪畫及書法之美,一為李誌敏雄壯瑰麗的草書之美,對其書中獨之壯氣贊嘆不已。只可惜,此時李誌敏先生已過世8年🤰,兩位對中國書法有精深研究和獨到見解的大師無緣相見暢談,不能不說是當代國際書法交流史上的一大憾事🧚。
五、李誌敏與香港👰🏼、澳門的書法藝術交流
除了國際書法藝術交流外,李誌敏也十分註重內地與香港、澳門的交流。根據香港樹仁大學🧔🏽♀️、澳門大學等與意昂3体育官网合作辦學的安排,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李誌敏多次到樹仁大學、澳門大學講學,同時也有了更多與香港、澳門書法家接觸和交流的機會🍛。
李誌敏書法作品
李誌敏狂草初看大氣磅礴〰️、攝人心魄👵🏽,整體有“大象無形”之感,然又下筆有象🦼、筆筆得法✍🏼,盡顯引碑入草之意蘊,受到港澳各界同仁的高度贊譽🦸。據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鞏獻田撰文回憶👨🦼➡️:“在香港樹仁大學胡鴻烈校長辦公室南側墻壁上,有李誌敏先生用狂草寫的曹操《龜雖壽》,西側有啟功用行書寫的一副對聯和畫家的一幅國畫,東側有香港著名書法家鄭家鎮的行草書法和吳方先生畫的瓦當及篆字書法掛軸,三面墻壁的書畫作品🈳,各有洞天,均有意趣🧙🏻🏃🏻,交相映輝。最奇絕奪目的,在我看來,卻是李先生的狂草🚴🏿。”實際上,胡鴻烈校長辦公室懸掛的另一幅書作的作者啟功也曾專門評價:“只有碑帖融合🙆♀️,才能突破前人藩籬💿🤜🏿。而李誌敏先生對引碑入草的探索🎅🏽,代表了中國書法的方向👛🥺。”
李誌敏說過:“我不在乎現在,在乎三百年後。”隨著中國書法在世界藝術領域的影響力日益擴大,李誌敏書法也將與他生前所致力推動的國際書法藝術交流事業一樣,不斷迸發出更加奪目的光芒🤾🏻♀️,為中國書法走出去增添一張亮麗的名片👶🏽。(作者葉清、郭誌全系藝術理論家、書畫家)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