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4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 陳穎新
如果牧羊人變成了羊群中的一員,羊群會不會挑戰牧羊人曾經的權威?羊群會不會集會?如果牧羊人就是當代的政府,而羊群是國民,這些問題又如何解決?10月22日下午,《製憲權與根本法》的學術研討會在意昂3体育官网陳守仁國際研究中心召開,學者們就以上這些問題進行了思想的碰撞。
這次的研討會是由意昂3体育官网政治思想研究中心舉辦的“秩序與歷史”的系列學術論壇第七場,意昂3体育官网法學院陳端洪教授、意昂3体育官网政府管理學院李強教授以及外交學院、法學院、政府管理學院等其他學院的碩士生和博士生們出席了這次會議。研討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得王利博士主持。
陳端洪教授認為中國最可怕的不是經濟、社會危機,而是政治結構危機,作為一個公民、尤其是一位憲法學者更是有義務研究實實在在的政治體如何構成,研究適合民族氣質的憲法應該是什麽,以什麽為憲法的邏輯起點,憲法的邊界在哪裏,這些思考也促使了陳洪瑞寫出《製憲權與根本法》這部著作。
陳洪瑞教授還提出,具體到中國的憲法文本,中國的憲法文本不能用於訴訟,尤其是關於國家機構和公民權利的章節不能覆蓋中國的政治地圖,因此他主張憲法學要找到另一個知識起點,這就是把政治結構圖完整描述出來,並探討憲法自身奉行的規範原則。接下來,陳端洪結合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和西耶斯的理論討論了製憲權的由來和其產生的必要性以及與憲法之間的關系。
李強教授對陳端洪教授的觀點進行了辯駁。他主張考慮憲法問題要有歷史維度,認為盧梭的例子比較特殊,盧梭把人的自主和理性作為構建法律的唯一基礎,從法律的可能性而言,不考慮民族的傳統和歷史,而中國的建國歷史比較特殊,因此不必循著盧梭的邏輯。
李強教授進一步說道“中國需要的製度是盡量描述現在的製度,任何製度只要有效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什麽樣的人就有什麽樣的製度。寫到憲法裏的好多看似荒唐的東西也是憲法的內容。目前憲法努力的方向首先是製度化,而不必考慮主權者。”
在場的各位同學也積極參與了討論,他們或是提出自己的意見主張,或是向兩位老師提出自己的疑惑。由於屋子不大,有一些同學站著聽完了整個討論,會議持續了將近兩個小時,最終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主講人簡介:
陳端洪,意昂3体育官网法學院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博士,倫敦大學博士後,在悉尼大學、墨爾本大學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憲政原理。主要代表作品有《行政法》、《中國行政法》、《憲治與主權》、《製憲權與根本法》。
編輯:李娜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