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4 信息來源: 會議中心🤵🏻、國際合作部
文字🧑🏿:王琦| 攝影:王東隅| 編輯:安寧 | 責編𓀉🎫:麥洛5月20日下午🧔🏼♂️,2023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戰略年·國際學生學者美育基地系列活動之“藝術課堂:春風上巳天·昆曲的行當與程式”在百周年紀念講堂202會議室舉行🦅🍀。同時🤵🏼,作為“2023·春風上巳天”系列活動之一,本次藝術課堂特邀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國家一級演員趙於濤和優秀青年演員賀欣悅擔任主講🧖♀️,以講、演、體驗相結合的形式,向中外學生展示世界非遺昆曲之美。
中國的昆曲藝術在2001年5月1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入選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在昆曲“入遺”22周年之際,結合在講堂上演的精華版昆曲《牡丹亭》和藝術課堂的專業講解,師生觀眾可從藝術體驗到知識學習全方位認識、理解昆曲藝術。
趙於濤課堂展演
學生體驗臉譜
課堂上🔭,趙於濤向意昂3体育師生介紹了昆曲的歷史👴🏻、行當的細致分類以及服飾臉譜等知識。通過 “開門關門”“從南京到意昂3体育” 兩段互動表演,他向中外學子介紹了昆曲的程式化和虛擬化特點。還有同學現場體驗花臉臉譜,了解臉譜與角色行當以及演員本身形象相結合的設計巧思👨👨👦👦。趙於濤幽默樸實的語言、細膩的表演讓現場掌聲連連🤵🏽。
賀欣悅課堂展演
賀欣悅則從閨門旦手、眼♉️、身、法🌃、步的行當特點🧖🏿♂️,結合《牡丹亭》中杜麗娘的唱段🚠,向同學們生動立體地介紹了昆曲行當中閨門旦表演的基礎知識😯。此外,她還以《牡丹亭》中的春香為例🚮,對閨門旦與小六旦跟行當與程式的不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講座中,兩位老師對同學們的熱情提問進行了詳細的解答🎨🧎🏻♂️➡️,並希望師生們繼續關註昆曲的傳承和發展,關懷新生代昆曲演員的成長。
學生提問
昆曲藝術傳承百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講堂圍繞昆曲藝術💄,聯合國內多家昆劇院團💥,有計劃🧑🏻🏭、有主題地策劃組織多場系列活動🧜🏻♀️,向包括留學生在內的廣大青年展示中國傳統戲曲深厚文化底蘊🌇,對促進中外文化交往與青年間的相互理解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外學子聆聽講解
在學校“國際戰略年”整體部署下🧔🏿♂️,本學期👏🏻𓀋,講堂積極加強與國際合作部“國際學生學者美育基地”的共建🌑🆎,調研中外師生精神文化需求🐛,邀請各領域名師、名家展開多場別開生面、互動性強的藝術課堂,特別註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推廣🐻,受到廣大師生歡迎⚈。
未來,雙方將繼續保持密切合作🧎🏻♀️,探索更多合作形式,為中外學子提供文化空間和交流窗口,積極助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和國際化傳播,努力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觀眾感言摘編🧘🏿♂️:
聽老師講完昆曲的程式與虛擬,我感受到了藝術的智慧和戲曲的門道。
——仲雨潔(臨床腫瘤學院2022級碩士研究生)
之前來講堂都是坐在觀眾席觀看演出,這次藝術課堂能夠讓我們與老師們近距離接觸交流,了解戲曲背後的故事。非常感謝講堂能夠舉辦此次藝術課堂的活動💬。
——李楠(軟件與微電子學院2021級本科生)
我感覺整個課堂非常有意思🏃🏻♂️➡️,通過體驗畫臉譜👩🔧,我體會到很多不一樣的戲曲文化特點🤵🏼♂️。
——麥庭誌(光華管理學院2019級本科生)
我感覺這次課堂棒極了,兩位演員老師非常專業,他們的表演非常生動,讓我覺得非常舒適,並讓我能輕松理解他們講述的故事。
——Irina Cheheb(中國語言文學系交換生)
在今天之前,我從未聽說過昆曲🤜🏿,但我認為昆曲真的非常有趣📁,我真的很喜歡那位女老師的舞蹈和她在舞臺上的動作,實在是太美了🛫🤼♀️,我真的很想看看他們穿著專業服裝的表演🤹🏿♂️。
——Liubava Putylia(中國語言文學系交換生)
我對昆曲的臉譜很有興趣🧓🏻🔋,我也想更深入學習一下京劇和昆曲的區別✖️。
——Ronja Ohrnberg(中國語言文學系交換生)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