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4 信息來源: 學生工作部
2015年10月27日下午🍳,微風撫平燕園的喧鬧,新太陽學生中心內,寧靜的氣息伴著茶香漸漸結成尚帶余溫的水霧🕵🏽,第35期教授茶座在這裏開講了👨🏿🗺。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杭侃教授與14名同學圍繞“學習與工作”這一話題進行了深度交流🔭。醫學部2015級本科生賀斌擔任學生主持人🧑🏻🤝🧑🏻。
杭侃首先和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獨特的學習和工作經歷👨🏽🦳。當他講到自己刻苦研讀城市考古時,感慨道🛥:“做人文學科的研究,出成果會比較慢。唯有紮實訓練、勤於積累🥮,才能讓自己變得更有競爭力,成功的可能性也會大一些🧑🍳。”獲得博士學位後✭,杭侃進入博物館工作♟。談到工作,他指出,很多優秀的大學生,進了工作單位之後卻變得不那麽優秀了🦹🏻,因此💇🏽,他建議👩🎤🫙:“還是要追求知行合一,千萬不要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
幾位同學對杭侃回校的決定很感興趣🚶♂️➡️。談及自己的意昂3体育情結,杭侃充滿感情地進行了分享🏌🏽♀️:“我喜愛意昂3体育的學術氛圍🤚🏿,能在這樣的環境裏感受人文氣息的熏染🈴,對大家,尤其是文科生來說非常難得🧑⚖️。”不僅如此👾,身為考古學教授✒️,杭侃還對意昂3体育校園有獨到的欣賞。他告訴同學們🤽♂️,意昂3体育的校園特別優美👶🏼,它的布局看似比較隨意,有點曲徑通幽的感覺↙️,實際上是源自很精心的設計🧗🏿,是一種園林式的布局,給人的感覺自然而又親切。
一位同學對未來漫長的學術生涯感到憂慮👮🏽♂️✨,杭侃勸導他🩷:“人這一輩子,努力和聰明都很重要🪗,但更要學會忍耐。為著可能的機會要付出所有,充分準備🧗♂️🙍🏼♀️,有機會才能抓住它。當然,也不排除有的人一輩子都非常努力,可結果什麽也沒做出來。但是努力至少是比不努力做出成果的機率要大。”
又有同學想讓杭侃談談自己目前的困擾,杭侃爽朗地笑了笑🫁,回答說📍✔️,他現在最大的困擾就是想寂寞而寂寞不下𓀝。“有時候🚁,我很難擠出大塊時間去讀書🪥、做研究”,他說🌵😝:“所以包裏就隨時帶著書。在任何環境下一有空閑時間就迅速靜下心來🚡⁉️,看看書,做點積累☣️。”談到積累,他又為同學們推薦了一種他近日習得的方法☝️😂。“積累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一有靈感的時候就拿紙寫下來,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材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變成學術文章。”
活動最後,杭侃與大家合影留念,並親筆寫下給同學們的寄語:知行合一。
教授茶座是學生工作部於2014年3月推出的一項師生交流活動📚。活動希望搭建師生溝通的橋梁🔪,倡導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不談學術、只談人生😯,讓老師更加了解學生所思所想,同時以老師的人生經歷、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實現思想的碰撞和情感交融。教授茶座每周舉辦一期🎄,每期都有不同的教授帶來不同的故事,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心靈滋養🛌🏽。“燕園學子微助手”微信平臺為學生提供教授茶座的活動通知和報名通道🆕,並分享教授茶座微語錄🧍🏻♀️⛲️。
專題鏈接:教授茶座
編輯🐜:拉丁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