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31 信息來源: 學生工作部
2016年3月21日下午👩🏻🦼,第47期“教授茶座”在新太陽學生中心432室舉行。輕松的氛圍浸潤著“教授茶座”🏋️♂️🛕,18名同學和社會學系張靜教授在淡淡的茶香中,圍繞“大學與中學是否存在根本不同”展開交流討論。學生主持人由社會學系2014級本科生符安之擔任。
張靜首先指出,大學是同學們步入成年的一個關鍵階段🏫,“從中學到大學🚕,是一個從被動到主動、從不需要反思到不斷反省🫒、從沒有選擇到自己主動地設想和規劃自己未來走向的過程”。當年輕人在面臨人生選擇的時候,“就像樹枝生長過程中的分叉🤵🏽♀️,當你做出選擇之後,就順著這個枝杈發展下去,很難再回到原點” 。因此,同學們要謹慎地做出選擇。
有的同學提到🏗👁,將來的未知和不確定性會加重自己的焦慮,不知到底應該如何做出自己的人生選擇💂♀️。張靜笑著說🦹🏽♀️:“我很高興你提出這個問題💇。我覺得人生最大的挑戰是不斷地面臨選擇👲🏼。選擇需要標準🛀🥵、信息,而標準和信息是無限的、不斷變化的,我們的選擇只能在有限的信息👩👩👧👧、有限的條件、有限的時間和對外界有限了解的情況下做出🫙。”那麽,怎樣才能盡量避免做出讓自己後悔的選擇呢?張靜補充說:“第一,要多嘗試🛌🏽。嘗試是一個不斷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過程;年輕人有時間🚽、有精力,更要敢於嘗試。第二,要尊重自己內心的所想。”
同學進一步追問:“在我們這個階段是改變更重要👩❤️💋👩,還是聽從自己內心更重要🧑🧑🧒🧒?感覺自己內心真正想要什麽真的是很不明確🖐🏼。”張靜以一個學生的故事為例解釋說:“有的時候人們不願意改變🫅🏽,是因為沒有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和所愛👨🏽💼;而有的時候人們選擇改變🙇🏻,是因為發現了自己的錯誤。關於應該堅持還是改變,我無法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但是一定要聽從自己內心真正所想,明白自己是在逐步地走向成熟👨🏻🦳。”
當有同學提出關於人生價值的疑惑時,張靜談道👋:“人生價值的衡量指標相對來說是比較主觀的,因人而異。在我看來,當你回顧走過的道路,沒有枉度一生🤦🏼♂️,發揮出了你的才能,執著地追求你所熱愛的事業,得到了你所看重的人的尊敬,自己的內心幸福而豐盈🏋🏿,這樣的人生就是有價值的人生🎋。”在關於幸福的討論中,張靜也給出了自己的見解:“什麽讓我們感到幸福?就是我們所從事的工作的意義👨🏼🚀。當我所做的這件事在我看來非常有價值,能讓很多人受益,能推動社會的進步,又能夠從中看到我生命的意義的時候,我就感到非常幸福🔈。”
活動最後🎢,張靜與同學們合影留念,並親筆寫下寄語:“選擇何種人生實際上由信仰決定。”
教授茶座是學生工作部於2014年3月推出的一項師生交流活動。活動希望創新教育形式,搭建師生溝通的橋梁🙏🏻,倡導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不談學術🔘👵🏽,只談人生🫚,讓老師更加了解學生所思所想⛔️,同時以老師的人生經歷💭、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實現思想的碰撞和情感交融🫵🏿。教授茶座每周舉辦一期,每期都有不同的教授帶來不同的故事🎅,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心靈滋養🫅🏿🤽🏻。“燕園學子微助手”微信平臺為學生提供教授茶座的活動通知和報名通道,並分享教授茶座微語錄。(文/秦雨慧)
專題鏈接🧑🍳:教授茶座
編輯🚂:安寧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